笔趣阁 > 重生神医:女帝你别装了 > 第73章 北上

第73章 北上

    五月的皇城,像初春的样子,一样都开始有了颜色,如桃红,如柳绿,如草黄~

    北方战事的消息,就像这初春,给人一种乍暖还寒的味道。

    宋家军用伤亡一千人的代价,奸灭了北夷两万大军,但是,北夷又集结了十万之众,包围了北方重镇,幸亏大夏的援军赶到,两军对峙已数日。

    朝堂上,武贤王帝破天一脸得意的看着皇帝,一幅‘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神情,宋如风脸色阴沉,和帝破天形成鲜明对比。

    帝鸾沅手中把玩着短刀,目光在面前这些大臣的脸上的扫过。

    “各位爱卿,对于北方战事,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海天王帝安走出班列,启奏道:“陛下,我部十余万精锐已到北部重镇,只待与对方决战,现在最棘手的问题是,粮草。”

    一句话,再次把朝堂点燃。

    “是啊,人是铁饭是钢,没饭吃怎么能行?”

    “海天王说的对,一定要及时把粮草送到北方重镇。”

    “军马未动,粮草先行,没粮是不行的。”

    “……”

    “啪!”

    皇帝一把把手中的刀拍在桌案上,朝堂上立刻静了下来。

    “你们说,派谁去押粮好呢?”

    帝鸾沅终于抛出了最重要的这个问题。

    宋如风缓缓说道:“依老臣愚见,派的这个人一定要足智多谋,能服众,并且深得陛下的信任。否则,就会像前几次一样,不是被劫就是泥牛入海一去不回。”

    帝破天清了清嗓子,难得的意见统一,“宋宰辅所言不假,除了元昊宗弟子护送那次,后面那几次把粮草都送给了北夷,好像我们是专门给他们送去的。”

    李纨刚想说话,又把话咽了下去,目光看向赵明。

    “嗯,几位说的不错,赵爱卿你有何见解?”

    赵明感觉不妙,好像这个费力不讨好的活是给他准备的呢?

    他硬着头发走出班列,“回陛下,臣同意宋宰辅和帝王爷的意见,此事,一要抓紧,二要慎重。”

    帝鸾沅点了点头。

    “臣以为,此事非赵大人莫属,赵大的的文采飞扬,武艺更是出众,难得的是深得圣上信任。”帝破天再次进言。

    “臣附议~”

    “臣附议~”

    还未等赵明毛遂自荐,以帝破天为首的一群人已替他请旨了。

    帝鸾沅点了点头,“赵大人,你意下如何?”

    赵明只能说道:“感谢陛下信任,臣一定不负所托。”

    帝鸾沅一拍桌案,“好,明天给赵爱卿摆酒送行~”

    散朝后,赵明回到御医院,当七七和众人得知赵明要押粮北上的时候,有的高兴有的叹息,高兴的是七七等人,他们没去过北夷,替这次北上,可以游山玩水,叹息的是秦美卿,因为要照顾秦功,她不能随行。

    除了带这些人外,赵明让苦戒大师也跟着一起,美其名曰:“宋家军中需要苦戒大师。”

    第二天,午时三刻,和秋后杀人一个时辰,赵明在北门外,接过帝鸾沅端过的酒,一饮而尽。

    “你,要活着回来。”

    趁所有人不注意,帝鸾沅小声在赵明耳边说道。

    “陛下,想我——活着?”

    赵明故意把‘想我’和‘活着’分开说,帝鸾沅脸色一红,幸亏起风了,她抬起袖子挡住风沙的同时,也掩饰羞红的脸。

    “那个,骄阳公主也在宋家军中,碰到她,知道怎么办吧!”这是帝鸾沅唯一担心的,别人没她了解骄阳公主,说不定,到时赵明会把持不住,如是那样,还不如不让他北上押粮,宁可把他留在自己身边。

    可现在,元昊宗正在闭宗修炼,除去几个暗中保护她的高手外,其它人都没有时间,能用的人几乎没有,否则帝鸾沅是不会让赵明北上,冒这个险的。

    望着赵明等众人带着旌旗招展的粮车上了路,帝鸾沅的眼睛有些湿润。

    此去一路多艰,保重!

    她心里默默念着。

    七七像只小鸟,自上次回岭南老家后,七七苦练骑马,这次终于用上了,她骑着马,一会跑到队伍前头,一会又回归到队尾,忙得她像个真正的压粮官。

    赵明则倚在一辆大车上,车上装着粮草,倚上去非常舒服。

    “赵大人,这次北上,我们一定要小心,听说前几次押粮的都出事了。”风清幽有些担心的问道。

    “你们是不是担心那个杨云大人?”赵明转身看了一眼跟随车的风清幽武大刀赵明祖等几人。

    “大人明鉴,有些事我们不得不防,那些抢粮的应该都是一些穷苦百姓,倒不必担心,只是担心那个八品的杨云会对我们不利,毕竟,上次他吃了亏,以他的性格,一定不会善罢干休。”

    武大刀紧握着一口大刀说道。

    “嗯,所以我出城前,又多买了些粮,这些粮就是送给那些穷苦百姓的,毕竟,战事连年,百姓的生活水深火烧,传我的命令,要是有百姓抢粮,不要和他们多纠缠,直接给就是了。”赵明望着天空,脑海中浮现出玄女的身影,上次玄女留下的瑶琴,他可是带上了。

    “大人宽厚,我等明记。”武大刀一拍马,前后传下赵明的命令。

    果然,中午到驿站之前,碰到两伙山贼,说是山贼,都是没有生计的百姓,落草为寇,赵明直接让人把粮给他们,其中一伙山贼的头目是个女的,名曰二月红,虽蒙着面,却生得骄俏美丽,看到手下直接拿到粮食,俏眉微挑。

    “不知哪位大人押粮?”二月红的声音很脆,传得很远。

    “我们赵明赵大人宅心宽厚,这些粮食拿去吧!”风清幽高声回道。

    二月红也奇怪,这队人马之中居然有许多人戴着面具,在阳光下发出森寒的光,听声音,武力不低,为什么会直接给粮呢?

    谁是赵明?

    “我叫二月红,从这往北,还有几道绺子,如遇困难,报我的名字。”

    赵明一听,站在车,手打凉棚,看到一个穿着一身红的女子蒙着面骑在一匹白马上。

    “红掌柜,我赵明谢了。”

    一句话,把风清幽等人惊得差点从马上掉下来,凭他们的实力,只一个冲锋,对方便会尸骨无存,赵大人果然仁厚,对这些百姓和颜悦色。同时,他们也想明白一件事,赵明赵大人,并不像其它人那样,官越大威越大,而是官越大越没架,他们算是跟对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