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魏能臣
“咔嚓!--咔嚓!”
阴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暴雨降临到江淮大地上,连续数日不见停歇的,大小河流尽皆爆满,又汇入到了长江之中,波涛滚滚,一泻千里!
曹军大营也被雨水寖泡了,帐篷、被褥、甲胄尽皆湿透,还无法生火做饭,将士们只能站在泥泞中,啃食发霉的干粮,昼夜不得休息,其中滋味苦不堪言!
饱受阴雨之苦也就算了,军中士气更是一落千丈!
虽然上层极力隐瞒了,可是曹休、曹真两路兵败的消息,还是在大营中传播开了,一时间人心惶惶,流言蜚语满天飞。
有人抱怨上层指挥无能,这才导致了损兵折将;有人担心陆逊领兵来攻打,自己也会命丧黄泉,再也见不到父母亲人了。
而将士们说的最多一句话是:‘若太师大人统军,吾辈何至落入这般狼狈之境!’
统帅无能,累死千军啊!
“咔嚓!--不好了,天子大纛旗被吹折了!”
一阵狂风席卷而过,插在行宫最高处的天子大纛旗瞬间折断了,旗杆又狠狠砸在大殿正脊上,把上面的狻猊、斗牛、獬豸、凤、押鱼五只镇脊神兽全都砸个粉碎,破砖烂瓦遍地皆是!
御林军迅速冲过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这才在风雨中重新立起一杆大纛旗帜,至于损毁的大殿正脊吗,只能等风雨停歇再说了。
狂风吹断天子大纛,还砸碎了镇脊神兽,这是大大的不详之兆啊,很多人望着行宫深处,皇帝好几天没露面了!
…………
“天马……饿狼……狼把马给吃了,朕错了,朕的江山啊!”
“陛下!--陛下!”
曹丕昏迷三天三夜了,期间或是汗出如雨,或是癔语不断,估计梦到了什么可怕之事,‘狼把马给吃了’这句话,更是反复说了多次!
曹熊、华歆、王朗、蒋济、司马懿几人守在卧榻边上,一个个愁眉不展,唉声叹气,破虏将军-夏侯称手持宝剑,亲自在门口守卫着,严禁其他人进入寝室,更不准探听皇帝病情!
御医们已经诊断过了,曹丕是操劳过度、急火攻心,这才吐血昏迷的,按说只要服用几副温补之药,再好好修养一下,身体就能慢慢的恢复了。
可不知什么原因,曹丕体内出现一股剧毒,其烈如火、其猛如虎,游走奇经八脉,入侵五脏六腑,御医们用尽了各种办法,也无法清除这股剧毒,已经呈现毒血攻心之势,神仙下凡恐怕都没得救了!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股剧毒不是新近产生的,而是在体内潜伏很长时间了,起码十年以上,而剧毒根源就在心口处,那里有一块陈年箭伤,已经变成了黑褐色!
皇帝中毒的原因,御医们不敢多问什么,重臣们却猜到了七八分,更知道皇帝陛下恐怕难逃此劫了。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可是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如果曹丕龙驭归天了,谁来继承皇位呢?
曹丕一直没有立太子,如今又昏迷不醒,很可能永远也醒不过来了,若是不留下遗诏,或者遗言,事情可就麻烦了。
皇宫内九位皇子,背后各有支持者,又谁都不服谁,为了争夺继承权,恐怕会出现‘停尸不顾,束甲相攻’的糟糕局面,对纷乱的大魏帝国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想到问题的严重性,蒋济愁眉不展、来回踱步,王朗、华歆长吁短叹,不知如何是好,曹熊、司马懿却是眉来眼去,用目光不断交流着,仿佛发现了一个天赐良机!
“水!……水!……朕要喝水!”
“陛下醒来了,太好了,快点取水来,御医呢?”
黄昏时分,曹丕突然开口了,似乎有苏醒的迹象,蒋济、华歆等人大喜过望,一边服侍着喝水,一边传唤御医过来!
可御医们轮流把脉之后,都叹息着离开了,一句话也没说,一张药方也没开,只是跪在大门外请罪!
几位重臣瞬间明白了,这不是皇帝的病情有所好转,而是人临死前的回光返照!
“嗯!--朕昏迷多久了,外面情况如何了?”
片刻之后,曹丕不仅恢复了意志,居然还自己坐起来了,目光明亮,精神焕发,还第一时间询问战况,显然担心吴军乘胜杀来,那样灌婴城大营就危险了。
“陛下昏迷了三天三夜,幸赖漫天神灵保佑,如今已经无大碍了,只好修养一段时间,龙体就会逐渐康复的!
战况陛下不必担心,曹真所部一路溃败,几乎陷入了绝境之中,幸好张辽将军出兵接应,与吴军大战了一场,并成功将之击退了!
如今张将军坐镇合肥,加固城池,收拢溃兵,已经初步稳住了局势!
而陆逊连战连胜之后,并没有继续进攻,反而释放了被俘的我军将士,归还了曹休将军的遗体,还派使者送来一封书信,希望魏、吴两国罢兵停战,重归于好!”
违心安慰几句之后,蒋济取出一封书信,乃是大都督陆逊的亲笔,吴军在连战连捷之后,没有对曹军赶尽杀绝,反而提出罢兵议和,这的确大大出乎意料!
“审时度势,进退有据,陆伯言真是一位帅才啊,可惜如此英杰未能为朕所用,反而便宜了碧眼儿!
若朕有这般英杰之帅,又何须亲临战阵,更不会有此大失了,可惜、可叹、可恨啊!”
曹丕看过书信之后,先是长出了一口气,而后伸大拇指称赞起来,虽然对方是敌人,又刚刚打败了自己,可有本领的人永远值得称赞!
书信内容很简单,就是希望魏、吴两国罢兵议和,而且议和完成之后,吴国愿意继续向魏国称臣,年年进贡,岁岁来朝,且没提出任何复加条件,只求恢复旧时疆界就好了。
也就是魏国归还庐江郡,而吴军退出占领的几座淮南城池,谁也不占谁的便宜!
按理来说,陆逊打了大胜仗,又掌握了战争主动权,就算要与魏国罢兵议和,也该提一些赔偿条件的,比如割让几座城池,勒索大量财物,或者废除称臣之事,魏、吴两国平起平坐之类!
以魏国现在的情况,就算有一万个不满意,恐怕也要捏着鼻子认下来,最多积蓄力量,图谋日后报复!
未想陆逊如此低姿态的求和,看起来有些匪夷所思,深思下又不禁为之赞叹:‘这才是老成谋国之策啊!’
陆逊虽然两战皆胜,可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吴军死伤也不在少数,而且刚刚经过风灾的吴国,田园毁坏,民生凋敝,后勤补给困难至极,国库估计也打空了。
以综合实力而言,魏国又远在吴国之上,如果继续厮杀下去,只怕吴军难以占到便宜,反而有可能被活活消耗死呢!
因此上,见好就收,趁胜求和,尽快结束这场战争,对吴国来说才是明智之举!
而且议和条件宽松一些,既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又避免了结怨魏国君臣,否则魏国君臣怀恨在心,以后频繁出兵复仇,吴国也是受不了的!
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曹丕没有猜到,陆逊处处手下留情,也是担心激怒自己的师父,那样会给吴国招来灭顶之灾!
“皆是臣等无能,以至兵败受辱,情愿以死谢罪于陛下!”
君忧臣辱,君辱臣死,眼看皇帝为兵败之事叹息,华歆、王朗、陈群等人连忙下跪请罪,但是心中却另有想法!
陆逊能够以少胜多、大败魏军,固然是其有统帅之才,可与孙权的鼎力支持也密不可分!
据说吴军出征之日,孙权大会百官,亲自登台拜帅,把自己的随身佩剑赐给了陆逊,授予生杀之权,还说了这样一番话:
‘阃以内,孤王主之,阃以外,将军制之!’
孙权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魏、吴两军对垒期间,孙权坐镇健康城内,全力筹集兵员、粮草、军械……不断的支援前线,却从不干扰陆逊的指挥,是攻是守悉听尊便!
正因如此,陆逊才得以大展拳脚,在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接连重创魏军两路人马,打赢了这场卫国之战!
反观魏国一方呢,曹丕猜忌多疑,不肯请萧逸出任统帅,不愿调荆州水军参战,又不听谋士们的劝阻,在时机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强行出兵渡江决战,这才招至了接连惨败!
正所谓先有明君,而后才有贤臣,若是遇到了昏君、庸君、多疑之君,就算有陆逊这般统帅之才,只怕也很难制胜沙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