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父皇,说好扶苏登基,你咋看上我 > 第十二章 有子如此,夫复何求

第十二章 有子如此,夫复何求

    第十二章有子如此,夫复何求

    胡亥公子府。

    砰!

    满面怒容的胡亥,抄起案桌上的酒盏,狠狠地摔在地上,厉声吼道:

    “扶苏,嬴玄,今天算你们狠,若不报此仇,本公子誓不为人!”

    一个时辰前。

    赵高被始皇下令,拉倒廷尉杖责一百,以儆效尤。

    原本以胡亥的手段,只需上下打点一番。

    就能让廷尉府的衙役,在行刑的时候做点手脚。

    不必伤及赵高的筋骨。

    否则的话,这一百杖责下来,弄不好真会出人命的!

    谁知,嬴玄这家伙,似乎看穿了胡亥的图谋。

    居然向嬴政请命,要和兄长扶苏,亲自监督行刑。

    胡亥当时就气炸了!

    有嬴玄和扶苏监督,还有谁敢徇私枉法?

    除非他不要命了!

    更让胡亥气恼的,嬴政竟然想都没想,便一口答应了!!!

    赵高和胡亥今天算是体会到了,什么叫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于是,在嬴玄‘目不转睛’的监视下。

    赵高结结实实地挨了一百杖责。

    打得他皮开肉绽,口吐鲜血。

    接连昏死过去好几次。

    若不是胡亥拿出珍藏多年的天山雪莲,给赵高服下吊命。

    只怕他早就命丧黄泉了……

    小命虽然是保住了。

    但赵高由于伤势过重,抬回家后一直高烧不退。

    至今还没苏醒的迹象……

    胡亥越想越生气,只见他一把揪住给赵高治伤的医官,厉声质问道:

    “说,先生(赵高)什么时候能苏醒?他究竟有没有性命危险!”

    也不怪胡亥会这般失态。

    赵高不单单是胡亥的老师,更是他问鼎皇帝大位的最强助攻。

    一旦赵高死了,胡亥如同失去双臂,很难再有所作为!

    “公……公子放心,赵大人只是气血失调,不会有生命危险,休养一段时日定能康复……”

    年过六旬的老医官,在胡亥的淫威下,颤巍巍的回答道。

    得到医官的保证后,胡亥这才松了一口气。

    人活着就好!

    只要还有命在,就不愁报不了仇!

    就在胡亥为了赵高的伤势思绪不宁时。

    一道银铃般甜美的声音,突然从屋外传来。

    “兄长,听说你今天中了嬴玄那小子的奸计?连赵高都被父皇下令杖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话音刚落。

    一位姿容绝美的年轻女子,迈着盈盈步伐,缓步走入房中。

    此人正是始皇最疼爱的女儿。

    扶摇公主,嬴月瑶!

    同时,她也是胡亥一母同胞的亲妹妹。

    看到嬴月瑶出现后,胡亥眼中的戾气渐渐散去。

    “月瑶,不是为兄要动怒,实在是今天发生的事,真的太令人生气了!”

    接着,胡亥把他和赵高的图谋,以及宫殿上发生的事,原原本本的告诉给嬴月瑶听。

    了解完事情的来龙去脉后。

    嬴月瑶秀眉微蹙,精美绝伦的俏脸上,兀地升起一抹寒霜。

    “可恶,他嬴玄算个什么东西?一个被冷宫贱妇养大的贱种,狗一样的存在!父皇凭什么为了他,打了赵高一百棍子?”

    “再说了,扶苏明明犯了大不敬之罪,父皇竟然听信嬴玄的狡辩,反倒把牛二给腰斩了?这还有王法吗?”

    嬴月瑶越想越生气,轻咬嘴唇,娇怒道:“气死我了,父皇真是老糊涂了,否则怎么会如此偏袒嬴玄和扶苏!!!”

    老糊涂???

    你还真敢说啊!!!

    胡亥闻言,眼皮子莫名一颤。

    这天底下敢在大庭广众之下,骂始皇帝老糊涂的,怕是也只有嬴月瑶一人了。

    不过,嬴月瑶仗着嬴政的疼爱,向来是不把所有人放在眼中。

    自然养成了这种无法无天的性格。

    “兄长放心,小妹这就去进宫面见父皇,定要为你和赵高出口恶气!”

    说罢,嬴月瑶在侍女的陪同下,气哄哄离开了胡亥府。

    直奔咸阳宫而去。

    望着嬴月瑶渐行渐远的倩影。

    胡亥眯了眯眼睛,嘴角扬起一个狠厉的弧度。

    ……

    咸阳宫。

    大殿之上。

    丞相王绾,廷尉李斯,御史大夫冯劫等一众文武大臣。

    手持始皇嬴政颁布的最新诏令,无不面露惊骇之色。

    尤其是丞相王绾和廷尉李斯。

    惊愕的下巴都快要掉下来了!

    “陛下,此计甚妙啊!”

    王绾一拍手心,忍不住叫好道:“好一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若真的依诏令所行,只怕不出半载,就能让楚人内乱,再也掀不起风浪来!”

    “不仅仅是楚人,韩魏赵燕齐等五国的余孽,皆可用此法对付!”

    李斯合上书简,由衷感慨道:“所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能想出此等妙计之人,真乃我大秦的栋梁之才!”

    “有此人辅佐陛下,四海何愁不平?八荒何愁不定!”

    平定四海八荒,这是对君王的最高评价。

    有了丞相和廷尉的定论。

    其余的文武大臣们,也纷纷颔首,以示赞同。

    此时。

    一袭黑色龙袍的嬴政,将朝臣们看过诏令后的表情尽收眼底。

    眼中满是欣慰的笑意。

    他们手中的诏令,正是嬴玄想出来,如何平定六国余孽的方针。

    处理完赵高等人后。

    嬴政便迫不及待地召集朝臣,将嬴玄的方案公布于众。

    虽然这份方针,不是嬴政自己想出来的。

    但丝毫不妨碍嬴政的喜悦之情。

    “有子如此,夫复何求?玄儿,真乃上苍赐给寡人的至宝啊!”

    嬴政心中无声默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