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考科举,我为县长父亲写文 > 第55章:写文者,当如萧洛安是也!【5更求数据】

第55章:写文者,当如萧洛安是也!【5更求数据】

    朱元璋还想问一问萧洛安关于《透天玄机》的问题。

    但也深知现在不是时候。

    今日是殿试。

    殿试的繁琐而隆重。

    此次殿试更是决定各位考生命运的至关时候,可马虎不得。

    于是朱元璋捋了捋思绪,又将话题转移到正轨上。

    继续办正事儿!

    他再次重重咳嗽一声。

    把自己又不知飘忽到何方去的情绪给归位。

    看向萧洛安说道:

    “萧洛安,朕看过你在会试上的那篇《吾父县令》,颇受触动。”

    “不管是道家风骨,还是孝道,都写得极好,你这个会试会元,当之无愧!”

    萧洛安:“多谢皇上赞誉。”

    朱元璋之所以要在殿上,公开说起萧洛安的《吾父县令》,主要意图是要教育诸位皇子要孝顺。

    同时,借助萧洛安文章中描绘的元末战乱,让文武百官与诸位皇子懂得忆苦思甜。

    让大家知晓,如今这大明江山来之不易。

    更是要让一些别有心思的官员们知道,元末时期的百姓因为贪官污吏的压迫,能够爆发出多大的力气。

    让这些官员们明白,贪污受贿的下场便是国破家亡!

    不仅如此。

    朱元璋还安排了这么一个流程。

    他让通政使司右通政刘仁,在这文武百官、诸位皇子、诸位考生面前,大声朗诵萧洛安的《吾父县令》。

    他道:“朕认为,萧洛安这篇《吾父县令》写得极好,可当做是考生自由论文的典文!”

    “现在让通政使司右通政刘仁,给大家念一念这篇文章,诸位好好欣赏。”

    通政使司右通政刘仁按照之前朱元璋给定的流程。

    拿着萧洛安在会试中的答卷。

    走到大殿内最中间。

    字正腔圆地读了起来。

    “吾父萧长青,于洪武十年辞世,享年五十二龄。道士出身,师承老华山派,曾任河明县九品县令一职,彼此生休称英雄,黄土尽蒙矣,只唤作老翁。”

    “吾父一生跌宕如暮鼓晨钟,前半生立于华山,端是拂尘,遵道家之行规,清心修性,心甚德之。”

    “然,元末天下大乱,天地不仁,万物为刍狗,民当不测之患,使于蒙尘之间,不见当年之光。”

    “......”

    “‘明王出世,普度众生’此言一出,四方民众运火气,正升杀也!”

    “将士振臂高呼,贱力当贵,然立圣功而建大业也!”

    “......”

    “吾父拒功拒赏,行而不纳,只言民有地,商有路,寡母无需再送儿,盛世即到,吾应归林修道也。”

    “众人拥之不走,吾父奈做九品县令,得以守民生之多乐也。”

    “义勇英豪不见名,只容黄土留坟头。”

    “下山赴难救乱世,喜得仙道登华山。”

    刘仁一字一句地念着这篇文章。

    所有人都默默听着。

    在场的文武百官、诸位皇子、诸位考生十有八九皆是博学多才之人。

    这么一听下来。

    无一不赞叹。

    无一不佩服。

    反倒是萧洛安听着听着。

    自己还有些尴尬。

    倒也不是说,他对这篇文章有所鄙薄。

    只是因为有太多人提起这篇文章了,反而让他觉得有些臊得慌。

    终于等到刘仁念完了。

    萧洛安也是松了一口气。

    朱元璋问道:“大家觉得如何?”

    如果是没有朱元璋起这个头。

    那么众多文武百官以及诸位皇子,竟然是不敢对这篇文章做过多的定论。

    这篇文章从表面上看,似是讲萧洛安的道士父亲的一生。

    实际上,回过头来细细一深思。

    便能够知道,萧洛安这是在大赞道家风骨,大赞道家思想。

    而如今是独尊儒术的时代。

    在国子监里,供奉的是儒家思想代表——孔子。

    而不是道家思想代表——老子。

    所以说,如果没有朱元璋的亲口认定,大家自然不敢对这篇文章站队,生怕会被定个歪屁股之罪。

    但是现在,朱元璋公开赞扬这篇文章。

    那大家也就可以不用藏着掖着了。

    韩国公李善长道:“皇上,此文章别具一格,当初臣等阅卷之时,看到了这篇文章,便觉得乃文中之佼佼者。”

    魏国公徐达道:“此文确实出众,萧洛安夺得此本次会元,当之无愧!”

    武将曹国公李文忠道:“好,说得好!”

    燕王朱棣也站出来:“文中萧洛安对父亲的敬重,乃是孝道之典范,尤其值得吾等后生去学习。”

    “......”

    朱元璋甚是满意地点点头。

    最后总结一句:“写文者,当如萧洛安是也!”

    众人点头,表示赞许。

    *

    而后朱元璋也不再拖延时间。

    按照原定的计划,进入了下一个流程。

    朱元璋又对刘仁道:

    “开始吧。”

    刘仁拱手弯腰作揖:“是,皇上。”

    刘仁上前拿起一道圣旨,读了一大段话。

    大致是今日开展殿试,为国求贤纳士,希望各位考生好好考试,最后为国效力、为民尽心之类的官方话。

    刘仁宣读完圣旨。

    负责朝会礼仪的鸿胪寺官,带领着考生分别落座。

    昨晚上这大殿之内,便已经在东西两侧摆好了93张矮桌,地上铺好了蒲团。

    一方矮桌,一个蒲团,就是考生今日的考试桌椅。

    考生入座的次序,依旧是按照会试中的名次来入座。

    萧洛安作为会试中的第一名。

    坐在了东侧第一排第一位。

    等所有考生都站到自己的位置跟前。

    殿内再次响起鸣鞭声。

    代表殿试正式开始。

    鸿胪寺官将一台案桌,搬到店内正中间的通道上。

    朱元璋从龙椅上下来。

    亲自给考生们颁发策题。

    不过毕竟有九十多名考生,让朱元璋一个人给所有考生发试卷,这工作量确实有些大。

    所以,朱元璋也只是给会试前十名的考生发试卷。

    剩下考生们的策题颁发,就由执事官们来负责了。

    朱元璋先是来到萧洛安身边。

    他从身后鸿胪寺官端着的托盘上,拿起一份试卷,递给萧洛安。

    萧洛安双手接过试卷,说道:“多谢皇上。”

    朱元璋拍了拍萧洛安的肩膀。

    笑声非常洪亮,中气十足。

    “好好考,让朕看看你的真本事!”

    萧洛安也露出得体的笑容:“是,皇上。”

    所有考生的试卷都颁发完毕之后。

    朱元璋坐在龙椅之上,拿起一份卷子,念起此次殿试的题目。

    此次殿试的题目类型,一共是两道策论。

    跟会试中的策问差不多。

    只不过会试中的策问题目尤为广泛,

    从礼教与风俗、到教化刑罚、再到天文地理等等,全都有所涉及。

    但是殿试中的策论。

    则是全部侧重于时事政事,让考生们大谈治国之道,君臣之道等等。

    朱元璋念道:

    “殿试策论第一试,论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

    “第二试,万事之本为心也,万物之原为本也,治国之道为本心论,或为本理论?”

    “众多考生看题,可有异议?”

    所有考生看着试卷上的题目,与皇帝朱元璋所念的一样。

    于是道:“无异议。”

    朱元璋:“如此,便作答吧。”

    “鸿胪寺官,给诸位考生上早饭。”

    鸿胪寺官弯腰领旨:“是,皇上。”

    紧接着。

    鸿胪寺官和供给官到殿外,带领着一排太监,提着食盒进来了。

    太监们分别给将早饭,摆放在考生们的桌子上。

    不愧是殿试,连早饭都配得十分丰盛。

    茶食一碟,切果一碟,按酒一杯,包子两个,汤二盅,温水一盅。

    食物虽然丰盛,但是考生们并没有大吃特吃。

    考生们都是把注意力放在了试卷上。

    现在可是关于自己未来的考试,而且还是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谁也不好得吃太多东西。

    ———

    PS:明天中午十二点上架,到时候求个首订,小作者跪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