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考科举,我为县长父亲写文 > 第5章:此人,必成大事也!【求数据】

第5章:此人,必成大事也!【求数据】

    萧洛安按照顺序,从第一道题开始做答。

    “死者如可作也,吾谁与归?”

    他琢磨着这一句话。

    同时回忆起《尚书》中,关于这句话所属的篇幅。

    他知道这一个篇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主要是围绕“为官清廉”而展开的。

    在脑海中大致有了思路之后。

    萧洛安按照八股文的文体写法: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八个部分来构思文章主题大纲。

    约莫一刻钟后。

    他才真正开始在试卷上作答。

    先写下题目:《为官当清》

    随后从破题开始。

    “官人之心若不清廉,何以当后人所决崇焉。”

    紧接着开始写承题。

    “小民之幸不外于清官者,而不苦于贪者也。若有死者如作也于今,吾必忠于清廉者于心乎尔,以证吾身之道乎......”

    再接着又是起讲。

    “吾父七品芝麻官儿有言,作官者若不为民,何不归家隐乡煮小米......”

    萧洛安在二十一世纪也算是个学霸。

    如今苦学了三年之后。

    写起这等晦涩奇葩的八股文来,也算是游刃有余。

    第一道题中。

    他洋洋洒洒,下笔如有神,一口气就写了一千多字。

    文章中不仅要将儒家思想与为官清廉的主题,融合在一起。

    还要小心谨慎的注意八股文文体,不可多一个字,也不可少一个字。

    第一篇文章写完。

    萧洛安算是舒了一口气!

    古代的科举考试跟现代完全不同。

    并没有对考生做过多的时间要求,一共七篇文章,只要能够在第二场考试之前完成就可以。

    萧洛安将第一份答卷铺在桌面上,等待上面的墨迹风干。

    他看了一眼对面的格子间。

    有些考生眉头紧锁,将满头长发抓得鸡窝一般。

    有些考生则是午觉睡过头了,到现在都没醒。

    有些考生贼眉鼠眼,看样子是打算作弊。

    在四角瞭望楼上的锦衣卫,时刻注意考场内的一切,严防作弊。

    仅仅一个下午的时间。

    瞭望楼上的锦衣卫,就抓了四个试图翻墙进来代考的枪手。

    至于考试官们,则是不停在两排号房中的大道上,来回走动,时不时走近某个考生的号房,看看考生的试卷。

    萧洛安所在的区,考试官一共13人。

    分别由太子太保1人、太常寺少卿1人、礼部侍郎3人、翰林学士3人、六部尚书2人、翰林学士读学士3人组成。

    太子太保,也就是当朝太子朱标的老师——宋濂,看着萧洛安神情自在的模样,便走过来看他的试卷。

    大致扫了一眼之后。

    十分赞赏地点点头。

    心道:“在一个时辰之内,便答完第一篇文章,写文章内容如此出色,确实实力不足。”

    萧洛安也抬头看了一眼宋濂。

    从他的官服和官帽中,很快就能辨认出这是太子朱标的老师——宋濂!

    在朱元璋执政的洪武年间。

    宋濂也算得上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功臣。

    在朱元璋尚未建立大明王朝时,宋濂便已经在朱元璋的礼贤馆就职,效忠于朱元璋。

    曾担任国子司业、礼部主事,太子太保等职位,主修《元史》,著有《孝经新说》、《周礼集说》等等。

    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

    是当之无愧的大明开国功臣!

    不过。

    众所周知,在朱元璋手下当功臣是个高危职业,稍有不慎就进入死亡名单。

    作为功臣的宋濂,也没逃脱“功臣宿命”!

    后来由于受胡惟庸案的牵扯,宋濂一家惨遭横祸,在流放途中去世。

    猜测出宋濂的身份后。

    萧洛安也不由得多看了他几眼。

    他也听说过,宋濂年轻时也是个天才少年,记忆力超群,以博学多才而著名。

    已经两鬓斑白的宋濂,对上了萧洛安的眼睛。

    从这位年轻人的眼中,宋濂稍稍一愣。

    他待人接物多年,最会察言观色,对上萧洛安的眼睛那一刻,宋濂仿佛看到了一束明亮的光。

    “此青年的眼神竟如此透澈,颇有大智之慧根!”

    宋濂又低下头。

    一目十行,以最快的速度读完了萧洛安的文章。

    看完之后。

    他虽没说话,但是已经暗暗记下了萧洛安的名字。

    心中又道:“此人,必成大事也!”

    ——

    PS:新书幼苗离不开大家的支持,求各位读者大老爷支持一下,给个鲜花,评价票、月票、打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