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水浒:大宋你别怂 > 第二章 这是水浒的世界?

第二章 这是水浒的世界?

    高衙内正心花怒放。

    好不容易趁林冲那厮不在家,把林娘子哄骗出来。

    林娘子倒也聪明,竟半路起了警觉上当。

    可惜晚了。

    回去就能跟她做成好事。

    就在这时,几个魁梧汉子站在面前。

    高衙内张嘴就要骂。

    却看到一面令牌挡在眼前。

    “郓王府?”

    高衙内咽了口唾沫,干笑道:“不知各位大哥找我何事?”

    那魁梧汉子拱手道:“高衙内,王爷找你问话,请吧!”

    高衙内顿时就腿一软。

    他爹是太尉高俅,他几乎在东京横着走。

    就连禁军教头的妻子也是看上了就抢。

    可他横着走也要分跟谁比。

    高俅虽说是殿帅府太尉,掌管天下兵马。

    可他的真实身份,就是官家身边的一条狗。

    郓王是谁?

    天下皆知,那是官家最宠爱的三皇子。

    他高衙内在三皇子面前,还不如条狗。

    “带走!”

    那汉子见高衙内腿软,干脆直接拖走了他。

    顺带还有轿子里被绑住手脚都林娘子。

    高衙内身边的健仆见对方是郓王府的人,早就吓得躲了。

    机灵一点的直接跑回太尉府找高俅报信。

    赵楷看着跪在眼前,面容苍白,眼窝深陷,一看就是纵欲过度的年轻人问道:“你就是高衙内?”

    高衙内打了个哆嗦:“不敢,小人高世德拜见王爷。”

    赵楷又转向林娘子:“她是何人?”

    高衙内的脸又白了三分:“这是……这是我一个远房表姐……”

    “你撒谎!”

    林娘子怒声道:“妾身是禁军教头林冲之妻,高衙内诓骗与我,要把奴强行带走,求王爷做主。”

    “林冲……”

    赵楷笑了:“光天化日强抢民女,高太尉教的好儿子,带回王府,让高俅来领人!”

    “是!”

    两个侍卫架起高衙内就走。

    “送林娘子回家。”

    林娘子自然是对赵楷千恩万谢。

    赵楷垂下车帘,继续前往皇宫。

    他的嘴角带着笑。

    “高衙内,林冲,这是水浒的世界啊!”

    水浒的世界跟真实的世界是不一样的。

    首先就是武力值。

    武松可单手托起四百斤的石墩子,轻松抛起三米多高,按照规律,他至少有四五千斤的气力。

    鲁智深就更夸张了,倒拔垂杨柳。

    赵楷在知乎上看过大咖深入分析,鲁智深至少有数万斤气力,俗称‘一象之力’。

    若这真是小说中的世界,那还就好办了。

    把水浒中这帮猛人聚在一起。

    不愁打造一支强军。

    要鉴别这到底是水浒中的大宋,还是历史上的大宋倒也简单。

    那就是看身高。

    根据水浒中的描述,鲁智深,林冲,武松,关胜等,都是身长八尺,险道神郁保四更是身高一丈。

    按照宋尺,一尺为31厘米。

    原著中武松身长八尺,体重500斤。

    岂不是说武松身高2米48,比打篮球的姚帅还高了20厘米。

    这么说来,身高2.48米,体重500斤的壮汉能打死老虎,也就可以理解了。

    最要命的是郁保四,按照宋尺,这家伙不得身高三米多?

    这是什么怪物。

    赵楷微微闭上眼睛:“要鉴别这是不是水浒的世界,见见林冲就知道了,若是林冲身高不是两米四多,那就是历史上的大宋,若他真的比姚帅还高,那可就有意思了。”

    “王爷,皇宫到了。”

    赵楷回过神,整理了一下衣袍。

    “尔等在次等候。”

    说罢,他便独自进了文德殿。

    一个四十多岁,眉清目朗,美髯飘飘,气质如神仙的人物正在作画。

    这位就是大宋的官家,有名艺术家,宋徽宗赵佶。

    赵佶爱好笔墨,丹青,骑马,射箭,花鸟,蹴鞠。

    尤其在书法造诣极高,创造出有名的“瘦金体”

    看到赵楷进来,顿时喜道:“三郎,快来看看朕的的这幅画。”

    赵楷心里叹息一声。

    若赵佶不是皇帝,定可以成为一代大家。

    可惜了。

    他上前两步,认真看着赵佶的画,赞叹道:“父皇的画技又进步了,这幅山水图,神韵悠长,有吞吐万物,包藏宇宙之机,儿臣不如也。”

    赵佶喜的哈哈大笑:“还是三郎懂我,我就说你跟朕最像。”

    他又看到赵楷手中画轴。

    “三郎,你可是又有新作?快给朕瞧瞧。”

    赵楷把画轴平摊在案几之上:“父皇,儿臣昨夜做了一个梦,心有所感,一笔成型,请父皇斧正。”

    “哈哈,我来看看……嘶……”

    赵佶一看眼睛就离不开了。

    他从未见过如此画风。

    这简直跟他在铜镜中看到的自己一模一样。

    画中的自己脚踏祥云,脑后有道德金轮,身边有青龙鸾凤环绕。

    赵佶沉迷道教,自称道君。

    看到这幅画,那是喜的抓耳挠腮。

    他抓着赵楷的手:“三郎,快告诉朕,这真是你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