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大人,明天是大朝议,很早就得前去宣政殿等候,你还是早点歇息吧!”
夜已深,叶松还在愤笔疾书,杨奇已经睡了一觉,醒来见他还没有休息,便道。
“哦,好吧。”
叶松打了个哈欠,在房间的另一张床上躺了下来。
最近,他一直在练书法,下了点苦功,倒是大有长进。
“唉,最难消受美人恩啊。”
几天前,那个只有一面之缘的沈三娘派人送了一封书信过来,邀请他前去听曲。
叶松倒不是看不起风尘女子,他知道象沈三娘这种比较“高级”的风尘女子,大多是卖艺不卖身的。
也不是不喜欢沈三娘,男人嘛,面对一个千里挑一的美人有几个能不动心,但是他怕被人说闲话。
毕竟,他的人设可是道德楷模。
“那位沈姑娘,又给你来信了?”
黑暗中,杨奇突然笑问了一句。
“没有。”
“这姑娘其实挺不错的,我听说其人一向洁身自好,虽有艳名,却一向循规蹈矩,从不越雷池一步,既然人家对你有意,你大可将其赎身,纳为妾嘛!”
“就算你看不上人家,也要给人回个信为好,早点让人死了这条心。”
“嗯。”
“睡吧。”
“嗯。”
..........................................
“叶大人,叶大人,来不及了,快起来。”
清晨,杨奇叫了许久,叶松还睡得象猪一样,怎么也叫不醒。
“叶大人啊,你要害得我们被皇上责罚了。”
“呃,几点了?”
大概是睡够了,叶松这时终于醒了过来。
“现在肯定来不及了,你快点起来洗漱。”
“行行行。”
叶松赶紧起身,洗漱完以后,就跟杨奇出了门。
两人到的时候,朝议早就开始了。
两人便弯着腰,偷偷地溜了进去,站在了比较靠后的位置。
“西齐使团接待之事,就由老太溥全权负责,礼部承办,其余各部全力配合。”
皇帝正在说西齐使团来访的事情。
“西齐使团来访?”
叶松还是刚知道这个消息,心中涌起一阵怪异感。
“也许我应该结交几个西齐的使臣,以后要做生意也好办事。”
“陛下,臣有事启奏!”
皇帝刚说完西齐使团的事情,就有一个低阶官员越众而出。
叶松隐约认出这人似乎是户部一个小官员,职位不高。
“爱卿你姓什么,有何事?”
仁治帝也叫不出这人的名字。
“臣阎修望,户部执事,臣今天要弹劾左丞相宋大人,右丞相罗大人,还有户部尚书李大人,以及兵部尚书宇文大人。”
阎修望话一出口,朝堂上下登时一阵哗然。
“你玛,猛男啊!”
叶松和杨奇都好奇地看了过去。
想看看这位同时弹劾四位朝廷最有实权的重臣,甚至包括自己顶头上司的猛男,长什么样子。
可惜,一看就让他们有些失望了。
这人一点也不高大威猛,反而有些瘦小。
“哦,阎爱卿,你想弹劾他们什么呀?”
皇帝不动声色,即没有生气,也没有鼓励的意思。
“臣要弹劾左丞相宋大人,右丞相罗大人,还有户部尚书李大人,懒政怠政,胸无社稷,尸位素餐,而今我大夏内忧外患,百姓流离失所,各地流民不计其数。”
“故而几个月前才会发生黄天起义,若不是叶将军以微末之身力挽狂澜,只怕这场民变至今都未必能够平息,甚至有可能愈演愈烈。”
“而今,各地的流民问题仍未解决,上述三位大人作为我大夏的重臣,对流民问题无疑负有重责,却他们却未能督促陛下,早日制定策略,解决流民问题,这便是臣要弹劾他们的原因。”
“嗯,你们三人对阎爱卿的话可有异议?”
仁治帝把目光转向被弹劾三人。
“臣,臣听皇上的。臣虚心接受这位阎大人的弹劾,只是我大夏财政困难,臣其实也曾找李大人了解过情况,想解决流民问题可却无能为力。”
宋玉出列,态度非常平和,但心里早就把阎修望给骂得狗血淋头。
“罗爱卿你呢。”
“臣很自责,臣虽然上了三十余道奏折,全是谈流民问题的,但臣督促不力,没能天天在陛下耳边说这个问题,导致流民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臣确实失职了。”
罗廷敬是一个老实人,上前几步,语气甚是自责。
“嗯,内侍去把罗大人的奏折找出来。”
皇帝对身边的太监示意了一下。
“是。”
“李爱卿你呢。”
皇帝把头转向李宜的方向。
“臣,臣和宋大人一样,有心解决流民问题,可国库没钱,实在是无能为力啊。”
“是吗?那朕问你,现在全国各地所有的流民加起来,一共有多少人啊?”
“这,这臣不知啊,流民实在太多了,臣实在,实在统计不过来。”
“呵呵,统计不过来?你也知道统计不过来,但你从没有在朕面前提过!”
“李宜,你就是这么当户部尚书的?”
仁治帝发怒,厉声怒叱。
“臣知罪了!”
“好,既然你已经知道自己失职,那朕就免去你户部尚书的职务,由阎修望阎爱卿接任。”
皇帝金口一开,朝堂上下又是一阵骚动。
这样的事情,自仁治帝登基以来,还从来没有过。
“皇帝今天抽了什么风?这个阎修望搞不好是皇帝安插在户部的眼线啊。”
叶松心道。
“陛下,臣也失职了,请辞右丞相之职!”
罗廷敬这时忽道。
“罗爱卿,朕以为你并未失职,相反,你已经尽职了,是朕辜负了罗爱卿你。”
仁治帝拿出内侍送来的奏折,抽出其中一封,看了起来。
“陛下!”
罗廷敬眼中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
“自登基以来,朕浑浑噩噩,无所作为,上对不起先皇帝,下对不起黎民百姓,以致国力日衰,民怨四起,长此以往,朕恐成为亡国之君也。”
“朕决定向我大夏万千臣民下罪己诏!反省过去的所作所为,自即日起,励精图治,以图来日克复故土,使我大夏屹立于这片大陆上。”
“陛下,都是老臣等未能及时劝谏,这才造成陛下变成这个样子。”
老太尉潘化成,老太溥叶仁阳等一众老臣纷纷出列,痛哭流涕。
同时,心中感到欣慰,皇帝能够及时警醒,那大夏就还有救。
“诸位爱卿请起,你们都是先帝留给朕的肱骨之臣,可惜朕不懂珍惜,所幸并未酿成大错。”
“宋爱卿,你对阎爱卿的弹劾有什么想法?”
仁治帝终于把目光转向站在众臣之首的宋玉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