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巍巍大唐:开国 > 第六章 李密败亡(2)——魂断熊耳山

第六章 李密败亡(2)——魂断熊耳山

    常言道,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的性格、秉性,往往直接影响了其日后的人生轨迹。纵观整个中国古代历史,历朝历代的开国元勋、忠臣良将,似乎都难得善终。白起、韩信、周亚夫、斛律光、岳飞、于谦、袁崇焕,都是血淋淋的例子。这些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文臣武将,基本上都难以逃脱“狡兔死,走狗烹”的周期律。

    究其根源,一部分原因,是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统治,而清除威胁帝位与皇权的障碍。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的性格使然。这些功臣勋将,或居功自傲、或耿介太过,亦或是不识时务。种种与皇权统治格格不入的性格,最终为他们招致杀身之祸。比如,清朝雍正年间的隆科多、年羹尧,就是极好的典型:

    隆、年二人凭借权势,无复顾忌,罔作威福,即于覆灭,古圣所诫。(《清史稿》)

    一样的道理,用在李密身上,也是非常恰当的。李密虎头蛇尾的人生结局,他最后悲惨的命运,与他本身的性格,密不可分。那么,李密的性格是什么样呢?自负、高傲、专断,而且不会能屈能伸。

    必须承认,李密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他如果没有过人之处,也不会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就将瓦岗军发展成为中原地区的第一义军,拥有了足够与隋朝分庭抗礼的军事实力。甚至,李密曾经距离最高权力,仅有一步之遥。可以这样说,李密是那个时代的一个传奇,是隋末唐初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

    然而,正是李密太有能力了,也导致了他性格上的短板。什么性格短板呢?有的时候过于自负,甚至有些盲目自信。这种自以为是的性格,最终让李密自食恶果。北邙山之战,李密不听劝告,一意孤行,贸然与王世充主力决战。结果,瓦岗军几乎全军覆没,李密的帝王之梦,一夜之间,全部化为泡影。

    而且,一般自负的性格,都会伴有一种不好的恶性循环。那就是一旦遭遇挫折,便很难重新站起来。李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赢得起,却输不起。所以,在寄人篱下之后,李密难以忍受旁人的冷眼相对,也不懂得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处处总是摆出一副高傲的姿态,不肯低个头。

    魏征后来为李密撰写了一篇墓志铭,《唐故邢国公李密墓志铭》。在这篇墓志铭中,对于李密的这种性格,魏征有一段非常精辟的分析:

    公威虽未振,主自为谋。盖当世旧部先附,多出其右;故吏后来,或居其上。怀渔阳之愤愤,耻从吴耿后列;同淮阴之怏怏,羞与绛灌为伍。负其智勇,颇不自安。

    说白了,自始至终,李密始终有一份不甘心。在这种不甘心的驱使下,李密最终铤而走险,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亲自为他挖好了坟墓。到头来,不仅李密的梦想随之埋没,就连他的性命,也没能保住。

    那么,李密是在什么情况下,踏上了这条不归路呢?李密最后的人生结局,又是以何种方式收场?这一切的引信,或者说,李密叛唐的直接诱因,源于一场宴会。正是因为这场宴会,彻底激怒了李密。

    前文说过,李密投唐之后,唐高祖李渊给了他三个官衔:上柱国、光禄卿、邢国公。其中,上柱国和邢国公,都是虚衔,没有实权。唯一有实权的,就是那个官阶很高,作用不是特别重要的光禄卿。

    关于光禄卿的职能,前文已经作了详细介绍。光禄卿主要负责掌管皇家膳食,相当于管理皇家饮食的司务长兼一级厨师长。李密对于这个官职,一万个不满意。原本,李密投唐之前,幻想着唐朝会给自己一个三公那样的高官。即使不是三公高官,也应该是手握实权的军政要职。

    没有想到,李密一进长安,不仅三公高官的幻想打了水漂,李渊反而给了自己这样一个微不足道,且带有侮辱性的官职——光禄卿。按照李密那种不服管、不肯低头的个性,一定会闹出事来。果然,不久之后,就出事了。

    李密既然被任命为光禄卿,那么,他就必须要履行他的职责。一般朝廷、皇室举行重要宴会的时候,光禄卿都要在场,主持相关仪式。所以,每逢宫里举行宴会,李密作为光禄卿,自然不能缺席。然而,在一次宴会过后,李密终于爆发了,他不想继续忍受下去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根据史书记载:

    李密骄贵日久,又自负归国之功,朝廷待之不副本望,郁郁不乐。尝遇大朝会,密为光禄卿,当进食,深以为耻;退,以告左武卫大将军王伯当。(《资治通鉴》)

    有一次,唐朝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大朝会。对于古往今来的大一统王朝而言,往往大朝会之时,万国来拜,场面异常热闹。唐朝虽然还没有实现统一,但是规格必须要有。于是,唐高祖李渊大摆酒宴,宴请宗室百官。

    宴席间,身为光禄卿的李密,负责向唐高祖李渊,以及李唐宗室、朝臣进献酒食。这本来是光禄卿的分内工作,但是,在李密看来,却感到遭受了奇耻大辱。自己以前是那样一位威震天下,受八方群雄顶礼膜拜的一代枭雄,现在却沦落到了青衣行酒,被别人呼来喝去的地步。所以,李密的愤怒可想而知。

    因此,宴会结束后,李密私下向自己的心腹爱将左武卫大将军王伯当抱怨,倾诉内心的不满与愤恨:

    往在洛口,尝欲以崔君贤为光禄,不意身自为此。(《新唐书·李密传》)

    对于李密的处境,王伯当深有体会。于是,王伯当趁机向李密献上一条计策,建议李密,与其寄人篱下,倒不如自己单干:

    天下事在公度内耳。今东海公在黎阳,襄阳公在罗口,河南兵马,屈指可计,岂得久如此也!(《资治通鉴》)

    王伯当给出的意见是,李密如果继续留在长安,将永远再无出头之日。现如今,最快捷、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尽快离开长安。那么,离开了长安,去哪呢?王伯当给出的方案是,河南是瓦岗军崛起之地。虽然,此时河南大部分地盘,已被王世充占领,但仍有一些地方在瓦岗旧部手中。为今之计,李密应该东出潼关,向河南发展,召集徐世勣、张善相等旧部,重新竖起大旗,再度号令天下,也不是不可能。

    听完王伯当的这条计策,李密大喜过望。他早就想脱离李唐,再图大业,而王伯当的建议,正中他的下怀。故而,李密采纳了王伯当的建议,主动向唐高祖请缨。那么,李密该如何瞒过老谋深算的李渊呢?李密冠冕堂皇地对李渊说,希望朝廷可以派遣自己前往山东,召集旧部,共同对抗洛阳王世充:

    臣虚蒙荣宠,安坐京师,曾无报效;山东之众皆臣故时麾下,请往收而抚之。凭藉国威,取王世充如拾地芥耳!(《资治通鉴》)

    面对李密的毛遂自荐,唐高祖李渊是什么反应呢?当着李密的面,唐高祖并没有表态。等李密走后,李渊召集群臣,商议此事。还没等李渊开口,底下群臣则率先发表意见。他们坚决反对让李密前往山东,苦苦劝谏唐高祖,绝不能放李密离去;一旦放李密离开长安,后果将不堪设想:

    李密狡猾好反,今遣之,如投鱼于泉,放虎于山,必不返矣!

    群臣一致认为,李密请求前往山东“招抚”,明显包藏祸心。他这是假借招抚,想要趁机叛离大唐,企图东山再起,与大唐分庭抗礼。如果放李密离去,无异于放虎归山。他这一走,估计就不会回来了,到时候,必将成为大唐的心腹之患。

    大臣们的劝谏,他们的意见,分析得非常到位。可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李渊最后居然同意李密前往山东。李渊一向英明睿智,老谋深算,他难道不知道李密此举的真实意图吗?以李密的出众能力,一旦虎出牢笼,肯定能够重整旗鼓,形成一股新的势力。对于这些,唐高祖难道不清楚吗?他当然清楚。

    李渊不是一个头脑发热的赌徒,他之所以同意李密的请求,自然有他自己的考虑。李渊是站在唐朝的角度,以及统一天下的全局战略,对事情进行考量。所以,李渊主要有两层重要的考量。

    一,李渊的本意,是希望东出潼关,进军中原的。

    这是出于统一天下的全局战略。自从统一西北之后,唐高祖李渊就一直在筹划东进战略。虽然当时,山西刘武周蠢蠢欲动,随时可能威胁太原的安全。但是,李唐东进中原,是迟早的事情。根据《唐高祖实录》的记载:

    闻其下兵皆不附王世充,令密收集余众以图洛阳。

    唐朝若要东进中原,直取洛阳,首先要解决的一个军事问题,就是潼关以东的瓦岗旧部。只要稳定了潼关以东的军事形势,将来唐军东征,才会多一筹胜算。而李密正好可以帮助李唐,解决这个军事难题。

    山东一带,是瓦岗军旧部盘踞之地,李密又是曾经的瓦岗军领袖,在瓦岗军中,颇有威望。所以,委派李密前往山东招抚,能够有效地稳住潼关以东,为唐王朝东进中原扫清障碍。为此,魏征在《唐故邢国公李密墓志铭》中,专门进行了阐述:

    俄属元帅秦王,经营瀍洛,亦亲承秘策,率卒先行。既出鸡鸣之关,方次休牛之塞,诏命施号,更尽嘉谋。

    按照魏征的说法,此次李密东出潼关的行动,并不是他一个人的行动。关于此次东出潼关,唐高祖李渊任命秦王李世民为元帅,率军向东挺进,而李密只是李世民的前锋部队罢了。也就是说,李密在前,李世民主力在后紧跟,这样一来,很容易避免李密轻举妄动,做出出格的举动。

    二,李渊此举,是典型的借刀杀人之计。

    唐高祖李渊,何其老辣。他当然明白,李密请求东出潼关,动机不纯。因此,李渊将计就计,故意答应了李密的请求,许其前往山东。实际上,李渊这是在借刀杀人,借王世充的刀,趁机除掉李密。当初,群臣坚决反对放李密离开,认为这是放虎归山。可是,唐高祖李渊却对群臣说了这样一番话:

    帝王自有天命,非小子所能取。借使叛去,如以蒿箭射蒿中耳!今使二贼交斗,吾可以坐收其弊。(《资治通鉴》)

    自从兵败洛阳之后,李密的势力,基本不复存在了。对于这一点,李渊看得很透彻。万一李密真的狗急跳墙,与唐朝分道扬镳。届时,势必要进入河南王世充的地界,必然会和王世充发生摩擦。

    李密和王世充一打起来,双方无论谁赢,都对唐朝大有好处。如果李密取胜,可以借此削弱王世充的军事实力,而李密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如果要是王世充击败李密,正好借王世充这把刀,除掉李密这个心腹大患,这是唐王朝求之不得的。所以,双方无论孰胜孰败,唐朝都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以上就是李渊的两点考虑,基于从全局出发的筹谋,唐高祖最终同意了李密东出潼关,离开长安,前往山东招抚。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唐高祖李渊正式派遣李密,前往崤山以东,招抚尚未归附的瓦岗旧部。

    临行之前,李密向唐高祖请示,希望可以让自己的心腹谋士贾闰甫,一起同行,李渊同意了他的请求。并且,在李密一行出发之前,李渊专门在宫中设宴,为李密等人“饯行”。宴席间,唐高祖与李密、贾闰甫二人,同坐御榻,三人共用一个酒杯饮酒。酒酣耳热之际,李渊对李密、贾闰甫二人,说了这样意味深长的一席话:

    吾三人同饮是酒,以明同心;善建功名,以副朕意。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有人确执不欲弟行,朕推赤心于弟,非他人所能间也。(《资治通鉴》)

    听完李渊这么一番话,李密、贾闰甫急忙连连拜谢。紧接着,唐高祖李渊又以王伯当为李密副将,让他跟着李密一起东出潼关。实际上,李渊的这番话,另有深意。表面上,唐高祖在和李密嘘寒问暖,其实背后却暗藏杀机。可以这样讲,这是李渊对李密发出的最后的警告。

    在这番话中,唐高祖非常清楚地点明,暗示李密,你的意图,我了解得一清二楚。而且,关于你这次请缨前往山东,朝中不少大臣都坚决反对。这是什么意思?李渊这是发出最后通牒,如果李密安分守己,老老实实地到山东招抚,大家相安无事;可是,但凡李密稍有异动,唐朝若要消灭他,就像碾死一只蚂蚁一样容易。

    就这样,在这种杀机四伏的情势下,武德元年(618年)十二月初一,李密率领所部人马,离开了长安,正式踏上了东出潼关之路。此时,距离李密投奔唐朝,仅仅还不到三个月的时间。

    李密率部离开长安,前往潼关以东,标志着他正式与唐王朝分道扬镳。李密这一离去,也彻底走上了一条叛唐自立的不归路。自此,李密不仅再也没有回到长安,甚至最后丢了性命,死无葬身之地。

    既然唐高祖早就识破了李密的阴谋,看出了他其实是想趁机叛唐,自立门户。难道就真的放他离去,不做任何防备吗?不可能。李渊何许人也?他既然决意除掉李密,肯定不会让他这样轻松离开长安,必然留有后手。李渊准备的这个后手,是一张王牌。什么王牌?大唐王朝的军神——秦王李世民。

    前文说过,李密此次东出潼关,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单独行动。他所部兵马,只是秦王李世民的前锋部队,李世民才是这次东出潼关的主要负责人。也就是说,李密率部打前站,李世民在后压阵。

    李密带领人马,离开长安是在武德元年(618年)十二月初一日,仅仅过了一天,李渊便出动了李世民这张王牌。十二月初二,唐高祖李渊下诏,任命秦王李世民为太尉、使持节、陕东道大行台。与此同时,李渊还规定,蒲州、河北等地所有的唐军部队,统一由李世民指挥,受秦王调度。

    这个时候,李世民刚刚取得了平定西秦的辉煌战绩,班师凯旋没多久。接到命令后,李世民没有耽搁,立即率领唐军主力部队,从长安开拔,一路向东尾随,紧紧跟在李密部众的后面。

    李渊加封李世民为太尉,除了是对李世民西线大捷战绩的肯定,同时,也是赋予了李世民一项重要的任务:防备李密。这一次,李密东出潼关,是以秦王前锋主将的身份,率部先行;而李世民作为此次东出潼关的主帅,自然要领兵跟进。所以,李世民领衔太尉,在李密出京的第二天,便率领唐军主力,一路东进,紧紧尾随在李密身后。

    事态发展已经非常清晰了,唐高祖之所以派出李世民,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盯紧李密。唐高祖李渊算是把李密拿捏得死死的,他的想法是,你要出京可以,但是我绝不会让你这么轻松地离开长安。

    因此,李渊给李世民定的原则是,敌不动,我不动。倘若李密真的一意孤行,最后走上了叛唐之路。到时候,李世民可以临机决断,而且,蒲州、河北诸府的唐军兵马,统一由秦王李世民指挥。

    如果李密公然反叛,以李世民的军事才能,指挥唐军主力,与潼关以东的各路唐军,前后夹击,对李密进行分割围剿,一定可以彻底消灭李密。所以,等于是,从李密一出长安,他就掉进了唐高祖设计好的陷阱中,失败是注定的事情。那么,李密的东出潼关之行,走得到底顺不顺利?走得相当不顺利。

    首先,李密刚出长安,唐高祖李渊就给他来了一招“釜底抽薪”。当初,李密穷蹙来投,西入关中之时,只带了两万瓦岗军残部。此次,奉命前往山东招抚,李密自然要带着旧部同行。但是,李渊聪明绝顶。他知道,如果让李密将这两万人马带出关中,凭借李密的号召力,过不了多久,他的两万人马,就会变成二十万雄兵。

    想到这里,唐高祖必须要采取行动,不能让李密将他的两万旧部,全部带出关中。于是,李渊想了一个办法,索性将李密的军队一分为二。所谓一分为二,也就是釜底抽薪。唐高祖李渊下令,命李密将一半军队留在华州,只让他带领另一半军队,东出潼关。这样一来,李密所带的兵力,仅有区区一万人马。

    唐高祖的这个举动,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扼制了李密的军队数量。同时,也给了李密当头一棒。此举一出,李密明白,皇帝李渊从头至尾,就没有信任过自己。如今,只让自己统领一万人马,兵力单薄。万一唐朝真的决定动手,这一万人马,岂不是连送死都不够格。因此,李渊的这一招,使得李密无比沮丧。

    不过,这还不是让李密最沮丧的事情。紧接着,一件意外状况的发生,使得李密彻底失去了理智,方寸大乱。正因如此,也最终导致了李密走向败亡。这是一件什么意外状况呢?李密阵营中,有人临阵倒戈了。

    跟着李密一起出关的部众,他们都非常清楚,李密这一走,是要正式与唐朝分道扬镳,想要自己单干。现在的情形是,身后,秦王李世民的大军,步步紧逼;前方,一片生死未卜。此行凶险异常,如果成功了一切好说。可万一失败了,那将会是一场塌天大祸。所以,这个时候,李密阵营内部,有人退缩了。

    这个人就是李密的长史——张宝德,他觉得,李密简直是不自量力,自己不能跟着李密一起送死。为了保全自身,张宝德连忙密奏唐高祖,坚称李密此行必反,肯定会掀起一场大乱:

    上使李密分其麾下之半留华州,将其半出关。长史张宝德预在行中,恐密亡去,罪相及;上封事,言其必叛。(《资治通鉴》)

    接到张宝德的密奏后,李渊的态度,立刻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这个时候,他有些后悔放李密离开,唐高祖决定亡羊补牢。于是,李渊立即发出一道敕书,命令李密将军队留在原地,独自一人单骑返回长安。

    当李密行进至稠桑时,便收到了唐高祖发来的敕书,命他即刻回京。这道敕书,无疑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击溃了李密的心理防线。多年的摸爬滚打,让李密的神经马上紧绷起来。这道命令回京的敕书,对于李密而言,就是一道“催命符”。李渊这是将他架在炉火上烧烤,置于进退两难的绝境。

    为什么这样讲呢?李密明白,无论去与不去,结果都是一样的。李渊发布这道敕书,很明显,对李密已经起了杀心。一旦李密真的奉旨回京,唐高祖是绝对不会再放他离开,说不定还会将他杀了。

    可是,如果不回去,继续向山东开拔,也是面临层层险阻。首先,当时,李密的东出潼关之行,前方情况不明,或许会遭到多股势力的围攻。可能来自王世充,也有可能来自唐军的攻击。不仅如此,李密的后方,李世民的主力大军,犹如泰山压顶,紧紧尾随。在这种腹背受敌的境地下,李密的前路,是非常迷茫的。

    而且,虽然李密铁了心要叛唐自立,但毕竟名义上还是唐朝的臣子。如果李密不奉敕令,那就是公然抗旨。到时候,唐高祖可以名正言顺,宣布李密为叛军,下令将其剿灭。所以,无论李密最终决定,是回京还是继续前进,都是进退两难。这个时候的李密,完全陷入了骑虎难下之势。

    那么,面对这样的窘境,李密该如何抉择?是乖乖返回长安,还是一条路走到黑。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李密选择了后者,决定一意孤行,叛唐到底。打定主意后,李密便将自己的计划,向谋臣贾闰甫和盘托出:

    敕遣我去,无故复召我还,天子向云,“有人确执不许”,此谮行矣。吾今若还,无复生理,不若破桃林县,收其兵粮,北走渡河。比信达熊州,吾已远矣。苟得至黎阳,大事必成。公意如何?(《资治通鉴》)

    到了这个时候,李密打定主意,一条道走到黑,不再回头。因此,李密制定了一个计划,率部继续前行,攻破前方不远的桃林县,俘获其部众,夺取其粮食。然后,北渡黄河,前往黎阳,与徐世勣会合,则大事可成。为了保证计划万无一失,李密专门告诉给了贾闰甫,向他征求意见。

    没想到,作为李密的心腹谋士,贾闰甫却极力反对。他认为,即使李密攻克桃林县,也很难重整旗鼓。桃林县地处冲要,一旦失陷,任瑰、史万宝等唐朝将领,旦夕之间,便能赶到。而且,大唐皇帝对李密素来不薄。如今,李密公开叛唐,未免有些忘恩负义,授人以口实:

    主上待明公甚厚;况国家姓名,著在图谶,天下终当一统。明公既已委质,复生异图,任瑰、史万宝据熊、穀二州,此事朝举,彼兵夕至,虽克桃林,兵岂遐集,一称叛逆,谁复容人!为明公计,不若且应朝命,以明元无异心,自然浸润不行;更欲出就山东,徐思其便可也。

    贾闰甫的一番话,瞬间让李密的心情低到冰点。本来,李密将袭击桃林的计划和盘托出,是希望贾闰甫可以支持自己。不曾料到,贾闰甫不仅坚决反对,而且还以图谶之说为依据,劝说李密,这更是让李密火冒三丈。

    直到现在,李密依旧偏执地认为,“李氏当为天子”的谶纬,应该落到自己身上,而不是李渊。李密觉得,自己曾经拥有那样强大的实力,理应天命所归,成就帝业。凭什么要向他李渊俯首称臣,他不甘心。因此,听了贾闰甫这么说,李密非常生气,然后很不高兴地斥责贾闰甫:

    唐使吾与绛、灌同列,何以堪之!且谶文之应,彼我所共。今不杀我,听使东行,足明王者不死;纵使唐遂定关中,山东终为我有。天与不取,乃欲束手投人?公,吾之心腹,何意如是!若不同心,当斩而后行!

    不难看出,李密这个时候,已经完全失去了理智,听不进任何意见。看到李密如此固执,贾闰甫还是想最后努一把力。于是,贾闰甫声泪俱下,苦苦哀劝李密,希望李密能够认清现在的处境:

    明公虽云应谶,近察天人,稍已相违。今海内分崩,人思自擅,强者为雄;明公奔亡甫尔,谁相听受!且自翟让受戮之后,人皆谓明公弃恩忘本,今日谁肯复以所有之兵束手委公乎!彼必虑公见夺,逆相拒抗,一朝失势,岂有容足之地哉!自非荷恩殊厚者,讵能深言不讳乎!愿明公熟思之,但恐大福不再。苟明公有所措身,闰甫亦何辞就戮!

    这段话的大致意思,带有浓厚的火药味,贾闰甫将矛头直指李密。他毫不客气地指出,此一时彼一时,李密现在是秋后的蚂蚱,成不了多大的气候。而且,自从李密杀了翟让后,天下人都觉得,李密为人刻薄寡恩,忘恩负义。所以,即使李密举兵叛唐,也不会有人出兵襄助。所以,贾闰甫断定,此次起事,必败无疑。

    实事求是地说,贾闰甫一片肺腑之言,都是为李密着想。可惜的是,李密并不领情。先前,贾闰甫为李密分析局势时,李密就窝着一肚子火。现在,贾闰甫的一番苦谏,终于激怒了李密。

    盛怒之下的李密,拔出佩刀,气得要杀了贾闰甫。幸亏,王伯当及时拦住李密,这才救了贾闰甫一命。至此,贾闰甫算是看明白了,李密此人,刚愎自用,心胸狭隘,自己没有必要跟着这种人一起送死。所以,贾闰甫捡回一条命后,立刻不告而别,离开了李密,前往唐军控制下的熊州。

    由于李密不听劝告,逼走了谋士贾闰甫,使得他沦落到了众叛亲离,人心涣散的地步。当时,跟在李密身边的,只有大将王伯当了。其实,王伯当也不看好此次东出潼关之行。但是,他也知道,李密心意已决,自己是劝不住的。因此,王伯当索性追随李密到底,与李密同生共死,他对李密这样说道:

    义士之志,不以存亡易心。公必不听,伯当与公同死耳,然终恐无益也。(《资治通鉴》)

    就这样,李密一意孤行,在自己的执念驱使下,与心腹大将王伯当,以及一万部众,公然违抗朝廷的敕令,走上了一条叛唐东行之路。他不知道的是,正是他的这个举措,使得他与死亡一步步接近。

    选择了继续东行,也就意味着李密彻底与唐朝决裂,无法回头。所以,李密决定,既然要做就把事情做绝。当时,唐高祖李渊为了召李密回京,专门派遣使者,手持敕书,前去征召李密。这个时候,李密已经决意叛唐,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杀了李渊派来的使者。这样,等于是公开和唐朝撕破脸皮。

    杀了使者后,李密下一步的行动,就是攻破前方不远的桃林县,收降军队,获取粮食。然后渡过黄河,前往黎阳,与徐世勣会合。因此,李密开始马不停蹄地向桃林县进军,准备袭取桃林县。

    首先,李密假装派人告知桃林县的县令,诈称:“奉诏暂还京师,家人请寄县舍。”紧接着,李密挑选了数十名精壮士兵,让他们换上女人的衣服,头戴冪,身怀利刃,伪装成李密的家眷,悄悄逼近县城。

    等到这数十名精锐,进入县城之后,突然换回服饰,亮出怀中的利刃,杀入县衙,迅速控制了整个桃林县。没等唐军部队反应过来,李密便裹挟着城中人口,进入南山。并且,李密特地派人,前去通知伊州刺史张善相(原瓦岗军部将),希望他到时候可以派出军队,接应自己。

    虽然李密出其不意,占据了桃林县,掳掠了大量人口。但是,问题随之也来了。正如贾闰甫先前预料的一样,桃林县地处冲要,与熊州、穀州的距离,实在太近了。一旦桃林县遭受攻击,必然会惊动唐朝周边守军。如果紧急驰援,只需一个晚上,各路唐军便会相继赶来,对李密形成合围。

    果然,李密袭击桃林县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刻惊动了熊州一带的唐朝守军。当时,驻守熊州的是唐朝的两员大将:右翊卫将军史万宝、行军总管盛彦师。李密袭破桃林,这两员大将,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消息。于是,两人一同商量对策。史万宝觉得李密不好对付,他对盛彦师说:

    李密,骁贼也,又辅以王伯当,今决策而叛,殆不可当也。(《资治通鉴》)

    行军总管盛彦师,此人是一个难得的将才,善于用兵。听完主将史万宝这样说,盛彦师笑了笑,自信满满地说道:“请以数千之众邀之,必枭其首。”盛彦师拍着胸脯保证,我只需要数千兵马,就能当场取下李密的首级。

    要知道,军中无戏言。盛彦师如此自信,史万宝不由十分好奇,向他询问破敌良计:“公以何策能尔?”没有想到,盛彦师却故意吊史万宝的胃口,卖了个关子:“兵法尚诈,不可为公言之。”他的意思是说,兵不厌诈,而且,这是军事机密,先不能告诉将军你,到时候你自然会知道。

    尽管盛彦师有所保留,但是,真正排兵布阵起来,却一点也不含糊。在与史万宝进行短暂商议之后,盛彦师即刻率领一支偏师,翻越熊耳山,抵达熊耳山以南,在一处咽喉要道布下伏兵。唐军设伏的具体地点,大致位于陆浑县邢公山(今河南嵩县邢公岘)。盛彦师重兵设伏于熊耳山,准备在此地解决了李密。

    盛彦师率军到达熊耳山,选定伏击地点后,将伏兵分成两部分。首先,盛彦师命令一队弓弩手,夹路乘高,占据制高点,居高临下,凭借有利地形,射杀李密叛军;其次,又命令一队刀盾手,埋伏于溪谷两侧。并且,盛彦师下令:“待贼半渡,一时齐发,弓弩据高纵射,刀楯即乱出薄之。”

    非常明显,这是典型的“半渡而击”战术。盛彦师命令弓弩手居高临下,刀盾手埋伏溪谷两侧。等到李密率军渡溪之时,唐军发起突然袭击,弓弩手从高处伏射,步兵趁机掩杀,一举将李密所部全歼于峡谷之中。

    计划天衣无缝,环环相扣。可是,唐军之中,还是有一些将领,对这个计划产生异议:“闻李密欲向洛州,而公入山,何也?”万一李密直接前往洛阳,没有经过此地,那岂不是白白浪费时间?关于这一点,盛彦师早就料到了,他断言,李密一定会经过熊耳山。盛彦师是这样对众将解释:

    密声言往洛,实走襄城就张善相耳,必当出人不意。若贼入谷口,我自后追之,山路险隘,无所展力,一夫殿后,必不能制。今吾先得入谷,擒之必矣。(《旧唐书·盛彦师传》)

    诸将听了盛彦师的分析,立刻安下心来,好像吃了一颗“定心丸”。此时,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盛彦师率领的一支唐军偏师,埋伏在熊耳山的狭窄山谷,严阵以待,耐心地等着李密自投罗网。熊耳山,注定将成为李密的葬身之地。

    似乎是上天注定,李密终究要走向覆灭。不出盛彦师的预料,李密袭破桃林县后,并没有前往洛阳,而是一路转进,进入了熊耳山。在不知不觉中,李密一步步走进了唐军的包围圈。

    当初,李密出其不意,攻破了桃林县,俘获了大量人口。但是,李密也知道,桃林县距离唐军驻地实在太近,不能久留。所以,刚刚占据桃林县,李密没有做一刻停留,裹挟着城中人口,直入南山。

    与此同时,李密又派人联络张善相,希望张善相能够出兵接应。直到目前为止,李密依旧保持着高度警觉,他不知道哪里会突然冒出唐军追兵。故而,一路行军,李密始终加强戒备,防止唐军突袭。

    问题是,百密一疏,李密到底还是大意了,最终断送了他的性命。是什么样的疏忽呢?李密率部一路前进,等过了陕州之后,便开始慢慢松懈下来。因为李密发现,这一路行军,并没有遇到唐军拦截。所以,李密误以为,自己已经完全摆脱了唐军的追击。于是,李密开始放慢行军速度。

    走着走着,李密便进入了熊耳山一带。他不知道,一支唐军伏兵,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了。就在李密指挥部众,正在翻越山南之时,只见盛彦师一声令下,唐军伏兵四出,密密麻麻,出现在狭窄的山口两侧。由于唐军占据着熊耳山的有利地形,所以,李密的部队,被团团包围在峡谷之中。

    面对从天而降的李唐军队,李密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中了唐军的请君入瓮之计。没等李密反应过来,山谷两侧的唐军弓弩手,万箭齐发,对着峡谷中的李密军队,一阵猛烈俯射。顿时,箭如雨下。数阵箭雨过后,李密的军士、部众,几乎被射杀了一大半,尸横遍野,死伤惨重。

    紧接着,埋伏在溪谷两侧的唐军步兵,趁势掩杀出来,猛烈攻击李密的军队。结果,李密没能抵挡住唐军的猛烈进攻。他的部队,被唐军从中心突破,截为两段,致使首尾不能相顾。不一会儿,李密的军队,要么大败溃逃,要么横尸山谷,基本上全军覆没。在混战当中,李密与王伯当二人,也死于乱军之中。

    至此,曾经在隋末唐初叱咤风云的一代枭雄李密,就这样,以一种虎头蛇尾的方式,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句号,命丧熊耳山,时年三十七岁。随着李密命丧熊耳山,也标志着他此次叛唐东行的阴谋,彻底宣告破产。唐王朝用最小的代价,以及最直接的方式,平定了这场来自内部的动乱,迅速稳定住了局面。

    或许,是历史的巧合;也或许,李密的失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李密当初投唐,被唐高祖赐爵邢国公。碰巧的是,李密身死的地方,名为“邢公山”。似乎是上天要终结李密的生命,按照《分门古今类事》的说法:

    李密归国,封邢国公。后至桃林渡叛,上遣兵征之,至六(陆)浑,乃斩于邢公山下。先是,山之侧有乱石纵横,颇防行李,人谓之邢公厄,密果死于此。

    熊耳山设伏,李密和王伯当二人,当场死于非命。事后,唐将盛彦师将两人的首级,传送至长安,交给唐高祖。盛彦师因为在熊耳山巧妙设伏,剿杀李密,立下了大功。所以,不久之后,盛彦师被赐爵为葛国公,继续统领熊州兵马。

    李密死了,对于李唐王朝而言,一个潜藏的心腹大患,终于被消弭于无形之中。那么,唐高祖李渊会如何处理李密的身后事呢?依照常理,李密叛唐出走,公然违抗敕令,斩杀使者,袭破桃林县。这种行为,不仅在唐朝看来,即使在天下人眼中看来,也是彻彻底底的叛臣行径。

    所以,于情于理,李渊都可以将李密的行为,视为谋反罪处置。不说满门族灭,曝尸数日亦不为过。想当初,杨玄感叛乱被镇压之后,隋炀帝对于叛乱余党,进行了疯狂的屠杀与清洗。一时间,血流成河,无数人头滚滚落地。作为杨玄感的谋主,李密也差点就被处决,最终,还是凭借自己的机智,逃出生天。

    如今,换成李密叛乱不成,兵败身死,唐高祖李渊的做法,却与隋炀帝截然不同。他没有像隋炀帝那样,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李渊并没有把事情做绝,而是留有一丝余地。对于李密的身后事,唐高祖还是做了一个相对体面的处理,让他在死后,有了一个较好的归宿。

    唐高祖之所以这样处置,原因很简单。李密之死,必然会使得崤山以东的瓦岗旧部,人心浮动。当时,山东一带,仍然有一些瓦岗旧部,没有归附唐朝。如果李渊把事情做得太绝,那样,很不利于唐王朝稳定山东局势,也不利于将来唐朝进军中原。从全局战略出发,李渊也不能做得太过。

    那么,李渊究竟给了李密怎样一个体面的身后事?关于这件事,《旧唐书·李密传》中,有着明确记载:

    时李勣为黎阳总管,高祖以勣旧经事密,遣使报其反状。勣表请收葬,诏许之。高祖归其尸,勣发丧行服,备君臣之礼。大具威仪,三军俱缟素,葬于黎阳山南五里。故人哭之,多有欧血者。

    前文提过,在魏征的劝说下,徐世勣此时已经归附唐朝,并被授予黎阳总管、上柱国、莱国公等要职。李密命丧熊耳山后,他与王伯当的首级,被一起送至长安。唐高祖考虑道,李密曾经是徐世勣的旧主,两人曾有君臣之义。于是,李渊便将李密叛乱被杀的消息,告诉给了徐世勣,又把李密的尸首交给他。

    徐世勣是一个忠肝义胆之人,从不趁人之危,落井下石。当初,他决定归顺唐朝时,将他的忠义,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一次,当然也不例外。虽然他与李密存在分歧,但毕竟二人曾是君臣。更何况,李密现在已经死了,死者为大。目前,只有徐世勣,才能送李密最后一程。

    收到李密的尸首后,徐世勣当即面向北方,拜伏恸哭。同时,徐世勣上表朝廷,请求唐高祖,允许自己为李密操办葬礼。对于徐世勣的请求,李渊没有犹豫,立刻就同意了。然后,徐世勣为李密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将李密的尸身,葬于黎阳山南五里之地。徐世勣的义举,顷刻间,得到了朝野上下的称许:

    勣服衰绖,与旧僚吏将士葬密于黎山之南,坟高七仞,释服而散,朝野义之。(《旧唐书·李勣传》)

    必须承认,在隋末唐初的乱世,李密无疑是一个传奇,是那个时期乱世英雄的典型代表。李密的存在,为风起云涌的隋唐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所以,李密既是先驱者,又是指引者。

    隋末唐初,是一个英雄辈出,群雄荟萃的历史大时代。在那样一个风云际会的时代,李密凭借自己卓绝的领导能力,以及令人折服的领袖魅力,开辟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成为了受天下群雄顶礼膜拜的瓦岗军领袖、反隋盟主。通过李密的不懈努力,他拥有了足够与隋王朝分庭抗礼,足够裂土封侯,称霸天下的实力:

    李密因民不忍,首为乱阶,心断机谋,身临阵敌,据巩、洛之口,号百万之师,窦建德辈皆效乐推,唐公绐以欣戴,不亦伟哉!(《旧唐书·李密传》)

    但是,历史往往充满了戏剧性,总是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性。李密注定只能成就霸业,却不能克成帝业。回顾李密的一生,他也许有帝王之姿,有帝王之力,但是,独独没有帝王之命。

    短短几年的时间,李密取得了军事上一系列的空前成就。然而,在此之后,他的人生事业,却陷入了停滞不前的困境。不仅一错再错,而且更是一步步错失良机。最终,因为李密的一意孤行,十万瓦岗军,在洛阳城下全军覆没。走投无路的李密,犹如丧家之犬,只得带领残部,投奔李唐。

    遭受重大挫折之后,李密并没有懂得收敛锋芒,他太急于东山再起,不甘屈居人下。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在投奔唐朝仅仅两个月,李密便公然叛唐出走,落得个一败涂地,身首异处的悲惨下场。

    李密是一个悲情英雄,他的人生也是一曲悲歌,注定只能像流星一样,划过历史的天空,消失在浩瀚的宇宙之中。在《旧唐书·李密传》的结尾,曾经有一段精辟的论述,总结了李密最后的人生悲剧:

    至于天命有归,大事已去,比陈涉有余矣。始则称首举兵,终乃甘心为降虏,其为计也,不亦危乎!又不能委质为臣,竭诚事上,竟为叛者,终是狂夫,不取伯当之言,遂及桃林之祸。

    武德元年(618年)十二月,李密东出潼关,企图扯起反旗,叛唐自立。不料,李密途经熊耳山,遭到唐朝大将盛彦师的重兵伏击,一代枭雄李密,兵败身死,时年三十七岁。应该说,唐朝此次袭杀李密,虽然采取的是一种血腥的武力手段;可是,明显达到了应有的战略目的。

    李密兵败被杀,困扰唐王朝许久的一块心病,终于被成功铲除。建国不到一年的李唐王朝,一举解决了这个心腹大患。而且,李密之死,也从另一个方面,为唐王朝的稳定,帮了一个大忙。

    自从李密死后,唐朝加紧了招抚瓦岗旧部的步伐。在唐王朝的政治攻势下,又有不少瓦岗旧部,先后归附李唐。至此,唐朝基本上全面掌控了崤山以东地区,大致稳定住了局面。直到此时,唐朝在潼关以东的军事障碍,在一定程度上被扫除干净。所以,李唐向东进军中原,已经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从武德元年(618年)五月,大唐王朝正式建国;直到是年十二月,李密败亡熊耳山。短短八个月的时间,随着一个个劲敌的覆亡,唐王朝的内外局势,以及统一战争的前景,逐渐开始明朗起来。

    对外,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李世民率军一举消灭西秦,平定薛氏政权,将陇西划入唐朝版图;次年,武德二年(619年)五月,唐军又出兵平灭了河西李轨政权。由于陇西、河西两大政权的相继覆灭,唐王朝彻底统一了西北地区。统一西北,标志着唐朝从此有了一个稳定的大后方,为唐朝统一天下解除了后顾之忧。

    对内,唐朝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措施,逐渐摆平了崤山以东的复杂局面,招抚了大量的瓦岗旧部,为唐军日后东进中原,铺平了道路。而且,通过熊耳山袭杀李密,李唐王朝又以一种快捷的武力方式,平息了一场内乱,铲除了一个致命的心腹大患。以上的种种行为,都有利于李唐稳定国内局势,巩固新生政权。

    其实,平定西秦之后,唐高祖便开始筹划下一步战略计划。为了促使唐军早日东进,与王世充、窦建德逐鹿中原,李渊将下一步进攻的目标,锁定到了山西刘武周政权。只有拔除了刘武周这枚钉子,唐王朝才能毫无顾虑,挥师东进,争霸中原,进而完成平定四海,一统天下的大业。

    不过,由于武德元年(618年)十二月,唐朝国内发生了李密叛唐事件。因此,李渊不得不暂时搁置这个计划,全力平定李密叛乱。很快,李密之乱得以平定。接下来,这个计划再次被提上日程。

    李唐与刘武周之间,必有一战,无法回避。正因如此,剿杀李密过后,唐朝方面开始积极备战,厉兵秣马,准备发起新一轮的军事进攻,一举灭了刘武周。一场新的大战,即将拉开序幕!

    然而,还没等唐朝主动发起进攻,刘武周却率先攻击唐朝了。武德二年(619年),从山西方面,传来了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这个消息,对于势头正盛的唐王朝来讲,无异于晴天霹雳。什么消息呢?李家父子的起兵之地、大唐王朝的龙兴之基——太原,竟然意外失守了,被刘武周占领。

    太原是河东首府,它对李唐王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初,李渊父子正是以太原为根基,起兵反隋,一路血战,最终入主关中,开创大唐王朝。所以,太原的战略位置,仅次于都城长安。

    唐朝建立后,唐高祖依然十分重视太原,不仅委派四子齐王李元吉,长期镇守;而且,在河东地区布置了大量唐军精锐,驻扎各地,用以拱卫太原。既然太原的守卫如此严密,又为什么如此轻易被刘武周占领?

    事情总是祸不单行。李渊没有料到,这只是个开始。刚刚站稳脚跟的李唐王朝,再次被卷入了战火之中。太原失守,犹如一丝火苗,战火立即波及整个河东地区。确切地说,此次河东危局,是继兵败浅水原之后,唐王朝面临的第二次严重的军事危机,甚至是威胁唐朝统治的国家危机。

    那么,作为李唐王朝的龙兴根基,太原又是如何被刘武周占领?面对突如其来的河东之战,唐朝方面又该怎样应对?最终,在这样极端不利的战况下,唐王朝又是凭借什么逆风翻盘,力挽狂澜,一举弭平河东战火,力克强敌刘武周,消灭了这个盘踞在山西地区的割据政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