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 第七百八十二章 唐律,铜钱,鲜血,还有刀锋

第七百八十二章 唐律,铜钱,鲜血,还有刀锋

    手按在桌案上,李绚的眉头死死的皱起,眉间像夹了一座山一样。

    抬起头,李绚看向李谨行,身体微微前倾,问道:“大将军,不知道可有消息,这个建议,究竟是何人提出来,用心竟是如此深沉?”

    李谨行将公文放在桌案上,眼神之中闪过一丝玩味,随即问道:“王爷如何看待这一手段?”

    元明在同一时间神色凝重的看向李绚,他的心底也忍不住犯起了嘀咕。

    这种手段,他怎么感觉有股熟悉的味道,只是有些太不像裴行俭的作风了。

    李绚身体靠后,略微沉吟,然后谨慎的开口:“大将军,如今兰州、鄯州前线,大军似乎并不着急主动进攻。”

    “没错,裴尚书就是在用这三千吐蕃骑兵的遗体,引诱论钦陵来攻,守城总是要占些便宜的。”李谨行嘴角微微笑笑,在守城这方面,他虽然不如高侃,但也同样不弱,经验丰富更不是李绚这样的小子辈能比得了的。

    吐蕃人在高原上,优势除了身体之外,还有便是广阔的天地。

    左卫和右屯卫大军一旦出了鄯州,随时都有可能会面对吐蕃人来自四面八方的攻击。

    稍不注意,就有粮道被切断,然后被吐蕃人步步吃掉的凶险。

    李绚轻吸一口气,认真说道:“高原地形,对我大军不利,但在高原上待到越久,士卒的身体就越适应,所以,进入战争节奏,又不轻易开战,逼吐蕃人主动进攻,这对我大军来讲,是最适合不过的了。”

    李绚话语说完,眉头又死死的皱了起来。

    这番话,他感觉太熟悉,就像是这一切就是他在指挥一样。

    “王爷对高原之战,果有独到见解。”李谨行极为赞赏的点头,随后,他又问道:“王爷觉得,此种情况下,吐蕃人还有的选吗?”

    “没有,一日十颗,三千头颅,这种手段足够玩上一年。一点点的来,给人带来的心理压力是极度可怕的,尤其是对普通士卒而言。这种情况,必须要早日解决,不然攻城不得,守卫不得,人心最容易溃散,若是此时能借机……”李绚话说到一半,立刻停了下来,眉头紧锁。

    李谨行当然听懂,坦然说道:“的确,彼时是对吐谷浑遗族下手最好的手段,尤其,陛下还要素和贵的人头。”

    元明坐在那里,紧闭着嘴巴。

    一开始的时候,他还有开口询问的欲望,但到了现在,他连一点开口的想法都没有了。

    他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但哪里不对,他又说不上来。

    李绚看了元明一眼,随后开始开口说道:“此计虽然有效,但也是暂时而已,如今论钦陵人在乌海,消息一时间还传不过去,但以他的决断,应当很快就会将十万牛羊送到鄯州;至于素和贵,论钦陵是不会用素和贵的人头交换他弟弟的。除非素和贵自愿用自己的人头交换勃伦赞刃,不过他那样的人,怎可能会舍得牺牲自己去救别人。”

    素和贵当年为了自己的权利,直接卖掉了整个吐谷浑,如今又怎么会为了论钦陵的弟弟来牺牲自己。

    他的性格知道的人太多了,所以哪怕是他真的“牺牲”了,也会有太多的聪明人看出其中的蹊跷。

    “所以,这里面,我们唯一可以赢得的就是不多的一点时间,反而是吐蕃那边,论钦陵会用来借机大肆的收买人心。”元明忍不住开口,在他的心底,已经完全认可了李绚的猜测。

    李绚看了元明一眼,微微点头,然后转向李谨行说道:“大将军,吐谷浑人流浪惯了,若说他们真对什么人有忠诚之心,那多少有些天方夜谭,此战最后还是要落在战场之上,用刀剑来决定胜负和生死,而一旦我军稍占上风,然后再一压迫,吐谷浑人必定崩溃,有没有此事都是一样。此策真正有用的,是累加在那十万牛羊身上的人心变化。”

    “哦,王爷可否细讲?”李谨行身体微微向前,他要听一听李绚的说法。

    “我朝和吐蕃在高原开战,真正制约的,乃是粮草,而对吐谷浑来讲,牛羊就是他们的粮草,此番吐蕃人的战略,依旧是放弃伏俟城,用吐谷浑遗族来消耗我军粮草,最后再用到乌海漫长路途来击败我军。十万牛羊,只要不是放回去,给吐谷浑放牧,那么我朝起码可以多坚持三个月,三个月的时间,足够大军在伏俟城做好准备。”

    “为何不将十万牛羊发放给吐谷浑人,收拢人心?”

    “还是那句话,吐谷浑人畏威而不怀德,将十万牛羊还给他们,那么他们立刻就会讨要牛羊草料,到时候,大军的后勤依旧会受到影响,而且很大,最后,这批人还是会投向吐蕃,甚至会在大战之时,从背后狠狠捅我们一刀。”

    说完,李绚看向元明,沉声说道:“使君,大军阵前,可来不得丝毫妇人之仁。”

    元明摆摆手,说道:“王爷放心,下官理会得,只是这吐谷浑人,就真的没法纳为我用了吗?”

    “能,打散,化整为零,编入各卫当中,然后以唐律对待,服者赏,不服者斩,铜钱,鲜血,还有刀锋,会教会他们如何做人的。”李绚的脸色肃然起来,眉眼不由得微微有些发紧。

    因为他觉得眼下的这番对话,他有些异样的熟悉之感,就好像他曾经和别人有过类似的对话一样。

    稍微收敛心思,李绚看向元明说道:“这个时候,十万牛羊,便是十万粮草,而不是十万财产,等到这十万牛羊吃光,这些吐谷浑人,就会真的服用唐律,成为我朝军士,和吐蕃之战,起码在乌海,我们会立于不败之地。”

    不要去想着放牧这十万牛羊,直接宰杀,对吐谷浑部族的震慑最大,谁要想长久收获,必将一无所获。

    “不败之地,便是无法获胜。”元明摇摇头,不赞同的说道:“此番高原之战,最好的结果便是彻底占领乌海,封锁吐蕃人北下之路,然后彻底经营乌海和伏俟城,最后占领整个吐谷浑旧地。”

    李绚淡淡的看了元明一眼,然后转身看向李谨行,说道:“大将军,此番吐蕃人在洮州损失了三千精骑,想必他们很快就会报复,还请大将军做好准备。”

    “王爷放心,此中之事,前线已经做好准备,就等着吐蕃人来袭了。”李谨行的脸上忍不住带出一丝冷笑。

    从洮州之战结束开始到现在,吐蕃人的举动就已经在大唐前线诸将的算计的当中。

    不来则已,来了,他们便会知道大唐的兵锋有多锋利。

    李绚微微笑笑,他听明白了李谨行的话中之意,随后点头说道:“绚能做的不多,便是全力将粮草按时按量的运送到前线。”

    “最好是能稍微提前一些,万一发生意外,也能有所应对。”李谨行看向李绚,沉声说道:“还有粮草储存之事,如今大军粮草虽然分处存放,但如果吐蕃细作不顾一切试图烧毁粮草,哪怕只有一处被毁,对整个大局,都有极大的影响。”

    “此事大将军不必担心,绚已经在着手安排了,如今只需要右领军卫大军稍作配合便可了。”李绚对着李谨行说完,微微瞥了元明一眼,但几乎在瞬间,李绚就收回了自己的目光。

    李谨行将一切看在眼里,他如何不知道,元明虽然没有问题,但元家就是另外一说了。

    点点头,李谨行随即说道:“关于黄河沿岸之上的粮仓储存要地的地图,过会本将就让人拿给王爷。”

    “多谢大将军。”李绚拱手致谢。

    从洮州运到河州的粮草,只是在河州中转,之后会送到黄河河道之上,最后从那里送到廓州。

    这条粮道,便是李绚的责任所在。

    廓州前线,便是战区了。

    不可能将粮食一袋一袋、一批一批的转运,后续的粮食和军械,会暂时送到炳灵湖粮仓囤积下来,然后转运到沿途的各个仓库,再根据所需送到廓州前线。

    黄河从高原冲击而下,最后在河州西北形成了面积广阔的炳灵湖。

    从炳灵湖,逆黄河南岸西上高原,是右领军卫大军最重要的粮道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的粮道,另外还有两条两道,自临夏县沿黄河故道上行,以及,自临夏县西北藏龙镇西行山道而上高原。

    粮道的运输从来就不是一条路,不管是从洮州运往河州,还是从河州运往廓州,都是多路并举,目的就是要避免被吐蕃细作一锅端掉。

    曹孟德官渡之战釜底抽薪,前例在先,谁敢疏忽。

    勃伦赞刃能够率吐蕃三千精骑无声抵达洮州,那他们自然可以将其他的兵力投送到河州。

    不过虽然粮道有多条,但最重要的,还是从炳灵湖西北,沿黄河南岸而行的这条路。

    路上还可以在河道平缓处利用河道而行,故而,整个河州最大的粮仓炳灵仓,就成了重中之重。

    不知道多少吐蕃暗探,还有心怀野心的人,想着要对炳灵仓动手。

    “粮草军械运输,事关大军命脉。”李谨行看着李绚,沉声说道:“任何人,在这上面阳奉阴违,欺民害军,王爷可以即刻下狱,然后到总管府请御剑,然后直接斩之。”

    李谨行一句话,元明立刻就紧张了起来,他刚要开口阻止李谨行,这个时候,李绚率先开口,说道:“大将军不必如此,御剑是陛下赐给大将军的,其他任何人用都不太合适。

    至于说有人阴谋祸乱粮械转运之人,若有反抗,当面斩了便是,至于那些不反抗的,绚这里有太多的办法,让他生不如死了。”

    李绚一句话说完,元明的脸色不由得有些僵硬,神色之间已经十分难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