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在秦朝当神棍 > 第三百六十一章 嬴政的测试

第三百六十一章 嬴政的测试

    等几个人快要走到嬴政书房的时候,李水忽然想起一件事来,问伏尧:“在楚地的时候,你接连来了几封信,催促我回来,是不是有事?”

    伏尧听了这话,脸上露出神神秘秘的神色来,他低声说道:“近日,徒儿听到了一些风声。”

    李水一脸好奇的看着伏尧。

    伏尧正要说话,旁边的小宦官笑眯眯的说道:“大人,咱们到了。”

    李水一抬头,发现已经到了书房门口了。

    伏尧对李水说道:“师父,今日父皇召集重臣,可能就是为了这件事。三言两语,徒儿也说不清楚,师父进去之后,自然就知道了。”

    李水皱着眉头进去了,与此同时,脑子里面在使劲回忆着:这个时候能有什么大事?莫非秦始皇要巡视天下?

    等他进去之后,发现里面不仅有诸位朝臣,还有扶苏和胡亥。

    李水看了看身边的伏尧:“莫非,今天这件事,与太子之位有关系?”

    嬴政淡淡的说道:“诸卿入座吧。”

    众人应了一声,纷纷坐了下来。

    嬴政说道:“日前,胡亥向朕进言,说愿意离开咸阳城,到外面管辖一郡之地。”

    胡亥微微欠身,说道:“如今诸兄弟前往各地为王,为大秦守卫边疆,为父皇分忧。孩儿却只能枯坐咸阳,无所事事,心中颇为不安。”

    嬴政赞许的看了他一眼。

    在场的朝臣都有点奇怪的看着胡亥:他不要太子之位了吗?

    若说胡亥傻,那是绝对没有人相信的。胡亥与他的师父赵高一样,很有心机。若说聪明,他或许比不上伏尧,若说心思深重,恐怕在伏尧之上了。

    这样一个人,怎么可能放弃太子之位?唯一的解释,就是其中有些门道。

    果然,嬴政淡淡的说道:“胡亥的提议,朕觉得颇有道理,因此召来诸卿,商议一番。朕有意令扶苏与伏尧,同样离开咸阳城,管辖一郡之地。”

    李水听到这里,心中一动,忽然明白了嬴政的意思。

    果然,嬴政说道:“大秦幅员辽阔,为帝王者,一念之间,便可以令无数百姓颠沛流离,因而太子之位,不可以不慎重。朕打算拿出三郡之地,分别任命三人为郡守。令他们管辖数月。一则,令他们熟悉政事。二则,可以探查一下,他们究竟有没有治国之才。”

    那些朝臣愣了一会,都微微点了点头。

    李斯赞道:“治理一郡,若有些纰漏,还可以收拾。若治理天下,一旦出了乱子,那就酿成大祸了。因而,这个办法极好,老臣赞成。”

    周围的朝臣都没有意见。

    很显然,这其实是一种考核。谁治理的成绩最优异,在嬴政的心目中分量就会加重,将来会被选为太子。

    李水已经在脑袋里开始琢磨了,这么帮着伏尧治理好一郡之地。

    然而,嬴政又淡淡的说道:“此次,朕是为了考核三位公子。因此,只许他们带领护卫前去,一切从头做起。诸位就留在咸阳城,静候佳音。”

    李水微微一愣:“不许师父跟着?”

    嬴政说道:“不许。”

    李水看着胡亥,忽然笑了:“如此一来,倒是对胡亥公子最为有利啊。人尽皆知,胡亥公子没有师父。”

    胡亥今天显然有些得意,大大方方的站起来,向李水笑了笑,说道:“并非有利,而是公平。”

    嬴政显然已经下定了决心,因此直接问群臣:“诸卿以为,从何处选择三郡较为适宜?”

    王绾沉吟了一会,说道:“老臣以为,三位公子虽然是治国之良才,然而毕竟初次执掌一地,难免会有些纰漏。若距离咸阳城太远,易生变故。不如选择大秦故地。一则民心安稳,二则距离咸阳城较近,一旦有事,陛下旨意,一日之间,便可以送达。”

    “而天下之地,有肥沃有贫瘠。各郡百姓,亦有多寡。因此,若差距太大,则无法知道三位公子孰优孰劣。故而,这三郡应当距离不远,则可以民风相似,贫富相近。因而,臣提议,陇西、北地,上郡。”

    这三郡,都在咸阳附近,都是原本秦国的地盘,就算有问题,也不会出大乱子。朝臣们都点了点头,觉得王绾的话,很有道理。

    嬴政看向扶苏和伏尧几个人:“尔等,任择一地吧。”

    扶苏说道:“儿臣愿往陇西。”

    伏尧说:“我愿往北地。”

    剩下胡亥,没什么可挑的,自然是上郡了。

    嬴政很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你们三人,稍作准备。三日之后便出发吧。”

    扶苏、伏尧、胡亥三人,都行了一礼。

    随后,李水等人离开了书房。

    等到了外面之后,伏尧把李水拉到旁边,小声说道:“师父,徒儿心中,有些忐忑不安啊。”

    李水纳闷的看着他:“为何不安?”

    伏尧说道:“徒儿不懂治国。师父又不在身边,我这……这如何是好?”

    李水有点不快:“不懂治国?为师每天对你言传身教,你还不懂治国?”

    伏尧都懵了:“师父教我了?师父何时教我了?”

    李水更纳闷了:“我没有教你吗?那你在我身边,都学什么了?”

    伏尧快哭了:“师父何时教我了?淳于博士,在数年前就开始教诲扶苏为君之道。赵高尚在人世的时候,也教授了胡亥权谋之术。至于我……”

    伏尧绞尽脑汁,说道:“近日徒儿倒也没有闲着,倒是跟着师父学了不少东西。可学的全是如何做生意,如何赚钱。”

    李水叹了口气:“谁说做生意便不能治国了?”

    伏尧懵了:“做生意也可以治国?”

    李水说道:“为师的商君别院,原本是个破破烂烂的大宅子,有那么几百亩几乎要荒了的农田。耕田的是一个穷村庄中的村民,个个衣衫褴褛,食不果腹。”

    “你如今再看看,为师只不过用了一年时间,小土村的村民,摇身一变,变成了商君别院的匠户。那几百亩农田,变成了最好的良田,收成比往日多了数倍。”

    “商君别院,甚至于咸阳周围,甚至于整个关中。百姓的生活,是不是比往年富足了很多?”

    伏尧缓缓地点了点头:“好像是啊。”

    李水又说道:“这不是治国吗?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为师就是先正心,有了一颗心存百姓的善良之心,所以才努力的赚钱,努力的做生意。先让商君别院富起来,然后让咸阳百姓富起来,然后让关中百姓富起来,然后是全天下的百姓。最后把我大秦建成人间仙境。如此,为师心愿足矣。”

    伏尧听到这里,极为感动的说道:“师父高风亮节,弟子万万不及也。”

    不远处的淳于越都听傻了:什么?槐谷子敛财,是因为正其心,修其身?这特么不是侮辱儒家经典吗?

    李信也听傻了,恨不得摸摸李水的脸皮,看看是不是青铜铸成的。

    对此,李水浑不在意,认真的教导伏尧说:“这世上,往往天妒英才,那些蠢人,不理解天才,便会诋毁他,咒骂他。你要做天才,就必须有一个目标,之后坚定信念,不为这些蠢材所动。”

    伏尧使劲点了点头。

    李水问:“告诉为师,你的目标是什么?”

    伏尧想了想说:“徒儿的目的,与师父一样,将我大秦建成人间仙境。”

    李水又问:“何为人间仙境?”

    这一次伏尧回答的很快:“人人饱暖,乐享太平,吏治清明。官不可以欺辱平民,富人不可以奴役穷人。”

    李水满意的点了点头,对伏尧说道:“你既然已经下定决心,就去做吧。如同为师一般,将北地郡建成另一个商君别院。”

    伏尧使劲点了点头。

    淳于越忍不住了,走过来问李水和伏尧:“怎么?二位打算在北地郡大行商贾之道?”

    李水笑眯眯的说道:“怎么?难道淳于博士,想要指点我们一番?”

    淳于越叹了口气:“此次三位公子各领一郡,你我都知道,政绩如何,关系到将来的太子之位。按道理说,老夫不应该指点你们,给我自己树敌。然而一想起来北地郡的百姓,老夫就忍不住要说几句了。”

    “商贾重利,乃无信小人也。伏尧公子在北地重用商贾,定然扰的百姓不安,此非治国之道也。莫如行孔子之法,广为传播儒学,待百姓个个知礼,人人为谦谦君子。则垂拱而治矣。”

    李水和伏尧都笑了。

    淳于越问道:“怎么?二位不认可?”

    李水拍了拍伏尧的肩膀:“徒儿啊,为师这个水平,和淳于博士辩论,有些欺负人了,你来还击他。”

    伏尧很自信的说道:“请问淳于博士,孔子在世之时,可垂拱而治了?”

    淳于越愣住了。

    伏尧笑眯眯的说道:“孔子生前,尚且无法垂拱而治。现在行儒学,就可以垂拱而治了吗?”

    淳于越的嘴唇动了动,好一会都没说出话来。

    李水满意的说道:“你已经学到为师的精髓了。”

    随后,李水带着伏尧走了。

    淳于越站在那里很久,忽然说道:“孔子不曾垂拱而治,那是因为没有遇到明君,一直怀才不遇,无法大展拳脚。如今陛下圣明,若伏尧公子可以……”

    他话说到一半,忽然发现身边根本没有人。

    淳于越左右张望了一番,发现李水和伏尧早就不见了,身后只站着李信。

    李信同情的说道:“槐兄早就走了。”

    淳于越哦了一声,自言自语的说道:“罢了,他们不肯行儒学,老夫也不强求。只可惜苦了北地的百姓。不过倒也无妨,扶苏在陇西郡一定会行儒学的。等他将陇西郡治理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陛下定然龙颜大悦……”

    淳于越嘀咕到这里,忽然纳闷的看了李信一眼:“你为何不离开?”

    李信笑眯眯的说:“我在等姐丈。”

    淳于越心中有些感动:到底是亲人啊,他居然等着我一块离宫……

    忽然,淳于越越想越不对劲,警惕的问道:“你等老夫,做什么?”

    李信笑眯眯的说道:“自然是与姐丈结伴回家,好祭拜阿姊了。”

    淳于越顿时心情大坏。

    …………

    李水和伏尧去了虞美人的寝宫。未央正等在那里,看见李水来了,脸上顿时露出笑容来。她向前走了两步,似乎要迎上来,但是又觉得有些不妥,于是站住脚了。

    李水向未央拱了拱手,然后从怀中掏出来一个面具,说道:“这是在下从楚地带回来的。楚人善歌舞,每逢丰收时节,便戴上这面具,绕着篝火载歌载舞。”

    “我见这面具雕的精致,画的也有意思,便带回来送给公主,万望公主不要嫌弃。”

    出远门要给亲戚朋友带土特产,这是后世的规矩,李水深谙此道。而作为秦人的未央,还是第一次经历这种事,又是意外,又是惊喜。

    她两眼都眯成了月牙,接过那面具,发现是一块木头雕成的,上面画着古怪的花纹,确实很别致。

    她当场就戴在了脸上,揽镜自照,忍不住咯咯的笑起来了。

    虞美人站在旁边,有些无奈的看着未央:“大庭广众,嬉笑不休,成何体统?”

    话音未落,李水又拿出来了一柄晶莹剔透的玉如意。双手捧到虞美人面前,恭敬的说道:“这也是在下自楚地得来的,小小薄利,献给美人。”

    虞美人也忍不住笑起来了。

    正在这时候,有小宫女跑进来说:“诸位夫人听闻谪仙来了,都要来拜见。”

    李水还没来得及说话,就有一群妃嫔进来了,这些人见了李水,全都一脸诚恳的行礼,甚至有人在感慨的抹眼泪。

    李水连忙还礼,然后很谦虚的说道:“本仙支持藩王入咸阳,探望亲人。实乃虞美人时时在本仙耳边提点之故。虞美人曾说,诸位夫人各有爱子,如今骨肉分离,何其悲哉?本仙听了之后,深有感触,因此才斗胆,在朝堂之上,向陛下建言。”

    诸位夫人听了之后,又开始感谢虞美人。

    虞美人一脸感慨的看着这些人,心想:往日陛下确实偏爱伏尧,可是我在宫中,也不过是个普通美人罢了。不曾想,自从谪仙到了咸阳城之后,我竟然有了这等风光。如今宫中妃嫔,哪个见了我不是尊敬有加?槐谷子,不愧是仙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