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老朱让躺平,我成千古一帝 > 第15章:朱桂会如何解决辎重的事?

第15章:朱桂会如何解决辎重的事?

    收手这话的含义可就多了。

    其中有个明显意思是:

    现在朱元璋做的不对,所以朱标才劝朱元璋收手。

    朱标这会开口,肯定不会是说朱元璋在皇宫种菜不对。

    结合最近的情况,那么只剩下一个可能了。

    朱标想替淮西那群人求情!

    所以劝朱元璋收手,放他们一马!

    “是谁让你来求情的?”

    朱元璋脸上的笑容收敛,恢复往日面对群臣般,冰冷冷的模样。

    自马皇后不在了,大明朝野上下都有一个传闻,说现在能让朱元璋改变主意的,只有朱标。

    这个传闻,朱元璋也听说过。

    因此朱元璋以为有人故意利用朱标。

    “没有其他人,只有我自己!”

    “是我自己想向父皇求情的!求父皇放过李善长!放过淮西那群人!”

    朱标躬身拱手,规规矩矩的,面容有几分不卑不亢的意味。

    若是换作其他人,现在这时候敢在朱元璋面前摆谱,朱元璋早就砍了。

    但如今站在面前的是朱标。

    是朱元璋最喜爱的儿子。

    因此朱元璋冷酷的脸庞上,罕见的出现一丝柔色:

    “理由呢?”

    见朱元璋有沟通的意思,而不是直接不让自己提。

    这让朱标长舒一口气。

    接着朱标就阐明自己的想法:

    “理由很简单!”

    “我不想父皇成为血腥的刽子手!”

    “所以我想请父皇三思!”

    朱标求的不是保住淮西集团、或者是李善长的性命。

    而是想着保住朱元璋的名声!

    所以这才劝朱元璋不要大开杀戒!

    “血腥的刽子手?”

    朱元璋听了朱标这话,原本有些生气的脸庞,变成哑然失笑的模样。

    这天真的话。

    朱元璋忍不住想给朱标上一课了。

    “你说这话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咱争夺天下的时候杀的那些人?”

    “就陈友谅,张士诚那些人的手下,恐怕有几十万吧?”

    “要当侩子手,咱早就当了。”

    朱元璋神色坦然的说道。

    不过朱元璋看向朱标的眼神则是变了。

    他还以为朱标能理解,自己对淮西集团动手的理由之一就是为了给未来的朱标铺路!

    李善长和其党羽居功甚傲,若不趁此机会物理毁灭他们。

    那朱标即位后,也难以压制住李善长和他的淮西势力。

    结果朱元璋的煞费苦心。

    朱标不仅没理解,还过来阻止,说出这等幼稚的话!

    这让朱元璋颇为神伤。

    “请父皇三思!”

    朱标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朱元璋的想法,继续重复着先前的话。

    “标儿,你!”

    朱元璋气的伸手想打朱标,但手伸起来后,朱元璋又舍不得打。

    最后,朱元璋还是语重心长的教育道:

    “你只知道求情,但你知道咱为什么要杀李善长,清理淮西集团吗?”

    朱标嘴角动了动,但没有说话。

    朱元璋则是继续道:

    “有个胡惟庸的同党被抓了,据他供述,当初李善长知道胡惟庸谋反行为!但李善长并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咱。”

    “说明当时李善长在徘徊观望,再决定下注哪边,这足可以说明此人狼子野心,不怀好意!”

    “此外,李善长还对部下约束不力,整日骄奢淫逸,他的那些部下只知有韩国公李善长,而不知天下有咱!”

    “所以如果咱不及时剪除李善长和其羽翼,日后恐怕必出变故!”

    “你不用再劝了,咱是不会改变主意的。”

    朱标见此。

    发现朱元璋态度坚决,也只能长叹。

    其实只杀李善长的话,朱标是没什么意见的。

    可看朱元璋的语气,朱元璋不杀和血流成河,恐怕是不会结束,这名声恐怕是不会好了。

    “说起来明年咱想对漠北用兵,顺便打击下乃儿不花。”

    接着朱元璋视线看向北方,主动转移话题。

    此事不是朱元璋一拍脑袋想出来的。

    而是最近蒙古部落有崛起的架势。

    因此朱元璋就想着教训他们。

    再者乃儿不花原来是北元太尉,后来叛归漠北,此人对中原十分了解。

    若是让此人在蒙古部落里发展壮大,对于大明北边边境而言,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因为朱元璋说的是事关边境安全的军国大事。

    朱标也被吸引住,并且给出自己的看法:

    “出兵漠北往日里没什么问题,但时间点没选好,明年不是个好时候。”

    “为何?”朱元璋问道。

    朱标继续给出自己意见:

    “因为儿臣刚从北方回来,这一路上发现北方天气异常寒冷,大雪连天,许多官道都被积雪覆盖。”

    “这样的天气和路况不适合运送大军需要的辎重。”

    朱元璋皱起眉头。

    据他所知,这样的天气一般会持续数月。

    如果到处都是积雪的话,辎重也难以到达北方。

    恐怕会耽误了对漠北用兵之事!

    “这倒确实是个头疼的问题。”

    朱元璋叹道。

    看着朱元璋,朱标想要为其分忧。

    很快朱标想到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父皇,儿臣觉得有个主意可以试试。”

    朱标灵机一动,有了个想法。

    “你说说。”

    朱元璋饶有兴趣问道。

    “儿臣觉得,既然寻常办法难以解决辎重运输的问题,为何不试试不寻常的办法?”

    “比如可以把运送辎重的事交给藩王们,也正好让被责罚的那两位藩王有戴罪立功的机会。”

    朱标给出自己的建议。

    朱元璋听着一愣。

    这个主意听着说不上好,当然也说不上是坏的。

    不过倒是可以试一试。

    若是有藩王能想到简单又快捷的方法解决,那自然是最好的。

    解决不了也无妨,反正大明军方也有自己的辎重运输方式。

    想到此处,朱元璋脑海中浮现出藩王之一的代王朱桂身影。

    以朱桂所表现出无所不能的经历。

    会如何解决运送辎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