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盘点明朝十大战役,朱元璋崩了 > 第三十六章 朕刚走,就要对亲叔叔动手了?

第三十六章 朕刚走,就要对亲叔叔动手了?

    “咱的提前安排?”

    听到这话,朱元璋这才稍作冷静了一些。

    他坐了下来,看了看朱允炆。

    一脸惶恐的样子,加上之前一直乖顺的样子在朱元璋的脑海里回想。

    朱允炆似乎也没这个胆子做这个事情。

    现在是洪武二十五年,自己是洪武三十一年驾崩的。

    中间的确差了六年的时间。

    原来自己还能活这么久啊?

    朱元璋差点以为,自己命不久矣了呢。

    六年的时间,会发生很多事情,也许这期间,某个藩王有叛逆之心,也真的说不定!

    不准藩王回京祭奠,允炆在自己驾崩后,第六天就登基,按住了燕王的三个儿子在京城....

    他最提防的是老四朱棣。

    从这一系列的手段来看,的确是防止藩王有异心。

    说不好,还真是自己临终前的遗诏。

    为了大明江山计,才迫不得已的下策!

    既然是自己下的诏令,那就不能怪允炆了。

    想到这,朱元璋的气消了很多,挥了挥手道:“允炆啊,刚才爷爷有些火气大了,你不会怪罪爷爷吧?”

    朱允炆心中狂喜,跪在地上大声道:“允炆惶恐!允炆在此发誓,绝不会让画面上的事情呈现。”

    “嗯。”

    朱元璋默默点了点头,道:“放心,咱也不会让这事情发生,若是让咱知道了谁有反心,现在就砍了他的脑袋!以除后患。”

    既然提前看到了结局,那么现在就可以找出造反的人。

    闻言,朱允炆大喜道:“皇爷爷圣明!父亲从小就教导我,百善孝为先,孝顺是根本!孙儿一定会做的比以后更好。将皇爷爷风光大葬!”

    听到这话,朱元璋抽了抽嘴角。

    这话说的,是在咒他呢?还是恭维呢?

    不过想到自己还能继续活六年,朱元璋心里还是蛮开心的,活七十一岁,长寿啊!

    “好了,允炆,你起来吧,接着看神迹视频吧,我倒要看看,究竟是谁有反心!”

    朱元璋一边说着,一边看了眼朱高炽。

    这个孙子的父亲,是朱棣。

    从刚才朱允炆堤防的程度来看,朱棣是最高的。

    也就是说,老四极有可能.....

    与此同时。

    远在北平的朱棣也看到这一幕。

    他现在气的脸色都变了。

    “可恶!朱允炆这狗东西,居然不准本王祭奠自己的父亲,真是太可恶了!”

    朱棣狠狠的将酒杯摔在了地上,当时就四分五裂。

    张玉也破骂道:“对啊,这个朱允炆的确可恶,陛下居然不到七天就下葬了,陛下可是大名的开国皇帝啊,这也....这也太儿戏了!”

    “是啊,这朱允炆看起来老老实实的,怎么这么阴险呢?”

    “难道是因为这次事情,让某个藩王有了异心?造反了?”

    众人纷纷义愤填膺的发表言论,毕竟现在的朱允炆还只是个太孙,不是皇帝,想骂就骂。

    不过骂完后,众人的目光纷纷落在了朱棣的身上。

    刚才天上的画面,朱棣那恶狠狠的样子,显然是有可能造反的。

    “你们看着本王干嘛?”

    燕王朱棣拉了拉衣角,正色道:“本王绝不可能造反的,本王不是这样的人!再说了,朱允炆这小王八蛋,连本王的三个宝贝儿子压在了京城,本王敢动吗?”

    当到这,其他人又纷纷摇头。

    好像的确是这个道理啊。

    不过,此时的朱棣,心中已经有一丝丝不愉快了。

    看了苍穹之上的画面后,心情更是郁闷。

    因为他看到了朱允炆登基时候,那威风的画面。

    文武百官跪拜在地,呼喊“万岁”的画面。

    犹如一颗种子,在朱棣的心口发芽。

    自己未来,居然要听从一个毛头小子的命令,一声令下,连自己的儿子都保不住。

    当然,朱棣想归想,不爽归不爽,脑海中的确是没有造反的念头。

    不过,坐在一旁的姚广孝却不这么认为。

    他看着朱棣,是越看越开心。

    心说,自己的未来,果然能施展自己的抱负了....

    ......

    ......

    苍穹之上。

    画面继续播放。

    画面一转。

    乾清宫。

    巍峨壮丽,金碧辉煌!

    宫殿之中,朱允炆召集了一些心腹大臣,在这宫殿私下商议政事。

    这些心腹大臣的名字,都在视频画面上有标注,所以不难认出来。

    分别是:齐泰、黄子澄、方孝孺、李景隆、徐辉祖。

    此时此刻,方孝孺率先开口道:

    “陛下,各位大人,今天下三患:宗藩、边防、河工。”

    “陛下欲推行新政,偃武修文,与民生息,当务之急是集中事权!”

    “事权不专,则政令不一,政令不一,则国策不行。”

    “而欲要集中事权,便要落在这,削藩二字!”

    方孝孺是一个读书人,大儒宋濂的弟子,天下读书人的楷模。

    同样也是朱元璋留给朱允炆的重要臣子。

    可以见的,方孝孺是有野心的,见新帝王登基,又重视自己,便准备一展身手,实现心中抱负,变法!

    这变法的第一见事情,就是削藩。

    不过,朱允炆哪有什么抱负,这削藩二字刚好说到他的心坎上去了。

    他早就看那些叔叔不爽了,总觉得皇位不稳固。

    从方孝孺嘴中说出“削藩”二字,朱允炆的眼角一跳,故作镇定。

    他们其实早就私下谈好了,只不过在商量一下罢了。

    随着方孝孺出声,徐达的长子,徐辉祖站不住了,立马跪下,道:

    “洪武三年,高皇帝明诏,分封诸王,以建屏障,朝廷三十年来,封了二十个藩王,虽偶有不法,然.....”

    “魏国公。”

    还没等徐辉祖说完,朱允炆直接打断他的发言,平静道:

    “朕今日召各位前来,不是要问该不该削藩,朕想问的是,朝廷是该在什么时候削藩,该怎么削藩,该削哪一个藩王!”

    此言一出,徐辉祖愣住了。

    这是皇帝早就已经下定的主意啊!

    ......

    ......

    大明时空。

    看到这里,朱元璋彻底坐不住了。

    这画面上展现的,穿上龙袍的朱允炆十分淡定,这削藩,显然就是自己的主意!

    朱元璋猛地站了起来,直接拿着鞋子砸了过去。

    “朱允炆,你个王八羔子,这根本不是有藩王有异心,你是要削所有人的藩啊!”

    “朕才驾崩走几天,你就要对你的亲叔叔动手了?”

    “动作够快的啊,可以啊!老子今天就在这里宰了你!”

    .....

    .....

    【ps:新书启航,求鲜花,求月票,求评价票,各种求,新书数据很重要........大佬们动动手指,你们的鼓励,就是作者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