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回到朝堂之后,所做的事情,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只是进来朱允炆却是有些坐不住了。
在府中来回不停的踱步,他如此焦急,已经是第三天了。
原因无他,在之前,朱元璋上朝的时候,都会让朱允炆在一旁观政。
只是近来的朝会,老朱再也没有如此动作。
虽说之前朱允炆观政,大家几乎都已经习惯了。
并且朱允炆自己也习惯了,但每一天,都要有老朱的命令。
他才能走到老朱身边。
这几日,他并没有收到去观政的命令。
所以朱允炆自己是断然不敢擅自做决定走到老朱身边的。
刚开始的那一日,他只以为是今日没有什么大事,没有他可以学习的地方。
第二日,他只觉得这肯定是自己的爷爷忘记了,也并没有太过放在心上。
可又过了一日,依旧如此,朱元璋就仿佛是真的已经彻底忘记了这回事。
可朱允炆却是十分清楚,老朱不可能忘记这回事。
那便是有意为之了。
这三日以来,朱允炆都在不断的思考和回忆。
自己到底是在什么地方,做的不好,到底是什么地方出现了差错。
只是三日以来,他始终还是想不通。
办事周全的他,几乎把近来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梳理了一遍。
最终他得出了结论是,会惹也也不高兴的事情。
一共就有两个。
日前他为了拉拢沐英,在朝堂之上,为沐英请功。
按理来说,这是绝对没有任何问题的事情。
可当时他记得,自己的爷爷雷霆大怒,把自己给数落了一顿。
此事或许是便是一个原因。
再有便是几日之前,朱元璋要他去一同晚膳。
仔细想来,也是从那一次晚膳之后,自己才再没有被老朱叫去观政。
比起沐英之事,此事或许才是根本的原因。
只是如果是因为此事的话,,那这又是为何?
毕竟在朱允炆看来,那一日老朱不但拿出了他年轻时候救命的菜羮。
更是亲自讲述了当年的艰苦。
而自己的应对,应该也没有任何不对的地方。
最终朱允炆还是没能想到,此事到底问题出在了什么地方。
满是心事的朱允炆,终究还是走出了家门。
他闷在家中已经好几日了,始终无解。
出门之后,他心神一动,想到了自己的母亲。
吕氏被册封为皇太子继妃之后,也成了朱标的贤内助。
虽为女子,但不少事情上,却看得通透。
身为朱允炆的生母,在朱允炆被封皇长孙之后,便更为低调了下去。
只因为夫君太子病逝,嫡长孙朱雄英更是早夭。
朱允炆被册封为皇长孙,那未来大位,可以说十成之中,已经有了八成。
她自然不需要再做任何招风之事。
而朱允炆较为倚仗自己的母亲。
往往有不决之事,总会像母亲相询。
这一次遭遇这样的事情,他离开家门之后,反而想起了自己母亲。
于是朱允炆第一时间来到了母亲的寝宫。
吕氏看到朱允炆的瞬间,便是一阵叹息。
朱允炆不解,便问道,“母亲为何见到孩儿便先行叹息,是孩儿有什么地方惹得母亲不满了吗?”
听闻朱允炆之言,吕氏脸上的忧愁之色更浓了几分。
“儿啊,母亲叹息的,正是这点。”
朱允炆更加不解,吕氏也不多解释。
朱允炆虽说疑惑,也没追问,他道明了原委,并向母亲求助。
吕氏听完儿子之言,马上也就看出了个中的关窍。
她感慨一声,“那你这就是出言欺骗了你皇爷爷。”
“啊?”朱允炆从没有想过,此事竟然如此之大,赶忙询问,“那孩儿接下来,该当如何?”
吕氏沉思片刻,出言道,“木已成舟,如今改口只会让事情更加不妙,事到如今,只能将错就错。”
朱允炆问道,“孩儿不知,如何个将错就错法?”
“此事简单,自今日起,你可以削减所有的事宜,任何方面都从简从素,吃最朴素的东西,着最朴素的衣物,每日自行走路上朝,收起一切饰品。
倘若你皇爷爷问起来,你便直言,感念爷爷创业辛苦,你愿以身效仿,以彰其志。”
“那要不要,索性我每日都吃传闻中就过皇爷爷性命的珍珠翡翠白玉汤?”
吕氏摇头,“如此的话,显得太过做作,反而不好,不需要。”
朱允炆闻言也是明悟,随后一喜,如此的话,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只是他想到朱元璋近来对他的态度,便又沮丧道:
“皇爷爷不会因为此事,从此便对我失望了吧?”
毕竟现在他已经失去了观政的资格。
说不定之后还会发生什么更不利的事情。
吕氏看着自己的儿子,终究还是黯然开口:
“唉,儿啊,你怎么不想想,纵使对你失望了,那又如何呢?
你不是好奇为何我见你便先叹息,为娘的告诉你吧。”
吕氏开口直言,朱允炆进入此地的第一时间,脸上就写满了难色。
如此喜怒形于色,而不知道内敛,是个人都能看出来他心中有事。
而成大事者,刚一上来就被人看穿心中有事。
那且不论旁人能不能猜测到心中有什么事,总是已经先落了下乘。
如果遇到城府心机深沉之人,结合当时的现状,各种情报等等。
光是这一眼,就极有可能猜出对手心中到底有何事。
如此一来,想要再进行博弈,早就已经先输了一大半。
朱允炆闻言汗颜,但吕氏却是接着再说。
朱允炆看到了自己叹息之后,马上又开口询问,自己是不是有什么地方没做好。
这又是暴露自己缺点的一个方面。
吕氏斥责他,自己有没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好,这一点应该是他自己心理有数的东西。
好或者不好,自己心理清楚就行。
如此拿出来询问,一来显得尤为不自信,二来更是让人看出他的患得患失。
大丈夫当行则行,即便是错了,那便错了。
如此瞻前顾后,便是有损气度和身姿。
“如此下去,你只会越来越软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