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午时问斩,我选择家世拉满 > 第三十七章 罪官们的心里路程!

第三十七章 罪官们的心里路程!

    第二日,老朱再次来到锦衣卫驻地。

    这一次,朱三不知道老朱的到来。

    如今他的世界里,每日必要的长臂拳练习之余,就只有读书读书再读书。

    这段时间朱三从读书这个事情之中所获得的正反馈,实在是有点多。

    “要是上一世读书也能这么轻松,小爷说不定也是个大学问家。”

    锦衣卫藏书库之内,朱三还没有看过的书,已经只剩下了仅仅两排书架。

    按照他如今的速度,剩下的这点书籍,不出意外的话,将在不到七天的时间里被他看完。

    当然,并不是说朱三看完了这些书,就等同于搞懂了全部的内容。

    他靠着超越常人很多的天赋,确实能做到过目不忘。

    这里的书,他看过的,都能够背下来。

    可同时,朱三自己记录问题的册子,也是越来越多。

    刚开始的时候,问题还不算太多,隔几日到昭狱一趟,问题几乎都能够得到解决。

    可是随着他看书越多,积累的问题也就越多越复杂。

    很多时候,一个问题,都需要很长的时间讨论才能解决。

    还有不少时候,即便是经过了多人的长时间论证,也不见得能解决问题。

    因为越是到后面,朱三所提出的问题,已经不光是刁钻,更是有了一定的深度。

    而甚至有部分问题,那是自古以来便留下的难题。

    只有当代最天才的那群人,才可能有这类问题的解决之道。

    并且这一类问题,答案并不唯一。

    往往就是这样的问题上,朱三总是会钻牛角尖。

    他并不认同某些前贤的答案,但如今以他的学识,也确实解答不了这类问题。

    诸如此类的问题,便只能不断的积累下来。

    随着朱三学习进展的越深,他发现自己所掌握的,就越是不够。

    很多他自己以为是超越时代的思想,当阅读经典的时候。

    他终于发现,那些自以高明的想法,实际上也只是前贤经典的一部分表现。

    只是这样的发现,并没有打击朱三的兴趣。

    反而他更加专注的投入到了书海之中。

    慢慢的,他就像是一个求知若渴的学子。

    不是造反的头子,也不是皇帝的嫡长孙,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求取知识的年轻人。

    他对于求知的狂热,已经让昭狱之中的部分罪官,吃不消了。

    在锦衣卫的带领之下,老朱来到了昭狱。

    刚进入昭狱,老朱也觉得此地气氛稍微有点不对劲。

    但哪里不对劲,他也说不上来。

    往前几步之后,他算是知道此地为何不对劲了。

    除开昭狱之中的看守各司其职,几乎大部分的罪官,都集中在了一个牢房之中。

    此刻的朱三,正在捧着册子,满脸认真的请教学习。

    老朱远远看着朱三,并没有马上过去。

    一旁的锦衣卫刚想要扯着脖子喊皇上驾到,也马上被老朱打断。

    驻足看了好一会,老朱发现朱三确实是在请教学习。

    只是那学习态度,是丝毫算不上好。

    老朱只听到朱三不断的询问各种问题,有的问题甚至极为刁钻。

    便是老朱听了,也完全不知道该如何着手。

    他甚至想不到,这种问题,朱三是怎么能够问出来的。

    再看一会,老朱发现朱三甚至在质疑经典的注解。

    当朱三把这类问题拿去询问罪官的时候。

    那些罪官自然不想违背经典,但他们早就知道这个年轻人的身份定然不简单,又不敢太过违抗。

    于是表现出来,便是畏畏缩缩。

    就在此刻,一个官员无意之间看到了不远处的老朱。

    他下意识的脸色大变,当即跪了下去,行大礼叩拜。

    周围的人见状,也是纷纷侧目看到了老朱。

    所有罪官顾不得眼前的朱三,全部下跪磕头。

    朱三看到老朱前来,也不敢太过怠慢,跟着一众官员下跪。

    老朱则是亲自走到朱三面前,让其平身。

    至于这一众罪官,老朱不屑一顾。

    若是寻常人被关在此地,有的可能还是蒙受冤屈。

    可这些当官的,他们能被关在昭狱之中,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罪有应得。

    没有老朱的点头,这些罪官自然没有一个人敢乱动一下。

    老朱让朱三起来之后说道,“你继续,朕在一旁先看。”

    老朱都发话了,朱三自然不会客气,直接再次拿出来册子开始继续刚刚的问题。

    只是朱三接下来的话,不仅让所有的官员们不知道如何回答。

    就是一旁看戏的老朱,也觉得朱三真他娘的是个人才。

    朱三一脸认真的蹲下看着一个正五品罪官问道,“我没记错的话,你应该是因贪污而入狱,我想问一下,大人您贪污的时候,心中想的是什么?”

    此言让旁边负责朱三安全的锦衣卫也是瞪大了眼睛。

    那罪官不知所措的同时,朱三也没有一直等着他回答,而是走到另一人旁边。

    “大人,您是从四品的京官吧,您和西安官员勾结,欺压百姓,获利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手中的那些银子,可能占着人命?”

    “大人,你为了十七两银子,帮助恶霸,把一个老农送进了大狱,你当时有没有想到会有今天?”

    诸如此类的问题,朱三很认真的询问,也很认真的记录在册。

    知道详情的,朱三这是真的前来求学,询问问题。

    不知道缘由的,肯定以为这是锦衣卫新派来的审讯人员。

    只不过锦衣卫从来没有用过这样的审讯之法罢了。

    锦衣卫办案,向来都是只讲究证据。

    只要证据确凿,能够给犯人定下罪行,也就够了。

    至于罪人有人苦衷,有什么想法,这些是一概不管的。

    毕竟在他们看来,这只是一项工作,他们只要能把犯人治罪也就够了。

    一旁老朱也是看的兴起,但还是满脸疑惑。

    因为老朱心中也是一样的想法,他们既然是犯人,那按律处置就行了。

    又何必管他们是为何成为犯人,这些人都是死不足惜的。

    知道他们的想法,又有什么意义。

    于是老朱向朱三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