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从大唐双龙开始 > 第六十四章 谋国之策

第六十四章 谋国之策

    “行之先生,我欲伐高句丽,不知先生有何上策?”

    在楚天秀闭门不出,于桌案之上写写画画,大致勾勒出一副未来的攻防图之后,他便其不可耐的推门而出,兴致冲冲的找到了自己如今的最大臂助,堪称无双国士的虚行之。

    “攻打高句丽,你疯了吧?”

    虚行之刚刚听到这句话之后,立马愣了一下,心中莫名的生出这么一个念头,以至于素来风雨不惊的他,恨不得要直接向他的脸上唾一口唾骂,如同寻常泼妇一般的歇斯底里。

    这位堪称国士的谋士在了解楚天秀的所有基业之后,倒是对于自家主公天马行空般的创造力,以及以大海为基业,先布局海外,在图谋中原的勾画,已然是有了十分的了解。

    越是了解,虚行之越是沉浸于其中,这种有些类似于先秦之前,春秋战国争霸时的那种尊王攘夷的奇异手段,却也是另一种了不起的谋国之术,甚至在他的心中,也已经隐隐勾画出一副未来的蓝图。

    君子国士报我,我以国士报之。

    虚行之最初踏足江阴的时候,或许还抱着来这打点短工,挣点路费的想法。但是现在的他已然彻底将楚天秀当成了主公,必会同进同退,生死相报。

    如果楚天秀此来说得是攻打临邑国,恢复交趾三郡之地,那他只会乐见其成,好好为楚天秀策划一番,定然要以最小的代价,帮楚天秀开疆扩土,拿下那千里土地。

    可若选择的对象是高句丽?

    那不是扯淡吗?

    这个时代的高句丽挖王朝,可完全不是后世那个由被高句丽打的跟孙子一样的新罗国的后裔组建的高丽王朝可比的,而是一个扶余人建立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其国民包含扶余人、汉人、靺鞨人、新罗(三韩)人、契丹人等等,几乎可以算是南北朝时期五胡乱华,诸侯分裂格局的最后延续。

    真要论起来,这个地方国家的综合实力的确比不得大隋,但若比之三国时期的蜀国,吴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晋国,梁国,那就真差不多了。

    以楚天秀麾下的这点实力,说是蚍蜉撼树,螳臂当车,那也是丝毫不为过。

    也就在虚行之端正身体,想要好好将楚天秀劝谏一番,让他打消那不切实际的想法之时,他却是注意到了楚天秀的眼神,似乎变得有些于昨日不同。

    “主公的性情,似乎有些变化了。”

    在心中生出这么一个想法之后,原本要吐口而出的话语,最终还是被虚行之咽了回去。

    其实经过这些时日的观察,虚行之大概也看得出来,若是刨除心中的奇思妙思,以及奇怪的战略战术思想,他的这个主公其实只能算是在乱世之中的二流人物,若是让他不客气的评价,那几乎有些类似于汉末时期的袁绍,有忌克而少威,好谋无断。

    若是一路顺风顺水,自可成就大业,但若是不幸遇到曹操,刘备那般的奸雄人物,日后必会受挫,一蹶不振。

    不过,于虚行之而言,这已经足够幸运了。

    在这乱世之中,哪能轻易找到如同刘邦,曹操那样的一流人物做自己的主公,而且还能每谏必纳,全须全尾的信任自己?

    他家的主公的性情的确有些缺陷,但总也比李子通,沈法兴这样的三流人物,要强上太多了,甚至若是算上他那奇异的战略布局,比之瓦岗李密这样的一流人物,其实也差不得多少了。

    不过在今日的时候,虚行之却发现自家的主公,似乎发生了点蜕变,眼目之中的神色,已然多出了一抹坚毅和狠绝,似乎已经补上了他性格上的那个最大短板。

    若是如此的话,那么纵然攻打高句丽会让主公受一时之挫,基业大损,可他虚行之也得认了。

    如同他这样的国手,最怕的事情,不是手上的棋子不够用,而是自家的主公不靠谱。

    这一次,纵然是呕心沥血,他也得尽情谋权一番,成此大事!

    “我军兵少将寡,若要攻伐高句丽,决不可能从陆路进攻,只能从海路进攻,而且最初的时候,最好只是袭扰沿海之地,绝不可深入内陆,否则必有大患。”

    虚行之的心思转动了很快,最终还是选择彻底咽回了那些劝诫之语,反而真的开始认真的为楚天秀谋划起这件本无任何可能,近乎于荒唐之事。

    “先生请细言之,我必洗耳恭听,不敢不照做。”

    楚天秀都有些觉得不可思议,原本他以为虚行之听得此事之后,就算不破口大骂,也必然会死命劝谏,非得让他打消这个疯狂的想法不可。

    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虚行之竟然真的如他所想,给出了一个看似可行的计划,不由得心中大为感动,连忙正色的回复道。

    “兵戈之道,最为凶险不过,绝不可等闲视之,而大海之上波涛无数,凶险无比,故而海战更是凶险中的凶险,必得有良将驱策,方才可行。

    我查看过楚良的情报卷宗,似乎主公有意拉拢陈长林?此人不仅有大才,而且族人各个都是水上好手,且速将其拉拢为己用。”

    “任少名的铁骑会盘踞于晋陵,无锡等地,距江阴,胡逗洲不过咫尺之遥,早晚必会与我为敌,乃我腹心之患。所以攻伐高句丽之前,必先将其剿灭干净,以免攻伐高句丽之时,突然后院失火,进退维谷。”

    “主公麾下的兵马虽多,但质量确实良莠不齐,必则良将整顿,并且编练新军方可。”

    “高句丽内有大宗师傅采林坐镇,故而在开战之前,主公要么请阀主宋缺出手,要么想办法拉拢‘散人’宁道奇,不求他们真正出手,只求能以时势将此人死死限制住便可。否则单单傅采林一人,就足以让我军谋划成空!”

    “高句丽三败我大隋,已让我中原兵卒新生畏惧,故而攻打高句丽之前,主公要么诱之以利,要么威之以严,但必须先一统军心,生出敢死之意方可。”

    “高句丽三胜大隋,声势正烈,几有繁花似锦,烈火烹油之势,顾而其临近的新罗,百济,均会如履薄冰,可派遣使者,尝试与其合纵连横,或有奇效。”

    “百济以北之地,有一小国,名为州胡,孤悬海外,乃百济附庸之国,可先覆灭此国,占据其地,以做跳板之用。”

    ……

    一条又一条的无双谋划,源源不断的从虚行之的口中道出,就好似他正在以舌剑唇枪编制出一道密不透风的大网,朝着高句丽这个国家的脑袋上笼罩过去一半。

    这前后近二十多条谋划,有一部分是楚天秀想过的,但有更大一部分是楚天秀无论如何都思索不到的。

    但是无论是哪一条谋划,都是珍玉良言,让楚天秀有一种眼睛一亮的感觉,真正体会到了“无双国士”这四个字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