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五代群英 > 第八十三章 四小国现状

第八十三章 四小国现状

    却说唐末黄巢义军曾经南下攻陷过广州,因为不服水土,又弃之北上。当时岭南一带小股义军仍然很多,刘谦因为镇压义军有功,被唐廷授与封州(今广东封川)刺史。这个期间刘谦有兵万人、战舰百馀艘,在岭南诸将中实力最为强大,而这股力量遂成为其子刘隐以后创建政权的基础力量。刘谦死后,刘隐继任封州刺史。这时唐廷任命李知柔为岭南节度使,行至途中,得知发生兵变,不敢前进。刘隐率封州兵平定了叛乱,迎接李知柔入广州,以功被提升为行军司马,掌握岭南兵马财赋事务。此后换了数任节度使,无一不对刘隐倚重。后来宰相崔远任岭南节度使时,因为路途遥远,而不愿赴任,唐廷遂任命刘隐为岭南节度留后。为了能够正式被任命为节度使,他以厚礼重金收买朱全忠,在朱全忠的支持下,刘隐终于获得了节度使的任命。后梁建立后,刘隐继续称臣纳贡,梁朝授他中书令、检校太尉、侍中,封大彭郡王,后又改封南海王,从此刘氏便割据于岭南地区。

    唐龙纪元年(889年),刘岩的母亲段氏在外舍生下了他,当时其父刘谦已经是封州刺史,刘谦的正妻韦氏素来就嫉妒他对段氏的宠爱,听说刘岩出生后十分恼怒,妄图杀掉刘岩。将要杀刘岩之时,看到他的样子,韦氏十分惊恐,感叹他将来并非平凡之人。三天之后,韦氏杀掉了刘岩生母段氏,将刘岩亲自收养。刘岩年纪稍大之后,身长七尺,垂手过膝,并且擅长骑射。

    刘隐死后,其弟刘岩继位。他对南海王这个封号非常不满,遂于后梁贞明三年(917年)在广州称帝,因其姓刘,故以汉为国号,史称南汉。追尊刘安仁为文皇帝,其父刘谦为圣武皇帝,其兄刘隐为襄皇帝,建立三庙。之后建立起正式的官僚政治体制。在朝中设置百官,以杨洞潜为兵部侍郎,李衡为礼部侍郎,倪曙为工部侍郎,赵光胤为兵部尚书,都委以平章事。赵光胤自以为从唐朝起就是世族,不愿意为刘岩政权效力,经常怏怏不快,希望早日回到中原政权。刘岩就伪造赵光胤的手书,遣使走小路送到洛阳,召其二子赵损、赵益以及他的其他家属一起到了岭南。赵光胤见了之后十分惊喜,此后尽心为刘岩效力。

    唐朝末年,四海鼎沸。相对而言,岭南却是一块平静的“乐土”。从中原南迁避难的封建士大夫为数不少;原在岭南做宫的,也都在此落户。这些封建士大夫对刘氏是否支持,对南汉的立国和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刘岩很清楚这一点。因此,他继承了其兄礼贤下士的作风。据史籍记载,当时客居岭表或土著的士大夫,著名的有王定保、倪曙、刘槽、李衡、周杰、杨洞潜、赵光胤等。这些士大夫在刘隐作镇岭南时,曾得到刘隐的“招礼”,“皆辟置幕府,待以宾客”。他们为刘隐在岭南扩展势力,巩固地位作出了贡献。

    虽然刘岩在岭南成功建立了政权,但是刘岩生性非常苛酷,他亲自炮制了刀锯、支解、刳剔等残酷的刑罚,每次亲眼观看杀人的时候,他都喜不自胜,像享受口福一样,口水直落,当时的人们都以为他是蛟蜃。[宋]佚名《五国故事》载:“岩性严酷,果于杀戮,每视事,则垂帘于便殷,使有司引罪人于殿下,设其非法之具而屠脍之,故有汤镬、铁床之狱。又有投汤镬之后,更加日曝,沃以盐醋,肌体腐烂,尚能行立,久之乃死。其余则锤锯互作,血肉交飞,腥秽之气、冤痛之声,充沸庭虎。而岩之唇吻必垂涎及照领,若喻青血之气者,久之方复常态。有司侯其复常,乃引罪人而退。盖妖委毒龙之类,非可待以人伦也.。”

    南诏与汉境接壤,当时酋长蒙氏,为部下郑旻所灭,改国号为长和。郑旻遣使郑昭淳至汉,献上朱鬃白马,并乞和亲。汉王赐昭淳宴,赋诗属和,昭淳随口吟咏,压倒汉臣。汉主乃以兄女增城公主,遣嫁郑旻。其实郑旻已有后马氏,就是楚王马殷女,那增城公主到了长和,无非是备作嫔嫱罢了。

    刘岩改名为刘龑,取《易·乾》的“飞龙在天”之意。后唐庄宗灭梁之后,刘龑大为震恐,急忙派使者前往洛阳探听虚实,声言将贡献大批财宝。后唐庄宗见南汉远道来贺,又可得到许多珍宝,非常高兴,遂不以南汉为意。南汉使者返回广州后,详述了庄宗荒淫昏庸之状。他自身尚难以保全,如何能远涉岭南吞并南汉?刘龑知其无所作为,不觉胆气更壮,从此断绝了与中原王朝的往来。

    楚人入攻封州,刘龑颇有惧意,改元大有。遣将苏章救封州,用诱敌计,尽覆楚军。楚王马殷,乃遣使贡唐,联唐拒汉,自是楚汉相持,各按兵不动。

    刘龑生十九子,俱封为王。长子耀枢,次子龟图,已皆早世。三子弘度,受封秦王。四子弘熙,受封晋王,两人素性骄恣。惟五子弘昌封越王,颇能孝谨,且有智识。刘龑欲使为储贰,惟越次册立,心殊未安,因此蹉跎过去。且自刘龑僭位后,岭南无恙,全国太平,他却安安稳稳过了二十多年。年龄虽越五十,尚属体强力壮,没甚病痛,总道是寿命延长,不妨将立储问题,宽延时日。那知六气偶侵,二竖为祟。后晋天福七年,即南汉大有十五年,竟染了一场重症,医药罔效。当下召入左仆射王翻,密与语道:“弘度、弘熙,年龄虽长,但终不能任大事;弘昌类我,我欲立为太子,苦不能决,我子孙不肖,恐将来骨肉纷争,好似鼠入牛角,越斗越小呢。”

    说至此,泣下唏嘘。王翻劝慰道:“陛下既属意越王,须赶紧筹备,臣意拟将秦、晋二王,调守他州,方可无虞。”

    刘龑点首称是,乃拟徙弘度守邕州,弘熙守容州。

    计议已定,适崇文使萧益入问起居,刘䶮又述明己意。益力谏道:“废长立少,必启争端,此事还求三思!”

    龑被他一说,又害得没有主意,蹉跎了好几日,竟尔毕命。弘度依次当立,遂即南汉皇帝位,更名为玢,改大有十五年为光天元年。命弟晋王弘熙辅政,尊刘龑为天皇大帝,庙号高祖。刘龑僭位二十六年,享年五十四岁。生平最喜杀人,又性好奢侈,尽聚南海珍宝,作为玉堂璇宫。晚年更筑起一座南薰殿,柱皆镂金饰玉,础石间暗置香炉,朝夕燃香,有气无形,真个是穷奢极丽,不惜工资。

    到了弘度即位,比乃父更觉骄奢,更添一种好色的奇癖,专喜欢看男女裸逐,混作一淘。宫女嫔妃,全部脱光,外面作乐,里面饮酒。镇日间嬉戏淫乐,不亲政事。或夜间穿着墨缞,与娼女微行,出入民家,毫无顾忌。左右稍稍谏阻,立被杀死。惟越王弘昌及内常侍吴怀恩,屡次进谏,虽然言不见从,还算是顾全脸面,不加杀戮。

    晋王弘熙,日进声伎,诱他荒淫。昏迷了好几月,度过残冬,已是光天二年,弘熙阴图篡位,知乃兄素好手搏,特嘱指挥使陈道庠,引力士刘思潮、谭令禋、林少彊、林少良、何昌廷等五人,聚习晋府,习角抵戏。技艺有成,献入汉宫。弘度大悦,亲加验视,果然拳法精通,不同凡响,遂留五人为侍卫,有暇辄命他角逐,评量优劣,核定赏罚。未几已届暮春,召集诸王至长春宫,宴饮为欢。侑乐以外,即令五力士演角抵戏,且饮且观。五力士抖擞精神,卖弄拳技,引得弘度心花大开,尽管把黄汤灌将下去,顿时酩酊大醉,不省人事。弘熙发出暗号,那陈道庠即指示刘思潮等,掖着弘度,就势用力,竟将弘度干骨拉断。但听得一声狂叫,遽尔暴亡。可怜这位少年昏君,只活得二十四岁,便被害死。后来谥为殇帝。所有宫内侍从,都杀得一个不留,诸王乘势逸出,不敢入视。

    待至翌晨,始由越王弘昌,带着诸弟,哭临寝殿。因即迎弘熙嗣位,易名为晟,改光天二年为应乾元年。命弟弘昌为太尉,兼任诸道兵马都元帅,少弟循王弘杲为副,并预政事。陈道庠及刘思潮等,皆赏赍有加。南汉吏民,虽不敢公然讨逆,但宫中篡弑情形,已是无人不晓,免不得街谈巷议,传作新闻。循王弘杲,请斩刘思潮等以谢中外。

    看官试想,这弑君杀兄的刘弘熙,岂肯把佐命功臣,付诸典刑么?后来刘洪杲多次要求讨伐逆贼,暗中劝刘晟杀掉刘思潮以消除非议。刘晟大怒,让使者半夜召见刘弘杲进宫。刘弘杲知道难免一死,就请使者稍待,洗净身体,到佛像前说:“弘杲一念之差,投生王宫,今天被杀了!愿后代投胎民家,免遭屠杀。”挥泪与家人诀别,然后赴召,去了即被杀。弘熙闻报,很是欣慰,且大出金帛,厚赏思潮、令禋等人。一面严刑峻法,威吓臣下,并且猜忌骨肉,比前益甚。

    南汉高祖十九子,除长次二子早死外,三子五子被害,第九子万王弘操,先在交州阵亡,此时尚剩十三子。旧史上说:“帝恐诸弟与其子争国,故同日见杀。”为了斩草除根,又尽杀诸王之子。从943年到955年,刘晟将所有的兄弟尽数杀害。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除了秦二世,恐怕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像刘晟这样不顾手足之情残忍杀害所有兄弟的皇帝了。

    刘晟宠信宦官与宫人,以宫人卢琼仙、黄琼芝为女侍中,朝服冠带,参决政事,而宗室勋旧,几乎诛杀殆尽。他还大力兴建宫室,数量之多,不可胜数。经常通宵酣饮,有次大醉,将西瓜置于伶人尚玉楼的脖子上,拔剑砍之以试宝剑是否锋利。宝剑果然锋利,不仅能砍瓜还能砍人!第二天酒醒,召玉楼陪饮,左右告诉他已经被杀了。

    刘晟曾说过知晓占星术,有年在甘泉宫观天,见牛郎、织女星间有月食,刘晟自看占星书,立即丢到地下,叹道:“自古以来有谁能不死吗!”从此彻夜放纵饮酒。

    乾和十六年(958年),刘晟在城北选定墓址,修建陵墓。刘晟亲自视察,同年秋去世,终年三十九岁,谥号文武光圣明孝皇帝,庙号中宗,陵号昭陵。其子刘鋹即位。

    汉东就是福建,自王审知受梁封爵,称号闽王。同光三年,审知病殁,子王延翰嗣位,受后唐封为节度使。至庄宗遇弑,中原多故,王延翰也建国称王,表面上奉唐正朔。只是延翰好色,妻崔氏貌甚丑陋,却异常妒悍,延翰广选良家女,充当妾媵,被崔氏接连加害,一年中伤毙八十四人,崔氏为冤鬼所祟,也致暴亡。延翰得拔眼中钉,很是欣慰,乐得纵淫暴虐,任所欲为。弟延钧上书极谏,反被黜为泉州刺史。延钧很是不平,便与延禀私下设谋,欲杀延翰。

    延禀为审知养子,本姓周氏,原名彦琛,素与延翰有隙,曾任建州剌史,此次合兵进袭福州。延禀先至,缘城得入。延翰为色所迷,一些儿未曾预闻,至延禀突入宫门,延翰惊走床后。延禀早已瞧着,令部兵牵出门外,面数罪状,将他杀死。即开城迎纳延钧,推为留后。延钧仍令延禀还守建州,一面详报唐廷。唐封延钧为闽王。但闽已立国,与南汉相似。

    天成二年(927年)正月十六日,王延禀回建州时,王延钧到郊外饯行,王延禀在临别之前对王延钧说:“好好继承先人之志,不要麻烦我老兄再来!”王延钧应允。

    天成二年(927年)五月初三日,后唐任命王延钧为本道节度使、琅琊王。

    王延钧杀兄攘位,据闽数年,会遇疾不能视事,延禀竟率子继雄自建州来袭福州。延钧忙遣楼船指挥使王仁达往御,仁达遇继雄军,为立白帜,作乞降状。继雄信以为真,过舟慰抚,被仁达一刀杀死,割下首级挂在西门,兵士见到后都溃散逃走,王延禀被俘。

    延禀被牵至延钧帐前,延钧病已少愈,讽刺延禀道:“我没有继承先人之志,果然麻烦老兄又来一趟!”王延禀不能回答,王延钧喝令推出枭首示众。王延禀之子王继升镇守建州,听说父亲战败,就逃奔到吴越国。王延钧遣弟延政往抚建州,闽地复安。

    长兴三年,王延钧上书后唐朝廷说:“楚王马殷,吴越王钱镠都是尚书令,请封臣为尚书令。”后唐没有应允,王延钧于是拒绝向后唐朝贡。

    长兴四年(933年),王延钧正式称帝,在宝皇宫受封,改年号为龙启,国号“大闽”。追谥王审知为昭武孝皇帝,庙号太祖,建五庙,设百官,改福州为长乐府。闽国狭小,国用不足,任中军使薛文杰为国计使。薛文杰经常查访民间隐情,找富人的罪过,没收其财产以资国用,闽人怨声载道。

    薛文杰与枢密使吴英不和,薛文杰诬告吴英谋反,把他抓进监狱审讯。吴英被迫招供,被杀。吴英曾主管闽军,深得军心,士兵们听说吴英被杀,忿怒不已。

    同年,南吴进攻建州,王延钧派兵援救,士兵们不肯前去,说:“把薛文杰交出来就进军。”王延钧只好用槛车把薛文杰送到军中。薛文杰精通算命之术,路上为自己占卦说:“三天过后就不用担心了。”押送者听见后,日夜兼程只用两天就到达,士兵们群情激愤,在市上把薛文杰碎尸,闽人争相用瓦石砸他,其尸体一下子被分食一尽。第二天,王延钧的使者到来,赦免薛文杰,不过他已经死了【谁叫你告诉别人三天过后没事呢?不说就好了。】。

    当初,薛文杰为王延钧造槛车,认为以前的槛车太松阔,就设计新槛车,让上下贯通,里面铁芒相对,一不小心就碰到铁芒,做成后,他自己首先尝到滋味。

    王延钧妻子早亡,其父王审知的小妾叫陈金凤,长得狐媚妖艳。当时,王延钧经常到父亲那里问安,金凤曲意逢迎,王审知死后,王延钧立陈金凤为皇后,仿佛武则天第二。

    延钧既贪女色,复爱娈僮。有小吏归守明,面似冠玉,肤似凝酥,他即引入宫中,与为欢狎,号为归郎。这水性杨花的金凤姑娘,也为颠倒梦想,愿与归郎作并头莲,归郎乐得奉承。于是金凤与归郎,差不多夜夜同床,时时并坐。但金凤多多益善,又招入百工院使李可殷,与其通奸。可殷是个伟岸男子,仿佛战国时候的嫪毒,独得秘缄。当时王延钧曾命锦工作九龙帐,掩蔽大床,国人探悉宫中情形,作一歌词道:“谁谓九龙帐,只贮一归郎!”

    天下事无独有偶,闽国除皇后陈金凤外,又出一个李春燕。

    李春燕为延钧侍妾,妖冶善媚,不下金凤。姿态比金凤尤妍。延钧也加爱宠,令居东华宫。用珊瑚为棁榆,琉璃为檽瓦,与长春宫一般无二。不料延钧骤得疯瘫,不能御女。金凤得了归守明、李可殷等,作为延钧的替身,倒不寂寞。春燕未免向隅。

    这天延钧在宫中歇息,春燕在旁侍候。一会儿延钧鼾声渐起,春燕料他一时半刻不会醒来,急忙回自己寝所打扮一番,然后又匆匆赶回皇宫。

    这时路边闪出一人,对着春燕深深一揖。春燕吓了一跳,定睛一看,却是不久前刚刚探望过皇上的太子继鹏。

    春燕朝继鹏欠了欠身子,待要继续往前走,继鹏却不避嫌疑,伸出双臂挡住春燕。他目不转睛地盯着春燕,肆无忌禅地说,夫人天姿国色,青春年少,天天陪侍父皇岂不委屈?若蒙夫人错爱,继鹏死生不忘!

    春燕见继鹏言语轻佻,不由停下脚步,义正辞严地说:妾身虽贱,不过已蒙圣上恩宠,关乎名节,请殿下自重!

    继鹏见春燕双眉紧皱,樱唇稍撅,虽是一脸怒容,越发显得动人!当下淫心大发,一把扯住春燕衣服。春燕满脸通红,再也顾不得什么礼仪,她用劲将身子一抽,然后跌跌撞撞地向延钧寝宫奔去。继鹏望着她的背影,如痴如醉。

    继鹏自见了春燕,十分着迷,愿替父代劳,作长久夫妻。乃运动金凤,乞她转告延钧,令两人得为配偶。王延钧本来不愿,经金凤巧言代请,且自己疯瘫不能御女,方将春燕赐给继鹏。【王延钧太大方了】

    王延钧复忌亲军将领王仁达,勒令自尽,一切政事,统归继鹏处置。

    皇城使李仿,与春燕同姓,冒认兄妹,遂与继鹏作郎舅亲,自恣威福。一日竟使壮士持梃,闯入可殷宅中。正值可殷出来,当头猛击,李可殷脑裂而死。

    看官试想,这李可殷是皇后情夫,骤遭惨毙,教阿凤情以为堪?慌忙转白延钧,延钧暴怒,力疾视朝。呼入李仿,诘问李可殷何罪?李仿含糊对付,但言查明复旨,踉跄趋出,急与王继鹏定计。

    王继鹏正想篡位,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号召皇城卫士,鼓噪入宫。

    延钧正退朝休息,高卧九龙帐中,蓦闻哗声大至,亟欲起身,怎奈手足疲软,无力支撑。那卫士一拥突入,就在帐外用槊乱刺,把延钧搠了几个窟窿。金凤不及奔避,也被刺死。归郎躲入门后,由卫士一把抓住,斫断头颅乃去。

    延钧在九龙帐中,尚未断气,宛转啼号,痛苦难忍,宫人因卫士已去,揭帐启视,已是血殷床褥。当由延钧嘱咐,自求速死,令宫人刺断喉管,方才毕命。

    延钧被弑,继鹏即位,改名为昶。册李春燕为贤妃。命弟王继严权判六军诸卫。皇城使李仿为弑君帮凶,继鹏恐他对外人言,命人将他拿下枭首,悬示启圣门外。李仿部众不服,攻应天门,未能得手;转焚启圣门,将李仿首级取下,投奔吴越而去。

    吴越国创建人钱镠,少时无赖,曾以贩盐为盗;后应募为兵,渐由偏将而升掌一州之兵。他在翦除刘汉宏、薛朗、董昌等势力的过程中,占有了两浙之地。唐昭宗天复二年(九零二年),封其为越王。九零四年,改封吴王。及朱温建梁,始封其为吴越王。吴越地域狭小,极盛时,只辖有杭、越、湖、苏、秀、婺、睦、衢、台、温、处、明、福十三州;另又设有镇海、镇东、中吴、宣德、武胜、彰武等节镇。由于地狭兵少,实力不足,因此吴越一直以效忠于中原王朝为主要军略。在唐亡之前,钱镠忠于唐朝;在朱温篡唐建梁以后,他又效忠于后梁,由是亦从后梁得到了吴越国王、诸道兵马都元帅的头衔。后唐灭梁以后,钱镠又向后唐上表称臣,不仅得到了吴越国王、天下兵马都元帅的头衔,而且还得到了玉册金印,以示恩宠。凭此,吴越便有效地防御了周边割据势力对吴越国的侵扰。时钱镠一面向中朝称臣,一面则自为小朝廷;其府署不仅称朝廷、僚属称臣,而且还自立年号,共有天宝、宝大、宝正等三个年号,直到其子钱元瓘继位,才改用中朝年号。同时,他还自行与新罗、渤海等国往来,又给他们行制册、加封爵,俨然中朝一皇帝。虽然如此,钱镠勤于政事,了解民间疾苦,如筑捍海塘等水利工程,就颇得民心。

    是时钱镠亦已老病,奄卧多日,自知病必不起,召诸将吏入寝室,流涕与语道:“我子皆愚懦,恐不足任后事,我死,愿公等择贤嗣立!”

    诸将吏皆泣下道:“大王令嗣传瓘,素从征伐,仁孝有功,请以为嗣!”

    镠乃召入传瓘,悉出印钥相授道:“将士推尔,尔宜善自守成,无忝所生!”

    传瓘拜受印钥,起侍寝侧,镠又与语道:“世世子孙,当善事中国,就使中原易姓,亦毋失事大礼,切记勿忘!”

    传瓘亦唯唯遵教,未几钱镠殁亡,享寿八十一岁。

    传瓘为镠第五子,【《十国春秋》谓为第七子。】曾任镇海、镇东两军节度使,嗣位后改名元瓘。

    高季昌出身低微,早年间曾是汴州富豪李让的家奴,李让被朱温收为养子后改名朱友让,高季昌便追随主人加入朱温的阵营。某日朱温在朱友让家中做客时,偶然看到了高季昌,见他相貌不凡,便知非寻常之辈,便令高季昌从军,并让朱友让收其为养子。就这样,高季昌不仅成了朱温的养孙,也由一介奴仆被提拔为牙将,命运自此迎来转机。

    高季昌是朱温的养孙,以军功获封节度使。

    高季昌在朱温军中因好谋武勇见称,曾因建言朱温讨伐李茂贞、破凤翔救唐昭宗有功,被授予“迎銮毅勇功臣”称号,迁宋州刺史。后来又追随朱温扫荡青州,累功升至颍州防御使,后梁建立后,朱温任命高季昌为荆南节度使,并授予他符节和斧钺。从此,出身奴仆的高季昌一跃而成为封疆大吏,跻身于诸侯之列。

    经过多年的辛苦经营,荆南地区的人口开始繁衍,生产得以恢复,兵源、财源都得到补充,高季昌的势力也随之壮大起来。公元915年,高季昌被后梁末帝封为渤海王,9年后又被后唐明宗封为南平王,高季昌因避后唐庄宗祖父李国昌的讳,改名为高季兴。

    唐师伐蜀时,曾命高季兴充西川东南面行营招讨使,他却作壁上观,按兵不发。嗣闻蜀已被灭,高季兴放着大胆,遇有唐吏押解蜀物送往洛阳,竟遣兵士截住江中,中途邀劫,夺得蜀货四十万,并杀死押牙官十余人。李嗣源遣人诘问高季兴,高季兴满口抵赖,只说是押牙官覆船溺死,应当问水神。李嗣源闻报未免含愤,准备劳师进讨。高季兴竟举州向吴国称臣去了。

    高季兴死后,其子高从诲如法炮制,继续拦路抢劫,继续四处称臣,甚至还向一度占据中原的辽国称藩,完全没有节操可言。各国都鄙视父子二人的做法,于是便称他们为“高赖子”或“高无赖”。

    西川节度使孟知祥,姐姐即李克宁之妻,被赐死,妻子却是唐庄宗从姊【辈分有点乱】,925年,后唐灭掉前蜀后,李存勖安排孟知祥担任西川节度使,两川这样的重地,李存勖觉得还是交给自己的亲戚打理放心一些。那时候孟知祥还很“老实”,一心只想着去四川刮地皮捞油水,没想着要当四川王。

    李存勖死后,明宗李嗣源继位。李嗣源对百姓好,但作为皇帝也不能过苦日子,就只好找土豪孟知祥要钱。孟知祥知道钱是自己享受生活的保障,哪里舍得,就上书给李嗣源说:“臣是个穷光蛋,天天喝稀饭解决饮食问题,最多只能给您五十万,再多实在是拿不出了。”孟知祥的隔壁东川军分区司令董璋跟他是一般心思,不过董璋做得比孟知祥更绝,只答应给十万。

    得到如此答复,李嗣源气得大骂:“四川天府之国,你们都喊没钱,天下哪个还敢说有钱,你们把朕当做乞丐打发么?”

    孟知祥内恃帝戚,外拥强兵,权势日盛,唐廷颇加疑忌。客省使李严,自请为西川监军,严母面谕道:“上次你倡谋伐蜀,侥幸成功。今日还好再去么?”

    李严谓食君禄,当尽君事,竟不遵母教,请令即行。既至成都,孟知祥盛兵出迎,入城与宴,酒至半酣,知祥勃然道:“公公前次奉使王衍,回朝后即请庄宗伐蜀;庄宗信用公言,遂致两川俱亡。现今各镇,俱废监军,公公独来监我军,究是何意?”

    李严方欲答辩,知祥令部将王彦铢动手。彦铢不由分说将李严拉下餐座,一刀砍作两段。

    孟知祥上表唐廷,诬李严他罪,唐主李嗣源再遣客省使李仁矩赴蜀慰谕。因琼华公主及知祥子孟昶尚住都中,亦命仁矩乘便送去,孟知祥总算厚待仁矩,遣归洛阳,申表称谢,但心中不免藐视唐廷。

    马殷占据的地方在今湖南地区,国号叫楚。这马殷原来是个木匠,祖上八辈子都是贫农,祖坟上也没冒过青烟。因为干木匠活养不活老婆孩子,马殷一咬牙就参了军,投在孙儒旗下,南征北战立功不小。后来孙儒兵败身死,马殷就取而代之,率军攻入湖南,做起了土皇帝。

    虽然也是一方大佬了,但马殷跟隔壁的军阀根本没法比,人家占的都是富得流油的江淮、四川等地,他占的却是当时鸟不拉屎的湖南。要说在马殷之前的湖南,那是真的穷。因为远离中国的政治中心,湖南的条件非常落后,社会形态非常原始,很多地方都还处于刀耕火种的阶段。虽然种水稻,但是亩产相当低,吃几顿就没了。黄巢之乱的时候,国家的钱都花得差不多了,其他地方刮不出油水来,就把手伸向了湖南,把它搞得穷上加穷,盗贼四起。

    马殷也知道现在的湖南捞不到什么东西,但是自己拼了命也就占到了这块地方,必须得认。眼下最急迫的问题就是如何把湖南的经济搞上去,让自己的腰包鼓起来。

    马殷一时半会儿想不到什么好办法,天天愁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快要愁死的时候大臣高郁跟他说了几句话。马殷一听,立马来了精神,吃饭和睡觉都觉得倍儿香。

    原来,湖南别的特产没有,但却有个很有商业价值的东西,那就是茶叶。茶叶在古代可是第一饮品,开门七件事里就有茶没有酒。在晚唐,人们吃茶跟吃饭似的,不是一般的上瘾。因为需求量大,做茶叶生意就成了当时最赚钱的行业,那时炒茶的跟现在温州炒房的有的一拼。当时因为战乱,江淮和四川的茶叶都不再外销,华北巨大的市场需求就出现了真空。高郁对马殷说:“您看,这就是我们的机会。”马殷茅塞顿开,马上下令开放湖南茶叶市场。这个消息马上把华北人的茶虫给勾活了,华北商人成群结队地进入湖南,掀起了抢购狂潮。商人们把一沓一沓的钞票都送到了马殷手中,数钱数到手抽筋的马殷睡梦中都笑醒好几次。

    高郁一看马殷这样子,心想:小样儿,这点儿钱就把你给乐的。不过这话他没说出口,只是委婉地对马殷说:“大王莫急着高兴,您看我给您招商引资,让您赚比这多得多的钱,您看要不要得。”马殷乐不可支地说:“要得,要得,你放心去干吧,记住把赚来的钱上缴。”高郁点点头说:“大王放心,只要您给我涨点儿工资就可以了。”马殷笑道:“涨,一定涨。”

    接着高郁就开导马殷,说这税收和民生就好像人和氧气的关系,人需要氧气才不会咽气,税收需要百姓也得利才盘得活。马殷听了半天没听懂,高郁就说:“说白了吧,就是减税,但我保证您的收入比现在翻一番。”马殷立马笑道:“减,马上减。”

    因为楚国关税低,而且货又新鲜又便宜,没过几天就把天下的商人都吸引了过来。农民们看到种茶叶可以赚大钱,都改种茶叶。一到茶叶上市的时候,楚国全境都是讨价还价的声音。

    高郁的心思不只是卖零散茶叶,他的目的是拉动楚国的整体经济。只和商人做生意还不够,最好能拿到其他国家政府的订单。但是怎么打通这个渠道呢?其他官员挠头搔耳也想不出来,高郁却微微一笑,让马殷每年白送后梁政府25万斤茶叶,只要后梁在地方上只设置湖南茶叶的*店就行了。马殷听说自己要出血,开始死活都不干,高郁把嘴皮子都磨破了几层,马殷才勉强答应。从此,湖南茶叶没有了竞争对手,销路更通畅,赚的钱也是一天比一天多。

    茶叶产业的发达,也带动了很多其他行业的快速发展。除了茶叶商人,瓷器商人、药材商人、军火商人都来到了湖南,这些商人从国外过来的时候,又把他们当地的特产带了过来。楚国市场上的货物也是越来越多,到处都是特产商店,要吃北京烤鸭,完全不用去北京,在长沙就可以了。高郁这种放长线钓大鱼的“招商引资”政策,很快就让楚国的经济蒸蒸日上,GDP年年翻番。马殷也从穷光蛋变成了腰缠万贯的阔佬。

    虽然钱有了,但还是有个问题。其他国家的商人来湖南做生意,赚到钱以后都带回去买房子娶小老婆了,一想到这儿马殷就有点儿心痛。他私下里找到高郁问:“你看我们是不是能让那些商人把赚来的钱留一部分在楚国呢,这样咱们不是就更有钱了吗,你的工资我也可以再给你涨点儿。”高郁心里当时就骂了“抠门”两个字,但看在马殷一直还挺相信自己的份上,就又给他出了个“购物返券”的主意。

    高郁对马殷说:“据地质队报告,我们楚国的铜矿资源好像不多,如果商人们都用铜币,我国的经济很可能会因为我们造不出那么多铜币而受到制约。但是我们国家的铅矿和铁矿都不少,我们不如在钱币上作作文章,让造币厂生产铅铁币,这样楚国的经济不就‘蹭’的上去了吗?”马殷一听,心道这小子就是有办法。

    接下来马殷规定,来楚国做生意的商人必须用楚币,其他任何外币都不认。这样一来,楚币很快就流通了起来。商人赚过来的都是楚币,回国后就是废铁,为免自己白忙活一场,干脆在楚国就把钱花得精光,或是换成商品,再销到别的地方。这也使得楚国的GDP连续暴涨,马殷再不愁自己的东西卖不出去了。

    马殷的“购物返券”和现在的形式其实差不多,只不过现在商场返给顾客的是只能在本商场消费的购物券,而那时的楚国返给商人们的则是只能在楚国使用的楚币。

    在各种经济政策的刺激下,马殷和他的楚国都富得流油,以前对他不屑一顾的隔壁邻居现在也对他是各种羡慕嫉妒恨了。

    马殷死后,长子希振自愿让位,希声承袭父职,谁知二载即亡。弟希范向唐报丧,唐主准令袭职。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