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唐:我不是孝敬皇帝 > 第16章 使者

第16章 使者

    “阿郎,阿郎!”还没下太行山,狄仁杰听到自家管事狄春的声音。

    待狄春靠近,狄仁杰接过身边从人递来的水壶交给气喘吁吁地狄春:“何事如此匆忙?”

    若非狄春的表现看起来不像坏事,狄仁杰都忍不住怀疑是家中出事了。

    狄春接过水壶,喘着粗气道:“府中有贵客来访,说是万年县阎公的门人,有要事相告。”

    “万年县阎公?”狄仁杰心头默念,只稍一愣神,他便明白了自家管事隐喻的说法指的是谁,京中万年县,他也只认识一个阎公。

    狄仁杰的同僚中也有博闻强记之人,狄仁杰只看了一眼,便知有人猜到此处,遂干脆地问道:“可是曾经有恩于我的阎公?”

    “回阿郎,正是!”狄春答道。

    听闻这话,便有同僚说道:“据某所知,《姓氏录》第二等有一万年县阎氏,怀英的恩公,莫非?”

    有《氏族志》演变而来的《姓氏录》,以四后姓、酅公、介公及三公、太子三师、开府仪同三司、尚书仆射为第一姓,文武二品及知政事三品为第二姓,各以品位高下叙之。《姓氏录》虽被人称为“勋格”,但其并非发行太久,其中实际反映出的朝中官员格局是实打实的。

    “正是驰誉丹青的那位阎公,既是阎公使者,我须得去见一见。”说着,狄仁杰向蔺仁基等人解释道,“昔日我为汴州判佐,受人诬陷,幸而得遇阎公,不仅辨明是非,我还受了阎公的举荐,才得以在太原与诸君共事。今日阎公有信传来,我既然知道了,便无心继续游玩了,还请诸位同僚见谅。”

    “既然是昔日恩人,当然不能拖延。今日山已登过,不如同归?”蔺仁基问道,同行者皆附和,招呼从人收拾离开,蔺仁基继续问狄仁杰,“只是好你个狄怀英,识得这般人物,竟一直瞒着我等,难道怕我等高攀不成?”

    蔺仁基只是玩笑,众人自然不会当真,只你一言我一语地调侃起来。

    自蔺仁基与李孝廉和解以来,并州官场看起来一直这般和睦。

    狄仁杰苦笑一声,能得对方一次举荐他就已经感恩戴德了,如何还能奢望更多?只希望阎公的门人不会带来让他违背原则的要求吧!只是这话如何能在同僚面前分说,只怕真当他得了便宜还卖乖了。

    狄春却猛然呼了口气,又说:“贵客随仆一同来了此处,仆打听到阿郎的消息后,便前来寻大人,此时贵客正在山脚县城里的邸店休息。”

    竟跟到了这里,还不愿住驿站?

    狄仁杰心中不详的预感更重了。虽说名义上规定没有公干官员不能去驿站蹭吃蹭喝,但在实际执行上,各朝各代总是屡禁不止。

    狄仁杰已三十有四,年轻时以明经及第进入仕途,此时的科举以进士为贵,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明经出身的狄仁杰起点本就低了些,是以虽年年考功为上等,却迟迟没得到升迁。

    他倒不是没想过曾经的恩人会带给他另一份机遇,可是,凭什么呢?狄仁杰当初前往西域时就因交通不便与阎立本断了本就不多的联系,只留了一份香火情。归来后,狄仁杰怕被视作幸进之徒,不敢贸然打扰。

    狄仁杰自然不知道自己曾给阎立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还把他的事告诉了子侄。

    下了山,狄仁杰与同僚作别,快马加鞭奔向邸店。

    倒也不虞同行者认为他谄媚。要知道如今科举制才正式确立没多少年,也就太宗时才开放了考生对于科举的报名权。科举的雏形也不是大名鼎鼎的网庙十哲之一的隋炀帝发明的,而是起源于南北朝,由隋文帝正式确立,但此时科举本质上其实是对察举制的补充——最典型地,隋炀帝时扩大了科举的规模,但只有获得地方大员或朝中高官举荐的人才能参加,而平民根本没有考试的资格。

    到了本朝,虽然科举一年一次,但碍于不同分科的录取人数,还有许多人乃至于在职官员一门心思地扑在最难也最有前途的进士科上,单凭科举制满足不了本朝对官员的需求。或者说,新生的科举制被故意这么设计,以保证传统的“恩荫”和“举荐”依旧能发挥作用。

    在长安,每日宰相们的府邸前都会有一帮文人墨客寄望于投文以获得宰相青睐。官场上,举荐之恩可谓重于泰山。

    是以,对待有举荐之恩的恩公,在讲究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社会风气下,若是轻慢反而会惹人鄙夷。

    “足下可是狄法曹?”使者正在喝茶,见狄仁杰带着狄春入内,忙起身叉手示意。

    狄仁杰回之以礼,答道:“仁杰外出,让贵客久等。”

    使者松了一口气,不等狄仁杰问起就自我介绍道:“某名阎泰,字玄道,忝为少府丞,某今日所持拜帖源自某之叔父。”

    狄仁杰登时就把心揪了起来,他明白能让一位当朝宰相的侄子亲来并州,定不是小事。心中这般想着,他面上却不动声色,说道:“仁杰昔日受阎公举荐,阎公恩德我至今仍铭记在心。阎君且安坐,某本该尽地主之谊,却不曾想竟使得这般劳累,是我的过错!”

    狄仁杰一进门就观察到了阎泰衣帽上的灰尘和眉眼间的疲惫。

    “是某来的太过突然,怨不得狄公。”阎泰调整坐姿,正色道,“某今日来,乃是有事相询。”

    “阎君但问无妨,我必知无不言。”见阎泰闭口不言,狄仁杰立刻明白,给了狄春一个眼色,后者机灵地带着仆人离去。

    “不知何事竟使得阎君来此甚急?”狄仁杰问道,

    “实不相瞒,某家叔父正为圣人所派持节大使代巡剑南,某今日只是借了叔父的名头一用,唐突之处还请勿怪。”

    狄仁杰自是表示无碍,继续保持着竖耳恭听的姿态。

    “某实则受了东宫所托,出发前,太子殿下曾让某为狄公带一句话——‘狄公是否愿为东宫属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