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骗了康熙女主 > 第575章 抚远大将军

第575章 抚远大将军

    因为,康熙小时候,就曾经寄养在了大臣的家里,一待就是好几年。

    “汗阿玛,臣儿不想养。”玉柱左思右想,居然找不到借口,不养小难,索性直说了。

    “嗯,你是怕人家说闲话吧?”老皇帝拈动手里的佛珠,笑道,“怕啥?有朕替你撑腰呢。”

    “且领着小难回去吧,朕必有恩旨给你。”老皇帝把话说死了,玉柱也没了辙,只得领着小难回了府。

    秀云听说了小难的身世后,差点惊掉了下巴。

    “爷,这可是正经的皇子凤孙呐,不明不白的养在咱们府上,算哪门子的事儿嘛?”秀云很头疼的埋怨玉柱,“养好了,是应该的。万一,养歪了,都会怪我的。”

    玉柱叹了口气,说:“事到如今,埋怨我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不如,就让他和八十九待一起吧?”

    秀云觉得脑仁疼,小叔子八十九本就是个捣蛋鬼,再来一个爱新觉罗家的小祖宗,这是惟恐不闹翻天吗?

    这边厢,秀云很头疼。

    那边厢,周荃却抖开折扇,笑眯眯的说:“恭喜东翁,贺喜东翁,东翁这一步棋,实在是妙到了毫巅。有此一举,皇上对你的疑虑,必将尽消。哈哈,东翁重掌兵符之日,为时不远矣。”

    “哦,何以见得?”玉柱不动声色的问周荃。

    “东翁,道理其实是明摆着的。您不打招呼,就带回了今上的侄孙,明摆着是不想再去西北带兵了。”周荃收回了折扇,抱拳拱手道,“今上的脾气,向来是,不争即是争。反观,老十四,老八他们的动作太大了,反而落了下乘。”

    玉柱摸着下巴,微微一笑,说:“我进内阁为中堂,多少有点德不配位呢。”

    周荃和玉柱,相视一笑,勿须多言也!

    五日后,张鸿绪喜气洋洋的来传老皇帝的口谕,“著玉柱,午门听宣!”

    等玉柱穿戴整齐,来到午门前时,老皇帝已经坐到了午门的城楼上,正居高临下的看着他。

    首席满洲大学士嵩祝,迈着四方步,从午门内走到玉柱的面前。

    “特谕,奉恩镇国公、东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佟佳·玉柱,拜抚远大将军,节制川陕甘三省及乌里雅苏台诸军民,赐白虹刀,巡抚、都统以下诸官,皆可先斩后奏,钦此!”

    “内阁奉上谕,皇十四子胤禵,授靖边大将军,为西征副帅,钦此!”

    “内阁奉上谕,川陕总督年羹尧,著革职留任,戴罪立功,钦此!”

    玉柱跪在午门前,听完旨意之后,仔细的一品,觉得老皇帝果然擅长平衡之术。

    名义上,玉柱是重兵在握的抚远大将军。实际上,有老十四和年羹尧在旁掣肘,玉柱也就不可能一手遮天了。

    领了旨意后,玉柱跪到老皇帝的跟前,聆听出征前的指示。

    老皇帝温和的望着玉柱,笑道:“有你为帅西征,朕方能安寝。去吧,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朕绝不遥制也。”

    “汗阿玛,请千万保重龙体。”玉柱也知道,老皇帝年纪大了之后,最惦记的就是长年百岁了。

    “痴儿,且去吧,朕一时半会的,还死不了,就等着你的好消息呢。”老皇帝拈起白须,瞥了眼跪在玉柱身后的老十四,不由暗暗一叹,唉,还是太嫩了啊!

    老十四的年纪正好合适,只可惜,脾气太急了,性子太傲了,不擅长团结朝臣。

    原本,老皇帝确实打算弃玉柱,而用老十四。

    可是,老十四私下里的小动作,实在是太多了。

    尤其是,老十四和老八,在短短的时间内,居然私下里见面了七八次之多。

    反观玉柱,回京之后,就一直猫在户部里,为朝廷搞钱花。

    这個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么的诡异。

    老十四太傲气了,不合群,老皇帝怕他拿不稳权。

    老十四和老八,走得太近了,老皇帝又担心玄武门之变。

    老皇帝左思右想,还是觉得玉柱忠诚可靠,带兵打仗也很靠谱,索性让玉柱带着老十四历练军事了。

    上次出兵,玉柱仅仅是安远大将军而已。

    这一次,就不同了。抚远大将军,拥有专阃之权,并节制西北全境的军民。

    不夸张的说,玉柱所掌握的权势,犹在前任抚远大将军、裕亲王福全之上。

    五日后,老皇帝下旨,命亲王以下的文武百官,到京郊送行。

    玉柱从来不可能出这种大风头,他早早的就离开了大队伍,文武群臣们等到的只是他的大将军印信及御赐的白虹刀而已。

    看着骑在马上,趾高气扬的老十四,老三领衔的诸王公大臣们,心气始终不顺。

    主帅玉柱机灵的先溜了,副帅却理所当然的接受了群臣的恭送,简直是岂有此理?

    老十四不仅不是个草包,反而真有本事。只是,德妃把他护得太好了,让他从小就生长在顺境之中,从来没有受过大挫折。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这就像是小王校长一样。

    小王校长,被老王护得太好了,又留学于英国,死活管不住嘴巴,什么犯忌讳的话,都敢公开说。

    年羹尧的情况,和老十四,也是惊人的相似。

    年亮工,出身于显宦之家,从小受宠,又是少年进士,才三十岁出头就戴上了红顶子,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呐!

    大致相仿的,其实还有隆科多和鄂伦岱。

    玉柱就和他们迥然不同了。

    这一次出征,玉柱的夫人或生过儿子的侍妾,一个都不许都着上路。他只能带着钱映岚和刘太清,朝着西边而去。

    图理琛回京后,也许是差事办得极好,被老皇帝拔擢为二等御前侍卫,就跟在玉柱的队伍里。

    此次出兵,老皇帝还是给了玉柱半个火器营,外加新军六千,再加上川陕甘三省及乌里雅苏台的各路驻军。

    嘿嘿,玉柱掌握的兵马,妥妥的超过了二十万人,而且全是能征善战的精锐边军。

    上次战后,火器营和新军,都留在了西安城中。正好,玉柱轻装过去与部下们汇合即可。

    老十四故意没和玉柱走一起,远远的跟着后头十几里远。

    玉柱也懒得管他,反正吧,熊孩子,随他去吧。

    到了西安之后,玉柱将大将军行辕,设在了陕西巡抚衙门里。

    略事休整之后,玉柱便下令,召集众将议事。

    帅堂内,老十四居左,年羹尧居右,居中的帅椅空着。

    “大帅到!”随着牛泰的一声沉喝,整个大堂内外,立时鸦雀无声。

    等玉柱在帅案后站定之时,大家一起参拜了下去。

    “请大帅大安!”

    “叩见大帅!”

    “拜见大帅!”

    玉柱在帅椅上坐定之后,扫视了四周一眼,视线所过之处,几乎全是躲闪的眼神。

    照道理说,玉柱实在是太年轻了,众人应该不服他才对。

    可是,玉柱出征准噶尔,立下的战功,实在是太过辉煌了。

    军队里,向来都是慕强的。谁厉害,谁战功大,就听谁的。

    老打败仗,哪怕是皇帝的亲儿子,大家也不可能真正瞧得起他。

    玉柱把大家找来,主要是讨论,下一步怎么打进雪域里去。

    年羹尧吃过大策凌的亏,锐气稍挫,没敢抢先发言。

    老十四就不同了,他的心气正高,便主动站出来说:“回大帅,以末将之见,不如还是兵分三路,您带主力兵马直捣准噶尔人的老巢,末将为偏师,由西宁进兵,年亮工去四川督军向西……”说的口若悬河。

    玉柱哑然一笑,老十四的确不是个草包,他把啥都算计清楚了。

    主帅玉柱,上次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战果。这次若是带主力兵马,占领了伊犁,那个军功可就逆天了呀。

    年羹尧在青海那边跌过跤,再去青海就不合适了。

    再说了,年羹尧是老四的死党,老十四和老四又死活不对付,把年羹尧打发去四川那边,正好合适呀。

    玉柱若是来抢功劳的,顺势依了老十四,老皇帝也无话可说。

    只是,玉柱心里却明白,老皇帝让他来挂帅,只是担心老十四不太靠谱罢了。

    一言以蔽之,老皇帝希望的是,玉柱手把手的教老十四,让他学会怎么为帅。

    玉柱故作沉吟,等着年羹尧站出来反对。

    果然不出所料,年羹尧翻着白眼说:“大帅,末将熟悉青海的地形,再去一次,必能得胜而归。”

    老十四冷笑道:“你在青海都惨败过一次了,还想再败一次么?”

    “你……”年羹尧被戳得肝疼,气得满面通红,却又不敢当场发作。

    老十四可不是一般副帅,他可是老皇帝的亲儿子呐。

    说白了,如果不是玉柱坐镇,年羹尧根本就不是老十四的对手。

    老十四不止一次的吃过玉柱的大亏,也知道玉柱的厉害,这才不敢太过造次。

    实际上,历史上的西北大战,老皇帝选择老十四出任抚远大将军,也是因为,若不是皇子坐镇,没人震慑得住边军的骄兵悍将们。

    玉柱呢,虽然不是老皇帝的亲儿子,却是老皇帝的义子,又是出身于大清第一外戚之家,还有显赫的战功垫底。

    没有这几重身份的加持,众将对玉柱,肯定是口服心不服!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