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安静一下,校长要给大家说两句话!”
汽修专业三个班被系主任王琦叫到了一起。
眼巴巴的看着讲台上的校长。
要知道。
在那三个军工专业出现之前,汽修专业就是锦蓉技校的王牌。
毕竟一般的汽修专业顶多是个中专。
人家锦蓉技校的汽修专业可是大专。
但是。
随着机械、机电和枪械三个专业出现之后,汽修专业在校内的受重视程度就变得很低了。
别说校长亲临课堂了。
就算是见到他都很困难。
“同学们,我看了看今年的专升本申请,你们汽修系占比很高,有七十个同学申请专升本。”
大专院校,尤其是大二的学生
最重视专升本了。
很多学生都是指望这个跳板来获得专升本的学历。
虽然不如一些本科之前,但是谁不希望自己的毕业证写的是学士学位呢?
“你们知道的,我们学校的专升本名额有限,一年一个系七十多个人太多了。”
“因此呢,校委会郑重考虑后决定,在专升本之前做一个小筛选。”
系主任王琦闻言,耷拉着眉毛。
以往专升本是直接笔试的,现在还要再考一次,势必会影响升学率。
可这是校长作出的决定。
这个小小的系主任也无法抵抗。
秦川两步走,来到了窗台边,指着楼下的两辆卡车说道。
“看到没?卡车上,拉着的是两辆越野车的底盘。”
“我要求你们在这个学期剩下的时间内,在王主任的带领下,将这两辆车的底盘翻新,达到上路标准!”
学生们纷纷侧头看去。
不少人开始窃窃私语。
“哪儿呢?底盘搁哪儿呢?”
“不就在车上呢嘛,那一堆铁锈。”
“好家伙,那哪里是底盘啊,那不是一堆废铁吗?”
“废铁都比那玩意儿规整啊!”
学生们叽叽喳喳。
吐槽的内容来得路上张路已经向他吐槽了一遍。
没有任何区别。
秦川不耐烦的咳嗽道:“吭吭!那什么!别开小会了!”
“去年你们系是学校的模范专业,这点小事儿对你们来说应该不是问题。”
“对于这次考试,评判标准我们已经决定了。”
“首先,这底盘得坚固,要能跨越任何地形的阻碍,还得性价比高。”
“五菱宏光你们知道吧?”
秦川这一举例。
学生们纷纷点头。
五菱宏光,国民神车,号称秋名山上的传奇。
他最大的特点,就是皮实耐用。
这一专业的学生,入学第一个月,就是在解刨五菱宏光的底盘。
这种车子,确实可以兼顾所有地形的需求。
秦川继续道:“除此之外,车子的动力也有一点要求。”
“最好使用新能源!”
此言一出。
学生们再次点点头,并无什么意外。
毕竟现在这个时代,是新能源的时代。
但凡是个造车厂,不搞个新能源动力都不好意思造车。
汽修专业也下了功夫。
将一部分教学重点转移到了电机与电控上。
所谓新能源,无非就是电池包再加一个电机,其实比正经燃油车还好处理。
秦川继续补充道:“动力方面,不光是你们一个系承担,我会让机电系和我们学校新成立的核工程系和你们一起研究。”
王琦在一旁听的直瞪眼。
核工程系?
我们学校什么时候有了核工程系?
我好歹也是个系主任,我咋就不知道呢?
不过仔细想想,这也没什么。
毕竟一年前,他也不相信一个技校能拥有枪械专业。
“总之!”
秦川强调道。
“期末考试之前,你们这项专升本测试必须做出来,按照集体作品打分。”
“不合格者,没有参加专升本考试的机会。”
“听清楚了吗?”
军事化管理下的学生,都很乖巧。
哪怕有个别人有怨言。
也只能憋在心里。
秦川交代完任务,刚刚走出汽修系的教师。
王琦便赶忙追了上来。
“校长!请留步!”
看到王琦如此迫切的拦着自己,秦川立刻伸手。
“唉!王主任!打住啊!”
“今年学校也很苦难,教学经费什么的,我不可能再加了昂!”
秦川治校的特点,一是严,二是抠。
王琦撇着嘴。
自从见识了秦川把食堂的饭菜往家带之后,他就在也没有燃起过和秦川要经费的心思。
“不是为了钱,校长。”
王琦忧心道。
“我们班的班长,学习成绩最好的胡晓辉,你记得吧?”
秦川点点头。
学校里成绩好的学生,他大概都有印象。
胡晓辉自从进校,各种考试都是第一,甚至还拿过区里的竞赛奖项。
“我当然记得,竞赛一等奖奖金还给人欠着呢,你告诉他别着急,学期末一定给他兑现到账。”
王琦:…………
谁能想到。
偌大的一个技校,竟然连学生两千块奖金都要拖欠。
我甚至有理由怀疑,是不是校长你自己挪用了?
不过眼前。
王琦也不纠结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
“也不是奖金的事儿。”
“前两天他的家长提出要退学,我各种劝导也没有用。”
“胡晓辉可是我们系最优秀的学生,我是有点舍不得的,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也不能让他退学啊。”
“我的意思是,校长你能不能代表学校,做个家访?”
此言一出。
秦川便不再开玩笑,表情变得凝重。
锦蓉技校一般的孩子家庭情况都不太好。
学习到一半儿退学都是常有的事儿。
有的是因为负担不起学费,有的是因为成年了要外出打工。
要是一般的学生。
秦川也就忍了。
毕竟退学是人家家长的主观意愿。
可是胡晓辉秦川忍不了。
这个学生学习成绩优异,动手能力优秀。
要是这次专升本成功,毕业之后很有可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
从而改变家庭的命运。
秦川义不容辞道:“行!周末我代表学校去家访,一定想办法把孩子留下来。”
“再苦不能苦孩子!”
“再穷不能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