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众大臣和皇子被赶了出来。
因为他们给出的回答实在是太没有价值了,所以给了他们一定时间去解决这个问题。
但问题是……
他们要去那里解决呢?
在场这么多大臣、皇子都解决不了的事,这世界上能够解决的人就已经少得可怜了!
不出一掌之数!
毕竟这可是千古难题!数千年下来也没有见到任何一人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诸位皇子不知接下来去向何处?”魏国公徐达试探的问了一句。
可怜他武将出身,着实是不擅长这些事啊!
朱标想了想,有理有节的回道:“我打算去请教自己的老师,太史公宋濂!”
徐达点了点头,宋濂乃当世大儒,文臣之首。
一定能给出解决的方法。
……
出了皇宫,太子朱标就直接奔向自己老师宋濂的住处。
焦急的想要询问对方问题。
“沉心静气!”
但刚刚见到宋濂就被训了一顿:“老夫已经教过你很多次了,你将来是一国之尊,天下共主!”
“不可以遇到一点小事就大惊小怪的。”
“说吧,遇见什么事了?”
朱标生性仁慈宽厚,更是尊师重道。
尽管他真的有很紧急的事情要询问宋濂,但依旧口中称是,平心静气了一番后才开口询问。
“老师,不知您可曾听闻过王朝周期律?”
宋濂一愣,听上去名头倒是挺大的。
但这个东西他连听都没听过。
“未曾听闻,但老夫熟读四书五经,这种不能在经史上留名的东西,想必也不过是些无稽之谈罢了。”
宋濂没有太过在意。
“咳咳。”朱标连忙提醒道:“此言乃是父皇所说。”
宋濂差点一下子没坐稳摔下去了!
连忙往四周看了几眼,发现没人听到他们讲话,顿时心头一松。
这话要是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他的老命怕是就活不长了。
还好朱标素来尊敬他这个师长,根本不会去传话。
“详细说说。”
既然是洪武大帝朱元璋的话,那就很必要听一听了。
随即,太子朱标将方才朱元璋讲过的话复述了一遍,尽管经过两次传播已经稍微脱离了陆子秋的本意。
但还是大致上事情讲明白了。
“不知老师可有方法解决这土地兼并的问题?”
“打破王朝周期律?”
朱标期待的看着宋濂,在他心中,宋濂可是学识惊人的大儒,定然会有一番高论!
只见宋濂仰首叹息道:“开国之君多勤勉,亡国之君多奢侈。”
“国朝之兴亡,自有定数!”
“非人力所能逆转。”
“你看周天下足有八百之数,便是因为周天子广施仁政的缘故,这也是为何至圣先师如此推崇周朝的原因。”
“可以说一朝之气运,都系在了国君之上,只有出现更多的明君,国朝的运势才会长久。”
“而一旦出现暴君,这国朝也就亡了。”
“你看历史上哪一个亡国之君不是暴君、昏君?”
“同时,劝勉君上,这也是我们这些臣子的责任。”
一番话,直接把历史上所有王朝亡国中文臣的责任推了个一干二净。
王朝为什么兴盛,是因为有明君。
王朝为什么兴盛,是因为有昏君。
你要问这个时候文臣都在干嘛?
亡国而已,不关我的事啊!
我只需要换个皇帝效忠不就行了?
反正不管是什么朝代,不管是那个皇帝当政,都需要读书人来管理天下吧。
而朱标听了之后,心里却很不是滋味。
以往听着的时候还没有多少感觉,但现在却尤为明显。
细数下来,从夏朝开始,夏桀王残暴无道,商纣王残暴无道,周幽王残暴无道。
汉献帝更不用说了,这名字就说明一切了!
这未免也太巧了吧?
在今天朱标还没听到过朱元璋讲土地兼并之前,他可能还会觉得都是这些皇帝有问题。
是他们太过昏庸。
但现在,他却隐隐觉得,是这些儒家学士颠倒了因果!
不是因为这些皇帝太过昏庸才亡国。
而是因为亡国了,才被记载成昏庸!
而亡国的根本原因,就是今日洪武大帝朱元璋所说的土地兼并!
不管你再是英明神武的皇帝,只要是碰到土地兼并的末期,再勤劳也无法拯救一个王朝,只会被积压已久的矛盾给撞得粉身碎骨!
而在后世之中……
你就被记载成了昏庸、残暴的皇帝了!
这是朱标第一次觉得他的老师宋濂的话不对。
以前他都是将宋濂的话和儒家学说奉为至理,但现在……他只觉得他们说的话都是一些空谈!
永远触及不了真实的本质!
譬如……土地兼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