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 第150章 崇祯脸都要笑烂了

第150章 崇祯脸都要笑烂了

    时间进入到金秋八月。

    八月是收获的季节,是瓜果飘香的季节,是最为令人期待的收获之月。

    实际上。

    对于崇祯皇帝朱由检而言,今年的八月,就是属于他的丰收月。

    从各地传来的好消息简直源源不断。

    先是陕西传来好消息,汉中流寇起义已被镇压了下去,不仅全歼了数十万的流寇,还抓住了积年的贼首高迎祥,此贼正在押送至京城途中,只要崇祯一声令下,便可将其千刀万剐!

    “高迎祥被擒住了?”

    朱由检呆了呆,有点难以置信,这个自崇祯元年就出现在他耳朵里的巨寇,已经祸乱中原之地六七年之久,屡屡逃出生天,然后又活蹦乱跳的制造更大的破坏,这个把大明江山,当成自己后花园肆意闯荡的闯贼,真的被抓住了,这次再不可能蹦哒了是么?

    “是的陛下,天雄军治军按察使卢象升,为报答陛下和朝廷,带着数百精锐狂追千里,这才把闯贼一网成擒,陛下,咱家认为这卢象升可信可用,之前跟许家庄合作,无非是为了利益而已,但报效大明之忠勇也是有的,否则此次不会如此卖力,陛下,咱家认为有功之臣,就算有些瑕疵,但该赏还是要赏,朝中那些文官,个个圣洁无瑕,可他们往集资理财项目投钱了么,立下过擒获贼首这样的功劳么?”

    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在年轻皇帝的耳边道,他最近看文官们非常不顺眼,明明他管理皇店,为皇室带来收入,跟许家庄走的近了些,平时接触多了些,竟遭到文官们的疯狂弹劾,连他收了几包蕲春年送他的尿不湿,都被文官们在朝堂上抖露出来,极力嘲讽,还建议陛下撤了他这个奸阉,搞的王承恩羞愤不已,颜面扫地。

    自此跟文官们结下仇怨,不可能得到化解!

    好在皇帝还是非常信任他的,没有糊涂到对文官们言听计从的程度。

    “陕西剿贼,卢象升消灭贼寇三万(其他战功分润了出去),亲自擒获贼首,拿下头功,表现可圈可点,虽确实犯下忌讳与大错,但也不可把其完全推到许家庄一方……”

    朱由检想了想道:“此人还是升赏一番吧,但不可给更多的地盘与实权,多给些爵位名誉即可。”

    “陛下英明!”

    王承恩道。

    而到此为止。

    朝廷拔出的足足一千万用于剿灭流寇的钱粮,基本上用完了。

    希望达到的效果和目标,不说100%完全达到,也至少实现了98%!

    歼灭的流寇数量,合计超过了百万。

    一些主要头目,如紫金梁王自用、革里眼贺一龙还有这次的闯王高迎祥等,或被杀,或擒获,几乎全部落网,只剩小鱼小虾若干只。

    战略目标基本达成。

    完全可正式宣布:流寇之患已平,大明中原之地终于恢复安宁,接下来只要好好休养生息即可。

    喜事。

    这对崇祯而言,绝对是件大大的喜事,他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地了。

    时间到了八月中旬。

    又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传来:江南地区农业取得大丰收!

    且是前所未有的超级丰收,江南各府州县的粮食产量,都达到非常惊人的地步,江南官员们的奏折里全是‘年大丰’‘祥瑞之丰’‘亩产千斤比比皆是’等字眼。

    这样的超级丰收,主要是三方面的因素导致。

    其一,来自许家庄的高产良种,在江南之地,得到了全面的推广,农民们的接受度达到了百分之百,并积极引种。

    第二,许家庄的氮肥厂今年四月成功实现了量产,五月份产能达到巅峰,六月份就有大量化肥对外出售,允许周边农民贷款购买,等粮食收获后,以一斤化肥三斤粮食还贷。

    其三,许家庄的抽水机得到了最广泛的使用(组建了专门的抽水队,为南直隶所有农户提供低价租用服务),缓解了无数田地的旱情。农药也零利润出售或免费赠送给许多农户,唯一的要求,就是在粮食丰收后,把余粮全部包销给许家庄,许家庄会给出一个不让农民感到吃亏的收购价。

    即主要是在许家庄的大力推动下,整个南直隶都取得了农业大丰收。

    单水稻总产量就超过300亿斤。

    小麦总产量超过280亿斤。

    玉米、土豆、红薯之类的粗粮,加起来肯定超过500亿斤,反正多到吃不完,只能大量卖给许家庄,用于制作粉条等副食品,或用于发酵成乙醇,进而合成生物柴油。

    总之,今年南直隶地区的粮食产量,至少可满足1亿人的粮食需要,足够养活一半多的大明人口。

    朝廷能收上来的田税,就按3%的税率算,也能征收超过2400万石的粮食。

    即单单江南之地,今年就能提供2400万的粮食,加上丁赋,合计钱粮可能达到3000万,这是大明两百多年历史中,从未达到过的数字,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记录。

    只要江南各府州县的官员,今年都百分百的完成催科,大明中央今年就不缺钱了,甚至能破天荒的实现结余。

    “今年江南一地的税赋,便可养活半个大明,养活整个朝廷,其他地方收不上一分税赋都可,若江南稳固,则大明江山稳固,江南成朕的财源命根之地也!”

    朱由检兴奋的说道。

    而今年除了江南丰收,湖广也是大熟,粮食产量提高了约两成,能贡献出500万左右的钱粮,虽远比不上江南,但也非常亮眼,未来潜力令人期待。

    到八月下旬。

    皇庄总管方以智今年也没有让崇祯失望,今年又带来了惊喜。

    因为皇家农庄也取得了大丰收!

    今年数量从一百座增加到足足三百座的皇家农庄,虽然在粮食的亩产上出现了下降(主要是节约了抽水机、农药等方面的成本),但依然实现了丰收,三百座的皇家农庄,近千万亩的耕地,合计收获40多亿斤的粮食,其中七成留下作为口粮,另三成上缴皇帝内帑。

    即又将会有大概一千万石的粮食,进入崇祯的内帑,为他自由的支配,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皇家农庄计划》,本来是计划在五年内,实现年入五百万的钱粮,没想到这才过去两年,方爱卿就提前完成了目标,超额完成了任务,果然是朕之子房、卧龙,给朕带来莫大的惊喜,不知强过袁崇焕之辈多少倍。”

    崇祯搓着手掌,兴奋的在殿内走来走去,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消散过。

    因为朝廷有钱了,大明这台庞大复杂的统治机器,就能正常的运转起来,不会遇到点危机就捉襟见肘,拿不出钱粮进行应对,甚至只能任由形势恶化下去,陷入无解的恶性循环中。

    崇祯的内帑现在也有钱了!许家庄的商船队,最近已把足足350万的钱粮物资,送到了天津港,这几日就能填充进干涸的内帑中,或者存入天下通银行也可,但为了保险起见,崇祯还是选择落袋为安。

    从下个月开始,三百座皇家农庄的余粮,也会相继送到京城。

    还有一个好消息就是,最近朝廷的文官勋贵们,一些皇亲国戚,以及普通的家里有些余财的升斗小民们,看到皇帝的内帑开始充裕起来,知道年轻的皇帝有钱了,大明帝国国运已经扭转,正变的蒸蒸日上。

    这些人心思动起来了,忽然跑来锦上添花,主动申请加入到皇家的《集资理财》项目中,想跟着享受每年3%的利息分红,顺便得到皇帝的信任和重用,利于仕途上的发展。

    毕竟每年3%的利息分红啊,这比把钱藏在地窖里发霉强太多了。

    而且天下通银行再胆大,也不可能对皇帝的本金下手,安全性是非常有保证的。

    再看眼下的大明,流寇内患已除,财政危机成功摆脱,居然隐隐有了中兴之迹象。

    所以必须加入皇家集资理财项目,共享其中的好处红利,又能得到陛下看重和信任,可谓一举夺得。

    崇祯自然来者不拒,谁想加入都欢迎,没有任何门槛。

    于是——

    五百万。

    八百万。

    一千万。

    八月底,天下通银行的皇家理财账户上,存款总额达到了惊人的一千五百万两。

    朱由检感到非常的吃惊,没想到大明民间如此之富,单单他的这个理财账户,单单京城一地,就吸引超过一千五百万的存款,那么北直隶有多富?江南有多富,整个大明的财富加起来,究竟会有多少?

    反正肯定是远远超出他的想象,很可能到处都是民间巨富,只是表面都十分低调而已。

    理财账户上的存款大幅增加,崇祯自然是非常高兴的,每天乐呵呵的,脸都要笑烂了,因为这么庞大的存款,每年给他带来的利息分红就超过三十万两,这是个相当可观的数额,又能多办不少的事。

    只是私下里。

    朱由检傲娇的对负责管理皇家理财账户的周皇后道:“哼,这些人到现在才入股朕的集资理财项目,妄想得到朕的信任重用,呵呵,他们想太多了,不管他们入股多少银元,都不过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之辈,朕岂会信任他们?”

    “陛下,不管什么之辈,把银子送来才是真的,虽然他们令人不快,但总比不入股的人好一些。”

    周皇后说道,原先贤惠高洁、知书达理的她,经过现实的教训后,此刻也染上了些看重金钱的庸俗气,但没办法,钱这个东西太重要了,她必须得掌握一些,绝不能再活在抬不起头的拮据窘迫中。

    “梓童,形势大好,形势一片大好啊。”

    朱由检搂着周皇后的香肩,开始憧憬着未来:“今年扫灭了流寇,明年就可开始全力针对辽东的建奴了,如同对付流寇一样,先筹集三千万的钱粮,再用钱粮砸死他们!唯一值得重视的,只有江南的许家庄了,不过,待朕再励精图治几年,呵呵,许家庄……”

    他眼里闪烁寒芒,自信挂在脸上,似乎想到了如何对付许家庄的好办法。

    “嗯,陛下,我相信你可以的。”

    周皇后头枕在他的肩膀上,柔情无限的道,不管陛下有什么样的雄心壮志,她都会站在他一边,给予他最大的支持和鼓励。

    ……

    只是就在朱由检笑容满面,雄心万丈的时候。

    崇祯六年,九月。

    大同府,长城以北的大草原上,一支规模庞大的人数可能不少于二十万的军队,正在集结当中。

    此刻中军位置,一辆打了把四方黄罗伞的,用八匹骏马拉动的乘輿上,一名体态肥胖,面色赤红,穿着黄袍马褂的中年男子,正端坐在龙辇样式的椅子上,深邃的目光看向南方,脸上闪过时不我待的急迫。

    他喃喃的道:

    “中原之地的流寇,已被完全剿除了是么?江南、湖广、皇家农庄都获得大丰收?”

    “真不想这个时候入关啊,本王的神威大将军炮,才刚刚造出数门而已。”

    “但没时间了,若无法继续削弱消耗大明,建州必败,八旗必败!本王必被崇祯小儿所擒矣~”

    “儿郎们,都给本王狠狠的杀,奋力的冲!若可以的话,此次就一举灭明,坐了大明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