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开局邀请朱元璋和朱棣造反 > 第十七章 朱允炆的想法,文官们的反应

第十七章 朱允炆的想法,文官们的反应

    当今皇帝陛下的诸位皇子,大多数都是跟着朱元璋征战天下的时候出生的。

    虽然没有太子朱标那么优秀,但是也不是自己随便能够摆布的。

    因为这些皇子基本上都是经历过战乱的,就算是没有经历过战乱,

    也是在朱元璋和一众开国武将的功绩中耳濡目染成长起来的。

    这些人最信奉的就是强大的武力,觉得武力能够解决一切困境。

    这种人对于自己等人来说是最头疼的。

    相比较而言,眼前的这位简直就是自己心目中最优秀的人选了。

    朱允炆虽然生性凉薄,而且刻薄寡恩,久居宫闱而不知天下大势。

    但是受到的是最正统的儒家教育,再加上从小被自己等人灌输的就是那一套圣君垂拱而治的思想。

    差不多可以说是对自己这些人言听计从。

    “皇长孙殿下,太子殿下驾薨已经多日。”

    “国中储君暂失,难免会引起动荡不安。”

    “所以今天臣等前来拜见皇长孙殿下,就是为了大明的江山考虑。”

    朱允炆听到这些人的话,眼底闪过一丝喜意,脸上却没有露出什么别的表情。

    而是装作镇定的说道:

    “我父王刚刚驾薨不久,诸位谈论这些,是不是有些不合时宜?!”

    虽然已经尽可能的表现出平静了,但是语气中的那种期待和兴奋,

    又怎么能够瞒得过在场的这群官场老油条。

    不过这些官员也没有打算揭穿朱允炆,毕竟眼前的这个皇长孙,可是自己未来的政治资本所在。

    所以在听到朱允炆的话之后,众臣一脸严肃的说道:

    “太子殿下驾薨,臣等心如刀绞,痛彻心扉,恨不能以身代之!”

    “然而国不可一日无储君,臣等还需要为大明的将来计。”

    “想来太子殿下泉下有知,也会为臣等的所作所为感到欣慰的。”

    听到众臣的话,朱允炆装作一脸为难的说道:

    “哎,诸位的忠君爱国之心令人感动,父王泉下有知,必然会倍感欣慰。”

    “既然如此的话,诸位觉得哪位皇叔有资格继承大统?”

    朱允炆明知道这些大臣们的目的何在,但是却故意不说自己的心里所想。

    表现出一副对大位没有兴趣的样子。

    众人自然是明白朱允炆的心中所想。

    于是开口说道:

    “皇长孙殿下何出此言?”

    “所谓长幼有序,嫡庶有别,乃是自古以来的道理。”

    “也是朝廷稳定的重中之重,皇长孙殿下万万不可再说这种话!”

    “当今太子驾薨,陛下自然是要立您为皇太孙,大明朝廷才能够稳定。”

    听到众臣的话,朱允炆的心中一阵暗喜,嘴上却拒绝道:

    “诸位这是什么意思,允炆德薄才浅,况且年纪还小。”

    “偌大的大明需要一个年富力强的继承人,皇叔们个个都是文武兼备。”

    “有他们在,大明方能够长治久安!”

    朱允炆的话音刚落,大臣就开口说道:

    “皇长孙殿下此言差矣,正是因为他们个个文武兼备,要是立了某位王爷为太子,大明才真正的危矣!”

    朱允炆开口问道:

    “此话怎讲?”

    大臣说道:

    “立嫡不立庶,为的就是国家长治久安,否则的话,诸位王爷都觉得自己有机会问鼎大位。”

    “等到今上驾崩之后,这些手里有兵权的王爷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到时候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天下再次陷入战乱之中。”

    “这种情况,恐怕皇长孙殿下也不想看到吧。”

    听到这些大臣的话,朱允炆赶紧开口说道:

    “那是自然,天下百姓已经经历了太多苦难,怎么忍心让他们再次陷入战乱之中。”

    说到这里,朱允炆坐直了身体:

    “既然这样的话,那我也就不推辞了。”

    “为了天下的黎民百姓,就请诸位老师多多费心了!”

    朱允炆的话说完之后,一众大臣的脸上露出了满意之色。

    但是随即朱允炆便提出了新的担忧:

    “只是我的这些皇叔们,各个手里都有兵权,等到我将来继承大位之后。”

    “我的这些个皇叔们若是不服朝廷号令那又当如何呢?”

    朱允炆说的话并非不无道理,朱元璋分封诸王的时候,可不仅仅只是为了给自己的这些儿子们找一个食邑之地。

    而是有这自己的考虑的,这些藩王所在的地方,要么就是围绕着京城周边。

    一旦京城有变,这些周围的藩王能够立刻带兵进京勤王。

    要么就是在大明的边疆,随时准备抵御外族的入侵。

    而且越是靠近边疆的藩王,手里的兵权也越大。

    听到朱允炆的话,大臣们笑了笑说道:

    “皇长孙殿下倒也不必担心,昔日汉景帝的时候,就已经行过一次削藩。”

    “虽然有些动荡,但是最后换来的却是文景之治,以及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将来等到皇长孙殿下登基之后,再来一次削藩即可。”

    “想必那些藩王们绝对不敢有什么异动,否则的话就是天下群起而攻之。”

    这些文臣的话让朱允炆颇为意动,文景之治一直以来都是后世当权者的榜样。

    要是自己也能够做到这一步,那岂不是可以和文帝景帝相媲美了?!

    想到这里,朱允炆的呼吸都不由自主的粗重了起来。

    没有人能够拒绝青史留名的机会,朱允炆也不例外。

    “好!等到我继承大统之后,立刻就开始着手削藩。”

    “将各地的藩王剿灭之后,到时候就垂拱而治。”

    “大明的江山就全仰仗诸位老师了。”

    “到时候咱们君臣相宜,也在史书上留下一段美名。”

    如果此时朱元璋或者朱高烨在这里的话,一定会忍不住骂朱允炆是一个蠢货。

    将老朱家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就这么交到这些腐儒的手里,

    而且还要将老朱的藩王给灭了。

    这种人不是蠢货是什么?

    但是这些话却是这些文官们最想听到的,

    也是这些文官一直以来给朱允炆灌输的思想。

    听到朱允炆的话,众人不由得相互对视了一眼,眼神之中闪着得意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