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老朱,你的外孙被人骗婚了! > 15 这姑娘究竟秉性如何

15 这姑娘究竟秉性如何

    赵景简单擦洗了一下,才进了厨房。

    两个陶碗放在桌上,都冒着热气。

    “煮了什么?”

    赵景坐下一看,是一碗粥。

    他这碗里面有差不多半碗的米,对面小姑娘的那碗,就是单纯的米汤了。

    赵景眉头微皱,问道:“怎么不给你自己舀点米?”

    小姑娘摆摆手,说:“我不是很饿呀。”

    “早晨和夫君一同喝了一碗粥,中午喝着米汤就可以了。”

    林安安在家里,一日也是吃两餐的。

    来到赵景这里两天了,基本每天都是吃三餐。

    之前有剩菜,配着米汤也能饱肚子。

    赵景也就没管她。

    但是今天连个配菜都没有,她就喝点米汤怎么行?

    赵景起身,走到灶前,掀开锅盖。

    里面也就剩下一点米汤,底下还飘着几粒米。

    看来这一锅粥的米几乎都在自己的碗里了。

    昨晚吃的也是差不多。

    赵景不禁有些无奈。

    “你昨天中午也是喝了一碗米汤?”

    林安安不敢说谎,讨好的说道:“我够了的。”

    赵景无奈的说:“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吃这么一点东西怎么够呢?”

    “长身体?”

    林安安歪着小脑袋,似乎对赵景这个说法很是不解。

    她已经十七岁了,还能长吗?

    赵景拿起筷子,拿筷子的头点了顶了一下小姑娘的额头。

    “才十七岁,当然可以再长。”

    “来,你也吃点米。”

    赵景把碗里的米扒拉了一点给林安安。

    林安安赶紧捂住自己的碗,说:“我不要,夫君吃!”

    赵景眉头微皱了一下,小姑娘似乎有些害怕他生气,慢吞吞的把挡住碗的手移开了。

    “可以了可以了!”

    眼看赵景碗里的米都要去了大半了,林安安着急了。

    她按住赵景的手,可怜兮兮的看着他。

    “夫君,我不要这么多米,夫君吃。”

    赵景看她那小样子,不由得笑了一下。

    坐在小姑娘的旁边,赵景吩咐道:“行,再给我装点米汤。”

    林安安赶紧起身,又给赵景碗里加了米汤。

    两个人坐着,各自喝着碗里的粥。

    赵景的粥加了一小块饴糖,但是又加了米汤,冲淡了不少味道。

    “加了糖?”

    林安安喝了一口碗里带了一点点糖味的米粥,大眼睛高兴的眯了眯。

    听到赵景的问话,她转过脸说:“是呀。”

    “家里没有菜了,怕夫君吃不饱,所以给你加了点糖。”

    “甜吗?”

    其实粥里的甜味非常淡,但是赵景却笑着回答:“很甜。”

    “还是你考虑的周到。”

    得到赵景的夸奖,林安安高兴的不得了。

    她低下小脑袋,呼噜呼噜的喝着碗里剩下的米汤。

    那可爱的小样子,让赵景不禁失笑。

    粥还剩下两三口的时候,外面就传来了喊声。

    林安安还没回过神来,就看到赵景把剩下的米汤三两口喝完了。

    “安安,你在厨房收拾着。”

    “先不要去前厅里。”

    赵景说完,很快就走了。

    林安安才后知后觉的想起。

    夫君的大伯和赵家村的族长,今日带着媒人去她家了。

    估计现在刚从林家村回来。

    林安安握着碗的小手紧了紧,刚刚因为高兴而亮亮的大眼睛,也黯淡了不少。

    她起身,把碗筷收拾好,听到前厅有交谈声。

    夫君让自己不要去前厅……

    尽管很想去听听他们说话,但是林安安还是听话的没有靠近。

    ……

    客厅里。

    赵景邀请族长和大伯他们坐下。

    其他族人已经先行回去了。

    族长看起来气的不轻,看了赵景一眼,没有开口说话。

    赵景大伯赵有天也有些气,不过对着自己的侄子,他还是把怒气压了下来。

    “景儿,那林家人,简直是不可理喻!”

    赵有天想起早上的事情,都觉得膈应。

    “做出了这样的事情,居然还敢大言不惭的说自己没做过。”

    “说要我们把人带回去,当面对质。”

    “后来你叔公生气了,说要去报官,让县太爷处理此事,他们才肯认账。”

    赵景听了,也眉头微皱。

    这样的家庭,小姑娘一个拖油瓶,也不知道吃了多少苦。

    随后,赵有天从怀里拿出一块碎银子。

    “他们家退了我们二两银子的彩礼,这个你先拿着。”

    林家人见赵家村的人没有把事情闹大,反而是私下找他们谈的。

    他们料想这事有转机,于是一开始扯高气扬,死不认账。

    还想反咬一口。

    最后,赵家村族长说林家村如果继续抵赖,还意图污蔑他们赵家村的人。

    那他就带着族人去报官!

    到时候林家人一家都要被抓进大牢里,他们在书院读书的儿子,也不用指望再回书院读书了。

    林家人这才害怕,愿意和他们和解。

    只是他们一口咬定,自己家也白白搭进去了一个女儿。

    这女儿肯定是不能要回来了,所以只肯退二两银子的聘礼。

    赵景听了,都不禁为这家人的厚脸皮而感叹。

    那块碎银子,赵景也没推脱,直接收了下来。

    这事就算是了结了。

    只是族长脸色很是不好看。

    等到族长走后,赵有天才私下问赵景。

    “景儿,你老实和大伯说。”

    “这林安安,秉性究竟如何?”

    “大伯知道你是个心善的,但是你也看到了,这林家人不是好相与的。”

    “如果这姑娘秉性真的不好,那我们还得趁早打算。”

    赵景笑了笑,说:“大伯,我昨日就说了。”

    “林安安确实挺好的。”

    “虽然长得瘦小了一点,但是很听话,干活也很利索。”

    赵有天看了他确实对林安安挺满意的,也不再劝。

    反正他们都在村里,如果真的发现这个林安安有什么不好的心思。

    他们村里人也不会让她继续留在这里了。

    赵有天点了点头,说:“你年纪也差不多了。”

    “现在也长大了,知人事了。”

    “虽然还在读书,但是你家中就剩你一个。”

    “所以大伯还是希望你早些生个孩子出来,屋里也热闹一些。”

    “对了,过一阵子林安安不能生的话,大伯再给你物色过别的女子。”

    赵景:“……”

    大伯,话题怎么突然歪到这里来了?

    不过看大伯的样子,对林安安确实印象不大好。

    赵景也无法,只能一步步的让林安安被村里人接受。

    看到赵景脸上的局部,赵有天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行了,没什么事我就先回去了。”

    “晚点你文高弟弟会从书院回来,晚些去大伯家里吃饭。”

    赵有天说完,刚想走。

    赵景赶紧喊定了他。

    “大伯你等等。”

    赵景说完,转身往内室走。

    赵有天疑惑的看着他,不知道赵景要做什么。

    很快,赵景手里又拿了一个银锭子出来。

    “大伯,这里有十两白银,是还你的。”

    赵有天不高兴的说:“昨天才还了十两,这十两你留着花就是了。”

    “下个月回书院,又要交束脩,又要买纸笔。”

    “现在你屋里有人了,身上的衣裳这么旧了,去裁点布回来,做几身新衣。”

    赵景听着赵有天拒绝的话,不禁心中一暖。

    他笑着说:“大伯,这个你就拿着吧。”?

    “我今日去交文章得了十两银子。”

    “后面又在刘府那里得了十两银子。”

    “我现在,可是不缺银子花的。”

    听完赵景把今日发生的事情说了,赵有天手机捏着这块银子,一路思考到了家中。

    赵有天的媳妇李氏看他手里捏着一块银子,一副沉思的样子。

    不由问道:“当家的,这是怎么了?”

    “这银子从哪里来的?”

    赵有天才回过神来,把银子递给李氏。

    “这是景儿还给我们家的。”

    李氏惊讶的喊了一声:“哎呦,这才两日,景儿就还了我们二十两银子。”

    “我听村里人说,景儿今日又走了大运。”

    “在城里一群读书人里,拿了什么彩头,里面理由十两银子呢!”

    “那个林安安看起来瘦瘦小小,一副养不活的样子。”

    “想不到却是一个旺夫的。”

    赵有天闷闷的应了一声,不过心里的纠结倒是少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