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show-app2{width:100%;clear:both;dispy:block;margin:0010px0;border-radius:3px3px;border:1pxsolid#f2f2f2;}.show-app2-content{float:left;width:70%;background:#dff0d9;font-size:14px;padding:10px0px;color:#3d783f;border-radius:3px003px;line-height:22px;}.show-app2-content.show-app2-cover{float:left;margin:0px10px;height:40px;width:40px;}.show-app2-content.show-app2-detail{float:left;}.show-app2-content.show-app2-detailp{margin:0;}@media(max-width:768px){.show-app2-content.show-app2-detail.show-pc{dispy:none;}}.show-app2-contentimg{width:36px;height:36px;border-radius:50%;}.show-app2-button{background:#44a048;border-radius:03px3px0;float:left;width:30%;text-align:center;padding:10px0px;color:#fefefe;font-size:14px;position:retive;line-height:22px;}.show-app2-button:after{content:"";width:8px;height:8px;border-radius:50%;background:#ff6666;position:absolute;top:3px;right:3px;}</style>房俊回道:“东征在即,兵部承担绘制舆图之重担,兵部上下自然不敢懈怠。前两日,经由兵部数十位经验非富的书吏齐心协力,将辽东传回之信息予以汇总、甄别、分辨,依然绘制完成高句丽之舆图,其过境之内历历在目,绝大部分都清晰可辨。”
“高句丽全境?”
李绩闻言蹙眉道:“事关重大,越国公万勿胡吹大气。”
言语有些不客气,不过这也是两家关系亲近,他又素来将房俊视为晚辈的情况下。
房俊笑道:“英国公多虑了,东征之意义,下官如何不知?万万不敢在这等大事上弄虚作假、哗众取宠。”
他转向李二陛下,说道:“陛下,请让内侍前往兵部,命崔敦礼即刻将高句丽之舆图拿来,请陛下与诸位大臣观摩斧正。”
李二陛下很有兴致:“可!”
当即命内侍总管王德亲自前去兵部,宣召崔敦礼命其将舆图带到皇宫里来。
一旁的萧瑀笑道:“若是当真已经绘制完成高句丽之舆图,越国公可是大功一件,堪为东征之首功。”
行军打仗,无非是天时地利人和而已,如今之战术更是推陈出新,一方面是军队的战斗力,一方面是后勤辎重的补给,还有一方面便是能够有清晰的舆图,可以充分考虑战场的种种条件,予以指定相应的战术。
在军队战力差距不大的情况下,一份完整、精确的舆图,往往就意味着一场胜利。
因为在这个年代,舆图的绘制实在是太难了……
当然,自家人嘛,相互吹捧自吹自擂一番,为不能亲自参与东征的房俊讨一点好处,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房俊却摇头道:“宋国公有所不知,此番为了绘制高句丽之舆图,兵部共有百余位细作潜入高句丽境内,散步之各处穷山恶岭,更有两百余位商贾愿意无偿提供掩护,并且予以协助。”
说到这里,他转向李二陛下,诚恳道:“这份舆图之问世,凝聚了兵部上下以及无数商贾百姓之心血,因此牺牲之官吏、百姓,达到三十余人。若是战后论功行赏,某愿意不居寸功,将功劳尽皆让给兵部官员,升官晋爵丰厚赏赐,并且对那些自愿协助刺探敌国军事要塞的百姓,更要予以嘉奖,吾大唐子民一心为国,哪怕身在敌国亦会舍生忘死报效家国,这份赤诚之忠心,必须得到嘉奖,否则岂不是让那些忠孝国民心灰意冷?”
李二陛下默然颔首,慨然道:“正该如此!刘侍中,将此事记下,待到东征之后论功行赏,就如越国公之言,将那些在此战当中协助帝国之百姓尽皆登记造册,予以嘉奖。为帝国牺牲者,可酌情赐予其爵位勋阶,昭告天下,荫萌家族!”
“喏!”
刘洎赶紧应命。
大臣们齐声道:“陛下英明!”
大唐尚武之风浓郁,因此才能使得民风剽悍,短时间内便可聚集大规模的军队,府兵与募兵两种制度并行不悖,共同筑建起如今威服四海的庞大帝国。
爵位勋阶那是必须要通过实打实的战功来兑换的,不少历经战阵的老兵都未必能够得到足够的功勋进而被钦赐爵位勋阶。
而爵位勋阶除去算是一个无比崇高之荣耀,在乡间会得到与乡老等同的待遇,任谁都得高看一眼之外,更有减免赋税、赐予永业田这等实打实的实惠。
可以想见,只要这道敕令一经颁布,必然使得民间士气暴涨,尚武之风愈发浓郁。
兵部就在承天门南的皇城之内,王德一溜小跑,不一会儿的功夫便打了一个来回。
崔敦礼气喘吁吁的来到御书房,身后跟着两个满头大汗的小内侍,一人背了一个装书的山藤编织的书箱,放到御书房的地上。
崔敦礼喘了几口气,这<style>.show-app2{width:100%;clear:both;dispy:block;margin:0010px0;border-radius:3px3px;border:1pxsolid#f2f2f2;}.show-app2-content{float:left;width:70%;background:#dff0d9;font-size:14px;padding:10px0px;color:#3d783f;border-radius:3px003px;line-height:22px;}.show-app2-content.show-app2-cover{float:left;margin:0px10px;height:40px;width:40px;}.show-app2-content.show-app2-detail{float:left;}.show-app2-content.show-app2-detailp{margin:0;}@media(max-width:768px){.show-app2-content.show-app2-detail.show-pc{dispy:none;}}.show-app2-contentimg{width:36px;height:36px;border-radius:50%;}.show-app2-button{background:#44a048;border-radius:03px3px0;float:left;width:30%;text-align:center;padding:10px0px;color:#fefefe;font-size:14px;position:retive;line-height:22px;}.show-app2-button:after{content:"";width:8px;height:8px;border-radius:50%;background:#ff6666;position:absolute;top:3px;right:3px;}</style>气,这才施礼道:“下官兵部左侍郎寸崔敦礼,见过陛下,见过诸位上官。”
李二陛下显然对崔敦礼的观感很好,温言道:“崔侍郎不必多礼,舆图可曾带来?”
崔敦礼道:“已然带到。”
说着,将书箱拿起,左右张望一番,请示道:“陛下明鉴,舆图过于巨大,不知陛下可否允许微臣将这面墙壁腾空,用以张挂舆图?”
他指了指西侧的墙壁。
相比于另外几面拜访了书架、书案等等家具,这边墙壁只是挂了有些稀罕的装饰,有鹿角、狼皮、还有一副强弓、一柄宝剑,相对来说简约很多。
李二陛下颔首道:“可。”
王德便赶紧上前带着两个小内侍将装饰物尽皆取下,暂且放在一旁,然后帮着崔敦礼打开书箱,将舆图取出,用一根根细小的钉子仔仔细细的展开之后钉在墙上。
四张特制的纸张拼凑成一幅巨大的舆图,差一点将整面墙壁都给占满,舆图上密密麻麻的画着各式各样的线条,而箱子里,依旧还剩下几十张舆图……
李二陛下起身来到舆图之上,仰首观望,大臣们也都纷纷起身站在李二陛下身后。
一直以来,房俊便以能力卓著而闻名,尤其是其时不时鼓捣出一些匪夷所思的方式方法,闻所未闻,令人叹为观止。大家都知道房俊自从第一日入主兵部,便开始主导天下舆图之绘制,今日初见成品,自然心中好奇,急于一观。
只见舆图之上自幽营二州开始,由辽河一直向东,直至扶余国大部,向南则直达牙山湾、竹岭一线,与百济、新罗交界。
崔敦礼指着地图介绍道:“高句丽自建昭二年正式建国,国都设在国内城,其民主要是濊貊和扶余人,后又吸收一部分靺鞨人及三韩人。北魏始光四年,高句丽第二十代国王长寿王在位之时,将国都由国内城移都平壤城,至此,高句丽的扩张方向由寒冷的辽东逐步开始向温暖湿润的半岛转变,后逐步扩张,目前占据了大半个半岛,疆域辽阔,不过因为气候苦寒,所以地广人稀,且多为不宜耕种之山地丘陵。”
指着地图,崔敦礼娓娓道来,将高句丽之溯源以及目前之国势讲得清清楚楚,往昔对于高句丽只是一个模糊的认识,眼下却犹如历历在目
李二陛下赞叹道:“崔侍郎熟读史书,胸中自有沟壑,当再接再厉,为帝国立下殊勋,朕必不薄待!”
崔敦礼心中激动,施礼道:“多谢陛下赞誉!不过微臣不敢居功,实是房尚书整日里耳提面命,严令吾等兵部官员定要熟知高句丽之人文历史、地形国势,才能有的放矢,做出针对的部署,为东征之胜利贡献一己之力。”
李二陛下回头瞅了一眼房俊,满意道:“兵部上下一心,筹备得力,东征之后,朕必然不吝于嘉奖!”
大臣们看着崔敦礼,纷纷赞叹。
这位出身于清河崔氏的子弟,因其出众的才能以及房俊不遗余力的举荐,屡次进入陛下的视线,已然算得上是“简在帝心”了,假以时日,怕是最低的成就也得是六部尚书,便是进入政事堂也未尝不能。
冉冉升起的一位帝国重臣呐……
李二陛下看着舆图之上密密麻麻标注的城池、山脉、峰峦、河流,心中颇为欣慰:“来,崔侍郎给朕好好讲解一番高句丽之地势。”
“喏!”
崔敦礼信心倍增,沉稳道:“陛下请看,高句丽与大唐接壤之处在辽河之西,亦即是营州之地。而自从贞观初年以来,高句丽为了防备大唐攻伐,自知无法在野战之中抵御大唐之兵锋,故而由此向着纵深之处延伸,在紧要之处都建筑了山城、堡垒,起作用犹如长城一般,只不过限于其国力,无法将无数座山城连成一片,作为抵挡大唐之防线。而在其国都平壤城,更是于浿水北岸建筑了无数的坞堡,用以抵御大唐天下无敌的骑兵突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