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书肆开张

    嵇氏钱庄的挤兑潮暂停了一阵后,就又死灰复燃了。

    随着库房的银钱渐渐减少,嵇无银难得地焦虑了。

    摆在钱庄大堂中间的那些银钱是不能动的,一动恐怕会引发更大的挤兑危机。

    娘的,嵇氏钱庄,他一共放了将近两百八十万的现银,以为足以应对所有大小规模的挤兑。

    这个数额的现银,差不多都相当于刘张两家里其中一家的全部家资了。

    哪里知道南地乱了,六大世家有五家来提款,搞得他都疲于应对。

    现在,嵇家目前是挤不出一两银子来了,他得好好想想怎么办了。

    “莫慌,稳住,该我们出手了。”薛诩安慰他。

    嵇无银撑住了这么长时间,牵制着谢湛的精力,为他们赢得了猥琐发育的时间。

    周镜是南地的一个读书人,家境中等。

    最近南地因为六大世家混战,乱得很。

    事情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他都懵的。只知道,最初是因为普贤寺香客街山洪爆发的时候,陆家大少陆西华将香客街前后门都给锁了,最终导致陈家死了将近三十人,包括陈家家主以及诸多族人。

    陈夫人前往衙门击鼓鸣冤,声泪俱下地控诉陆西华的罪状。

    杀人偿命,更何况陈家死了那么多人。这时,陆家这时要是将陆西华交出,就啥事也没有了。

    陆家家主的做法实在是太令人生气了,他竟然公然包庇自家长子!以致舆情哗然。他说什么儿子是去捉奸的,给门上锁并不是冲着陈家去的。

    问他捉谁的奸,陆家又三缄其口,怎能不让旁观者气愤?

    就算他陆西华是去捉奸的好了,但是不是他上的锁,是不是因为他这个举动,以致陈家二三十人在山洪来时被困其中,逃生无门?

    陆西华是死有余辜!

    现在只是让他陆西华一个人赔命,陆家都不允许。

    陆家如此公然无视人命无视王法,实在是叫读书人心里不舒服。

    于是他们这些读书人一起联合抵制陆家的产业,特别是陆家的书肆,不买陆家书肆的书,不买他们的笔墨纸砚……

    转而支持起陈家的产业来,陈家太可怜了。

    周镜这些读书人不知道,正因为他们的支持,反而让陈家和陆家斗了个旗鼓相当。

    陈家因此膨胀了,昏了头,被带上了歧路。

    到了这时,陈家已经骑虎难下了,除非他们能打败陆家,并吞其资源。

    此时陆家也是一样的。

    话说回头,周镜一直留意着衙门的动静。可是现在一阵子过去了,陆西华依旧在大牢里待着,没有受到应有的惩处。

    就好让人生气!

    只是,他们对陆家的书肆依赖挺深的。就比如现在,他手上的笔墨纸砚用完了。

    而且对于读书人来说,书籍本就是他们的精神粮食,短时间缺一缺可以,但长时间缺乏,不行的。

    有一说一,陆家的书籍、笔墨纸砚还是很有品质保障的。

    南地也有别的书铺,但品质相当的,价格要比陆家书肆高,价格相当的,品质都不如陆家。

    而且陆家身为南地的书香门第,还会不时地放出一些孤本的抄写本、拓本,这点深受读书人的喜爱。

    可以说,南地很多读书人,之前都是陆家书肆的忠实拥趸者。

    “现在怎么办?”周镜自言自语,难道他们要捏着鼻子认了?这也太没骨气了!

    要知道,这场抵制刚开始时,有位兄台还曾听陆家书肆的掌柜的用鄙夷的语气说,不用管他们,这些读书人能成什么事?他们离不开陆家书肆的。

    他要是灰溜溜地再踏入陆氏书肆,不正应了人家那句话吗?

    读书人们唉声叹气的。

    辽东商会书肆就是在这时候开张的。

    在南地的中心城市番禺,东南西北四个城区,各大陆家书肆或边上或对面,都有一家辽东商会书肆随之铺设开来。

    开张当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和舞狮队齐上阵,热闹得很。

    这样热闹的场景也惹来了众人的目光,南地现在这样的情况,还有新铺子开张,不得不让人感叹,胆子真大。

    周镜也注意到了这新开张的店铺,仔细一看,原来还是个书肆。

    大门两侧,各题着字,右边写着:“想成为人上人吗?来读书吧!知识让你跨越阶层!”

    口气好大!

    周镜踏进书肆前,看了一眼左边,只见其左边门楣上从上到下写着‘辽东商会书肆’六个字,边上还有一行小字:南地番禺东城店。

    其实这样博眼球的宣传词,另外三家店也有。

    比如西城店就是:想改变命运吗?来读书吧!知识让你改变命运!

    俗话说,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读书人面上清高,但不可否认,谁内心深处不是冲着这样的目的去的呢?只不过这辽东商会书肆所用的宣传词比较露骨罢了。

    觉得东城和西城书肆的宣传词太过功利了?

    这个问题,辽东商会也考虑到了,这那就给你们来点文雅的!

    且看南城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身体和心灵,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最后是北城的:看书的最大好处就是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天平庸的困扰。

    反正四家书肆格局大致一样,里面的书籍都是一样的,所卖的文房四宝基本相同,你觉得哪个书肆顺眼就去哪个。

    周镜走进大门后,发现这个书肆很大,统一的淡淡的原木书香风装饰风格,三面靠墙的地方摆上了书架,书架上摆着一本本的书。书肆中间则摆着一大两小三张桌子,大桌子上摆放着笔墨纸砚等文房四宝,另外还摆着两摞纸,纸张边上分别写着‘黄麻纸’和‘雪光纸’两个名字。

    另外两张桌子分别搭配了椅子,占据了整个书肆一半的空间。

    “这是干什么的?”

    开张第一日,伍仁正好看店,听到他的问话,他笑容可掬地答道,“这些桌椅是为各位准备的,你们可以在店里歇脚看书。”

    这么好?“收钱吗?”周镜问。

    “不收。”

    “有什么要求吗?”周镜打量了一下,这两张桌子周围可容纳二十人坐着看书。

    “确实有一个要求。”

    周镜了然,“请说。”

    “在书肆里看书的话,尽量保持安静,勿要喧嚣,打扰他人。”

    听到这个答案,周镜一呆。

    伍仁冲他点了点头,自去忙碌了。

    周镜取了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将书一翻开,发现这些书纸张雪白,字迹工整,但似乎不像陆氏书铺那样卖的都是手抄版。

    突然,旁边的兄台惊呼了一声,“这两本书字迹一模一样!”

    这——这——,辽东商会书肆怎么做到的?要知道,即使是同一个人抄写同一本书两次,这两次的字迹都会有细微的不同。

    周镜想问问手中的书本的价格,但他左右看了看,没发现刚才和他说话的小哥,他拿着书去了柜台。

    周镜发现站在他前面的兄台是和他同一个书院的同窗,不过两人并不认识,只是面熟而已。

    只见他同窗问柜台小哥,“这本书怎么卖?”

    伍仁这时去库房了,这时在柜台守着的是杨韬,他出自甜水新村,是杨威杨总镖头的侄儿。

    杨韬看了一眼书皮,报了个价,“两百文一本。”

    “你再说一遍,多少?”问价的书生都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价格。

    周镜也伸出头,看了一眼那书的封面,他认出来了,这书的价格,在陆氏书铺,得五百文!

    杨韬皱眉:“说几遍都是这个价!这本书比较厚,费时费工费料!不讲价的!”

    周镜沉默了,哪里来的傻子?算了,是这个价就对了,不讲价也对了。

    他问,“小二,这本呢?”

    “三百文!”

    周镜一出声,前面的同窗就回过头。

    他和同窗默契地对视一眼,开始来到书架前选书。

    瞧瞧,他找到什么好东西了?他竟然在这家书铺发现好几本孤本的手抄本!尽管只是手抄本,而非真迹,那也很值得买来细细的好吗?

    因为这样的孤本,陆氏有珍藏,但他们很难借到来的。

    再问价格,便宜得就跟白捡一样!

    于是,这些人开始抢疯了!

    伍仁在一旁维护秩序,“大家不用抢,不用抢,咱们库存充足,不会让大家买不到心仪的书籍的!”

    周镜留意到,好像真的是这样的,他们每买空一本书,书肆的小二就会立即补上。

    于是他心安了,也不抢了,他抱着他挑好的六本书来到柜台前,等着结账回家。

    伍仁帮他核算价格。

    等待的间隙,周镜正好看到边上的纸了。

    于是他问道,“掌柜的,这纸不是银光纸吧?”

    伍仁笑道,“咱们店这纸叫雪光纸,品质很好,不输银光纸的,不信您摸一摸。”

    周镜摸了一下,感觉这纸的品质确实不错,于是就问了一句,“这纸,怎么卖?”

    “一刀二十文。”

    闻言,周镜瞪大了眼,什么,纸也这么便宜?明明这纸的质量不输银光纸啊,价格却只有银光纸的一半!

    “你们这样,能挣钱吗?”周镜忍不住怀疑,他们真不会亏到姥姥家吗?

    之前他们在陆氏书肆买书买纸时,有家境贫寒的,想让掌柜的便宜点,掌柜的还反过来和他们哭穷,说陆家银光纸卖那个价,根本不赚钱。

    伍仁笑道,“不会亏的,只不过挣得少一点罢了。来一刀吗?”

    “来,必须来!”周镜实在是忍不住了,“你们书肆,什么都便宜,这是为什么呀?”

    伍仁给他拿纸,头也未抬,只说道,“知识本该是免费的。只有免费,知识才会被最大限度地传播和交流,才会被更好地改进。这个天下,才会涌现更多的人才。”

    这是他师傅曾说过的话,他一下就记住了。

    “可惜目前我们还做不到免费,只能做到便宜一点。希望能有更多人因此接触到更多的知识。”

    这句话,在这个时代,很震撼人心的。

    周镜此时就久久没回过神来。

    类似的情景,在其他三家书肆也时有发生。

    可以说,辽东商会书肆一开张,就一炮而响,引来了南地极多的读书人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