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当东林党已经失去了威胁后,阉党中人就开始了自己内部的争权夺利。
魏广微因数次做事不合魏公公的心意,最先被排斥了出去。
后来者冯铨和顾秉谦在内阁产生了数次明争暗斗,而自命为魏公公铁杆心腹的崔呈秀又另成一派。
阉党的这几派,虽然在魏公公的压制下,表面还能勉强维持和平,台面下相互之间却都没少给对方下绊子。
对于几派的暗争,心知肚明的魏公公倒是十分乐于见到。
也正因相互角力,几派也就更关注魏公公的眼色。
在几次阉党聚会上,顾秉谦、冯铨、崔呈秀等几派头领,都没能试探出魏公公对袁崇焕的真正态度。
魏公公对袁崇焕竟然是一种不偏不倚的态度,这怎么可能。
对魏公公心意的不确定,这就导致阉党几派谁都不敢对宁远轻易评功。
谁都怕做的不和魏公公心意,让别人占了便宜。
就这样,阉党几派也就只能这样不尴不尬的拖延着。
“宁远评个战功,就这么点屁大的事,你们还要杂家等多久?”
阉党骨干会上,魏忠贤阴测测的问道。
都5天了,魏忠贤实在是等烦了。
你们暗争,杂家不管,可耽误了杂家正事,杂家可就要不客气了。
看到魏公公不耐烦的表情,阉党众骨干才发现,他们似乎闹了一个大乌龙。
闹了半天,魏公公好像对袁崇焕的态度还真就是不偏不倚,不置可否的中立态度。与他们试探时得到的反馈竟然完全一模一样。
不过,要不是魏公公发火,阉党骨干又怎么会相信,魏公公对东林党人袁崇焕竟然会没有什么偏见。
“督公放心,小儿今日就能拿出宁远评功基本方案。”
被崔呈秀抢了先机的冯铨和顾秉谦,一边两眼冒火的狠狠盯了崔呈秀一眼,一边也只好随声附和。
当魏公公已经有了明确的态度后,那宁远评功也就能顺利进行下去了。
天启五年十一月初,朝廷对宁远的封赏终于昭告了天下。
袁崇焕如愿以偿的升任辽东巡抚。
满桂升都督同知,正位总兵。
祖大寿升任副将。
宁远其余人等也各有升赏。
受赏众人中最让人赶到意外的,是前辽东巡抚阎鸣泰竟然也顺利复起升任了顺天巡抚。
宁远大捷,是大明对后金老奴的第一次胜利,这对大明辽东战略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宁远的胜利,证明孙承宗的战略构思还是可行的。
大明确实可以借助坚城把后金锁死在辽东。
那接下来,大明在辽东所要做的那就很简单了。
大明可以依托宁远防线,向前再修筑新的堡垒。
例如在塔山、锦州、右屯再构筑一条新的防线,逐年逐步的逐渐压缩后金地盘。
可是,这种堡垒推进的战法,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实在太费钱了。
大明能支撑得起这种高强度的消耗吗?
这才是摆在魏公公面前最大的难题。
面对如此难题,魏公公现在对于招惹了信王已经后悔了。
最让魏忠贤后悔的,是他招惹信王时选择的借口。
你说杂家选什么借口不好,干嘛非要选非要选个借钱的借口?
这下好了,白送给信王一个表现的机会。
魏忠贤对自己选择的这个借口,后悔不迭。
60万两很多吗?
其实在魏公公眼里,60万两还真只是个小数而已。
不说别的,这60万两就算全让魏公公自己掏腰包,魏公公也能轻松的掏出这笔巨款来。
所以,什么国库不足、内库不够,都只是魏公公做出来的假象而已。
不在皇帝面前哭哭穷,怎么能显出魏公公为国筹措的辛苦。
只是魏公公没想到,牵扯信王后,这个借口竟然会把他自己装了进去。
60万两银子啊!
信王竟然一分钱都没往外掏。
原本魏忠贤的意思是借信王60万,是把钱从信王那边拿到他手中,由他来安排支配。
没想到,信王一分钱没掏,只是空口白牙的就把事情接了过去,还从魏忠贤这里拿去了10万两银子。
更让魏忠贤没想到的是,信王好像就凭那10万两银子就解决了60万两银子的问题。
可这样一来,问题就大了。
魏公公在皇帝面前表演的有多为难,现在问题就变得有多大。
你想,60万两银子逼得魏公公都快要上吊了,可信王轻轻松松就解决了。
这可不是信王掏腰包贴补,而是信王运作解决的。
这一对比,相比信王,魏公公的能力可就显得低了不少。
所以说,凡事就怕比较。
这种比较对魏公公来说,那就更可怕了。
魏公公上台靠的是什么?
靠的不就是远超东林党的理财能力吗!
若是魏公公无法保证朝廷财政的充沛,谁敢保证皇帝不会动换人的念头。
要是皇帝真动了换人的想法,那可怎么办?
心中充满了危机感的魏公公毅然决定,他要马上为朝廷搜罗一笔巨大的财富。
魏公公要马上解除他在皇帝眼中无能的印象。
天启五年十一月中,缇骑再次大规模出京,目标直指江南。
这次出京的缇骑,可不单单是东厂番子了。
这次是东厂和锦衣卫的联合行动。
东厂抓捕东林党人时出现的教训,魏忠贤牢记在心。
为防再次出现偏差,魏忠贤拉上了锦衣卫。
要知道,在大明各个地方上,锦衣卫的力量比起东厂,那强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对于魏忠贤伸出的友谊之手,锦衣卫都指挥使田尔耕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接受了。
虽然锦衣卫一向与东厂不太对付,但魏公公的东厂毕竟还有监察锦衣卫的权利。
而这次联合办案的对象,也不是什么世家名门,更不是什么文士大儒;魏公公要对付的只是一个江南豪商-海宁林家而已。
更重要的是,此次抓捕林家也算是师出有名。因为东厂已经查清,这个林家就是天津劫船案的幕后主使。
林家敢劫圣上关注的船,还惊了信王殿下的驾,这绝对是标准的钦犯。
海宁林家,豪商世家,就冲这名头,也知道林家的家底肯定不少。这查抄林家,那绝对是大有油水的一件事。
既有名头,又有实利,再加上魏公公的友谊,田尔耕也就欣然接受了魏公公联手发财的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