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杀 > 第三十六章 算计

第三十六章 算计

    “左梦庚又给了我一笔补给,有一部分粮食,更多的是兵甲装备。”赵进终于开了口说。

    正抿着茶的李平闻言放下茶碗有些意外的看向赵进,他没有说话,而是等待着赵进的下文。

    但赵进没有下文,这家伙又在检查李平的智商。

    “不少吧?”

    李平迟疑了一会儿后试探着问。

    赵进这里现在是独门独院,其他人在上边又够不着,上边要是发东西了,如果不多,以赵进的性格应该会心安理得的全装入自己的口袋,就像上次他那么干的一样。

    没必要在这儿扭扭捏捏,最多给他们几个象征性的均点儿也就够了,反正到底有多少也没人知道。

    除非是指明发给他们整个全营的补给,然后还很多?让他不好意思了。

    可这不科学啊!

    “嗯,是挺多。”

    赵进居然很痛快的承认了!

    “怎么可能?为什么呀?”

    李平真的有些吃惊了。

    赵进竟然敢承认挺多,那东西一定少不了,这是李平根本就没敢想过的事。

    李平知道左良玉疯狂的扩军行动让其总兵力在目前已迅速膨胀到了20万人。

    是的,没错,是20万。

    这并不是一个秘密,因为大家都这么说,左良玉自己也经常把这个数字挂在嘴边。

    甚至,据说往外府的公开传播是称30万,也就是号30万。

    这是一个非常令人震惊的数字,也是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数字。

    因为这根本就是爆炸式的增长。

    当然,质量就只能呵呵了。

    到底真有没有20万,李平觉得水份还是有的。

    连赵进上报的所部四千人都是在包含了妇女和老幼的情况下还严重冒虚,估计其他的部队也好不到哪儿去,毕竟作为新人的赵进胆子还不敢太大。

    但不管男女老少而只算人头的话,水份也应该不会很大。毕竟目前左良玉手下的大部分中低层带兵的都是新人,是从前的小人物,就像赵进一样。

    而且最重要的是,襄阳府的地方官们也不是吃素的。大明文武不和的传统让文官们对武将一向盯的很紧,并且文官们有完全独立的渠道向上汇报将领们的实际情况。

    号30万但实有20万这种搞迷惑敌军的事当然很正常,可实有的这20万人就不允许有太多水份了,因为文官们要依此来准备粮草装备,皇帝和朝廷更要掌握将领们的实际军力,一旦做假麻烦也会很大。

    左良玉这种老将应该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而且深谙兵事陋习的左良玉有可能已经对下边报上来的数据进行了适当的削减,让文官们即使一个营头一个营头的去打听汇总也不会有大的毛病。

    至于这冒虚的20万人是不是都能当兵用,文官们就没辙了,左良玉说是兵就得是兵,文官们反对无效。

    在20万人面前,赵进那所谓的4000人就真的不算啥了,即使是他们归左梦庚这种小boss直管,也还是并不算个啥。

    更麻烦的是,襄樊地区这几年经过战乱,地方上早已枯竭,尤其是去年张献忠成功突袭襄阳,把周边地区在这里积聚多时的物资劫掠一空,更加剧了地方上物资的紧缺。

    这意味着襄阳的地方政府根本无力供养这么一支庞大的军队,20万人别说武器装备了,光每天的人吃马嚼就是个天文数字!

    事实上,左良玉大军的供养是由整个湖广来承担的,而湖广的地方政府也正在按照2.5万人的数量给左良玉供应粮草。

    没错,是2.5万,这是他们最大的努力。

    大明这些年连年天灾,湖广这个产粮大省在去年也遭受了严重的旱蝗,今年虽说没闹蝗灾,但却也旱的厉害,官府能凑出这些粮食确实也差不多到了极限。

    虽然早稻刚刚收完,但总不能把新收上来的粮食都给左良玉的军队吧!

    地方政府无力供养,左良玉当然也不可能管的了,否则也不会任由大家去抢了。

    “左良玉从朱仙镇带回来的不足百人,加上后续收拢的溃兵也没有过千,然后我们还占了小三百。”赵进抛出了他终于打听到的重要内幕。

    “什么?”李平愣住了,然后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还记得带我们进襄阳的那个左良玉的亲兵么?”看李平点了下头后,赵进继续说:“他透露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实际上,左良玉的老部队基本已不复存在,他现在完全是在靠降兵叛将和土匪山贼们支撑着门面。”

    “枝强干弱可不是好事,而且这些人并不值得信任,更不能委以大任。”李平皱起了眉头。

    “没错,所以他更要抓住我们。我们现在已成了他重要的基本盘之一,因为我们是官军正途出身,我们多少也算是他原来的兵马,我们更值得信任。”赵进笑了起来。

    “原来如此。”李平终于全明白了过来。

    赵进的陡然连升,他们被安排驻扎于襄阳城内,一切的一切都疑惑顿开。

    已经输掉了裤子的左良玉的确需要紧紧抓住他们。

    “不过,大哥你的功劳也是大大的。我们总归不是他的老底子,能这么快就被接纳信任也不容易,天上可没有掉馅饼的道理。”李平紧接着却恭维起赵进来。

    这其实也不能算是恭维。

    那么多军队,大家都想攀上左家这个高枝升官发财,竞争自然十分激烈,而得到补给正说明他们已被认可成为了那绝对少数的左家新进嫡系,这里面所花的心血自然可想而知。

    “那是。没我,你们就等着喝西北风吧!”赵进一脸的得意,欣然接受了李平的恭维。

    “粮食有湖广接着,可兵甲装备哪儿来的?襄阳不是已经让张献忠搬空了吗?”李平才想起这个重要问题。如果说少量的可以理解,但大量的就反常了,那些东西生产起来可是非常耗时的。

    赵进眨了眨眼后终于慢慢的打开了话匣子。

    原来,一支船队前几日在樊城的码头卸下了大量调拨来的物资。襄阳是空了,可湖广并没有空,大明也没有空,然后襄阳还有非常便利的水路,从其他地区转运物资自然也方便的很。

    朝廷正在为左良玉的军队重新武装,左良玉的疯狂成功了,据说以后还会有。

    左良玉有了补充,他的亲信部队自然会被优先补充。果然,赵进在昨天从左梦庚那里领到了一部分粮食和大量的兵甲装备,这也代表着他们正不断的被认可。

    然后问题却也来了。

    领到这些东西,怎么分就成了关键。

    这游击营可不光他赵进自己,还有下面其他几支实力强大的总营,而且这么多东西也根本瞒不住,除非是赵进以后只打算指挥他自己那支亲兵队。

    不过,真是赵进愿意以后只打算指挥他的亲兵队,左梦庚和左良玉估计还不干呢!

    但完全平分赵进也并不认可,毕竟现在各把总营的人马差别也比较大。

    “你打算怎么分?”李平也很直截了当。

    赵进把他叫来,应该是已经有了方案,现在只是想听听李平的意见。

    赵进也没绕圈子,直言他打算把这些东西大致平分成五份,他自己独享两份,李平、史明和王成武各分一份,李盛才和刘世雄只能象征性的得到一点儿。

    听完后的李平并没有急于表态,而是询问起他这一份能得到多少?

    大概三十石粮食、二十把鸟铳、七八桶火药、半桶铅子,几十个矛头、十几把柳叶刀、七八张弓、还有大概十来副棉甲。

    当赵进娓娓道来时,已有心里准备的李平还是表示了相当的惊讶,这又一次超出了他的预期。

    这么看来,大明的军事生产体系依然健在,存货和生产能力还没有完全断档。

    但赵进提出的这个分配方案就很有意思了,里面存了不少的弯弯绕绕,也难怪赵进想听听李平的意见或者说是寻求李平的支持。

    李盛才和刘世雄的部属就是现有也才各只有一百多些,只是史明和李平部属的十分之一左右,还多是老弱。而他们在平时却又跟赵进分得很清,并不把赵进当回事儿,赵进确实没有理由想着给他们分物资。

    这些日子,李盛才据说大多数时候都在跟左近的一帮明军小头目们瞎混,完全以一个把总自居。

    虽寄居在史明那里,但却很少照面,当然每每见到史明后倒也还是嘴巴如抹了蜜一般。

    刘世雄和赵美玲两口子据说经常吵架,在得到史明的人力支援后倒也出去折腾过几回,哪怕有机会能拉上一个人入伙儿,他们也会闹出很大动静。

    但效果却并不好,反还吃了两次亏,最后史明不得不又调给了他们两口子点人,甚至包括十来个正经八本的青壮,这才让他们的总人数连着男女老弱总算过了一百。

    这些破事,李平本来并不关心,但他有宋宝来这个活宝,然后赵兰月和高蕾还天天跟宋宝来在一起,李平自然也就知道了。

    赵进的这个方案很毒的就是充分利用了所有这些微妙的因素,并不是简单的你弱我就不屌你,而是把拉拢、分化、打压和树威等全都融入其中。一旦落实将会直接挑明了四极的格局,并进一步巩固赵进的老大地位。

    唯一容易起大争议的可能就是赵进打算独享二份,但这也有可能是一种试探,试探大家是否认可其优势地位,应该还可以继续商量。

    想通了关节,李平当即笑嘻嘻的表示这物资分配方案考虑的很周全,他完全同意,并笑着调侃赵进“姜还是老的辣”。

    看李平从思索换上了一脸笑容,赵进知道李平算是同意了,这也让他松了一口气。

    亲兄弟还要明算帐,赵进最担心的就是李平有意见,他并不想成为孤家寡人,否则也没必要这么正式。

    赵进很清楚李平已经看明白了的他的诸多用意,他笑骂了一句“臭小子”后却很正经的说:“你小子,不许瞎想,我这是实事求是,物资本就紧张,得用在刀刃上。”

    李平最佩服的就是赵进一本正经睁眼说瞎话的本事。

    不了解赵进的人很容易被那他特有的严肃面孔和气质所迷惑,常常认为他是一个头脑刚直的纯粹硬汉,而其实这家伙的花花肠子多着呢。

    看李平那一脸似是而非的怪异笑容,赵进绷起了脸说:“给我严肃点,别老是嘻了吗哈的,一天天的净瞎琢磨。就这么办了,你的粮食就不给了,谁让你的存粮比我富余。但发还是要发的,不过领了后,你再找信得过的手下趁没人时给我送回来。”

    看李平一脸吃瘪的表情,赵进乐了:“看你那小气样儿,这样吧!弓箭可以多给你几张,我手下也没几个会用的,都留着也是浪费。”

    故意表情夸张的哭了几句穷后,李平也只能捏鼻子认了。

    对于赵进,李平从不隐瞒他营中的情况,有什么事情他都会及时的知会一声,两人这么多年,信任是维系两人友情最重要的一环。不过,李平还是决定要那几张弓,他的弓箭队正缺这玩意。

    不过,李平很快又想起了史明。那家伙的人也很多,既没人给他下拨粮草,又没有李平那样的大运,粮食恐怕很紧张。

    “你不用担心他。前些天他的兵马搞了次全员出动,很多稻子没熟就让他先抢割了,那家伙活的比谁都好。”赵进戏谑的说。

    “那你呢!抢了多少?”李平本能的一个反问。

    赵进愣了一下,然后有点脸红道:“我,我可没搞到多少,也就混了个把月的粮食。”

    抢粮食对赵进来说的确算不上光荣,李平不问,这伙计估计都不打算说。可这伙计既然抢到了粮食,却还这么抠,李平也很无语。

    估计为了摆脱这点小尴尬,也或是为了趁热打铁,得了李平支持的赵进决定立即派人去寻史明。

    个个击破,会前沟通,这是标准的定事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