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龙走进府衙,通判蔡福南见到他后,问道:“刘大掌柜,来府衙有事吗?”
刘云龙把他拉到一边,说道:“我来咨询个事。”
“什么事?”
“我卖专利赚的钱,该怎么缴税?”
“你说什么?”
“我把肥皂、纯碱、硫酸的专利卖给了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拿到了很多钱,不知道怎么缴税。”
“这就是你的专利费?”
“嗯。”
“这个......,好像朝廷没规定过。我带你去见陈大人。”
陈洪谧在书房里听了刘云龙的叙说后,说道:“这个事,容我向抚衙禀告一下。具体怎么收税,还得由抚衙请示南京户部后再告诉你。”
刘云龙听后,说道:“行。那我等你们确定了税率后,再来纳税。”然后问道:“大人,我有一种新机器要投入使用了,想请你来指教一下。”
“你又有啥新机器了?”
“蒸汽机,一种用水蒸气驱动的机器。”
“听说过用牛、用马、用水力驱动的机器,水蒸气也能驱动机器?”
“能的。到时你来看了就知道了。”
“这倒新鲜,那我肯定要来看的。”
刘云龙与陈大人告别后,陈洪谧看着刘云龙的背影,心里想道,别的商人都想着法子偷税、逃税,这个刘掌柜竟然来主动纳税,还真少见。不过即使按1%的税率收取专利税的话,苏州府一下子能进账5万多两银子,手头能宽松不少。
刘云龙来到秀水书坊。
辛广恩看到刘云龙来后,忙起坐给刘云龙泡茶。
刘云龙说道:“今后你这里会很忙,你要大量印刷一些交流材料。”
辛广恩问道:“是出版的吗?”
“不需要公开出版,仅用于内部交流。因此,没必要用活字印刷术。”
“那用什么印刷?”
“用油印。”
“油印?”
“对,用油墨油印。许三祝已在研制油墨,陆东鸣也在研制油印机,今后你用油墨来印刷这些交流材料。”
“那怎么个印刷呀?”
“现在市面上不是有宣纸吗?你去买一些特级宣纸,在纸上印上网格线,每个网格能写下一个字就行,然后在纸的一个面涂上石蜡或虫蜡,就成了蜡纸。你再去五金件厂,让他们给你做一支铁笔,笔尖也不要太尖,粗细么与绣花针一样就可以了。今后要印刷交流材料时,你先用铁笔在蜡纸上把字刻下来,如要画图的话,用毛笔蘸稀硫酸后,在蜡纸上画出图样。然后把弄好的蜡纸装在油印机上,来回滚上油墨,就能把字、图油印下来了。这个速度比用铅字印刷快多了。”
“我记住了。”
“等许三祝研制出油墨,陆东鸣做好油印机,你就可以油印了。”
“好。”
刘云龙说完了油印机后,又对辛广恩说道:“你去苏州的几个书店给我找一本叫《瀛涯胜览》的书。”
辛广恩听后,想了一下,说道:“这本书好像是一个跟‘三宝太监’去西洋的通译写的,对了,他叫马欢。”
“嗯。这本书抄本太多,你最好去找景泰二年出版的原版。”
“都200多年了,原版恐怕不好找。”
“你尽量去找。可以派人去常熟的‘半野堂’、宁波的‘天一阁’、南京的‘青云楼’等几个藏书楼去找。找不到《瀛涯胜览》的话,那就找《星槎胜揽》、《西洋蕃国志》。”
辛广恩一听,刘云龙说的那几个地方都是国内著名的藏书阁,如常熟“半野堂”是本朝礼部侍郎钱谦益在常熟虞山所建,宁波“天一阁”是嘉靖年间兵部右侍郎范钦所建,南京“青云楼”是万历年间由应天府尹周继建所建,于是问道:“你要这些书干嘛?”
“我想了解一下郑和当年下西洋的航线以及各国的风土人情。”
“都200多年过去了,有些国家可能都不存在了。比如占城国就变了好多。”
“地形地貌应该不会变得很多。”
“那倒是。我去找这些书。”
刘云龙顺便了解了一下书坊的情况后,回家了。
辛广恩说的“三宝太监”即郑和,郑和本姓马,年轻时从侍燕王朱棣,后在靖难之役中有功,被明成祖朱棣赐姓“郑”后,升任为内官监太监。他曾率大明舰队七下西洋,打通了大明与东南亚、南亚、中东、东非各国的航线。
刘云龙说的《瀛涯胜览》是明初绍兴人马欢写的,他是郑和的翻译官,曾跟随郑和三次下西洋。后来他根据下西洋的经历,写了本《瀛涯胜览》。《星槎胜揽》是明初苏州昆山人费信,也是郑和的翻译官,他在郑和第三次下西洋时,被选入郑和舰队,他先后参加了四次下西洋的活动。在后世,南沙群岛中的“费信岛”就是为了纪念他的贡献而命名的。《西洋蕃国志》是明初南京人巩珍写的,是郑和的幕僚(相当于后世的秘书),他跟随郑和参加了第七次下西洋航行。在后世,南沙群岛中的“巩珍礁”就是为了纪念他而命名的。
刘云龙本想去七子山看看农药的生产情况,没成想母亲问他:“你都定亲几个月了,咋还不去姑娘家看看?”
刘云龙说道:“等我有空就去木渎。”
母亲说道:“你天天忙,忙着给学生上课,忙着去工厂视察,忙着去铜陵、歙县、长兴,就没想着早点把媳妇娶回家?你想气死我吗?”
刘云龙一听,得了,也别拗了母亲的心思,还是去一趟木渎吧。于是,刘云龙、杨占文、李鸿雷摇着船,来到木渎镇。
黄凌波就在家门口等着毛脚女婿的到来,老远就看到了站在船头的刘云龙。
待船开到黄凌波家门口后,杨占文从船上跳上岸,系好缆绳、搭好跳板。刘云龙走出船舱,沿着跳板走上了岸,走到黄凌波面前鞠躬道:“岳父大人好。”
黄凌波说道:“好,大家都好。进屋吧。”
刘云龙跟着黄凌波进了屋,黄凌波的全家都在家里等着姑爷呢。
刘云龙与两位岳母、二个舅子舅嫂问好后,又向小妹黄丽英问好,最后才对黄丽菊问好,接着从杨占文、李鸿雷手里接过二条香烟、二瓶酒、两双靴子拿给黄凌波,说道:“岳父,这是给你的。”又指着杨占文、李鸿雷手里抱着的几匹绸缎、棉布说道:“这也是给你的。”
他拿出两根金簪,给黄凌波的老婆和小妾,说道:“这是给两位岳母的。”
待两位岳母接过金簪后,刘云龙拿出2根金项链、2个金手镯,对2位舅爷说道:“这是给两位兄长、嫂子的。”
又拿出一个金发夹、金耳环,对黄丽英说道:“这是给小妹的。”
刘云龙当初在她家做了几十天的木匠,黄丽英与刘云龙也是熟悉的。黄丽英接过礼物,笑着问道:“姐夫,你给姐姐准备了什么礼物呀?”
刘云龙笑着说道:“那肯定没你的好。”说着从杨占文手里接过一个红色的嵌有金色条纹的饰品盒,交给黄丽菊,说道:“这是给你的。”
黄丽菊害羞地接过盒子,仔细一看这个饰品盒的手柄还是象牙做的。
她的两位嫂子说道:“打开看看呀。”
黄丽菊知道她拿的礼物肯定是比她们的要好、要多,光这个饰品盒就值不少钱,于是说道:“那多不好意思呀。我回屋后自己看。”
两位嫂子逗她道:“哦,是不好意思吧?我们姑爷肯定不会亏待你的。”你想呀,姑爷这么有钱,会亏待了自己的小姑子吗?
最后,刘云龙拿出4个玉镯、4个银项圈、4个金戒指,给了2位舅爷的4个孩子。
一家子围着桌子坐下来说话、聊天。聊了一会儿,开始吃饭、喝酒,向刘云龙打听着徽州等地的风土人情。
聊天时,黄凌波说起自家酿的“三白酒”,因现在苏州的米价比往年高,酒的价格也高,因此酒的销量不如往年。
黄凌波酿的是米酒,是用糯米酿制的,而糯米属于粮食,粮价高,酒价当然也高。
刘云龙就说道:“那你可以用玉米、红薯酿酒呀。”
黄凌波问道:“玉米、红薯也能酿酒?”
“高粱、小米都能酿酒,为啥玉米、红薯不能酿酒?”
“我酿过高粱酒、小米酒、葡萄酒,可没酿过玉米酒、红薯酒呀。”
“原理差不多的呀。”
“怎么个酿法?”
“用玉米酿酒时,捡去霉变、虫蛀的玉米,晒干或烘干后,把玉米磨成粉,用筛子筛去渣滓,然后用水拌制成玉米粉团,放到蒸笼上用大火蒸。待蒸笼顶冒蒸汽约5分钟后,将玉米粉团压碎,然后向粉团上洒上冷水,继续上笼用大火蒸。待重新冒蒸汽后,保持约30分钟,此时可以揭笼盖检查一下玉米粉是不是全部蒸熟了。如还没全部蒸熟,继续用大火蒸,直至玉米粉被全部蒸熟。接下来就是入缸发酵、入袋过滤、蒸馏提酒。”
黄凌波一听,这个玉米酿酒的前期过程与用高粱、小米、糯米酿酒的法子确实差不多,于是就问道:“那山芋怎么酿酒?也要把山芋磨成粉吗?”
刘云龙说道:“用山芋酿酒时,不用把山芋磨成粉。把山芋洗干净后,切成块或切成丝,也不用晒干,直接放进锅中烧熟。捞出烧熟的山芋,用冷水冷却后,稍加滤干,然后按山芋与酒曲100比5的比例,加入酒曲,再放入十分之一的糯米饭,把酒曲与山芋、糯米饭拌合均匀。”
“为啥要放糯米饭?”
“为了让山芋更好地发酵。如不放糯米饭,发酵的时间就长一些。怎么发酵你比我在行,我就不多说了。发酵完成后,直接蒸馏提酒就可以了。”
“酿酒时,要把山芋皮削掉吗?”
“不用,只要洗干净,把泥沙洗净就可以了。”
“那倒是也简单。”
“以后,江南会出产大量玉米、红薯,而苏州人也确实不会把玉米、红薯当做主食,价格比大米、面粉低多了,你酿制的酒价格不就下来了吗,销量就上去了。要是真销不出去,我也给你托底,你酿多少,我买多少。”
二个丈母娘听后,用眼神撇了刘云龙一眼,心想这个姑爷不会是酒鬼吧,怎么酿多少就买多少?
刘云龙一看,就解释道:“我买了你的酒可不是用来喝的,是用于化工生产。”
二位丈母娘听后,心里才如释重负,心想姑爷买了酒原来是用于工业生产的。
黄凌波问道:“你的化工厂一年要多少酒?”
刘云龙说道:“一年至少50万斤。”
黄凌波一听,这个姑爷一年至少需要50万斤酒,心想这下酿出来的酒不怕没销路了。后来黄凌波把用玉米、红薯酿的酒称为“包谷酒”、“地瓜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