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五百一十四章:受国之垢

第五百一十四章:受国之垢

    太庙是整个国家,最正式的祭祀之地,象征着王朝正朔,不仅要供奉历代先皇,还要供奉古之贤君。

    甚至于,一些对国家的有功之臣,死后也能获得配享太庙的殊荣。

    相较之下,和太庙功能相似的奉先殿,就更倾向于,是皇家的家庙,仅仅只供奉历代先帝。

    此刻,奉先殿外,怀恩侍立在旁,脸色颇有些焦虑。

    已经是第三日了。

    事实上,自从大同传来消息,将入城时的一干情况说明之后,成敬就隐约觉得,天子的心情颇为沉重。

    后来,天子密召舒良进宫,命他连夜赶往宣府。

    随即,外朝的老大人们,便接到了诏旨,天子哀痛土木官军,辍朝三日,自下朝时起,天子便斋戒沐浴,入了奉天殿中。

    每日焚香为祭,素食清水,清心寡欲,一言不发。

    这般三日下来,人都憔悴了许多,让怀恩如何能不担心。

    夕阳西斜,浮云暗升。

    司礼监太监成敬急急走来,在奉先殿面前停住,道:“怀公公,宣府传来消息,需得立刻禀报陛下。”

    怀恩犹豫了一下,转身悄悄从偏殿走了进去,道。

    “皇爷,成公公来了,说是宣府有消息了。”

    奉先殿中,檀香袅袅,朱祁钰身着十二章玄色龙袍,静坐在蒲团上。

    闻听此言,他缓缓睁开了眼睛。

    檀香在此刻燃尽,一抹斜阳,自窗中透入,将殿中之人,镀上一层淡淡的橘红色。

    “让成敬进来。”

    坐在蒲团上未动,朱祁钰的声音因数日未曾开口,而显得略有些干涩。

    于是,怀恩悄悄退了出去,不多时,再度回转,身后便多了成敬。

    应该说,这是成敬头一次进到奉先殿中。

    历来,奉先殿只有皇族中人,和随身侍奉,负责洒扫的太监,才能进入,且除了皇族之外,入内者皆不许抬头四顾,以免对历代先帝有所不敬。

    成敬提着十二分小心,亦步亦趋的跟在怀恩后头,心中却不由升起一丝疑惑。

    奉先殿是祭祖之地,要说,天子为了悼念阵亡在土木的官军将士,但是又怕祭太庙声势太大,所以选择在奉先殿,还说的过去。

    但是,处理这种政务之事,还在奉先殿,未免也……

    心中虽有疑惑,脚步却半点不停,刚刚瞧见天子的衣摆,成敬便下拜,道:“内臣成敬,给皇爷请安。”

    没有过多的寒暄和铺垫,天子平淡的声音,便在成敬耳边响起。

    “舒良怎么说?”

    成敬从袖中拿出一份公文,递了上去,然后道。

    ”皇爷,有两份消息同时传来,一份是舒公公的,另一份,是于少保的。”

    “两份文书的内容相差不多,如您所料,拿到礼部新奉上的仪注之后,太上皇果然亲自去了土木堡,祭奠死难官军,而且,在土木堡当场,他还和杨侯发生了些许冲突,但是没有出什么大事,不过……”

    “不过什么?”

    朱祁钰下意识的问道,但是不用成敬回答,他便已经看到了舒良和于谦文书上一模一样的原话。

    “……请皇帝贤弟降旨,布告天下,废去朕之帝号,令朕归于凤阳祖陵,终身不出,以期赎罪,即日起,朕驻跸宣府候诏,天子圣旨到日,朕即起行……”

    将文书缓缓合上,朱祁钰也终于从蒲团上起身,不过,他却没有第一时间询问更加详细的情况,而是拿出其中一份,摆到成敬面前忽问道。

    “你刚刚说,这份文书,是于谦传来的?”

    “回皇爷,是于少保。”

    成敬到底是长久在司礼监待着的人,虽然初时没有意识到,但是被朱祁钰这么一问,立刻就明白了过来,话说到一半,口气便是一变。

    “皇爷,难道说,太上皇是想要……”

    “朕的好哥哥,外战不行,内斗倒是在行!”

    朱祁钰冷笑一声,将手中的文书重新展开,又看了一遍,方道。

    “你从外间来,可听说什么消息了?”

    成敬摇了摇头,老老实实的道:“内臣接到消息,便立刻赶来送到皇爷手中,中途不曾注意其他。”

    于是,朱祁钰笑了笑,道:“无妨,怕是也快来了,怀恩,你且出去侯着吧。”

    一头雾水的怀恩,这才恭敬的应了一声,然后退了出去。

    他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身在宫中,好奇心太旺盛,有时候是会害死人的,该问的问,不该问的不问。

    这一点,怀恩一直做的很好。

    于是,奉先殿中再度归于沉寂。

    朱祁钰捏着手里的文书,饶有兴趣的看了一遍又一遍,成敬则是跪在地上,一言不发,头也不抬。

    直到盏茶之后,成敬忽听得天子轻叹一声,随后玉音垂问。

    “成敬,此事,你怎么看?”

    相对于只是普通锦衣卫出身的袁彬,成敬久经风波,自然是更加老练,他并没有任何的犹豫,而是直接道。

    “回皇爷,内臣以为,太上皇这是在裹挟朝议,威胁陛下!”

    天子的口气十分平静:“何以见得?”

    这一次,成敬略沉默了片刻,方道。

    “自从太上皇自迤北起行之后,一路上都对朝廷派去的人,防备甚深,舒公公的文书当中也写明了,那一日,他持着皇爷旨意,要拘捕刘永诚,杖责那些狂妄放肆的蒙古人,太上皇竭力维护。”

    “其后,当舒公公将皇爷的话转告太上皇,请他祭奠死难官军时,太上皇也断然拒绝,这些事情,都可以看出,太上皇始终对陛下存有敌意,心有防备。”

    “后来,舒公公命礼部的官员,将最新的仪注呈上,便是逼迫太上皇不得不亲临祭奠,否则不仅丢了里子,连面子也保不住。”

    诚如杜宁等人所预想的一样,舒良在宣府的所作所为,无不是得了朱祁钰的吩咐。

    当然,某些细节,舒公公做了自我发挥,但是无伤大雅,最终的目的完成的非常出色。

    事实上,如果舒良早命人把那份仪注送过去,朱祁镇就会明白,其实他根本没有选择。

    他之所以不愿意祭奠死难官军,最核心的原因,就是一旦亲临祭奠,那么必然要给这些官军一个说法,也就必须要承认自己所犯的错误。

    一旦认下,接下来必然就是要下罪己诏。

    这是让朱祁镇难以接受的,且不说在天下人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有多难,他如果真的下了罪己诏,那么在之后的日子里,就是稳稳的大把柄,毕竟,你自己都在天下人面前承认了。

    所以,在舒良提起的时候,哪怕他知道是皇帝的意思,也想都不想都选择了拒绝。

    但是,礼部的仪注,为他揭开了一个残酷的事实。

    那就是,这道罪己诏,他下也要下,不下也要下!

    朝廷如今已经有了新的皇帝,所谓天位已定,再难更易,为了避免有大政上的争夺,致使朝廷陷入动荡之中,太上皇必须要避居南宫。

    那么问题就是,如果太上皇没有做错任何事情,凭什么不让他干预政务,要知道,单纯从身份地位上讲,太上皇是高于皇帝的。

    所以,太上皇必须有错!

    这一点,和迎回太上皇一样,都是朝野上下的共识。

    正因如此,天子要大张旗鼓的迎复太上皇,要祭天地,祭太庙,群臣都没有过于强烈的反对。

    打压太上皇的权威,不仅是天子需要的,也是朝局稳定所需要的。

    换句话说,这份罪己诏,他迟早都要下。

    那么,与其如此,还不如在土木堡,就顺势承认下来,还能搏一个感念将士死国的名声。

    这件事情,可谓是真正的阳谋。

    即便他不去祭奠死难官军,入了京城,到了奉天殿,这份罪己诏,一样要下。

    但是……

    眼见成敬欲言又止的模样,朱祁钰叹了口气,道。

    “你是不是想问,朕为什么不等太上皇回京,再将仪注给他?”

    前头说了,这次迎复的仪典繁杂无比,细节千头万绪,各处所需用到的文书,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如果朱祁钰想,完全可以挑一点小毛病,打回去让礼部重改,这样一直拖着,只要确定不下来,就不会送到朱祁镇的手里。

    等他真正到了京城,再知道这些,想要做什么也没有可能。

    但是现在,借着土木堡祭奠死难官军的借口,朱祁镇佯装愧疚悔恨,反过来将了一军。

    他在祭台之上,当着所有文武大臣官军将士的面,说出这些话来,一是为了搏一个知错悔悟的好名声,二也是如成敬所说,裹挟朝议,威胁天子。

    自古以来,圣人讲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朱祁镇摆出这样的态度,又自降身段,用最决绝的态度,要回凤阳祖陵自囚,就是要把事情做绝。

    事实上,如果他说,归于京师后,自禁于南宫悔过。

    那么,朝廷上说不定就顺势答应下来了。

    但是,他张口就是要废去帝位,自囚祖陵,这明显就过了。

    所谓过犹不及,毕竟是太上皇帝,身份高贵,已经将认错的态度摆的如此之低,还对他咄咄逼人,就显得过于不近人情。

    而且,从程序上来说,废帝之事,极容易牵扯到篡位谋逆,对于朝臣来说,能不碰就不碰。

    所以,朝臣们不可能同意这件事情的。

    朱祁镇故意当着所有人的面这么说,就是为了让消息尽快散播开来。

    宣府距离京师并不算远,快马疾驰,要不了一日的光景,便能够到达,那么多人听着,消息根本就不可能封锁的住。

    只怕此刻,朱祁钰接到消息的同时,朝中的诸大臣,也该接到消息了。

    不出意外的话,此刻怀恩应该已经见到,从宫外赶来的诸大臣了……

    此处没有旁人,成敬犹豫了片刻,也就大着胆子点了点头。

    按理来说,他不该质疑天子的决断。

    但是,疑惑就是疑惑,对于成敬来说,无论疑惑还是认同,他都会毫不迟疑的执行,但是,他的疑惑并不会因此而消失。

    司礼监掌印太监,不是一个只会执行命令,完全不会思考的人,能够胜任的了的。

    事实上,在成敬看来,将罪己诏落到实处,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

    至于大同城外,太上皇和迎复的大臣发生的冲突,他是否要用蒙古护卫,都是小节。

    甚至于,这种事情发生的越多,群臣越是会对太上皇离心,对于天子来说,反倒是好事。

    完全没有必要,现在就把最终的仪注和草诏给亮出来,纵然是逼迫太上皇去了土木堡祭奠。

    但是同时,也让天子陷入了被动之中,甚至于,从客观上来说,还替太上皇挽回了一些声名。

    对于成敬的这个疑问,朱祁钰没有说话,指了指自己的心口,道。

    “朕心难安!民心难安!”

    土木堡之变,最无辜的人,便是那二十万白白牺牲的将士们。

    朱祁钰当然能够冷静的衡量利益得失,但是,有些事情,并不能仅仅看利益。

    虽然常言道帝王无情,但正如道家所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帝王的无情,并不是冷漠自私的只为自己考虑,该是胸怀大爱,泽被万民,为政以德,以本仁育万物,以本义正万民。

    二十万战死的官军将士,如果不能丝毫触动朱祁钰这个天子的心弦,那么,他和朱祁镇有何区别?

    所以,那二十万将士,需要这一祭!

    这不仅是朱祁镇亏欠他们的,更是大明亏欠他们的,朱祁钰接下了这个皇位,成为了大明的君王,也就接下了这份因果。

    为了了结这份因果,不仅他要逼朱祁镇去祭,他自己也要祭奠,所以这三日,他素食玄衣,焚香静坐,虔心以慰二十万英魂往生。

    这一切所为者,但求己身心安!

    土木之役,尽管国库捉襟见肘,但是,朱祁钰依然坚持厚赐所有战死的官军,该袭传职位的一律袭传,立过功的一律晋封,该有的赏赐,该有的荣耀,他都给了。

    所剩的,便只有大明欠他们的一句道歉,这句话,必须要朱祁镇来说!

    这一祭,因果了结,土木之役,才算是真正圆满。

    至于第二点……

    还是那句话,天子当胸怀博大。

    放任朱祁镇一路丢人现眼,变着法的逃避错误,固然,会让他的形象进一步被败坏。

    但,败坏的仅仅是他的形象吗?

    不,真正失去的,是万民百姓,对于朱家的信任,对于朝廷的信任。

    对于万民来说,高高在上的政治,尊贵的太上皇,乾纲独断的陛下,距离他们都太过遥远。

    他们看到的,是朝廷出兵二十万,全军覆没,但是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哪怕是认一句错,给个说法。

    百姓们是很容易满足的,他们期待公理,期待青天,期待圣明天子,他们所需要的,仅仅只是一个道歉。

    土木一祭,挽回的不仅仅是朱祁镇的形象,更是大明朝廷的形象。

    所以,哪怕这会使朱祁钰自己陷入些许被动,又有何妨呢?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虽然天子所言,只有短短的八个字,但是,成敬何尝会听不懂?

    这八个字,重逾千钧,让成敬心中百感交集。

    深深的叩首在地,成敬的声音从内而外透着一股崇敬,道。

    “圣德之君,无过陛下!内臣,为天下贺!为万民贺!”

    朱祁钰没有说话,将两份文书,摆在檀香燃尽的香炉前,对着历代祖宗的牌位,俯身三拜,然后转身,迈出了奉先殿。

    外头,怀恩已经匆匆赶回,在门口不断的张望着。

    “皇爷,六部,内阁,都察院,还有范都督,任侯,焦驸马等一干人等,皆在外求见,除此之外,宫外也多了不少的官员和各家的仆役,都守在外头,等候消息……”

    见天子迈步出来,怀恩立刻急急的禀报,他出去的时候,其实已经有所准备,但是也没想到,场面会这么大。

    然而,天子只抬了抬手,脸上的平静和自信,便顿时让怀恩有些惊慌的心绪安定下来。

    “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