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国师 > 第五百二十三章 南北

第五百二十三章 南北

    ?    第523章南北

    会试结束后上榜的叫做贡生,而会试的排名,通常跟接下来的殿试不是完全一样的。

    当然了,排名不见得一样,可人却都是同一批人,因为这里有个默认规则,即贡士在殿试中一般不会被黜落下榜,所以只要在会试里考中了贡生,那么基本上就能保证成为进士了。

    但会试的前几名,却不一定能在殿试里,同样拿到前几名。

    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

    但会试甲榜排名的内容,却关系到皇帝对于新科贡生们的印象。

    因此在夫子庙贡院,甲榜除了前五名都填完后,众位同考官立刻围住了甲榜,认真地看起来,尤其是那些有利益关联的,更是看的分外仔细。

    这里就有个说法,那就是二月二十八或二十九日辰时,会开始准备放榜,但在放榜之前半天,外头的人,其实就已经知道了谁榜上有名了,会先一步吹拉弹唱找中了的举子讨喜钱去。

    这里面默认的规则就是,甲榜一般填完了,给同考官们看到了,就会提前半天时间泄露出去了,属于潜规则,大家都知道,但是没人管,因为到了这一步,甲榜是不会变的了。

    但眼下甲榜没填完,也没到潜规则的泄露时间,所以外面的举子,尤其是考了几次却都落榜的老油条,更是眼睛瞪得老圆,等着贡院的一举一动。

    荣国公姚广孝和礼部侍郎宋礼一同离开了贡院,这一路上,几乎所有知情的人都会对他们投去好奇和探询的视线。

    而当两人踏足皇宫时,周遭的目光就愈发炙热起来。

    只能说,人人都有吃瓜之心。

    “恭贺陛下取天下之才!”

    姚广孝作为主考官,首先上前行了礼,然后宋礼紧随其后。

    而此时的奉天殿内,六部尚书和姜星火也在。

    “平身。”

    朱棣笑吟吟地让大伙儿平身,永乐二年的甲申科是他登基后的第一届科举,意义自然非同一般,而他本人看着甲榜的名单,也颇有种李世民当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的快感。

    不过看着看着,朱棣的眉头就稍稍皱了起来。

    朱棣扫视众臣一圈:“朕近来听闻一事,据说江西有许多举人,纷纷赶赴京师应试,以至于江西的会馆都挤得人没个落脚的地方。”

    朱棣话音刚落,刑部尚书郑赐便站出来:“回禀陛下,确有此事!江西各县的考生,都集中到京师,人数颇为可观。”

    朱棣若有所思,旋即看向姚广孝:“这名单上的江西籍贯考生,数量确实有些多了啊。”

    姚广孝忙道:“臣已经统计清楚,甲申科预计登榜贡生四百六十人,其中一百一十七人为江西籍贯。”

    “江西文风鼎盛,本就是科举大头所在,这也是难免的国朝有法度,既然是统一规定,总不能因为江西考中的多,就区别对待。”….

    吏部尚书蹇义这时候也说道。

    蹇义说的也没毛病,既然统一划线了,那就按一致的规则来,江西考上的多是人家有本事,不可能说特意针对江西籍贯的考生。

    不过在明初,江西的考生确实数量又多,质量又高,从元朝的时候,就是出了名的科举大省,这种情况一时半会儿是改变不了的。

    朱棣也想让北方的举子多一些,问题是,北方的人口基数和教育水平就摆在那里呢,科举上的表现,确实不如南方,更别提跟江西比了。

    但这个数字,还是令朱棣不太满意。

    “北方举子,只有寥寥数十名登榜吗?”

    “陛下,不能再来一次南北榜了。”

    忠诚伯茹苦口婆心地劝道。

    听到“南北榜”这三个字,从洪武时代走过来的老臣们,对这件距今不过六七年的事情,可谓是纷纷悚然。

    南北榜,明初著名政治事件,影响力丝毫不逊色于洪武四大案,更有人将其称为第五大案。

    起因是洪武三十年的科举,朱元璋选择了八十五岁高龄的翰林学士刘三吾为主考。

    刘三吾,自号“坦坦翁”,元末时就曾担任过广西提学,是学政系统的资深大佬,在大明建立后,大明的科举制度条例就是由他制订的,老朱的《大诰》也是由他作序的,是当时无可争议的士林领袖,朱元璋选择他,其实就代表着,对这次科举,投入了很多的期待。

    但刘三吾让他失望了。

    丁丑科殿试,陈为第一,取录宋琮等五十一名举子,因为全部为南方人,引起了当时广泛的舆论争议,这个结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南方经济、文化比北方发达的实际情况,但是北方人一名未取,却有些难以服众。

    会试落第的北方举子因此联名上疏,跑到礼部鸣冤告状,告主考官刘三吾偏私南方人,更有北方举子沿路喊冤,甚至拦住上朝的官员轿子告状,整个南京城里流言四起,有说主考贪污受贿的,有说主考官地域歧视的,动静闹得太大,以至于先后有十多名监察御史上书,要求皇帝彻查此事。

    老朱下令组成了十二人的调查组进行调查,调查组的结果是以考生水平判断,所录取五十一人皆是凭才学录取,无任何问题,结论出来,再次引起各界哗然,落榜的北方学子们无法接受调查结果,朝中许多北方籍的官员们更纷纷抨击,要求再次选派得力官员,对考卷进行重新复核,并严查所有涉案官员。

    因为事情闹得太大,老朱也知道不仅仅是科举本身的问题了,所以最后又一次举起了屠刀,把主考官和调查组都给解决了,用以平息民愤,然后老朱在六月重新进行殿试,钦点韩克忠为状元王恕为榜眼,焦胜为探花,而这次录取的六十一人,全都是北方人。….

    这就是著名的南北榜事件。

    南北榜事件,也是明代中叶开始的全国分卷考试的主要诱因,其实单就人才选拔的角度来看,本来不应该有地域之分,但若从朝野稳定的角度,又必须做到相对均衡。

    因此,在姜星火前世的历史上,仁宣两朝,就采取了南北卷和南北中卷两种方法进行科举取士,仁宗朝是“南士六分、北士四分”,宣宗朝则是“南北中三榜”。

    但在永乐时期,还是维持着全国统一会试的现状。

    而南北榜事件虽然理论上隔了三朝,但实际上距今不过六七年,在场的六部尚书,基本都是亲身经历过的,科举这种事情实在是太过于敏感,而朱棣在北平生活了十多年,是正经的北方人,在这件事情上的立场不问可知他当然是希望北方的举子多上榜的。

    朱棣笑了笑,忽然向姜星火问道:“国师觉得南方登榜的举子多好,还是北方登榜的举子多好。”

    姜星火正色道:“科举重在公平,南方举子真才实学考出来的,水平强,人数多一些也正常,不过公平有一条线画下来的绝对公平,自然也有两条线乃至三条线画下来的相对公平。”

    这话一出,满场哗然。

    朱棣也是愣了一下,他倒不是吃惊姜星火支持南方举子的公平上榜,而是姜星火话语里的其他意思。

    朱棣的眉毛挑了起来,盯着姜星火看了片刻后,轻咳一声,朗声道:“既然国师这么说了.那就请国师仔细讲讲,怎么画两条线、三条线?”

    众人的目光立刻聚焦到姜星火身上。

    姜星火心说,早来晚来都是来,南北分卷考试是弥合现在大明南北撕裂情况的良好工具既然玩家水平不一样,玩不到一块去那就弄两个、三个服务器就好了。

    姜星火也不慌乱,沉声道:“南方经济发达,文教亦是兴盛,这是从宋朝建炎南渡开始,历经数百年形成的既定事实,大明立国如今不过三十余年,就算再有个三十余年,也改变不了这种情况,而全国统一会试,虽然对考生来说都是公平的,但因为南北文教水平差异,所以也是另一种层面上的不公平,这一点想必陛下也能感受得到。”

    朱棣连连颔首道:“不错,朕亦是好读书的,可惜北方就没什么好老师。”

    这话乍一听挺有道理,但仔细咀嚼起来,就发现有点不太合适――你是武夫啊,你啥时候爱读书了?

    不过皇帝给自己脸上贴金,那是因为马上要殿试了,皇帝作为实际上的殿试主考官,不管有没有水平,都得表现的有水平一些,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关键在于姜星火接下来说的话。

    “南北榜。”

    蹇义忍不住瞥了茹一眼,脸上露出古怪的神色。

    其他人也是面面相觑。

    朱棣的表情更精彩,他眯着眼看着姜星火,似乎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听岔了。….

    不过姜星火嘴里的南北榜,那就是字面意思上的南北榜。

    姜星火却毫不犹豫地迎着众人的注视,朗声道:“陛下,甲申科结果不易改动,但大明确实可以试行南北榜制度,科举之士,虽须南北兼取,而南人善文词,北人厚重,比累科所选,北人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道,往后科场取士,以十分论,可南士取六分,北士四分,分卷考试。”

    南北榜制度,显然是很符合朱棣心意的,因为朱棣想要让自己北方老巢的士子,更多地出现在庙堂上。

    但这话朱棣不好说,今日姜星火提出来,朱棣自然是喜上眉梢。

    不过朱棣还是矜持的,知道这种事情关系比较大,一时半会儿定不下来,所以轻咳了一声,只说道:“国师的主意不错,不过科举取士毕竟是大事,是否试行南北分开取士,还需细细商量。”

    大臣们都松了一口气。

    他们早就习惯了每次姜星火充满了革新精神的建议了,不过这次皇帝没有马上采纳,就说明了这事虽然很重要,但是.不急。

    不过这次倒也不算废话谏言――至少姜星火接下来的回答,听起来比较像那么回事。

    “也可行南北中三榜,北榜即辽东、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中榜即四川、广西、云南、贵州。”

    分榜取士这个办法,是姜星火前世宣宗朝对于科举制度的解决办法,后来推行了很多年,实际效果很不错,因此听起来就挺合理的。

    这样做,可以使得科举制作为中枢朝廷用来控制、调节地方利益均衡的政治手段,增强大明帝国的向心力,维持内部各行政区域之间的相对公平。

    朱棣点了点头,但并未马上表态,而是细细地看起了甲榜。

    “第六名王训、第七名王直都是江西人。”

    “前五名待选的,也都是江西人。”

    朱棣微微蹙眉,但并没有马上发作,因为建文二年那一届科举,一甲三名是江西人,二甲头名和第二名也是江西人,虽然让其他地方的举子眼红,但江西人能考是事实。

    既然是姚广孝选出来的,那肯定是有真才实学的,说明这五个江西人就是这一届才学最佳的。

    而事实上就是这一届科举的结果,跟姜星火前世的结果并没有任何区别,不管谁当主考官,只要按程序进行公平选择,那么最后脱颖而出的就是这几个人。

    没办法,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种级别的学霸,肯定不会因为姜星火选择重点考《春秋》和《荀子》就发挥失常,人家都是早有准备的。

    “曾、周述、周孟简、杨相、宋子环。”

    姚广孝道:“这里面还有个说法,曾是周述、周孟简两人的老师,而周述、周孟简则是族亲兄弟。”

    “咳咳。”

    宋礼也补充道:“杨相是杨士奇的从侄,比杨士奇小十三岁,今年二十五岁。”….

    朱棣嗯了一声,只道:“国家取才倒也不避讳这些,想来既然把杨相推荐上来,那看的就不是杨士奇的面子,而是此人确实有真材实料,朕是信你们的,不用解释这些,只是宋子环却是个有趣的人,此人颇有诗才,可惜朕不想用诗才取人。”

    朱棣转向姚广孝:“荣国公觉得该选哪个做会元?”

    “回禀陛下,臣认为,杨相,当为会元。”姚广孝躬身道。

    朱棣微微皱眉,姚广孝这个建议不符合他的初衷,但朱棣转念一想,这个结果已经不错了,反正会试的排名,跟殿试还不是一回事,所以朱棣略一沉吟,淡然道:“既然荣国公作为主考官坚持,那便如此办吧,剩下的按考官的建议来排序即可。”

    朱棣说着顿了顿,又叮嘱道:“不过此事切记保密,不要泄露出去。”

    “臣遵旨!”几人拱手道。

    朱棣又将视线投向姜星火:“国师,依看来,此次殿试的第一名该是谁?”

    会试的排名,还是主要按照主考官的意志来排序的,但殿试,基本上就是以皇帝的意志为主了,皇帝相中哪个人,就让哪个人来当状元,并不是一句玩笑话。

    殿试的时候,皇帝确实会倾向于长得帅的。

    “全由陛下圣裁吧。”

    姜星火翻了前五名的卷子,策论写的都不错,对于现在大明开展的变法改革,都有自己的一套观点,不见得是什么治世能臣,但最起码见解都在线,所以选谁其实都一样。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殿试是皇帝的权力,不管最终怎么选,让皇帝自己玩,下面的人就不会出事。

    朱棣也是捋须微笑,显得颇为满意。

    待众人离开后,朱棣把金幼孜单独喊了过来,问道:“你觉得荣国公的排名如何?”

    金幼孜想了一番后,道:“启奏陛下,臣觉得,杨相为会元或许可以,但为状元却未必适合。”

    朱棣挑眉道:“喔,此话怎讲?”

    “陛下应该注意到,杨相与主考官杨士奇,是有亲戚关系的,虽然举贤不避亲,但点杨相当状元,难免群情纷纷。”

    金幼孜说到这儿,停顿片刻后才继续道:“若是将杨相放到二甲,争议就会少很多。”

    朱棣点了点头,金幼孜说得确实有道理。

    他皱了皱眉头,喃喃道:“若是如此,这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又该如何评判呢?”

    “第一名.”

    金幼孜思忖片刻后,道:“该给曾的,曾是周述、周孟简的老师,国朝没有越过老师给弟子第一名的道理,同样也没有让弟弟排在哥哥头上的道理。”

    “那就是说,周述该排在周孟简前面。”

    朱棣若有所思,这样排,确实很符合传统的道德观念。

    尊师道,重孝悌。

    但自从看了太学之会的会议记录以后,内心的某个野兽,就在朱棣的心中觉醒了。….

    没几天,会试的结果出来以后,殿试的结果也出来了。

    众进士齐聚皇宫。

    殿试结束后,很快,一份圣旨便拟好了。

    胡广捧着圣旨走到了殿外,朗声念了出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辞足以达意,学足以明理,兄弟齐名,古今罕比,擢尔第一,勉其未至。罔俾二苏,专美于世,钦哉.”

    永乐二年甲申科一甲状元,周孟简;榜眼,周述;探花,宋子环。

    二甲第一名,曾;第二名,杨相。

    显然,朱棣这份谁都没猜对的名单,主打的就是一个叛逆。

    圣旨宣布完毕,众人纷纷起立致贺。

    看着意气风发的少年郎们,在旁边的姜星火也是默默唏嘘。

    可惜,自己就没有东华门外状元唱名的人生经历。

    宴会上,看着前来敬酒,岁数不大的状元郎周孟简,姜星火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好好努力,未来是你们的。”

    周孟简和周述兄弟,看着年纪比自己还小的国师大人,都不约而同地愣了。

    看着已经是一品文臣的姜星火,有那么一瞬间,他们忽然觉得,名列一甲,好像也没光鲜。

    此时的沉默,震耳欲聋。

    不过不管怎么说,甲申科的这一届进士,一共四百多号人,这里面的大多数,都是要投入变法派麾下的,或许眼下这帮人还都是宦场后辈,起不到什么大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积累和他们自身的成长,终有一日,会变成一股可靠的力量。

    宴会之后,便是各种拜码头,拉关系,姚广孝和宋礼府邸的门槛都要被踏破了,这个自不必多说。

    姜星火虽然没有自己去当主考官,但甲申科科举,最终起到的效果,却是相差不大的。

    “这些新科进士,除去进翰林院的,其他该用都得用,不管地域,不管出身,旧的士绅地主阶层,也不是铁板一块,在利益面前,同样可以转化成新的阶层。”

    “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变法中取得足够的影响力,并将这股影响力散播出去,吸引到天下各府各县的人才。”

    “只有这些人才源源不断地加入我们,变法才能真正形成气候,而掌握科举代表着,从今往后,有志于仕途的读书人,就会研究变法。”

    “甚至,在未来某一日,这些人会成为变法的中流砥柱。”

    看着这些即将出任基层官员的进士名单,姜星火喃喃低语。

    他的目光越来越亮,整个人也变得有些激动。

    就像是培养了很久的一亩地,不断地浇水施肥,在今天,终于结出了第一颗果子。

    他仿佛已经看见,在未来某一天,一群志向远大的人汇聚一堂,为了自己的理想奋斗拼搏,那画面,必然无比绚丽壮阔。

    这让他忍不住热血沸腾起来。….

    这个目标太遥远,而且也太艰巨,但却值得姜星火努力。

    ――――――

    时间悄然逝去。

    转瞬之间,三个月的时间过去,时间来到了永乐二年的四月。

    随着变法的展开,整个南方也变得越来越繁荣。

    往来于日本、朝鲜的商船,在宁波市舶司络绎不绝,而泉州市舶司和广州市舶司,则有安南、占城、吕宋等国的商船往来其中,收上来的关税,呈现出逐月递增的状态,并且还是爆发式递增的那种。

    保险业和期货业,这两个新兴行业,也都逐渐发展了起来。

    同时,来自新港的汉人商船,也证实了陈祖义团伙被剿灭,现在南洋贸易航线安全性大大提高的消息。

    郑和的舰队,这时候估计已经驶出了满剌加海峡,离开了锡兰,正在前往天竺沿海。

    而对于百姓来说,太学之会的影响是极为深远和广泛的,再加上甲申科会试题目的影响,随着《明报》上不断地宣传“四民皆本”和“开海裕国”的国策,百姓也开始渐渐接受了这种官方口径的转型。

    保守派的官员们,对此有些无可奈何,毕竟姜星火提前完成了二百一十万两商税的对赌,这时候总是不能赖账不认的。

    而随着这些改变同时发生的,就是审法寺出台了越来越多的法律修改条文,同时涉及到的盐法之类的,也开始了重新整顿,产销区统一的政策下,过去牟取暴利的盐商,开始越来越难做了,而朝廷收上来的盐税也显著地提高了。

    而诸如香水、显微镜等潮流专营商品,也在市民阶层中获得了广泛的欢迎,同样赚取了不菲的利润。

    财政状况的好转,直接导致了一个后果,那就是朝廷又有钱出兵打仗了。

    大皇子朱高炽结束了闭门思过后不久,在南方憋了两年的二十几万燕军主力,也在今年历时上百天,完成了三大营军改,开始拔营北上。

    太学之会、甲申科科举,这些事情都搞定了以后,朱棣自觉了无牵挂。

    正所谓“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帅三军,北伐草原”.朱棣体内的战斗热血已经熊熊燃烧了起来,北方还有那么多的敌人等着他收拾,眼下南方各方面的局势已经基本稳定下来,朱棣自然是要率兵北上的。

    不过在北上之前,朱棣还得做些布置。

    “父皇!”

    御书房中,三皇子朱高燧躬身禀报道:“大哥那边似乎有些蠢蠢欲动了,刚刚结束闭门思过,最近就有不少人都在登门拜访。”

    朱棣闻言,嘴角勾勒出一丝弧度。

    自己这个大儿子,终究还是坐不住了。

    “你大哥这是眼看进度落后,有些着急了,这也是难免的事情。”

    朱棣轻描淡写地说道:“朕让他在家里休息仨月,他也是坐得久了,静极思动嘛。”….

    三皇子朱高燧道:“儿臣只是担心.”

    朱棣摆手笑道:“你放心,你大哥那点小把戏瞒不过朕,你别忘记了,这些日子你大哥都干了什么,朕早就知道了。”

    朱高燧闻言顿时一凛。

    父皇这是话中有话,实际上,虽然上次妖书揭帖的事情,纪纲并没有能把那些暴昭余党彻底地给揪出来,只是抓了一些凑数,但朱棣并没有因此问罪于纪纲,反而加大了对锦衣卫编制的扩充力度。

    姚广孝手里的情报组织,已经全部交了出来,而负责监察王公大臣的朱高燧,也开始被锦衣卫接管部分权力。

    “这次北征草原,很多大臣都要随行,就让老大留在南京,朕倒要看看他能掀起怎样的风浪。”

    在这个语境里,风浪显然不是贬义词,朱棣是想看看,被憋了三个月的大儿子,能不能不辜负他的期待,干出点政绩来。

    “对了,朕听国师说,你想去吕宋?”

    朱高燧忙道:“上次听国师说吕宋的消息,就提了一句.父皇您也知道,国师在诏狱里就讲过,那时候儿臣就觉得,吕宋这地方挺不错的,要是能当藩国,也比在大明本土自在一些。”

    “你真是这么想的?”朱棣看着三儿子问道。

    “真的,比金子还真!”

    朱高燧信誓旦旦地说道:“儿臣听说三宝太监在外面跑了快半年,见识过异域风光,儿臣认为,那儿确实是一块宝地,如果能收为大明国土,那该多好啊!”

    朱棣看了眼朱高燧,反而低头不语,陷入了沉默。

    从内心上来讲,老三没有争储之心,他是很欣慰的,这样不管老大老二怎么争,老三总能是全身而退的,他不怕老大和老二争,反而怕老三不自量力,起了不该有的心思。

    但旋即,朱棣就有些悲哀。

    朱棣很清楚,老三说的这些其实都没错,他自己的本心,恐怕也是远离大明国内的是是非非,在海外封藩,那就是自己的独立王国,是实打实有财权、军权的藩王,而不是国内被圈养起来的猪。

    但作为父亲,一想到自己从小一手养大,长大了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着自己造反的儿子,以后就要离开自己,前往数千里之外的地方生活,朱棣这个老父亲,心里还是有些不是滋味。

    “可惜了,朕没有空闲与你一起去。”

    朱棣摇头道:“不过你若是想去吕宋,可以等下次郑和的舰队回来,跟着出海一趟,别人说的跟自己亲眼见的,终究不是一回事,你去吕宋看看再决定吧,要是觉得是蛮荒之地,朕给你在国内找个好地方封藩也是一样的不论如何,南洋路途远,让郑和陪着你一同过去,也有个照应,否则朕也不放心。”

    “谢谢父皇关怀,儿臣明白了。”朱高燧忙道。

    朱棣挥了挥手,示意朱高燧可以滚了。….

    看着老三领命告退,朱棣想到自己的这些儿子,顿时就感觉头疼了起来,其实朱高煦是他自己最喜欢的儿子,可偏偏性格比较冲动,不够稳重,以前朱棣觉得这是一个缺点,但现在从北京传回来的消息显示,朱高煦做事已经稳重有条理多了,一个莽夫读起兵法了,这反倒让朱棣觉得有些无所适从。

    但不管怎样,现在这大明的江山,方方面面,还需要自己的亲儿子们出力。

    所以该用还得用,该画饼还得画饼。

    很快,宫里就传出消息,朱高炽重新恢复了领导内阁的职责。

    而在庙堂中,太学之会后,姜星火的表现,也极为优秀。

    他在政务上的敏锐触觉,以及对于时局的把握,还有对于变法的理解,都使得他在这段时间实际秉国的过程中非常稳妥,获得了朝野不错的表彰和赞誉。

    不过这些,都只是一个开始。

    “来人,召大皇子入宫。”

    并没有人知道皇帝和复出的大皇子,究竟在奉天殿里谈了些什么。

    不久之后,朱高炽坐着一辆马车从皇宫离开。

    车厢内的朱高炽,正襟危坐,默默地闭着眼睛,似乎睡着了,可他的脑海里,却是翻腾不止。

    他突然睁开了眼睛,露出了愤懑的神情。

    他本以为,被冷落了三个月,父皇会重新重用他,但迎接他的,还是令他烦躁的敲打。

    朱棣的意思,朱高炽其实很清楚,无非就是帝王制衡术的那些把戏,他自己也懂。

    但被用在他身上,朱高炽就难免有些异样的情绪。

    朱高炽明白,父皇从小就不喜欢他这个肥胖又有腿疾的儿子,但很多事情,并不是他能改变的,朱高炽的肥胖,是属于那种喝白开水都会胖的类型,他也尝试过减肥,但根本就成功不了,把自己饿晕了,也瘦不下去.而且朱高炽有腿疾,跟正常人还不一样,你让他运动,也确实运动不了。

    这些身体条件,是朱高炽无法改变的。

    朱高炽明白,父皇作为一个武将出身的马上天子,生来就喜欢同样能提刀上马的朱高煦。

    因此,朱高炽在其他努力地做出改变,他在政务上的贡献,是众所周知的,朱高炽也想成为大明未来的皇帝,在朱高炽看来,马上能打江山,却没有马上坐江山的道理,自己无论是在法理上,还是能力上,都比二弟朱高煦更适合成为大明的下一任皇帝。

    可现在看来,父皇显然不这么想。

    他想到这里,越发地烦闷起来。

    回到府邸,杨士奇已经在等他了,听说了大概的过程后,杨士奇却是劝慰道:“殿下,您不要太在意,或许这只是陛下惯用的激将之法。”

    “是吗?”朱高炽迟疑了一阵后,叹息道:“或许吧。”

    朱高炽又说了说奉天殿里发生的事情,杨士奇听后,接着又道:“所以陛下有意在北征期间,让国师代为主政?”

    朱高炽点头道:“这个消息倒是确凿无比,陛下昨夜召集吏部尚书蹇义商量此事,看起来陛下已经打定了注意,不过国师也没答应,估计是顾忌朝野的态度吧。”

    “殿下,这岂不是更麻烦?太学之会后,国师在士林的声望如日中天,甲申科这届举子,又都是荣国公的门生,荣国公这个您的半个老师,是与国师是一条心的,那您岂不是成了孤家寡人?”杨士奇担忧道。

    朱高炽皱眉道:“什么孤家寡人?不要说不该说的话。”

    说到这里,他不禁陷入了沉默。

    过了片刻,朱高炽长叹了一口气道:“哎,我早就预料到父皇会重用国师,重用国师,其实就是在重用二弟,明白吗?只是看国师的这些动作,这次的胃口有点大啊!这是摆明了想要借机削弱其他派系的力量。”

    吏治改革,不知不觉中,很多旧有派系的力量,确实遭到了削弱。

    “这么说咱们只能认栽了。”

    杨士奇小声嘀咕了一句:“国师的势力愈发强大了,即使咱们联合了蹇公等人,只要名正言顺,恐怕也难与之抗衡。更糟糕的是,陛下已经有意让国师有这个‘名’了。”

    朱高炽闻言后,眸光闪动了几下,无奈地道:“.确实是个劲敌啊。”39314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