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帝国时代造反实录 > 第二十六章 这是要造反吗?

第二十六章 这是要造反吗?

    ,帝国时代造反实录

    苏邦正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带着大队人马是来兴师问罪的,可是却一不小心变成了沉墨的俘虏。

    见到沉墨的时候,苏邦正还是不敢相信这样一个年轻只有二十岁的县丞竟然干出了这么多的大事。

    对方虽然年轻,可是他却从对方身上感受到了一种强大的压力,一种让他浑身颤栗,甚至无法对视的压力。

    用后世的一个词来说,就是这个小县丞年纪虽轻,但是却有两米八的气场。

    苏邦正后悔不已,同时也意识到了一个事实:这个叫做沉墨的男人实力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

    他甚至搞不清楚这个男人到底想做什么。

    沉墨告诉他,自己要做的事情是拯救天下,而不是拯救大明。大明朝已经烂透了,谁都救不了了。

    苏邦正有点茫然,他不是很懂沉墨的意思。

    虽然他不懂,沉墨也没打算解释。

    这个人除了是个贪官之外,还引来了青州兵为祸来阳府。而且沉墨记得自己以前看《南明史》的时候提到过这个人,在清兵入关之后他带着一群山东的文武官员干脆利索地投降了建奴。

    所以,他死定了。

    接下来,沉墨让人给来阳府下面几个县的知县,还有知州等官员送去了口信,让他们全部来到来阳城。

    如果不来的,自己会派兵去抓过来。

    时间关系,以下内容非正式更新。看到的兄弟明天刷新后看正式更新内容。

    温体仁下台,最受益的人,应该是杨嗣昌。他崇祯十年三月当兵部尚书,温体仁是六月走人的,按照温先生的脾气,像杨嗣昌这种牛人,不睬下去,是不大可能的。

    温体仁走了,杨嗣昌来了,不久之后,他就将进入内阁,实践自己天才的计划。

    按照杨嗣昌的计划,要实现十面张网,现在的人是不够的,必须再增兵十二万,要增兵,就得给钱,按杨嗣昌的算法,必须增加饷银二百八十万两以上。

    这个计划极为冒险,因为这笔钱杨嗣昌是不出的,崇祯也是不出的,唯一的来源,只能是找老百姓要,具体说来,就是加租。

    比如原先你一年交一百多斤粮食,全家还能丰衣足食,张献忠、李自成打过来的时候,你可能会出门看热闹,然后回家吃饭。然后官府告诉你,加租,每年交两百斤,结果全家只能吃糠,再打过来的时候,你就会出门,帮李自成叫声好,让他们往死里打,帮你出口气。

    再后来,官府告诉你,再加租,每年交四百斤,结果全家连糠都没法吃,不用人家打上门,你就会打好包袱,出门去找闯王同志。

    为了搞定西北民变,崇祯已经加过几次租了,如果再加,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很多大臣坚决反对。

    但是崇祯仍旧同意了,因为他相信,杨嗣昌的计划,能够挽救危局。

    最后,杨嗣昌说,要实现这个计划,我必须用一个人。

    崇祯同意了。

    杨嗣昌推举的这个人,叫熊文灿。

    熊文灿,贵州永宁卫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历任礼部主事、布政使、两广总督。

    杨嗣昌之所以推举熊文灿,只是因为一个误会。

    不久前,两广总督的熊文灿得知了这样一个消息,崇祯的一名亲信太监来到广东探访,干啥不知道,虽说来意不明,但对这种特派员之类的人物,熊总督心里是有数的,转成请过来吃饭。

    既然是吃饭,就要喝酒,吃饱喝足,再送点礼,这位太监也很上道,非常高兴,一来二去,也就熟了。

    既然是熟人,也就好说话了,双方无话不谈,从国内形势到国际风云,什么都说,但只有一件事,熊总督始终没有套出来。

    你到底来干什么的?

    几天后,这位太监要走,熊总督决定再请他吃顿饭,最后套口风。

    这顿饭吃得很满意,双方临别,喝得也多,喝着喝着,就开始说起民变的事。

    熊总督估计是喝多了,外加豪气干云,当时拍着桌子大喝一声:

    “诸臣误国,如果我去,怎么会让他们闹到如此地步!”

    他万没想到,有个人比他还激动。

    太监立即站了起来,他流露出多年卧底终于找到同志的表情,热烈地握住了熊总督的手,说出了熊总督套了很多天,都没有套出来的话:

    “我到这里来,就是来考察你的!回去我就禀报皇上,让您去平乱,除了你,谁还能扫清流贼!”

    酒醒了。

    熊总督到底是多年的老官僚,听到这话,当时酒就醒了,脑筋急速运转后,凭借二十余年的功底,立即提出了五难,四不可。

    所谓五难,四不可,大致就是九个条件,也就是说,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熊总督才能勉为其难地上任。

    大致说来,这就是一篇公文,就算让专职秘书写,也得写个一天两天,熊总督转眼就能完工,实在用心良苦。

    然而太监也并非凡人,只用一句话,就打碎了熊总督的如意算盘:

    “你放心,这些我回去都会禀报皇帝,但如果皇帝都答应,你就别推辞了。”

    就这样,熊总督的一片报国之心穿越上千里路,来到了京城。

    崇祯知道了,杨嗣昌也知道了,在那遥远的南方,有一个叫熊文灿的忠义之士,愿意为国付出一切。

    当然了,熊总督的那些条件,自然不在话下,关键时刻,有人肯上,就难能可贵了,怎么能够吝惜条件呢?

    所以在这关键时刻,杨嗣昌提出了熊文灿,而崇祯也欣然同意了,他们都相信,他能圆满实现这个天才的计划。

    于是,远在千里之外的熊总督接到了调令,他即将前往中原,接替无能的前任总督王家桢。

    熊文灿原先的辖区,是广东、广西两个省,而他现在的辖区,包括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五省,按说,他应该很高兴,高兴得一头撞死。

    两广总督,虽说管的都是不发达地区,盗贼也多,但好歹图个平安,也没人来闹,现在这五个省,动辄就是几十万人武装大游行,且都是巨寇、勐寇,没准哪天就被抓走,实在比较刺激。

    但既然来了,再跟皇帝说,其实我是忽悠您的,那天是喝多了,估计也不行,想来想去,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后世有很多人,对熊先生相当不屑,说他没有能力,没有气魄,但在我看来,熊总督并没有那么不堪,他自幼读书,当过地方官,也到过京城,还出过海,见过大世面,总体而言,他只有两样东西不会——这也不会,那也不会。

    虽说熊文灿能力比较差,比较怕事,比较没有打过仗,但他能够升到两广总督,竟然是靠一项军功。

    这项军功的具体内容是,他搞定了一个许多人都无法搞定的人,此人的名字,叫郑芝龙。

    郑芝龙,是福建一带的着名海盗,有个着名的儿子——郑成功。

    熊总督招降郑芝龙后,又用郑芝龙干掉了其他海盗,成功搞定福建沿海,最终搞定自己,获得提升。

    但熊总督长年以来的表现有目共睹,骗得了上级,骗不了群众,所以他去上任的时候,许多人都认定,熊总督是壮官一去不复返了。

    崇祯十年十月,熊文灿正式来到湖广上任,迎接他的,是下属左良玉。

    刚开始的时候,左良玉对熊总督还比较客气,过了几天,发现熊总督黔“熊”技穷,除了天天开会,啥本事都没有,索性就消失了,没办法,像熊总督这种熊人,左总兵是看不上的。

    熊总督也急了,他本不想来,来了,将领又不听使唤,自己手下的兵力,加起来还不到一万人,又要完成业绩,无奈之下,只好使出老招数——招抚。

    当时在他的辖区里,最大的两股民军,分别是张献忠和刘国能。

    其中张献忠有九万人,刘国能有五万。

    熊文灿决定招抚这两个人。

    虽然在朝廷混得还行,但论江湖经验,跟张献忠、刘国能比,熊总督还是很傻很天真,他不知道这二位的投降史,也不了解黑道的规矩,更何况,他的兵还不到人家的十分之一,要想招降,是很困难的。

    但熊总督最头疼的问题,还不是上面这些,他首先要解决的,是另一个问题——发通知。

    因为张献忠和刘国能从事特殊行业,平时也没住在村里,以熊总督的情报系统,要找到这两个人,似乎很难,情急之下,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熊总督派了几百个人,以今日张贴医治性病广告之决心,在村头乡尾四处贴告示,以告知朝廷招安之诚意。

    对此,左良玉嗤之以鼻,连杨嗣昌听说后,也只能苦笑。

    总之,在当时,熊总督在大家的眼里,大约是个笑话,笑完了,就该滚蛋了。

    然而这个笑话,却以一种无人可以预料的方式,继续了下去。

    过了不久,熊总督就得到消息,民军的同志们找来了。

    先找上门的是张献忠,他表示,自己虽然兵强马壮,但是很想投降,很想为国效力,但鉴于投降程序很麻烦,所以需要准备几天。

    【推荐下,野果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这是鬼话。

    类似这种话,张献忠说的次数,估计他自己都数不清,这也是张头领看熊总督是生人,专程忽悠一把,要换了洪承畴、卢象升等一干熟人,拉出去就剁了。

    但张献忠派人上门,除了逗人玩,还有客观原因。

    自打崇祯九年围剿风暴以来,经济形势是一天不如一天,高迎祥垮台了,众多头领环境都不好,随时可能破产裁员,包括李自成在内。

    高迎祥死后,孙传庭就放出了话,只要搞定了李自成,他就退休回家。

    李自成在陕北对付洪承畴,已经很吃力了,又来了这么个冤家,两下夹攻,连吃败仗,没办法,陕西没法呆了,只好掉头进了四川。

    偏偏年景太差,又赶上杨嗣昌开始搞十面埋伏工程,只能接着往前跑,前有追兵,后有堵截,实在没办法,只能以掩耳盗铃之势窝在原地,动弹不得。

    环境如此,张献忠混得也差,留个后路是必要的,所以找到了熊总督,当然,投降是不会的,先谈条件,过几年实在不行了,再投降。

    但他万没想到,过几天,他就会乖乖投降。

    因为几天后,一个消息传来,刘国能投降了。

    刘国能,外号闯塌天,在当时的诸位头领中,他大概能排到前五名,是个相当棘手的人物。

    他得知熊总督招降的消息后,也找上门来,表示自己虽兵强马壮,但是很想投降,鉴于投降程序很麻烦,需要准备几天。

    其实刘国能同志的台词,跟张献忠的差不多,不同之处在于,他准备了几天,就真的投降了。

    崇祯十年十一月,刘国能率五六万大军,向仅有一万人的熊文灿投降,服从改编。招安小时候,我读水浒传的时候,曾经相当厌恶宋江,觉得他替天行道,开始造反,很是英雄,最后却又接受招安,去征讨方腊,很是狗熊,同样的一个人,怎么前后差别那么大呢?

    后来我才明白,造反的宋江,和招安的宋江,始终是同一个人。

    为什么要造反?

    造反,就是为了招安。

    当年的宋江,原本是给政府干活,而且还有职务,根据水浒的说法,日子过得很不错,除了拿工资,还勾结黑社会,吃点外快,还经常结交江湖兄弟,给钱从不小气,只是一时手快,在被检举之前,干掉了自己的小妾,所以才被迫流落造反。

    刘国能的情况比较类似,跟张献忠不一样,他原本是读过书的,据说还有个秀才的功名,但后来不知一时冲动,还是懵懂无知,竟然造了反,好在运气不错,这么多年没被干掉,还混得不错。

    但造反这活,混得不错是不够的,毕竟工作不太稳定,危险性大,刘国能又是个比较孝顺的人,希望在家孝敬父母,所以趁此机会,准备投降,换个工作。

    刘国能这一投降,就把张献忠吓懵了:投降,还有抢生意的?

    眼看问题严重,他立即派出使者,去找熊文灿,表示近期就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