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太平驸马 > 284 再三警醒依不听

284 再三警醒依不听

    四月二十二日,金陵城各处都贴上了新的告示。

    告示的内容,是警告所有人,赈工券只是发放给以工代赈的民夫当做工钱用的,原本价值只值十文钱,现在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原本的价值。

    因而官府再三警醒想投机取巧的人,不要囤积赈工券,以免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最后也警告所有人,不要轻易去伪造赈工券,只要被发现伪造,便立马会被抓进牢狱,随即贬为奴隶,流放三千里!

    与告示一起出现的还有新一批的赈工券,瞬间引来很多人的关注。

    这个告示不贴或许还没有这么多的士绅地主知道,告示一贴,只要想发财的人,都开始四周收集赈工券了。

    那些被临时征调而来的民夫,瞬间成为了香馍馍,刚发下来的赈工券,就被人高价买走。

    这一番下来,众多民夫发现,自己不用干什么累活,就已经白赚了几两银子了,自然十分开心。

    也有心思敏捷的人,眼见大家都在抢购赈工券,便想着自己留着,也想跟着发发财。

    不过却被管理的人都给抓了出来,再三警告他们,赈工券留在手中越久,就是越不值钱,趁着现在还值钱赶紧出手。

    有人信了,也有人不信,毕竟眼下金陵城内的有钱人可都在打听赈工券呢,这可是骗不了人的事实。

    因此,依旧有民夫觉得,自己只要留着赈工券,肯定可以换来更多的银子。

    ……

    甄家。

    作为甄家的大老爷甄应嘉,自然也是第一时间收到消息,眼看着第一波入场的人赚得盆满钵满,甄应嘉知道后,气得吐血。

    要说起银子,他们甄家有的是,眼见这赈工券一下子翻了一百倍的价值,若是投一万两进去,就可得一百万两出来,

    这可是暴利中的暴利了,以前不论什么生意都比不上这个暴利啊,也难怪现在江南各地的富绅富商都疯了一样。

    这时在一间客厅里,甄应嘉正停下下面一个中年文士的分析。

    “老爷,以小人之愚见,其实官府只是最初的时候投入了一些资金,后续的翻价,不过都是由后面持有赈工券的人买账罢了。”

    “另外,小人觉得,这其中有很大的风险,就今日官府贴出的告示也已经说明了一些情况,这东西原本就值十文钱,可眼下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个价格,万一价格出现波动,老爷若是投了银子进去,恐怕会血本无归!”

    甄应嘉听了这番话,直皱眉头,以他对薛蟠的认知,知道薛蟠不可能这么简单地弄出一个东西来的,肯定有什么阴谋在其中。

    可前面那些一夜暴富的人,可是活生生的例子,假不了的啊,这让甄应嘉一时间有些迟疑不定了。

    就在这时,外头来了一个下人,恭敬请示:

    “老爷,杨员外求见。”

    甄应嘉听后,沉默了半响,将这中年文士挥退,让人将杨员外请了进来。

    这杨员外进来时,可谓是满面红光,春风得意,走路时都带着风一般。

    一进来就扯着嗓子说道:

    “甄老爷,今日可是大喜的日子,我不过投了一万两银子进去,转手就卖了一万二千两银子回来,不过眨眼间就尽赚两千两。”

    “只可惜啊,我不敢投太多,那刘员外可就赚翻了,一次投了五万两,来回就赚了一万两回来,唉,我是出手晚了,眼下市面上根本没有卖家卖赈工券了!”

    甄应嘉听了这话,心惊肉跳,急问:

    “怎么?这才一天时间,赈工券又涨价了?”

    杨员外则笑着回道:

    “可不嘛……昨日还一千文呢,今日官府刚新放出一批,就已经涨到一千二百文了,如今还在疯涨呢!”

    说着,狐疑地看着甄应嘉:

    “甄老爷,你们甄家应该是最不差银子了吧?怎么没有投个几万两进去?以您和薛蟠的关系,暗中拿一些赈工券回来,应该也不难吧?”

    甄应嘉此时心里暗暗后悔不已,他是最先听到消息的,可对薛蟠有所顾忌,因此迟迟未下场。

    又听这杨员外如此说,甄应嘉知道这东西是真可以赚钱的,而且如今还有几分炫耀的意味,让甄应嘉心里很是不满,只得故作深沉地回道:

    “杨老爷,我可提醒你,薛蟠不是什么良善之人,他弄出这么个东西来,绝对不是给你们赚钱的。”

    “而且你没发现,今日贴的告示里,再三警告你们,不要囤积赈工券,就是劝你们回头啊!”

    杨员外听了这话,撇了撇嘴:

    “甄老爷,你就别嘴硬了,赈工券能够发大财的事情,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

    “想必甄老爷你也听说,不少最开始投机的人,因此而发家致富的消息吧,如今那些人倾家荡产全力买赈工券呢。”

    “更别说广陵府、姑苏府、松江府等地的富商都是闻风而动,他们有的是银子,你觉得这赈工券会降价吗?”

    “而且我可打听清楚了,每过十天,官府就会给那些民夫发放工钱,而工钱就是这赈工券!”

    说到这里,杨员外显得很是愤慨:

    “早知这赈工券如此值钱,我都打算去当民夫了,听闻薛蟠征召他们来了后,根本就不用干什么活。”

    “而且,每过十天就有官府发放的工钱,这不比种地划算多了?”

    甄应嘉听后,心惊不已,沉默了许久,问道:

    “可若是大家都来买卖这什么赈工券,田地的桑树棉花谁去弄?粮食呢?”

    杨员外则一副高人的样子,点评道:

    “甄老爷,你怎么还这么死板啊?如今这门买卖如此暴利,谁还去养蚕种棉花?至于粮食,直接拿银子买不就是了?”

    甄应嘉却突然感觉了一丝不对,迟疑道:

    “民以食为天,更何况生丝棉花涉及到布料的出产,若是大家都不种地了,粮食从何而来?咱们穿的布匹又从何而来?”

    这话让杨员外一时间语塞,讷讷无言了。

    过了好一会,这才回道:

    “甄老爷,咱们江南不种地了,自然还有别的地方种,你是想太多了?”

    又提醒道:

    “对了,甄老爷,别怪我没提醒你,如今赈工券价格一路上涨,这时候再不出手,以后再出手,就需要更高价买了。”

    说完,便起身告辞:

    “甄老爷,我还想着再去打听打听哪里还有赈工券卖,就不奉陪了,你若是想买,可得及早入场了。”

    看着杨员外屁颠屁颠离开的样子,甄应嘉神色阴晴不定,坐在位置上沉思着什么。

    他们甄家根本不缺银子花,可以说后几代随便败家都花不完,但谁又会嫌钱多呢。

    眼看着杨员外等人,大赚特赚,甄应嘉不心动是假的。

    沉思了好久,甄应嘉终究是无法抵抗赚钱的诱惑,立马叫来管事,让其安排人去四处收购赈工券,而且要比旁人永远高出一成的价格,有多少收多少!

    随着甄家的入场,赈工券瞬间被追捧到二千文的价格,已经足足高出原有价格的两百倍了,而且还在慢慢增值。

    ……

    ……

    京城。

    慈明宫,正殿内,凤仪女皇将手中的一封书信,让身边的女侍者拿给站在殿中的唐玥看。

    唐玥是突然被凤仪女皇召进宫的,心中还有些疑惑,待看到凤仪女皇给自己的信后,这才知道怎么回事。

    书信是四日前,薛蟠让人六百里加急送回京城的,信的内容,自然就是他提出以工代赈,并且准备用赈工券狠狠宰江南士绅地主们一波。

    唐玥听得心惊肉跳,虽然文字没有情绪感,可唐玥却感受到一股莫大的风浪朝自己扑面而来。

    看完后,下意识看了看凤仪女皇的神色,见其满脸凝重,心道,难怪急着召见她呢。

    凤仪女皇见她看完,便问道:

    “怎么样?对你夫君提出的想法,有何看法?”

    听到凤仪女皇用到了‘你夫君’的称谓,唐玥内心再次轻跳,她知道凤仪女皇这是对薛蟠不满,才会如此称呼。

    深吸一口气后,在心中斟酌了一番,唐玥这才接过话,回道:

    “回母后,儿臣以为,驸马所为,一切皆是为了朝廷为了大周着想,并无不妥!”

    凤仪女皇听了这话,挑了挑眉头:

    “哦?此话怎讲?”

    唐玥接着回道:

    “母后,驸马出身富庶的薛家,如果说他是想借此敛财,儿臣肯定是不信的,他根本就不缺银子使。”

    “不为私,自然就是为公了,驸马在信中提到过,对于江南士绅地主来说,不论朝廷怎么变,和他们都没关系。”

    “可对于朝廷来说,想要地方稳固,首要的就是保证百姓吃得起饭,若是百姓们连饭都吃不饱了,自然就会造反。”

    “因此,儿臣以为,驸马这么做,是为普通百姓争取生存利益和空间,只要普通百姓安稳,再加上朝廷对江南官员的掌控,一切自然就都安稳了!”

    这番话让凤仪女皇听得很是欣慰,同时也有惊讶,没想到唐玥会有如此深的见解,倒是和薛蟠的理念不谋而合了。

    不过,表面上却依旧凝重地说道:

    “可他这么做,大臣们肯定不会放过他,尤其是老六身边的大臣,他们正巴不得抓到你夫君的错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