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法令

    刘辩没有多说,直接就带着众人向着科学院而去。

    到了科学院门口,郑大等一众工匠正在门口等着。

    看到刘辩带人过来,急忙迎了上去。

    “参见殿下!”

    刘辩点了点头,然后说道:“起来吧,咱们进去看看科学院的各种成果!”

    郑大应了一声诺,转身向着前方领头而去!

    刘辩这边却是对着蔡邕以及卢植说道:“蔡师,卢师,我们可否让父皇增加一条法律‘新事物的发明,朝廷有条件,有义务,保护发明者的利益,旁人不可随意伪造,售卖!’

    这样可行?”

    蔡邕点了点头,然后说到:“增加一条法律并不难,只要陛下发布一条召令就可!”

    东汉年间的法律,有律,令,科,比,还有春秋!

    律就是在东汉时期最基本的律法;

    令,也就是召令,就是皇帝发布的召令,可以作为律法,也是律法指定的重大依据;

    科是单条的律法形式;

    比是一种量刑的形式,比如因孝杀人等;

    春秋就好似宪法一般!

    而蔡邕所说的就是令,只要皇帝发布召令就好!

    这时候卢植在旁边也是说道:“颁布法律简单,但是执行起来就有些难了,毕竟我大汉疆土辽阔,总有一些顾及不到的地方!”

    刘辩自然也是明白,毕竟盗版这种事情,在后世都屡禁不止,在这个没有电话,摄像头,没有飞机,火车的年代,根本不现实!

    不过刘辩觉得,能不能推广,这不重要,但一定要有名头,要有大义!

    所以刘辩也不多说,而是拜托蔡邕与卢植二人,能够在朝会中提出来!

    蔡邕以及卢植二人并不清楚刘辩到底什么意思,但这也是好事,二人表示没问题,可能会提的。

    刘辩点了点头,对二人表示感谢。

    而在这时,郑大已经带着众人来到科学院里的院子中。

    郑大这时将一把犁拿了过来,这犁正是曲辕犁!

    这曲辕犁早就已经打出来了,但并没有对外流出,而是只在刘辩的田地里使用,所以众人也不清楚。

    而在这时郑大说道:“这是我们在殿下的指导之下,改进直犁,从而制成的曲辕犁!

    这曲辕犁,比普通直犁要方便的多,只要一人一牛就可一日耕地十亩!”

    郑大并不清楚曲辕犁的原理,所以只能在曲辕犁的用途中简单的介绍了一番!

    但这虽然只是简单介绍,但在座的虽然都不是在土地里刨食吃的人,但都是有见识之人,自然也是明白这一人,一牛,一日十亩地的意思,这就是说大汉粮食产量可以翻一到三倍啊!

    粮食产量翻倍,不是说粮食可以产出的量,而是总体量!

    要知道古代荒地很多,最根本的原因之前就说过,生产力底下,物资匮乏!

    人吃不饱,就没力气干活;没力气干活,就没办法开荒。

    开荒很累,不像现在,机器一来一回就好了,在古代,得好几个人用犁等工具,一点一点的开垦。

    不是说不用牛,而是普通人家根本就没有牛。

    在古代,家里能养的起牛马羊的都是属于大户人家!

    所以只能靠人,人干活就得多吃,这样粮食就不够吃,这就是个恶性循环。

    平常年份还好,要是到了灾年,就变的卖儿卖女,成为了流民或者卖身为奴了!

    但现在曲辕犁出来,那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结构,从很多人才能开垦荒地,变成了几个人或者一个人,这样粮食产量自然就多了!

    众人自然都想到了这些,但众人的表情心态却是不同。

    袁绍与袁术两人互相看了一眼,袁术一脸的不在乎,袁绍却脸色有些变化;

    荀彧荀攸却都是激动之色;

    曹操也是一脸激动,看向刘辩的眼神有些炽热;

    赵云等几人虽然高兴,但也并不清楚这代表什么;

    而蔡邕,卢植等六人都是激动异常,要知道粮食以及书籍是世家的根基,但这六个人,基本上没有一个是世家,哪怕是卢植,其实也是在他之后才起的家,所以他们是为大汉高兴。

    刘辩自然能够感受到众人的变化,但却是没说什么,而是让人将曲辕犁拿过来,然后放到荀彧身边,对着荀彧说道:“文若有王佐之才,今孤欲让文若推广此物于天下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