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奏陛下,臣此来乾阳宫非为别事,乃昨夜梦见父亲托孤,说要落叶归根,叮嘱微臣把他送回故乡吴县安葬。”陆儁长揖到地,把面圣的目的托出。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陆家的人虽然缺少谋略超群之人,但至少都在官场上浸淫了多年,更何况还有一代女皇掌舵。生怕贸然提出改葬会引起天子及百官的疑心,商量来商量去最终找了这么一个托词。
叶落归根是大部分人的选择,实在不愿意回乡或者故乡被敌对势力占领才葬在钟山,把陆康葬在哪里是陆氏族人的权力,即便刘辩贵为天子也是无权干涉。古往今来,还没有那个皇帝强迫大臣葬在某个地方的先例,所以刘辩也就不假思索的应允了下来。
“把陆司徒葬在何处是你们陆家的权力,既然司徒托梦,想要落叶归根,你们便照做就是,也好让司徒在九泉之下心安。”
“多谢陛下成全!”陆儁大喜过望,跪地叩首。
想起刘辩把广陵公的爵位从陆绩的头上夺了过来赏赐给自己,陆儁心中感激不已,跪在地上表忠心:“多谢陛下提携微臣,让我继承父亲的爵位。微臣在此对天立誓,只要我陆儁有生之日,绝对不允许陆家做出损害朝廷之事,我们陆氏阖族定然世世代代效忠大汉。”
“有陆卿这番话,朕甚感欣慰!”刘辩笑容可掬的把陆儁扶了起来,叮嘱道,“你们陆家是江东士族的领袖,其他各族但凡有个风吹草动,陆卿需要早日来禀报于朕,也好让朕知道他们心中的想法。”
正常的历史之中。孙权治下的江东士族力量强大,对于孙权的决策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尽管孙权一生都在想方设法遏制士族的影响,但终其一生都没有做到,所以刘辩才设法分化削弱各士族的影响,避免重蹈孙吴的覆辙。
听了刘辩的话,陆儁会意。躬身道:“陛下放心,无论何时我们陆家都会以陛下马首是瞻!若有哪个家族敢质疑陛下的威信,我们陆家第一个站出来讨伐他。”
刘辩在心中暗自沉吟:“这陆儁倒是听话,有些趋炎附势的感觉,没有陆康那么刚毅耿直。估计这种人也成不了什么大器,若是陆家将来由他做领头羊的话,影响力只怕江河日下。武如意少了朝堂上的助力,时间久了野心或许会慢慢淡化!”
“给朕查询一下陆儁的各项能力。”
趁着陆儁躬身施礼之际,刘辩悄悄向系统下达了指示。自己心中有杆秤。哪个人有多大的本事,一测便知。
系统很快给出了答案:“叮咚……陆儁——统率52,武力49,智力75,政治78.”
“这样看来,此人撑死就是一个郡守的能力,不怕他带领着陆家壮大,那就再给他几颗甜枣吃。把他彻底收买过来。若有朝一日武如意想要兴风作浪,说不定这陆儁会把她出卖了呢!”
一念至此。刘辩高声对陆儁道:“念在陆卿一片孝心,另外学部侍郎之位空缺,朕决定赏赐你学部侍郎头衔,日后竭尽所能发展大汉的文化教育事业。”
“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陆儁又惊又喜,跪在地上稽首顿拜。叩谢天恩。心中惊讶的却是左慈的一番话,白天刚说了保自己一年之内官升一级,没想到还不到一天的时间,果然应验。这更加坚定了陆儁按照左慈的吩咐,把陆康埋葬在象山的建议。
陆儁欢天喜地的辞别天子。离开乾阳宫回到陆家,把天子准奏,以及自己官升一级的事情说了一遍。陆家的人无不惊讶万分,对左慈佩服的五体投地。
天色已晚,不会再有宾朋来吊唁祭奠,陆儁吩咐下人去准备丰盛的酒筵,答谢左慈的指点。包括武如意、陆骏、陆舒、陆绩、陆抗等陆家的重要人物俱都出席。
酒过三巡,陆儁再次向左慈致谢:“多谢道长金口玉言,儁今日已经从学部员外郎迁升为学部侍郎,你这神机妙算,未卜先知,实在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左慈哈哈大笑:“两年半之前,我与陆伯言曾经有过一面之缘,我就对他说过金陵上空星辰黯淡,隐晦不明,乃是大凶之兆。而且此星辰主雌性,地位尊荣,不是应在何太后身上便是唐皇后身上,让他提醒德妃娘娘早日未雨绸缪,只是没想到娘娘最终与皇后之位差之毫厘,真是让人惋惜呢!”
武如意这才恍然顿悟,施礼道:“原来伯言在路上遇到的世外高人就是左道长,你的未卜先知能力真是出神入化。我们陆家将来的兴旺可要拜托在道长身上,它日若能得势,定要以国师之位答谢道长!”
次日天亮,陆府一片哀乐,白色的冥钱漫天纷飞。
从各地前来吊唁的武将文官祭拜完毕后已经各自返程,今日只有金陵的文武一起来送别陆康的灵枢。由四十八个壮汉抬着陆康的棺椁,后面跟着身穿缟素的陆家老幼数百人,在鼓乐手的吹吹打打之下,离开金陵向南奔吴县而去。
三日之后,陆康被埋葬在了象山,陆氏把整个象山买了下来,建造了一座宏伟的陵墓,派了百余名仆从看守。而陆儁、陆绩等人在留在山上为陆康守陵,待头七过后还要回吴县祖宅给陆康继续守丧,期限三年。
陆家的动作很快的就被锦衣卫禀报给了刘辩,蹙眉沉吟道:“从吴县到象山至少有五十里左右的路程,陆家却把陆康葬在了此处,估计多半是有风水师给陆家选了葬址。既然袁天罡就在京城,不如让他去一趟吴县,看看陆家的风水如何?”
打定主意,刘辩立即派人召来袁天罡,叮嘱道:“陆家突然把陆康葬在了吴县城南六十里的象山,此中必有玄机。袁道长可快马加鞭去一趟吴县,看看这陆家选的葬址有什么说法?”
“贫道遵旨!”
袁天罡答应一声,翻身上马出了金陵,孤身一人赶往吴县查看象山的风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