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吕布对这样的官员,也是赞许有加的。狂沙文学网
朝中官员之中,御史台和督察院的官员是很可怕的存在,多少官员在谈及御史台和督察院的时候,心中发憷,若是为两处的官员盯上的话,不会有好子过了。
莫说是朝中的官员,就连皇帝,御史台的官员也是敢于提出意见的,这些人的骨子都是比较硬的。
而御史台和督察院的存在,正是晋国特殊的地方,晋国的制度决定了,并非是成为官员之后,就拥有着凌驾他人的权力,官员手中的权力,是为治下的发展提供基础的。
如果官员不能很好的运用手中的权力,而是有着其他的念头,随之而来的将会是督察院和御史台的官员。
暗中,吕布的手中可是掌控了不止一支力量,这样的力量,让吕布对晋国治下的况能够有着更多的了解。
正因为如此,不少官员对吕布心存畏惧,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在私下里的一些小动作或许就为吕布所知了。
“恭迎圣上凯旋。”朝中前来迎接的官员齐声道。
吕布朗声道:“诸位请起吧。”
为了迎接凯旋归来的大军,长安方面可是做了不少的准备,从官员迎接到长安城的道路,皆是铺了黄土,沿途打扫的干干净净。
不少百姓自发前来迎接得胜归来的大军,在道路两旁的士卒后,有着密密麻麻的百姓,在百姓的神色间,有着骄傲,有着担忧。
一些百姓的家人,可是在军中的,征战他方,战事不可避免的会发生,而军中将士的死伤也就是很寻常的事了,一名士卒战死疆场,伤心的是他们后的家人。
不过晋国在对待战死将士方面,还是有着丰厚的抚恤的,不会让这些英勇的士卒在战场上流血之后,家人还要为生活而担忧。
晋军的制度,晋军将士的骄傲,也是让晋军将士在战场上拼死奋战最重要的原因。
战争并不可怕,关键是军中的将士如何去对待一场交战,对战事会有着什么样的看法。
大军得胜归来,吕布感受着长安城的繁荣,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若是有朝一,赤谷城能够有如今长安一半的繁华的话,晋军在征战匈奴和康居的时候,就会更加的简单,甚至在与贵霜帝国的大军交锋的时候,也不需要后勤的问题。
战争,对后勤的补给是极大的考验,特别是数量众多的交战,更是如此。
率领文官武将和在作战中表现突出的将士,在城内简单的走了一段之后,吕布与文官武将返回皇宫。
攻破乌孙和大宛之后,晋国肯定是需要调遣官员前往治理的,占据了一个地方之后,文官是不可或缺的,总不能让武将来治理地方吧。
马背上得来的天下,不能在马背上去治理。
赵云负责赤谷城的事,但是晋国派遣官员前往的话,会让赵云的压力更小。
在治理地方上,晋国的官员是有着经验的,而治理地方成功之后,他们的地位便能得到提升。
不仅是在军中,在文官中间,也是讲究着功劳的,晋国会有专门的官员对各地官员的况进行考核,表现突出的官员,会得到更多的任命。
而在一般况下,偏远之地,很少有官员愿意前往,到了偏远之地,不说能不能治理好,对于气候的适应就是很大的问题。
当前晋国稳定,在晋国为官的话,本就是不错的选择,没有必要冒着风险前往偏远之地。
当然,前往偏远之地,也是有着好处的,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若是做出事的话,更容易传出来。
一戎装,吕布坐在上首的位置,环视朝中百官,待众人行礼之后,缓缓道:“朕率领军中京师征战西域诸国之外的大宛、乌孙,军中将士用命,后方官员的在粮草辎重的运送上很及时,这才有了我军对战的胜利。”
“晋国向来是有功者赏有过者罚,在这次作战中表现出色的将士,在统计功劳之后就会得到赏赐,朕不在长安的期间,有劳诸位了。”
朝中官员连道不敢,再说吕布不在长安的事,不少官员似乎已经习惯了,只要是有着大的战事发生,吕布率领军队前往是很正常的事。
不过这也造就了吕布在军中的影响力,只要是在军中谈及圣上,军中将士必然会肃然起敬。
吕布在军中的威名,是在一场场交战的胜利之后换来的,就算是晋军之中名声显赫的将领,与吕布的战绩比较起来的话,还是有着一定差距的。
而且吕布在对待军中将士的时候极为宽厚,军中的制度,也是吕布主要负责制订的,军中的制度对将士来说可是有着莫大的好处。
正是因为吕布,让军中的将士有了更好的待遇,他们对吕布感恩戴德,也是在理之中的事。
而吕布有着如此贡献,提升的将会是吕布在军中的影响力,如今吕布在军中的威望可是达到了极高的地步。
可以说只要是吕布一道命令,就能让军中将士毫不犹豫的上前,就算是一些将领的心中有着其他的想法,在这等况下也是没有用处的,因为吕布就是他们心目中的战神,是值得他们去追随之人,哪怕是为了吕布付出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军中将士有着坚定的信仰,就不会说出现君主对手握重权的将领心生忌惮的事。
吕布在军中的威望太高了,达到了只需要吕布一道命令,就能让军中将领严格按照吕布命令行事的地步,这样的威望,是在一场场交战的胜利之后换来的。
相对而言,朝中的文官在寻常做事的时候,就更加的谨慎了一些,吕布是武将出,在对待文官的时候,虽说不错,但是文官终究会让吕布有着更多的关注。
“文和、元叹,朕不在长安的时候,可有什么大事发生啊?”吕布问道。
贾诩和顾雍出列,将吕布离开之后发生的事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