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熙二年的十一月,比去年还要寒冷。
尤其是入夜之后,室内外温度降得更低。
有个成语叫寒冬腊月,指的就是春节前最冷的三个月,寒月为十月,冬月为十一月,腊月为十二月。
按理说,这个时候的大明朝臣,但凡不当值的,应该都躲在家中避寒取暖,准备休息了。
可是,此时在吏部尚书蹇义家中的客厅之中,却坐着一群睡不着觉,或者说不敢睡的朝臣。
他们分别是户部尚书夏原吉、户部左侍郎金幼孜、吏部右侍郎杨士奇、礼部左侍郎黄淮。
两个尚书、三个侍郎私底下聚在一起,所议论的不外乎是与朝政有关的事。
而眼下最能牵动满朝文武之心的事,只有一件,那就是大明乾熙皇帝朱高煦决定在草原设置实土都司,同时添设文教官职以辅之。
“维喆(夏原吉的字)刚才所言,实在让人震耳发聩!”
蹇义坐在正堂左边圈椅上,看着坐在他隔壁的夏原吉,缓缓抚须言道:“草原的牧民们连饭都吃不饱,谈何读书识字,接受教化?”
永乐前期,夏原吉升任户部尚书后,主持浙西、苏、松治水事务,被委以重任,到了永乐中后期与吏部尚书蹇义并称为“蹇夏”。
蹇义与夏原吉年龄相差不大,两人关系十分不错,私底下常以字相称对方。
夏原吉刚才提出了一个观点,那就是无论是设置实土都司,还是置以郡县,大明朝廷总归是要对草原进行直管。
然而,大明朝廷只要直接治理草原,就必然会面临一个怎么也绕不过去的问题,即游牧部落的生产收益方式。
因为草原上降雨量少,气候变化大,土层水分容易蒸发,绝大部分宜居之地,并不适合农耕。
虽然像和林城等地域可以种植如胡萝卜、葱等瓜果蔬菜,也能开垦一定面积的耕田种植水稻或小麦,可这样的地方实在极少。
所以独立的放养牛马羊等牲畜群,是游牧部落生产方式的最大特点!
夏原吉认为,大明百姓迁移去草原定居后,如果不想饿死,那么最终还是会适应草原游牧部落的生活生产方式。
而这种生产方式,注定会不可避免的引起各种争端,甚至大规模的战争。
为什么?
如果两方牧民在放养牲畜时相距太近,或者牲畜群的规模过于庞大,那么就会加剧双方之间的竞争。
这种竞争,会导致牲畜吃不饱或发生踩踏,从而使得牲畜的数量下降,最终令牧民的畜牧收益下降。
不仅如此,那些活动范围相对孤立,且人数较少的牧民群体,特别容易遭到其他牧民群体的攻击。
毕竟,能直接通过武力把弱小的一方吞并掉,从而壮大自身,谁还会去老老实实的放牧?
这正是古往今来草原上时常发生劫掠,以及部落之间经常爆发兼并或侵略战争的原因。
因此,过去的草原上,各个部落不得不经常迁徙,即所谓的逐水草而居。
否则一场暴雪或一次干旱,就能令大部分牧民的牲畜死亡,甚至夺走牧民们的生命。
游牧部落要发展壮大,需要相对广阔,可以自由放牧的草场,这样才能让牲畜得到繁衍。
牲畜群壮大了,牧民们便可以获得稳定的奶制品与肉类,如此部落的人口繁衍就有了保障。
但是,牧民们若想提高生活质量,比如食盐及调味品、茶叶等饮品,就得需要商业贸易。
假如没有商业贸易,那就只好去抢别人的了。
说白了,草原上的水草丰美之地有限,唯有强者方可居之,弱者只能当强者的奴仆或附属。
这便是草原上一直存在争斗的根本原因!
大明朝廷若想治理好草原,首要之事,就是不能让各部落乱起来,禁止相互兼并或侵略。
朱高煦回京之前,特地留下五个营驻守漠北、漠西,便是出于震慑草原各部的目的。
五个营有四余万人,每天人吃马嚼就是一笔十分庞大的开销。
目前,黑水城与大同两地合计超过六万名的后勤辅兵,仍旧每隔十日运出一批军需北上。
夏原吉是户部尚书,管理着大明财政。
他知道大明现在国库充盈,可他心中也清楚,朱高煦不可能就这样一直养着这五个营的官兵。
最迟明年开春,只要天气转暖,朱高煦肯定会立即把那些决定北上的原卫所兵及其家眷迁去草原。
而在此之前,他们这些文官必须得想出一个能让北上的卫所兵及其家眷,还有世代生活在草原上的当地牧民都能吃饱饭的办法。
否则迁去草原的原卫所兵及其家眷,很可能会在到了目的地之后,发现难以适应当地环境而后悔不已,进而生出乱子,甚至勾结当地部落起兵造反!
“依下官之见,若要保证迁去草原的卫所兵与其家眷,以及当地牧民都能吃饱饭,并非没有办法。”
户部左侍郎金幼孜沉思良久之后,非常认真的说道。
户部、吏部两位尚书当面,他只好自称“下官”以示尊重。
蹇义、夏原吉等人纷纷侧目,向金幼孜看了过去。
“兴贸易,运粮过去!”
虽然金幼孜年轻时很喜欢这种被人瞩目的感觉,可他现在已经是五十八岁的老者了,所以他没有选择吊众人胃口,而是干脆利索的接着又补了一句。
众人闻言,反应不一。
夏原吉皱眉不语。
蹇义低头沉思。
杨士奇与黄淮对视了一眼,欲言又止。
只有黄淮在杨士奇选择沉默之后,看着金幼孜开口道:“兴贸易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十分困难。”
“原因有二。”
“其一,草原产出较为单一,除了牲畜,便是奶制品,并无甚新意。而商人唯利是图,运粮去换牛马羊等牲畜,若能一帆风顺回来还好,可若是路上遇到强盗或牲畜病亡,那就会赔的血本无归。”
“当然,实力雄厚的巨商可以雇佣镖局保镖,雇佣兽医医治患病牲畜,再以低价收购大量牲畜,从而赚得盆满钵满。但放眼天下,此类巨商又有几人?”
“其二,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道路不通。”
“虽然草原上雨少,但常有大雪,积雪在春天融化后,道路泥泞,马、车皆不宜行。而冬季严寒,不利人马。因此,只有夏秋两季适合行商贸易,可草原上最难熬的就是冬春两季。”
听了黄淮这番话,金幼孜顿时语塞。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刚才还皱眉不语的夏原吉,忽然打破沉默,接话道:“说的好!”
他看了看金幼孜与黄淮,脸上带着笑意道:“二位说的好极了!”
“维喆莫非有办法了?”
蹇义见夏原吉喜形于色,当即精神一振,急忙问道。
夏原吉答道:“我倒是没有办法解决宗豫(黄淮的字)提出的问题,可陛下有。”
“此话何意?”
蹇义追问道。
夏原吉微微笑道:“试问天下巨商,又有哪个能比得过皇家商行旗下的商号?”
蹇义等人瞬间面露恍然。
“道路不通,修路便是。”
夏原吉又补充道:“永乐二十三年,复合型石泥问世,上皇大喜,下旨封赏墨巧司的有功工匠。我没记错的话,当时上皇应该是册封了七位子爵、十三位男爵,后来又追封墨巧司首任司正道士任自垣为‘通玄墨巧真人’。”
永乐三年,墨巧司就造出了最早的石泥,此后该司一直在改良石泥。
二十年后造出来的复合型石泥,不仅黏性强,而且防水防火耐寒耐热,是铺路修桥的极佳材料。
众人听到这里,脑海中情不自禁的冒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
莫非,当年的洪武朝皇孙、永乐朝皇太子,如今的大明乾熙皇帝陛下,早就料到治理草原会用到皇家商行与石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