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长安镇魂司 > 第四百一十六章 黑心医馆

第四百一十六章 黑心医馆

    不得不说,长生宫的人的确是神出鬼没。

    冬暝只是准备出门,寻找长生宫的据点,白儒丑竟是忽然出现在了回春堂之内。

    这种如鬼魅的手段,在场除了戴缘川之外的三人,竟是无一人察觉到。

    “七师者。”

    白儒丑笑眯眯的举起阴阳芭蕉扇。

    冬暝点点头:

    “我需要找寻阿牛的细则资料。”

    “越快越好。”

    白儒丑自然不会拒绝。

    眼见冬暝似乎还有什么想法,白儒丑颔首弓身说道:

    “七师者,虽然这样说有些僭越,但我还是要提醒七师者一句。”

    “目前,回春堂的丹游,在牢里还算好,没有动刑,只是条件苦了点。”

    “七师者就算想去探望丹游,也请利用你二哥的人脉关系前往。”

    “切莫夜探地牢。”

    冬暝一愣。

    白儒丑既然都想到了这一层?

    的确,正如白儒丑所说,他是这个想法,悄悄去看一看。

    横竖以他现在的实力,要在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进入,其实并不困难。

    而白儒丑作为宫主的嫡系,没道理不清楚自己的手段。

    在清楚自己的实力的情况下,却还说出了这样的话……

    冬暝眼中灵光一闪:

    “地牢有玄机?”

    “还是说……那县衙陈罗或者富绅刘家,有什么问题?”

    白儒丑却笑了笑:

    “七师者考虑的太多了,我只是单纯的一个提醒而已。”

    “阿牛的情报,我会尽快搜集。”

    说着,白儒丑便化作一阵青烟消失。

    此时,朱云忽然道:

    “长生宫的手段,我这算是见到了。”

    “难怪能在镇魂司眼皮底下,将你的信送给我。”

    “这个白儒丑,以我的经验推断,恐怕也是个高手,远没有他表面看上去那般嘻嘻哈哈的那么简单。”

    “至于探监之事……”

    “冬暝,不要冲动。”

    “看你周身气息,我知道你实力应该突飞猛进了不少,但考虑到现在的情况,一切还是稳妥为好。”

    “别忘了……陛下的眼线……”

    最后一句话,让冬暝不由脸色一变。

    的确,现在想来,能够委托长生宫凤梧君压制高阳公主的阴谋,玄宗皇帝自己手中的暗部势力,恐怕远远没有台面上的那么简单。

    ……

    一夜之后,收拾好的四人便按照前一天的计划,开始分头行动。

    虽然说长生宫也能帮忙调查,但冬暝还是打算去现场看看,了解一下情况。

    因为办案这么多年,冬暝也知道,长生宫这种搜集情报的方法,只能探寻到情报,但是不能探寻到人身上的破绽。

    而另一边,戴缘川和朱云,已经前往龙丘县中心的妙心堂。

    此时,朱云已经换上了便装。

    毕竟是悄悄前来,纵然知道可能瞒不过陛下的耳目,但还是要低调一些。

    若是无缘无故,就让别人知道,镇魂司五品官的右督卫,突然出现在一个县城,估计也会是大事情。

    更不用说,身边还有一个太医丞了。

    穿过车水马龙的集市大街,两人甚至都没有去询问妙心堂的位置。

    因为肉眼可见的,有不少人,都露出一丝痛苦之色,捂着脑袋,往同一个方向前往。

    在跟着这些人一段距离之后,两人便来到了妙心堂门口。

    “不得不说,在一个县城里,竟然有一个比长安城还要气派的医馆……”

    “看来,这是花了不少钱。”

    “如果是富绅花钱倒也罢了,若是那县令……”

    朱云的表情有些玩味起来。

    一个县令每个月的俸禄也就那么点,恐怕没有本事做这样的买卖。

    那钱是从哪里来呢?这就很微妙了。

    但如果说是富绅邀请县令,给其干股,那意义也同样有些微妙,搞不好就是一个收受贿赂的罪名。

    念及至此,朱云和戴缘川对视一眼,跨入妙心堂。

    ……

    虽然知道,在县城当中能有这么气派的医官,这生意一定不差。

    但是看到眼前这种情况,朱云和戴缘川依旧不免诧异。

    只见那些排队看病的人,此时正在一个柜台前付款。

    坐在柜台前的人,一脸高傲的表情。

    此时,一个老翁似乎有些看不太明白自己手上号码牌的意思:

    “请问……我这个病症,应该是去找哪位医师?”

    “我怎么知道!”柜台前收款的人顿时一脸不耐烦:“你就坐那里,等别人叫到你号码牌的时候,你就知道了!”

    老翁似乎还是有些迷糊,还要开口。

    “我说你要不要看病,看病就去那边等着!”

    “别耽误我的活儿啊!”

    老翁无奈,只能有些无助的看了看手里的牌子,又看了看被屏风隔开的一个个位置。

    柜台前,那人却还在骂骂咧咧:“真的是……”

    “什么都不明白,出来看病干什么!”

    “烦人的!”

    这一幕,看的戴缘川非常不悦。

    他自幼也是老家有名的学医神童,为了学医这件事情,还差点和家人翻脸。

    可他从来都不是为了钱财,而是真的希望可以像自己的师父一样治病救人。

    当即,戴缘川便要冲上去,却被朱云悄悄拦住。

    “小不忍乱大谋。”

    “我知道你的性子,看不惯这种对病人不负责任且无礼的态度。”

    “但是你要知道,这种情况才是大多数。”

    “我知你哪怕是做了太医丞,也会在长安城的贫民窟给人义务诊治,听说你还用自己的俸禄救济了不少贫民窟的孩子和老人。”

    “你有菩萨心肠,但这世道……纵然是医师,也不是人人都有你这样的慈悲。”

    “还有,我们此行乃是拜访王药。”

    “可莫要在刚开始,就将一切推到不可控的局面。”

    戴缘川脸色一阵变化,最后有些无奈的点了点头。

    两人倒是也没有着急,而是站在门口静静观察着。

    很快,戴缘川又发现了问题。

    从屏风处走出来的病人,开始去旁边的药柜抓药,可是那个药材的量……

    “这么多!”

    戴缘川不由地瞪大了双眼。

    “按照那药材的种类来看,那个病人应该只是虚火之症。”

    “那药材……品种倒是没问题。”

    “只是在用量上却多了足足三倍!”

    朱云听了眉心一皱。

    他虽不懂药理,但是是药三分毒他也是知道的。

    更何况,很多症状,吃药的量多一点少一点,效果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甚至严重的,还有可能导致病人死亡。

    这么大剂量的药下去……

    “不仅如此。”

    “有些药材在这种病症上应该是用不到的,但是也被包进去了。”

    戴缘川的语气越来越不好。

    朱云不禁道:

    “可若是如此……玩意吃药损了身体,岂不是砸了招牌?”

    戴缘川摇摇头:

    “所以,他们在那些药材当中,又添加了可以完全抵消部分药材的药材。”

    听了戴缘川的解释,连朱云都觉得有些无语了。

    这么看来,这妙心堂哪里是个医馆,简直是个黑店了!

    先是增加病人的用药量,这样就可以多赚一些钱。

    这还不算,还要添加一些对身体没有大毛病的药品。并且,为了保证这种药品不会对身体受损,还会添加一些抵消的药材。

    如此一来,这药吃下去,就等于是没吃。

    病人自然不会受损,可是却无缘无故承担了数倍的药费。

    “所以……这是敛财手段?”朱云得出了结论。

    戴缘川脸色阴沉:

    “而且还是极为高明的敛财手段!”

    “若是医者没有点本事,要用这样的方式给病人配药,还真不容易。”

    说着,戴缘川走到了那买药的柜台之前。

    朱云连忙跟上,担心戴缘川会认不出将实话讲出来。

    那配药的人看了戴缘川和朱云一眼,也没说话,眼神中满是冷漠。

    戴缘川却是扫了一眼大部分的药材,随后微微摇头,拉着朱云到了门口。

    “那些药材……的确有问题。”

    “我不能完全确定,但是最起码……药性不够!”

    “药性不够的药材比好的药材更便宜。”

    朱云扶了扶自己的眼镜,轻挥羽扇:

    “你的意思是,这些病人吃了超出正常量三倍的药,却只是刚刚好等于正常药方的药效?”

    “同时,他们付出了更多的钱了。”

    “但因为廉价药材便宜,妙心堂等于从中又捞了一笔?”

    戴缘川有种一言难尽的表情:

    “正是这个道理。”

    “这……我只能说……我终于理解了当初师父说的话。”

    “师父说……医术低不可怕,只要尽力而为,治自己能治的病人就好。”

    “但是……医术高,以医术牟利,那才是可怕的。”

    “因为医药之道,要牟利,就是暴利!”

    “难怪这妙心堂如此奢华,就看这种敛财方式……”

    “我真的……”

    朱云双眼微阖:“既如此,便问一问王药可在吧。”

    戴缘川点点头,当即来到了排队的柜台面前。

    “你好,请问你们妙心堂是不是有一位医者名为王药?”

    那人看了戴缘川一眼,眉头一挑,带着一丝讥讽之色,也不搭理。

    戴缘川眉头一皱。

    他感觉,自己的火气已经要控制不住了。

    此时,那负责给号码牌的负责人才阴阳怪气的说道:

    “王药大夫,可是我们这里医术最好的。”

    “每天来找他看病的,都是些达官贵人!”

    “且不说王药大夫时间有限,每天看得人就那么多。”

    “这诊金也是贵出很多倍的!”

    显然,乔装打扮的两人,在负责人眼中,是消费不起那么高的诊金的。

    一旁,朱云问道:

    “诊金多少?”

    负责人嘿嘿笑了一声:

    “好说,一个人十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