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替身农妇养娃记 > 176 刚刚赚了这院子

176 刚刚赚了这院子

    下半晌原本是孩子们读书的时候,董梅给她们请了半日假,好把最近家里的账目核算一下。

    青禾乐得开心,赶紧溜出去找苦菜和苦叶玩。

    自从她们一家搬到茅屋,两个小的妹妹有时候就会留在家里。毛衣已经步入正轨了,芸娘上工的时间也比较灵活,她管着本村和临近的村子,基本每边一日轮着来。

    一处待半日就能把事情交代清楚。织妇们三三两两地凑一块织,家里有事的就在家里抽空织。

    所以下午的时间她得空就回家,既能顾着两小的,还能开垦点荒地,种点菜和杂粮。她觉得亏欠孩子们太多,以前几乎没有陪伴过。现在她们跟着清莲姐妹几个玩多了,性情也开阔许多。

    苦菜苦叶时不时朝着门外看,一听到大宝的叫唤声,两人立马跑到门口,“青禾,青禾。”

    “咱们今天玩什么?”苦菜歪着脑袋问。

    苦叶则是跑到灶屋,拿出一根大骨头,默默地放在大宝跟前,“吃,吃。”

    “汪汪。”大宝高兴地摇尾巴。

    青禾朝院里四处看了看,苦菜会意道:“我娘在后边挖地,叫我们不要出院子。”

    “那我们就在院里玩。”青禾捡起一根木棒,在地上画了几个圈,“今天有个新玩法,跳圈圈。”

    三个丫头就在圈里跳来跳去,谁也抓不住谁,结果谁都没赢也没输。

    这边董梅母女正在核算账簿。

    “娘,咱这一共四本。”青莲拿来一碟账簿,“卤菜账的,豆腐坊的,竹编作坊和家里日常开销的。”

    青柳核算,青莲复算,最后再给董梅复检。

    卤菜坊还是重头收入,上月因天热,过了夜的卤菜味不正,低迷了阵子。如今有了储物井,销量又回升了些。

    蒸肉粉也开卖了一月,这个没多少量,但也能添点进项。

    姐妹两凝神核算,一般情况当日的入了账,没有什么意外的话,到月底她两再核算一次。

    “娘,这两月的卤菜总利一百二十三两零六百钱。”青莲复算过递给董梅。

    董梅接过账目细细查看,账目上有有姐俩的签字、日期,还有一碟志宏他们每日带回来的单据。

    半年下来,卤菜总收入有二百八十两零三百钱,记得很清楚。

    姐俩又接着核算豆腐坊和竹编工坊的账簿,这个算起来要费些时间。这二者都有两本账簿,李勇和吴氏那边都留有底账,她们手里的是青莲特意抄写过来的。

    “豆腐坊咱是月结,截止上月底,半年一共盈利一百八十两零六百钱,咱得两成,约三十六两。”

    青莲又递过一册,并指着画出的折线图道:“您瞧,期初两月仅有不到二十两,后面上了腐竹等收入渐渐多起来。”

    “娘,上次周大娘叫我对账的时候曾说,腐竹和干豆腐皮是大头,做多少卖多少。”青柳放下笔道。

    她算得快,伸伸懒腰等着青莲复算。

    看来她得到作坊走一趟了,根据需求及时调整生产也是必须的。

    最后一笔入账也有四十三两多,据说工坊手艺好又快的人一月有一两多银子,最不济的也有四百多钱,大多说人能拿七八百钱。

    最后算算家里的开销,这半年来盖房子生孩子的喜事,宴席花去不少,但和礼金相互抵消,差不多持平。

    “娘,去掉盖房子的超支,家里日常用的,再抹去当铺的二百三十六两,账面上还剩四十五两六百钱。”青莲复算后报给董梅听。

    还不错,刚刚赚了这院子。

    不过,这四十多两相当于是衙门给的那五十两,若是没有那五十两,那家里的账簿上得出现赤字了。

    家里开销也不小,快十口人的口粮,紧着吃饱饭的原则,隔三差五地吃顿肉。为了盖房子,也算是勒紧了腰带了。不过比起村里人的日子,她们已是相当不错。

    “娘,咱半年时间赚了个这么大的院子。”青莲收拾好账簿,放回董梅卧房的柜子里去。

    是啊,她等着毛衣这单大的,再置办些田地,也就齐活了。有房有地的日子就更稳当了。

    趁着牧青睡觉的空当,董梅带着姐俩往村里去。

    她有快两月没出门了,卸了货的身子走起路来就是轻松,路上偶遇几个婆子,都热络地跟她打起招呼来。

    “梅娘,你这是去哪儿?”

    “婶子,忙呢。”董梅也近前说话,“这不才出了月子,我去作坊看看。”

    一婆子放下手里的筐,突然放低声音道:“梅娘,我跟你说,可千万得防着你那后婆婆。”

    董梅哑然,冷不丁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听说她要把她孙子过继给你。”那婆子道,“你想想,那样失心疯的人,能有个好?”

    “谢婶子,我知道了。”董梅笑道,要说这些都是热心淳朴的人。她想想也知道,最近村里都传言,她定是要挑个合眼的子侄过继到自己名下。

    “娘?”姐俩脸色微变。

    “放心,船到桥头自然直,我们过好眼下的日子。”董梅看看两孩子,一手牵着一个,“没必要为那还没发生的事情担忧。”

    “再说,钱财乃身外之物,若有万一,咱把它们都捐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短暂的,要珍惜。什么传宗接代、延续香火,那都是硬加在自个心里的一道坎罢了。”

    “娘,我明白了。”

    “我也明白了。”

    “那就好,待你们再大些,只管做自己喜欢的事,不依靠任何人,自由自在地生活,才是最重要的。”董梅道。

    正在院里翻晒腐竹的吴氏远远地就瞧见她们过来,她大嗓门一喊,娘几个笑着把话咽了回去。

    “大娘。”清莲也回应一声。

    姐俩一进院子,就帮着翻晒腐竹,摸着干干脆脆的,直接放边上的筐子里。腐竹竿子中间还藏了个勤快的苦莲,她笑着喊了声“莲儿姐”。她跟青柳同岁,两人就直呼其名了。

    “你咋来了?”吴氏揉揉董梅的肩膀,总算是长了点肉,“也不遮块头巾,你身子弱,吹不得风,多在家里养阵子才好。”

    “嫂子放心,我调理得很好。”董梅笑道。

    “外头有风,咱进屋说去。”吴氏拉着她进了屋。

    作坊里各忙各的,都没发现董梅进来。黑妹正和一喂豆子的丫头说话,而原先喂豆子的苦杏却在豆浆台边上,她脚下垫了个宽宽的板凳,跟着曹氏一起掀起豆皮。

    “杏儿,你这手速比我都快。”曹氏乐呵呵道。

    “都是您教得好。”苦杏话还没说完,手里竹片上的豆腐皮被她轻轻一挑,就稳稳地挂在她面前的竹竿上。

    177

    我也要帮着一起攒钱

    见董梅盯着苦杏看,吴氏低声道:“苦杏真是个好孩子,如今作坊里的这些工序,她都差不多全明白了,再练个半年啊,她都能做师傅了。”

    “真好。”董梅欣慰道,“嫂子,那你们就好好待她,往后她兴许能独当一面了。”

    “我跟曹婶儿也是这个意思。”吴氏道。

    “婶子好。”大头正挑了一担泡好的豆子过来,给喂豆子的丫头换了个桶子,舀了一瓢清水,把那空桶子摇了摇,直接倒入磨盘空洞里。桶子被冲洗得干干净净,一点儿都没浪费。

    这时大家才发现董梅来了。

    “你咋个就出门了?”曹氏也是这句话开头,“多养些日子才好。”

    “婶子,您没见我都胖了?”董梅笑道。

    “哪儿胖了?奶孩子的,胖多点才好。”曹氏道。

    “二奶奶,婶子。”青莲姐妹忙完了外面的事,赶紧进来看苦杏,几个丫头凑一起,叽叽喳喳起来。

    姐妹两也拿起竹片,帮着挑豆腐皮。每次来作坊,她俩也帮着做这做那,手速自然比不上苦杏,但是做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还是苦杏姐快些。”青柳有些不服气,说话间跟苦杏较起劲来。

    “我站得高些,自然顺手了。”

    “那不是主要的,你就是快多了,我认输。”青柳耸耸肩道。

    “傻丫头,苦杏天天做,当然快了。”清莲道,“你别跟她比,跟自个比就成。”

    苦杏看着姐俩你一言我一语,也跟着道,“还是莲儿姐说得有道理。”她也跟莲儿同岁,不过月份小点,一直很有礼貌地喊莲儿姐。

    “苦杏,我听说你现在可厉害了。”青莲道。

    “哪有。”苦杏有些不好意思,“不过是曹奶奶和大娘宽我的心罢了。”

    清莲顿了顿手,瞥了一眼苦杏,苦杏也看了她一眼,两人相视一笑。

    “苦杏,你真的变了。”清莲道。眼前的苦杏,从容,坚毅,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我娘说想攒钱买地盖房子。”苦杏说着话,手上的速度不变,“我也要帮着一起攒钱。”

    “嗯,你娘一定很开心。”清莲道,“不过你做事也不能太过劳累,否则得不偿失。”

    “谢谢莲儿姐,我明白的。我娘也说,要是身子累垮了,不但耽误上工,人受罪不说,还得花钱喝药汤子。”苦杏手稍微停顿一下,“是不是特别不划算?”

    “芸姨说得太有道理了。”青柳对着苦杏竖起了大拇指。

    这也是芸娘经历了血的教训才得来的经验啊。刚住草房子那阵,菜叶两人就病了一场,她自个弄了些草药给孩子喝下,竟然没出事,孩子也好起来了。

    不过事后她反而怕得很,当时也是无奈之举啊。

    “苦杏,如今咱都住得近,要是家里有什么事,尽管去敲门。”清莲道,“我三个舅舅也都是热心人。”

    “嗯,我会的。”苦杏也知道,她们都是真心想帮助她的。

    看着小姑娘们开开心心,董梅收回视线,黑妹跟前的丫头也不错,做事认真,就是看上去不喜言语,很怯懦的样子。

    “这丫头也是个可怜的。”曹氏感慨道,“你可能不大认识,她家是个外来户,姓胡,住在东边那个草窝子里,她是老大,下面还有弟弟妹妹。她爹娘都是老实人,孩子也本分。”

    “所以,我才找了来顶替苦杏。”曹氏接着道,“我去找她娘说这事的时候,她都差点跟我跪下了。”

    可怜人多啊,“那她爹娘?”

    不待董梅说完,吴氏叹了一口,“她爹半瘫,还得要人照顾,据说是打猎时跌下山崖所致,所以里里外外靠她娘一人。”

    “二婶,嫂子,你们都是好人。”董梅道。

    三人来到隔壁周家院子,吴氏道:“梅娘,你今个特意来是有什么事?”

    董梅点点头,“这两月腐竹、干豆皮都好晒干保存,入冬后该是最好卖的时候了。我想咱们是不是可以加两口锅,多做点。”

    “梅娘,你跟咱们想到一块去了。”吴氏道,“你今个不来,这两天我也是要去问你这事的。”

    “而且,这两样的利比其他几样都要多些。”曹氏道,“所以我们想着要不连着夜里做,多点几盏油灯,一人管夜里,一人管……”

    “不成,不成。”董梅忙截住她的话,这么干绝对不成,莫说光线不好,就是前世有电灯的时代,夜班也是极为不好的,各种隐患太多。

    “二婶,咱不能那样干,首先效率不高,再者身体受不了,而且不安全。”董梅一脸严肃,“咱进两口锅,再找一两个实诚的帮忙,这样才能做长久。”

    “我也说不行。”吴氏道,“咱听梅娘的,没错。”

    曹氏也点点头,“我就是那么一想。”

    “再有,看看哪样利不高,做起来又费劲的可以少做或者不做,咱以后主要做腐竹、干豆皮和干豆泡等。”

    这些别人一时半刻都捉摸不出来。

    “我就一点要求啊,安全第一。”董梅接着道,“其他的事情您二位商量着来就成,我这不常在跟前,有些事不如你们了解,不及你们看得准。”

    “那不行,还是得你拍了板才成。”曹氏道,“否则我们心里没底。”

    由于惦记牧青,董梅也不敢多聊,临走前又叮嘱了一句,“二婶,嫂子,银钱咱慢慢赚可以,一定要注意安全,晚上离开前,灶火口一定要仔细检查,最好在边上淋点水。”

    烧了一天的灶,周边温度都不低,一不小心就燃了。

    “还有,看好那几个孩子,千万别烫着,否则就是一辈子的事了。”她又不放心道。

    这么小的孩子,怎叫人不担心呐。

    二人重重点头,叫她放心。

    “平时都有交代的,我俩不在的时候,都是黑妹盯着,她也是个细心的。”

    待母女三人到家时,董梅半跑着进来院子,秋菊见她疾步进房的样子,笑道,“担心了吧?”

    “一直惦记着,生怕她醒来饿了急得哭。”董梅苦笑道,今个是她第一次出门这么久,这丫头挺乖的,知道娘亲不在家,醒了也没得吃。

    姐俩则是赶着去猪圈,这个点该是喂猪喂鸡鸭的时候了。她俩得空就去割些猪草来,有时候志宏他们从路上带些回来。

    猪也养大了不少,吃得越来越多。除了吃猪草,也从村里收了些米糠,拌着水给猪和鸡鸭吃了。

    “大舅,你说这些猪到过年能长多大?”青柳问道。

    志明挑来一担水,给猪圈清洗清洗,他放下水桶,一瓢一瓢浇着水,再用笤帚清扫猪粪。

    “这头大的估摸有两百来斤,那几头小的一百多斤吧。”志明指着抢食的几头猪道。

    “太好了,今年过年能吃杀猪饭了。”青柳道,光是想想都觉得好吃。

    清莲笑着摇摇头,“咱以前吃过杀猪饭,你忘记了?”

    以前她们在周家吃过,青柳小点没印象。

    董梅伺候完小四,出门看了看外头,这三丫头不去寻她,她是不会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