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一世骁雄 > 第一百四十二章所见略同

第一百四十二章所见略同

    河北道行军大元帅傅懋修,长史李法曾,副元帅程锦堂,率平叛大军于八月下旬归师献捷。

    从关中巡视归来的太子殿下亲迎。

    作为乱军首领的惠庆、刘伯归等二百余人被押解至宣德门外,因为谋逆是十恶不赦,所以直接就判了惠庆、刘伯归等十几人凌迟,其余皆是斩首。

    不得不说,惠庆多少还是有有些道行,听到凌迟刘伯归惊慌不已,大呼小叫直呼冤枉的被旁边士卒塞住了嘴。

    而惠庆始终面无忧惧之色,只是偶尔抬头看看天,极为恣意。

    他望着了宣德门前观礼的文武百官,以及在京的宗室、勋戚等,随后他的目光就被一个身着锦衣的年轻郎君所吸引,两人四目相对。

    然后他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十分诧异的举动,他向着那个方向,直接叩拜。

    “往日皆是虚妄,今日方见真佛。”

    而被他所拜的那个方向,都是些宗室、勋戚,有几个驸马,还有几个亲王世子、年轻的郡王等。

    这些贵戚们被这和尚的举动明显吓住了,开什么玩笑?真佛?正灭佛呢你个反贼你拜我们这是要害我们?

    太子殿下赵元檀看到这和尚的举动之后,也顺着那个方向看过去了,只见一众贵戚都被这举动搞得惶惶不安,人群之中只有一个人,不见半分惊慌,仿佛神游天外...燕王世子吴药师!

    燕王退兵以后,上京城燕王府的兵马撤掉了,但是暗哨更多了。

    今日是献捷大典,他作为藩王世子,又是驸马都尉,身份在一众勋戚中算是毕竟靠前的。

    等吴药师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后,想再装出一副惶恐不安的样子也晚了,因为他发现最少有好几目光在注视着这个方向。

    太子殿下、英国公、左仆射...

    算了,反正都这样了,神游天外吧。

    傅懋修这边收回目光轻轻咳了一声,身侧作为牙将的侄子傅渭川急忙会意,一摆手负责押解的牙兵赶紧把刘伯归和惠庆等几个贼首带了下去。

    这个时候举行这个献捷仪式,其实也是为了提振士气,毕竟江南之乱,颇有愈演愈烈之势。

    同样因为有战事,因此只宣布了犒赏大军,并没有在宣德门大摆庆功宴。

    而大元帅傅懋修以下一众功臣在大典之后也得到了道君皇帝的召见。

    “臣河北道行军大元帅傅懋修,携得胜众将,拜见陛下。恭请圣安。”

    “朕安,免礼,给元帅赐座。”

    傅懋修带了几十个将校,都是此战之中立下功劳的,道君皇帝亲自点名要见的功臣。而这些骁将的组成也极为复杂,有河北诸军,有西军四镇,同样也有上京禁军出身。

    “哪个是‘小马王’?”

    道君皇帝发问之后,在一众武将之中走出一人来,身高七尺有余,中等身材,虽然面目长相也看着寻常,不过身上那股子边地武人的彪悍之气却是藏不住的。

    “臣静塞军中虞侯王林怀拜见陛下。”

    “不愧是军中名将,果然精悍。”

    “谢陛下夸赞。”

    王林怀也是非常诧异,甚至有些受宠若惊。他是真没想到皇帝陛下居然还知道他的外号。

    他是静塞军虞侯,在军中以骁勇闻,因为平日不上阵的时候总是喜欢骑着一匹小马,所以军中都叫他“小马王”。却不想陛下整日深居宫中修道还知道他的外号,这莫不是什么神通?

    “傅元帅的军报我都看了,灵寿之战,两军僵持不下,你率一千玄甲重骑勐攻叛军侧翼,让叛军惊惧动摇,最后大溃,功不可没...现封你明威将军,清源县男。”

    王林怀听后直接伏地而拜道:“谢陛下隆恩。”

    “仇鸳?”

    “臣在,仇鸳拜见陛下。”

    安远侯仇铭之子仇鸳,年十四,身高已经将近七尺了,虽然还是一脸稚气,但经历过军伍磨炼却显得有些不和年龄的成熟。拒马河两次大战,他斩首数十级,在整个平叛之中斩首数最少也能能排在前三的。

    “好小子,春猎的时候就看你有胆气,这次也干的不错,怎么样想要什么奖赏?”

    赵令渊对于仇鸳的印象很深,特别是一个少年人敢驰骑砍熊罴,虽然过程有些狼狈,但是胆气很值得赞扬。

    仇鸯听到之后想了想:“回陛下,臣想去淮南武安侯军中效力,为朝廷杀敌。”

    “哈哈哈哈,好,不愧是仇家人,准你所请。”

    “谢陛下!”

    仇鸳这次本来是打算和父亲一起留在河北值守的,却不想父亲去让他跟着献捷之师一起回了京城。

    “福柏?”

    “臣赵福柏拜见陛下。”

    “不错,身为宗室子弟,此战却率部先登拔城,不亏是我赵家人,以后见朕可称伯父,见太子可称兄长。”

    “臣谢陛下隆恩。”

    “嗯?”

    “...谢过伯父。”

    赵福柏在平叛之中,独领一都两千五百人,先后在攻下石邑、真定两县的时候,率部先登破城。

    要知道先登在,在军功之中可是大功。

    “臣...也有所请。”

    “说来。”

    “江南吴逆作乱,臣为宗室子弟,自当杀贼平乱,请伯父准臣所请。”

    道君皇帝听过之后却笑了笑,“哈哈哈,我知福柏忠勇,也知道雍王一脉历来公忠体国,可你还没成家呢,你岳父的两个儿子还有一个侄儿都在淮南,朕怎么好意思在把你这个未来女婿派去。”

    傅懋修闻言后道:“陛下言重了,傅家子弟为国效力,职责所在,况且福柏虽为臣之婿,却也是宗室,自当为家国尽忠。”

    话是这么说的,但是道君皇帝还是拒绝了赵福报所请,让他完婚之后在行安排。

    随后杜客师、贺拔旭、周铁冠、苏锻等一众将领,道君皇帝都一一叫出名字来,与他们说话,并亲自开口授封他们爵位官职。

    最后一位是副元帅程锦堂,作为亲自指挥灵寿之战的首功之臣,直接被封为武康侯。

    而众将自仇鸳以后,也是各个都请战,只有王林怀觉得自己被陛下第一个点名的殊荣,居然忘了这茬了...

    不过道君皇帝除了答应仇鸳的,剩下的都告诉他们休整几日,另有旨意。

    而后命太子殿下在宫中设宴款待这几十个骁将,而单独留下英国公傅懋修说话。

    两人没有继续坐在殿中,而是出了大殿,在大明宫露台上走了走。

    “李世忠的奏表昨日到的,他命三郎和马巍把守江北的和州扬州,自己已经去了江州,准备集结张既、郭侃、还有怀江麾下的各部,在加上两卫禁军。十几万大军顺江而下进攻叛军,现在他人应该已经到了江州了。觉得李世忠此行,胜负几何?”

    傅懋修听到这份来自江南最新的奏报之后,思虑一下随后道:“五五之间吧。”

    赵令渊听后叹了一口气道:“若是李世忠不能一战功成呢?”

    “江州、鄂州、安州...都会在叛军的兵锋之下,摇摇欲坠,叛军可以直接威胁荆州襄州,以及淮南...可这仗李世忠又不得不打,若是臣在那个位置上,所做的选择也是一样的。吴逆的第一个选择一定是和州,只要打过江北就能沿着运河北上,现在扬州又兵少,想要收复采石和润州力有不逮...”

    “...反而是上游的江州和鄂州有张都督和楚王的数万大军,而安州郭都督麾下的也能抽掉出三万人来,兵力足够了。而就算江州之军不出击,待敌攻不下和州之后,还是要寻机进攻上游的江州的。而旬月之间,叛军尚立足未稳,是剿灭叛军最为容易的时候,否则一旦迁延日久,让叛军稳住局面,到时候没个三年五载江南之乱的决不能平息的...”

    傅懋修基本上是把出兵的有利条件和不利之处,包括人心、地势、兵力、战力等因素在庙算层面上都说了个透彻。

    而道君皇帝听了之后愈加皱眉,他却没想到傅懋修的分析跟前线的李世忠的奏章说的,几乎没有出入。

    这时候道君皇帝甚至希望这是李世忠傅懋修亲家二人商量好的,而不是局势真的就如此恶化了。

    可这两人一在南,一在北,最少有三四年没见过面,根本没机会暗自沟通...那就只能是两位元帅所见略同了。

    随后,两人又在大明宫前走了走,谈论了一下是否继续往江南增兵,以及该抽调何处军兵等问题。

    傅懋修的提议再调三万边军,加上太子殿下从关中巡防也带回两万边军,再从刚刚经历过河北战事的七万大军之中,选拔五万人,共十万为新军,而后从禁军之中拣选精壮填充边军缺额...

    等于是明摆着提醒道君皇帝,现在想要变革军制,整肃禁军就是最佳时机!

    这时候因为战事,阻力最小。同样那几个能打的,有分量的武将勋贵,不是在外坐镇,就是在前线平叛。

    而道君皇帝虽然是想要革新军制,要面对最大的阻力就是勋贵武臣们,对于现在的禁军中的利益输送,已经形成了极大的脉络,若是太平无事还好,一旦现在这样有战事,禁军的表现...

    很快就能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