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沫颜抬手,拿出一瓶毒药来。
“其实也没有做什么,就是趁着顾宇宵不备的时候,让他吞下这瓶药而已。”
顾珺璟看着她手中的药,伸手想要拿过。
被苏沫颜闪躲。
他无奈,“顾宇宵身为叛军,死因是要公布朝堂,包括他中的毒药。”
“行吧,给你。”
苏沫颜有些无语地把毒药放在顾珺璟手上,“你老人家还有事情吗?要是没事,我可以走了吗?”
再强行留下她只会让她更反感,他点头。
等到苏沫颜离开以后,顾珺璟看着这瓶药若有所思,闻着味道很香。
若是放在吃食里面,顾宇宵肯定不会吃,甚至会发现。
他眯了眯眼,随后离开去往于伯等人所在的地方。
苏沫颜出去以后,就看到苏正正翻天覆地地找她,她的鼻头有些微微的酸涩。
苏正是真的疼爱自己的女儿。
如果她以后要是诈死,苏正该有多伤心啊。
“爹爹!”
苏正听后转过头,看到她后,连忙跑过来抓住了苏沫颜的肩膀,上下打量着。
“乖囡囡,你没事吧?”
苏沫颜眼泪很快填满自己的眼眶,她摇了摇头,声音哽咽。
“爹爹,女儿没事,女儿很好。”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苏正牵着苏沫颜,问着:“爹爹在京中可能要待上一段时日,你要不要回国公府住几天?”
根据顾珺璟之前透露的意思,四皇子要在近期之内登上皇位,他则是要在京都,保证四皇子登基顺利。
这一留,最少也要十天半个月。
自己的宝贝闺女现在那么懂事又贴心,他是真的想要多和女儿相处几天。
苏沫颜抿唇轻笑,“住上几天怕是不行了。”
苏正的脸不自觉垮下来,他刚想说什么,就看到苏沫颜从自己的衣袖里掏出来一张明黄色的圣旨。
他吓了一跳。
“乖囡囡,你怀里怎么有圣旨?”说完这句话,苏正甚至准备跪下来。
苏沫颜连忙将他给拉起来,“爹,这是皇上为我写下的和离圣旨,今后,我怕是要一直待在国公府了。”
“什么?”
苏正有些不可置信地看着她,脑子就像是一潭死水被人扔进了巨量面粉成为一团浆糊。
他缓和了好一会,才拉着苏沫颜问着。
“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你为什么要和璟王和离?皇上又为什么会答应你与璟王和离?皇上没刁难你吧?璟王他是不是做了什么对不起你的事情让你难以忍受?他……”
苏正就像是机关枪似的不停质问。
苏沫颜哭笑不得,连连伸手示意他暂停。
“爹,打住!这些问题,等到回国公府以后,我再和你一一交代。”
苏正心里迫切地想要知道事情的全部过程,连连点头。
“行,爹这就和四皇子打声招呼。”
四皇子此时正在用怀柔政策规劝那些人投降,苏正的请求一说,他便同意。
国公府。
苏沫颜也将自己在宫里,以及与顾珺璟和离的真实原因,全都告诉苏正。
“哎……”
苏正长长地叹息一声。
“你的顾忌也不是没有道理。你既然已经选择和离,那爹也支持你,你若是想要留在京城,那爹就继续当国公爷,你若是不想留,爹就和四皇子辞官,告老还乡。”
苏沫颜心再次触动,对苏正的愧疚越发多。
苏正这么疼她,她日后要是诈死,实在是太对不起苏正了。
她的眼眶再次湿润,颤抖着,“爹,你真好!”
“你是爹的女儿,爹不对你好对谁好啊?”
苏沫颜低头,本来坚定诈死的心,突然有些犹豫。
皇宫。
太后看着天上的星星。
自从杜衡告诉她,那两颗星星是四皇子和顾宇宵以后,她就每到夜晚就会来看看。
昨夜还是同时存在的两颗帝王星,此时已经只剩下一颗。
她知道,有个人肯定死了。
常嬷嬷走了过来,身后还跟着四皇子。
他跪在地上,“孙儿见过祖母。”
太后低头看着他,意气风发,浑然天成的贵气。
以往只当他不爱说话,他也不爱出风头,渐渐地就忘记了这个人。
现在看来,他明明气场很强,为什么之前却没有发现呢?
应该是刻意隐藏起来了吧。
这样其实也好。
先前三皇子与二皇子势头正强,他要是暴露出来,倒是很容易被别人针对。
她轻声询问,“顾宇宵,死了?”
“是。”
四皇子低头认错:“当孙儿与皇叔进去时,顾宇宵已经死亡一个时辰。”
太后叹息。
她本意是要见顾宇宵一面的。
谁料,这人还没有见到,他就死了。
真是造化弄人,世事难料。
“哀家知道了,你去见你父皇后,便好生休息吧。”
四皇子告退,去见了孝明帝。
孝明帝得知四皇子已经成功将沈家的粮食找回,还顺便把顾宇宵党羽都给抓获以后,点了点头,“办得不错。”
“谢父皇夸奖。”
他看着宠辱不惊的四皇子,意味不明地问着,“想当皇帝吗?”
若是其他几个儿子,怕是已经跪在地上,虚伪地否认。
至于四皇子,他脊背挺直,一脸平静。
“不是想,是必须要当。”
“呵呵……”
孝明帝笑了起来。
他看着四皇子,狭长的眸子里有着被算计后的失望与难过。
“朕还以为你先前关心朕,是真心的,没想到也是另有所图。”
父子之间虚假的和善被拆穿后,四皇子也不慌张。
“有所图是真,关切父皇也是真,想要得到父皇的认可,也是真的。”
这般波澜不惊,气定神闲,还勇敢承认自己做过的事情倒是让他这帝王敬佩。
“你是什么时候动了想要当皇帝的心?”
“从孩儿被二哥抢了心爱的玩具,被三哥辱骂是低贱的庶子,是儿臣被他们殴打,父皇不问缘由直接说是儿臣问题的时候,有过想要当人上人的念头。但真正想要争取当皇帝的时候,是赵家为了一己私欲将河道阻拦,修建行宫,人为造成干旱,百姓庄稼颗粒无收,四处流民,而父皇你不处罚反倒还纵容赵家不顾百姓死活时,产生了取代你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