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三国:杀敌就能变强,我杀疯了! > 第四十四章 工匠营的发展

第四十四章 工匠营的发展

    工匠营发展最为迅速,因为郭恒看重工匠,尊重工匠,让工匠营的师傅把自己的亲朋好友手艺不错的都给郭恒拐了过来。

    其中有几个个特别出众,擅长发明、改良机械的马均,擅长制作攻城器械的张奋。

    马钧,字德衡,马钧年幼时家境贫寒,有口吃的毛病,所以不擅言谈却精于巧思。

    制木偶百戏,称“水转百戏”,又改造了织绫机,提高工效四五倍。

    马钧还研制了用于农业灌溉的工具龙骨水车(翻车),大大提升了幽州的粮食产量。

    马钧对机械的研究制造始于改革织绫机,三国时期使用织绫机复杂、笨重,操作不便,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低,织工辛辛苦苦织一匹绫子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马钧对织绫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研究。

    对影响织机操作的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他进行了反复试验,最后把原有的织绫机一律改为十二蹑。

    一下子使织绫机的结构简化很多,操作也更加方便,劳动生产率提高好几倍,而且织出的绫的色彩、图案、质量也有所提高。

    马钧还制成了久已失传的指南车。

    指南车又名司南车,是古代帝王出行时的先驱车,车上站一木人,伸展手臂指向南方,不管车子怎样转动,手臂总是指向南方,因此利用此车可以指示方向。

    东汉时著名科学家张衡曾经再次制造指南车,不幸的是,到三国时期指南车再次失传。

    马钧仔细研究了古书的简略记载,经过刻苦钻研,提出了初步设想,然后在许多工匠帮助下,进行了反复试验,终于制成了指南车。

    马均把指南车整出来报告给郭恒,郭恒大喜。

    这指南车装在船上,会给开创航海时代的到来。

    郭恒不禁憧憬着未来自己的大军灭日本、占领巴拿马运河等等。

    把这世界航运的重要地点全部收归汉人版图。

    最奇特的是刘晔,刘晔字子杨淮南承德人,刘晔是士族,学识非常丰富。

    三国评论家许劭称其有‘佐世之才’。

    但是刘晔本人却非常喜欢研究器械,家中父亲非常看不起刘晔的做法。

    刘晔一气之下竟然离家出走,听闻幽州刺史郭恒非常注重工匠之事,也非常尊重匠人,刘晔便来到了幽州。

    郭恒起初也没注意到刘晔,但是当刘晔做出投石机后把郭恒震了个目瞪口呆,随后才发现此刘晔就是后世历史中给曹魏发明了投石机的顶尖谋士刘晔。

    郭恒也没有强求刘晔进入谋士团,让刘晔统领工匠营,兼任郭恒的谋士,有什么想法随时可以过来找郭恒。

    刘晔非常感激郭恒如此看重自己,尽心尽力的为郭恒管理着工匠营,在他的管理下工匠营得到了飞速发展。

    郭恒也痛心花了八十万积分从系统商城兑换了许多新奇器械、武器让刘晔带着工匠营进行研究制作。

    虽然花了不少积分,但是郭恒知道器械研究和科学研究差不多,回报会非常缓慢,但是技术突破之后就是无法量度的财富。

    郭恒还让刘晔选出有着丰富经验和技术的工匠将后世的地高炉炼铁和转炉炼钢法一步一步完善了起来,对他们来说,做出高炉和转炉并不是难事。

    重要的是如何利用高炉和转炉炼出优质的生铁和钢材。

    为了炼出好铁和好钢。

    他们不断的进行试验,失败了无数次,才将关键的地方试验出来。

    郭恒让他们都记录下来,记录了如何炼出好钢和好铁的具体流程,里面有着很多过去没有的新技术,而这些技术都是他们自己摸索出来的。

    比如炉渣和焦炭该什么如何运用,还有各种矿石需要的比例等精确的数据。

    郭恒让工匠营把每次试验的经过都记录出来,还有现有的技术等都要记录出来。

    郭恒告诉工匠,这些都是心血,以后他会以工匠的名义发行这些书籍,让他流传百世福泽后人,不能让技术断流。

    对此马均双手赞同。

    马均就是根据残留的书籍重新研究,重新做出了不少传说中的东西,但是要花费的时间非常多。

    如果这些都有技术保存下来,根据具体的步骤方法和数据进行制作肯定能事半功倍。

    郭恒对工匠营借鉴了后世的‘诺贝尔奖’,每年评出十个突破技术奖,获奖者不仅能得到大量的钱财奖赏,还能获得功勋奖,以此来刺激工匠营的发展。

    这时代的统治阶层一边贬低工匠称为‘奇技淫巧’,却又没脸没皮的享受着工匠做出来的先进事物。

    郭恒只能尽自己的能力去改变这种畸形的社会现象,不然工匠技术无法得到大力发展。

    郭恒深知工匠技术发展,能推动社会的进步,所以他一直很注重这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