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 > 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有可为庞巨师

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有可为庞巨师

    次日清晨,蓝田去望海小院接上诸葛亮,一起去广州书院参观寻人。

    知院刘熙、副知院赵爽收到消息,亲自在书院门口迎候贵客。

    诸葛亮步入学院大门后,立刻能感受到书香满满。

    广州书院的整个布局,是蓝田按照大学的布局规划,教学区域、活动区域、宿舍区域、生活区域错落有致。

    诸葛亮走过几个教室,感觉就是扩大版的泉陵学堂,这一刻他才懂得蓝田的坚持,任何看似成功的背后都有付出过大量努力。

    当初泉陵学堂以培养工匠为主,而现在像广州书院这种地方,已经成为交州出仕的必走之路,蓝田似乎从一开始就在铺垫,强大的掌控力令人可怕。

    参观一圈来到学院宿舍,宿舍房门都是敞开或虚掩,根本没有人上锁或关闭,因为学院经常会来巡视纪律、检查卫生情况。

    诸葛亮在门廊下马观花般,发现宿舍里面都干净整洁,被褥被叠得整整齐齐,生活物品堆放得十分有序,两排床铺中间有一字排开的两个长桌。

    庞宏所在的班上午轮休,七名舍友都在宿舍内看书,赵爽快步上前把庞宏叫了出来。

    “你们...”庞宏看到这么多大人物,露出相当惊讶的表情,连忙拱手给众人行礼。

    诸葛亮拿出庞统的书信,关心地询问:“巨师,你来广州已经一年,在广州书院过得还适应否?学业可有精进?此次本是你父亲要来,但汉中王临时有重任,便让我代他来看你。”

    庞宏拱手回答:“多谢叔父挂怀,宏来到广州书院后,才知道什么叫坐井观天,知院和众教习们皆是饱学之士,宏之学业每日都有进步,等学成以后再相见,必能让父亲刮目相看。”

    “有志气,看来巨师的确学得不错,记得平时有空多给士元写信,你这一年到头三两封,免不得家中亲人思念。”诸葛亮提醒。

    “呃...侄儿来得晚,生怕赶不上同期学员,以后我省得了...”庞宏尴尬回答。

    诸葛亮听完皱起眉,以庞宏的家教都赶不上,心说这广州学院都收的什么人?不是说以黔首黎庶为主么?

    蓝田见状给赵爽使了个眼色,赵爽拱手解释道:“回禀丞相,广州书院学制五年,巨师因为底子很好,就没让他从最初的戊级班开始,而是直接插班跟着丁级班学习...”

    “我看巨师有些吃力,相差一级差距这么大么?传闻书院多是庶人子弟?那为何...”诸葛亮追问。

    “广州书院每年收学员名额有限,从蒙学堂学成之后有一个考试,合格之后还要参与书院的选拔考试,两次都合格才能最终被录取,最后选出的孩子大多聪明勤奋,学起来还是很快的,另外就是鄙人的主课数术,初次接触是有些难度...”赵爽继续解释。

    诸葛亮听完惊讶地看着蓝田,从蒙学堂就开始优中选优,学成后再通过考核继续选优,最终进入官场的人必定不会太差,这项制度比其它地方的察举制,以及魏国现在执行的九品中正制高明很多,能让真正的人才为国家服务。

    这么完善的制度,蓝田究竟是怎么想出来的?

    “那你就好好学,别给你父亲丢脸。”诸葛亮轻拍庞宏的肩膀鼓励。

    庞宏拱手铿锵回答:“叔父放心,宏必能奋起直追,等到三年后结业,在礼曹选拔中一试上榜。”

    “巨师打算在交州出仕?”诸葛亮听完非常意外,以庞统在刘备心中的地位,庞宏根本不用参加考试,就能得到一个不错的官职。

    庞宏点头说:“交州其实挺好的,相信在蓝将军的治理下,各地各郡都大有可为。”

    “子玉,你可真是厉害,这么短时间就把士元儿子拐跑了,他将来要找你麻烦,可别怪我没提醒...”诸葛亮笑着打趣。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父母岂能管一辈子?如果士元真要怪罪,我只能把巨师送回成都去...”蓝田摊手回应。

    “不要...”庞宏显得很激动。

    “巨师勿惊,我跟蓝将军打趣呢...”诸葛亮笑着安慰,随即望着赵云传递眼神,赵云立刻把两盒东西递给庞宏。

    “此乃成都以及荆州的土产,士元怕你在广州吃住不惯,特意让我带来给你解乡愁,我们就不打扰你学业了...”诸葛亮解释完就拱手告别。

    庞宏双手接过特产,满脸感激之色,然后点头说道:“多谢叔父,你们贵人事忙,请恕小侄不能远送,我拿回去给舍友们也尝尝。”

    “呃...巨师请自便...”诸葛亮微微一笑。

    在出宿舍区的路上,诸葛亮向蓝田提问曰:“刚才通过观察巨师神色,以及与他谈话交流,能够感受到他过得不错,子玉你这书院办得可真不错,能不能把成功诀窍告诉我?”

    “丞相真想知道?君卿,带我们去藏书阁。”蓝田对赵爽吩咐道。

    “唯。”赵爽拱手应答,然后走到队伍前列,伸手引路曰:“丞相请走这边...”

    与其它地方开放状态不同,藏书阁门前有侍卫站岗,推门而入是一个小型的回字院落,东西两侧的几个房间里,有数十个穿教习衣衫的成年人,他们围坐在一起讨论、书写...

    诸葛亮横穿庭院时惊鸿一瞥,随后跟着赵爽来到北面的大屋,里面摆放着一排排书架,除了有一个书架上放满了竹简、纸质书籍,其余大部分书架上空空如也。

    诸葛亮随手拿起一卷,发现是先秦时期的无名史书,又抽出一本纸质书名曰《易经释注》,扉页显示为虞翻著,再抽一本则是赵爽的《周髀算经释注》...

    “这些都是...”诸葛亮心中震撼。

    赵爽拱手解释:“藏书阁中的竹简,有些是教习们捐赠的,有些是蓝将军托商队收集买回,供书院教习研习观看,而纸质书籍是教习们编撰的新书,有很多被选用为书院教材,刚才路过东西两侧的房间内,都是为书院作训注的研教人员。”

    “研教人员?”诸葛亮又遇到个不解的新词。

    “就是专门研习古文经典,为书院编撰扩充书库的人员。”赵爽补充解释。

    诸葛亮扭头问蓝田:我知道子玉在交州办学办得不错,但那么多研教人员,你是从哪里找来的?交州有这么多饱学之士?简直不可思议...”

    蓝田笑道:“交州哪有如此多的人才?他们都是中原各地、江东等慕名而来。”

    “慕名而来?”诸葛亮再次没听懂。

    蓝田继续解释:“书院的待遇很不错,出了安排住房还有安家费,其中有部分是教习们介绍朋友,诸如君卿(赵爽)就写信召来了两个友人,更多的则是中原寒门子弟,他们看到广州城的宣传单,被吸引到这边来了。”

    “原来是这样...”诸葛亮恍然大悟,心说你的细作也太强了,除了搞破坏居然还能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