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华北现在耗资巨大,花呗的官方银行已经近乎宣告破产,信用已经基本为零。如果不是白家有林家庞大的财力作为支撑,估计不用等白昼和白丕继位已经下野了。华北银行和平原银行不得不滥发纸币,以维持崩溃的财政支出。而且林家每个月都会拨款100万,用于支持华北银行和平原银行的支出。(早在讨伐战争开始前,白衣穿就用华北银行和太原银行作为抵押,抵押给林家,以换取他们对这场战争的财政支持。)结果导致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现在华北银行发行的华北票,已经贬值的和废纸没有区别了!
12年前,华北票发行了1000多万;10年前,华北票发行了1700多万;8年前,华北票发行了,3600多万;5年前,华北票发行了,7200多万;3年前,华北票发行了1.3亿;去年,华北票发行了5亿!是一个十分可怕的数字!十年前,华北军的军费开支也只不过是300万,这几年华北军的军费开支节节攀升,到了去年,已经达到了5300万!这几乎已经相当于一个齐鲁副行省的全年总收入了!为了让军队拥有足够的活力和充沛的火药、各型装备,白易川在太原城还设置了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
不仅如此,白易川还售卖了一部分国民生活所需的支柱产业,包括糖、盐、面粉等。并且为了筹集债款,他还抵押了一部分,后进去通往东北行省的铁路使用权和修筑权,换取了姆大陆人的支持(这也是东北人民反抗白易川的理由之一)。姆大陆在隆国境内的各种商业机构趁机大肆购买白易川的战争债务,大肆设立农场,牧场,苗圃等,并趁机掠夺东北和华北。
东北已经被姆大陆人渗透的千疮百孔,俨然一副变成了姆大陆人后花园的样子。只不过唯一的区别是,姆大陆并没有派遣军队占领。但这一次,他们竟然占领了易京;有东北作为“缓冲带”,华北暂时没有受到某大陆人的太多渗透和挤压。但华北和东北的民族工业体系和经济命脉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华北大肆盛行重工业和军工业倒还好,倒是东北传统的三大工业都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和冲击!
现在东北行省的情况已经不容乐观,那2000万炎黄人至少有1/4都在饥寒交迫、流离失所中艰难度过。华北的情况要更糟糕一些,但因为战火波及意外死亡、背井离乡、饥寒交迫的人口也超过了1000万。
首先发展的经济,需要一步一步慢慢来,不能一蹴而就。如果步子迈的太大,会造成的不良影响,可是难以恢复的。摆在白昼眼前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让金陵政府接受自己的前提下成功统一全国。首当其冲的,就是姆大陆人的阻碍。
其实,姆大陆国内对龙国的扩张欲望也很强。其一是因为十年前,姆大陆海军对亚特兰蒂斯、日不落帝国和太平洋超级帝国在东南亚领土的打劫,让他们的扩张气焰达到了鼎盛。虽然当时这三大海上列强扬言,如果姆大陆一意孤行的要,在龙国扩张会项姆大陆宣战。但当时三大海上列强都深陷欧战泥潭中,无法进行向远东地区及时调动可控力量。这使得某大陆内部嚣张扩张分子的气焰达到了最鼎盛。
当时以姆大陆最高统治者天皇为首的反对派,反对姆大陆持续征战。所以这才作罢,十年过去了,虽然三大列强的元气恢复了,并通过欧战整体实力得到了提升。但是母大陆在东南亚经营了十年之久,海上力量却因为东南亚的资源翻了倍。东南亚盛产的铁矿、石油,和橡胶等资源源源不断地为姆大陆本土提供力量。所以姆大陆人觉得自己又行了,所以又急忙开始了征服龙国的计划——大陆政策!
经过了几十年的经营和渗透之后,姆大陆人对东北的控制力度又提升了一个档次。如果不是有,白易川在东北的部署以及东北人对姆大陆的反渗透,恐怕现在东北已经成为了姆大陆实质上的后花园。
姆大陆人的大陆政策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征服东北地区。他们首先在东北大力扶持从华北逃亡过来的后金族人,以及通过移民方式来到东北的姆大陆人和**人。尤其是后金人,等到路人通过诱惑后金人,在东北建立所谓的后金王朝。尤其是将整个东北(包括东北行省和后金区),重新恢复之前被国父推翻的后金王朝。
后金人在东北的力量可是不容小觑的,尤其是后金人在东北的人口超过了600万,约占东北总人口的17%。他们帮助后金人建立军队、建立军工业体系和帮助,对抗东北当局的炎黄军阀。尤其是后金人手中的骑兵,是不容忽视的存在。而且后金人还与突阙人、蒙古人保持相对友好的交情。虽然这些少数民族没有联合起来,一旦这些民族形成联合体,共同对抗炎黄族人,那么,超过东北地区1/3的人口都将被调动起来。
PS:此时,龙国境内的人口约3.5亿。炎黄族为主体约占87%,其余5000万均是少数民族,东北更是少数民族最重要的聚集区。此时有1500万都是少数民族,突厥人已有400万,蒙古人约为200万。
姆大陆对后金人的扶持,希望看到后金人强化民族矛盾,反对炎黄人。并通过这个办法占领整个东北,到时候他们就能吞并整个东北。获得东北肥沃的土地、丰富的石油资源、铁矿资源以及交通网络等,为日后征服龙国打基础。
现在东北民众特别是东北的炎黄族人,对姆大陆人的抗拒情绪越来越强。以高君安为首的炎黄人军阀在起初获得了群众的支持,才得以动摇白易川和华北派系对东北行省的控制。现在因为母大陆人使东北的经济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不少东北民众都过上了饥寒交迫,流离失所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东北民众开始抗拒这场战争,并怀念当初白易川统治时的日子。
当初高君安之所以能够后金人也加入到反抗白易川的大旗之下,主要是因为姆大陆人的支持和干预。高君安为了能够获得姆大陆人的支持,毅然决然的放弃了易京。而他现在为了要获得东北民众的暂时支持,肯定要将矛盾向外转移。
把东北民众的不满矛头指向对华北军和白易川的不满,才能获得更多的战果,这也是他为什么坚持不议和的原因之一。他想趁此机会把自己的影响力扩大到华北行省,为了增加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实力。而且姆大陆人一直在阻挠东北军阀高军安在华北的扩张,高俊安自己也心知肚明,如果不能向外转移矛盾,那么他的统治根基很快就因为后金人对炎黄人的压迫而损毁。
其实**军/江南军一直都是渴望用和平外交和政治手段来让华北派系真正归顺于金陵政府的统治。原因是现成的,如果执意要以军事手段压迫华北军的生存空间和根基。那么一定会“节外生枝”,极大的可能会让华北派系投入到姆大陆人的怀抱。而且宋应星已经在这场战争中获得了足够多的好处,第一是他已经把华北军成功的从江南行省北部赶了出去,让他趁机占领了整个江南行省。虽然只是名义上的,仍然有不少心怀鬼胎的人,但他可以慢慢处理。
第二是因为这场战争的既定目的已经达到了,他已经获得了富庶的华南地区。这才是他垂涎已久的地盘,而且也严重消耗了华北派系的力量。以及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成功分裂了华北派系,让原来位于全国各军阀首列的华北军元气大伤,甚至一去不返!
甚至于东南行省的军阀之一,罗宏文也曾多次建议宋应星“见好就收”,不要把华北派系逼得太紧。道理是自然的,罗洪文是地盘是华北根本接不上边,如果再持续战争,那么他也捡不到好处。反而会便宜占据整个江南行省的宋应星,壮大他的实力,这样做是不符合他的利益的。
况且现在宋应星已经是南方军阀公认的首领了,已经尾大不掉。而且宋应星也占据着东南行省的北部部分副省份,长此以往之下,宋应星的实力已经快膨胀到让罗宏文无法企及的地步。
其实早在白易川进行这场相关的战争后期,就已经因为战事焦灼,对他不利曾经设想过和宋应星谈和了。一方面是因为白衣川和宋应星既是好友又是对手,彼此惺惺相惜,比较“容易”谈和,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整个华北内部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再加上四下树敌,民众已经十分反对战争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