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国公,如果我猜的没错,水库这个主意应该是府上的小公爷提出来的吧?”宋礼看李景隆压根就不谈盈利,心里有些不爽,抬头看了看李景隆,开口说道。
“的确如此,水库之事我也是受小儿的启发,才想出来的!”李景隆听了宋礼的话,点了点头,说道,“前些日子,小儿贪玩,在钟山之上修了一个水道和蓄水池,用来漂流。我听说之后,仔细研究了一下,才有了水库的想法……”
李景隆之所以这样说,就是想撇清李云睿的关系,这是他和李云睿商量之后的结论,不能什么事都挂在李云睿名下。
现在李景隆好歹也是文坛大家了,李云睿给他的诗词抛出去十多首了,已经名满京城。
在闲暇之余,李景隆还会参加一些文会,给一些在南京的士子们讲一讲他写的《九江心学》。在南京城中,《九江心学》也有了不少拥趸,“知行合一”成了很多年轻士子的口头禅。
同时,为了树立李景隆“救济斯民”的形象,李云睿没少下功夫,时不时安排李景隆在南京城施粥布善,以收拢人心;再加上李景隆协助朱高炽推广永乐薯,这些多管齐下的做法,极大的改变了南京城百姓对“败军之将”李景隆的看法。
百姓就是这样,忘性很大,谁给他们带来好处,他们就支持谁、拥护谁。把水库的功劳扔给李景隆,可以继续丰满李景隆的形象,毕竟水库之利,对于农业社会来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宋礼听了李景隆的话,表情有些郁郁,心中开始腹诽,原来水库不是李云睿的主意,难怪李景隆一直不提收益……
“宋大人,水库之用途主要是调节水的分配,雨季蓄水,枯水季放水,让百姓不再为缺水而烦恼,随时可以灌溉周围田地,水库里也可以搞鱼虾蟹的养殖,增加百姓收入……”李景隆没有看宋礼的脸色,自顾自的说道。
听着李景隆大谈特谈水库如何利百姓,宋礼有些昏昏欲睡,他着实没有兴趣再听下去,这天下有利百姓的事多了,但与自己、与工部有何干?宋礼这次来的目的,是想看看工部能不能通过这个水库项目来挣钱,像兵部那样以后有个进项……
其实宋礼这样想很正常,虽然俗语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但这只是普通百姓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对于大部分官员来说,做事讲究在利己的基础上利他。
建设水库固然对百姓有利,但是无论工部、还是身为工部尚书的宋礼,还有工部上下的官员在这期间,不可能得到任何好处,还有可能惹一身骚,因为水库的建设没有任何先例,如果水库出了事,最后背锅的人就会是他这个工部尚书。
宋礼听完了李景隆的介绍后,与李景隆虚与委蛇了一番,声言需要向皇帝请示,然后就起身告辞了。
李景隆被宋礼这前恭后倨的态度,搞得一头雾水,将宋礼送走后,把李云睿给叫了过来,将宋礼的表现告诉了李云睿。
听完李景隆的描述,李云睿也有些不明白宋礼为何会这样子,想了半天,李云睿开口说道,“老豆,别想那么多了。宋礼能来找你,肯定是皇帝对修建水库持肯定态度。哪怕到时候工部不想干,你可以和太子一起合作,绕开工部自己干?”
“哦?这话怎么说?”李景隆听了李云睿的话,有些不解的问道。
“老豆你现在和太子在干吗?”李云睿笑了笑,问道。
“推广永乐薯啊……”李景隆看了看李云睿,说道,“这和水库项目有何干?”
“如果工部不想干,那你和太子商量一下,挑选几个地方试点,让百姓出工挖水库,挖一天给两斤永乐薯的种子,你说他们是干呢?干呢?还是干呢……”李云睿笑了笑,说道。
李云睿这个主意其实是一举多得。
一是能够将挖水库的事情,用最低成本完成。
二是今年永乐薯总共种了三万多亩,按照两千多斤的收成,不过是六、七千万斤,转过年来,最多也就是能种六十多万亩,这批种子给谁,对朱高炽来说是个大难题,如果把种子和水库联系起来,可以劝退很多想浑水摸鱼地官员。
除此之外李云睿把永乐薯当做百姓出工的报酬,变相的将免费徭役模式改成了支付报酬的雇佣模式,还不易被察觉,等以后别的地方挖水库时,支付相应地报酬,必然成为惯例……
李景隆听了之后,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点了点头。
宋礼回到工部后,写了一封奏折,以开挖水库会耗费民力,浪费公帑为由,劝朱棣熄了这个念头,朱棣看了奏折之后,对此不置可否,留中不发。但内阁的几个大学士,对宋礼颇有微词,但人微言轻,只能发发牢骚。
李景隆得到这个消息后,转身去找朱高炽商量起来。
朱高炽看过李景隆的《奏请各地建水库疏》的副本,对李景隆提议建水库的想法,朱高炽持强烈地支持态度。在朱高炽看来,如果水库真如李景隆奏疏中所言,那绝对会利国利民的好事。
但这事还轮不到朱高炽做决定,因为他现在还是在观政阶段,就是在朱棣深旁,观摩学习处理政事的方法,只能看不能发表意见,更不能做决策。当然皇帝如果开口问,朱高炽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
宋礼的奏折朱高炽也看了,对宋礼奏折中所说,开挖水库会耗费民力、浪费公帑,朱高炽则是嗤之以鼻。
遇到困难就找理由,这是典型的不作为、懒政怠政。
当听了李云睿给李景隆出的主意后,朱高炽顿时拍案叫绝,拉着李景隆开始仔细规划起来。
而身为始作俑者的李云睿,此时在接待自己的便宜姐夫朱济熿派来的侍卫。
原来,朱济熿同父异母的弟弟庆城王朱济炫,手下有一群骄兵悍将,他的护卫卢官士等人,竟然在朱济炫的封地潞州,光天化日之下,抢劫潞州商户。
这等严重违法乱纪行为,自然会激起极大的民愤,潞州知州准备将卢官士等人缉拿归案,可这位庆成郡王殿下颇有宗室的傲气,认为追随自己的护卫,乃是天潢贵胄的属下,自然是高人一等,抢个商户算什么事?
潞州知州迫于朱济炫的压力,不敢抓人,只得将此事上奏朝廷。朝廷下旨缉拿卢官士等人时,朱济炫又百般维护他们。现在朱棣亲自下旨,让朱济炫交人,朱济炫才慌了,求到了朱济熿的头上,希望朱济熿出面帮忙转圜。
堂堂一个郡王,居然纵兵为盗,这让朱济熿很为不齿。要不是去年李云睿临走时,让朱济熿多多团结其他兄弟,以孤立现有晋王朱济熺,朱济熿才不想管这种事呢……
所以朱济熿派了侍卫到南京,求李云睿帮忙在朝中帮忙缓颊。
“庆城王为何纵兵为盗?”听完侍卫的讲述,李云睿差点惊掉下巴,一个郡王居然纵兵为盗,也是个奇葩,于是开口问道。
听李云睿问这个问题,侍卫咬了咬嘴唇,有些为难的样子。
侍卫的这个表情,更加引起了李云睿的好奇,“你磨磨蹭蹭地干吗?赶紧说啊……”
“小公爷,此事说来也是难为情,庆城郡王纵兵为盗,是因为孩子太多了……”侍卫看了看李云睿,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