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唐朝好地主 > 第1239章 众叛亲离

第1239章 众叛亲离

    汉京。

    枢密院。

    枢密使李绩,与刘弘基、殷开山、段志玄、张公谨、李大亮等一群大将在开作战会议。

    此次南征,大的作战方向,皇帝已经定下了。那就是水陆并进,陆上为主,海路为辅。李绩为南征主帅,到时率十万步骑,越五岭征岭南叛军。

    “湘桂道,潇贺道,还是赣浈道?”刘弘基问。

    坐在那里,李绩表示压力很大。

    兵神与军神的对决,谁能得胜?

    李绩没有什么把握,如果皇帝多给他些时间,他认为以朝廷的实力,是完全能够取胜的,只是需要些时间。

    可现在皇帝催的紧,让他必须在暑热之前攻入广州,避免夏季岭南高温,士兵难以适应。可现在已经三月底了,岭南都已经热起来了。

    虽然还没进入夏季高温,可马上也将是梅雨时节,进军一样艰难。

    最让他头痛的,还是皇帝让他一路进攻。

    集中兵力、重新出击,皇帝的意图是速战速决,尤其是如今到处乱糟糟的,皇帝希望快刀斩乱麻。

    如果分兵多路进攻,声势较大,李绩有把握迫使李超得在漫长的战线上同时应战,难以互相声援,无法互为犄角相助。在拥有着绝对优势兵力的朝廷这边,这是最稳的战法。

    但这种办法,必须大规模调动军队,耗费时间长,军费开支大。

    尤其是容易错过最佳的进攻时间,让李超有足够的时间增强对岭南的控制,并进一步站稳脚跟。

    皇帝的办法是集结精锐,重拳出击,只用十万兵马。这既省时间也省军费,却也有坏处。

    容易被敌以逸待劳,官军有疲于奔命的风险。

    “李超统兵打仗,确实有赫赫之功。但岭南有名帅却无雄兵,我以十万精兵进攻,则如虎入羊群。某以为,枢密使过于担忧了。”李大亮说道。

    李绩只是淡淡的反问一句,“李超真的无强兵吗?别忘记,这场乱事因何而起,不就因为李超在南洋有一支秘密的精锐大军,多达五万吗?况且,你们也别以为岭南就这五万人。”

    他给大家细算。

    李超在琉求岛有私军,据说有三千精锐领地卫队,而且李超在那里还有一支山夷雇佣军,听说也有不下两万。而另外,琉求这些年人口大增,那里有许多移民和工坊、矿山,这些可都是有一支支民兵队的。

    “就一个琉求,拉出五万人,毫无问题。琉求拥有造船厂,也有许多商船队,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迅速的被征召,转为运兵船甚至是战船。”

    “还有李超的赵国领,那里的兵不多,私兵和府兵加起来也就五千左右。可这些兵,战斗力绝对不弱。”

    “再加上原本驻于岭南的府兵们,现在也都在他们那边。”

    “还有那些汉人豪族和俚獠酋长,他们也有很强的实力。若加上那些商会呢?”

    岭南过去确实在中原人眼里是偏僻,弱小,但如今岭南凭着海贸等的发展,现在是要钱有钱,要人有人,李超还在那边有全套的军工产业。

    所以,李绩并没有丝毫的轻视李超。

    多少曾经轻视李超的人,都输的很惨。

    “我相信,李超肯定已经知道了我们的计划,他甚至都能猜到我们要进兵的路线。”

    兵部尚书张公谨提醒了一句。

    “他现在叫张超,已经被剥夺赐姓了。”

    “李超也罢,张超也好,我提醒大家一句,此人绝不能轻敌。”

    能够在短短时间,把岭南福建都控制在手,这种人怎么可能简单。如今可是贞观盛世啊,若非李超,谁敢造反,造反了谁会支持。

    可偏偏张超做到了。

    他在盛世造反,还如此迅速的把福建和三广都扶南都控制在手。

    一个可怕的对手。

    再次回到沙盘前,望着五岭山脉。

    他摇了摇头。

    “湘桂道,本是最佳进攻路线,越城岭地势最低最平坦,最容易大军通过。而且湘江经过疏通,运输也方便。但李超肯定早有预防,桂州定有重兵在等着我们。”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不是李绩的风格,或者说,若是对手不是李超,他也许就上了。可明知对手是李超,还撞上去,那就太傻了。

    “潇贺道和赣浈道。”李绩在这两条路线中犹豫。

    “赣浈道要经过大瘐岭,这里路最难行,大军难通,却易守难攻。不适合十万大军,潇贺道更好一些。”

    最后李绩选中了潇贺道。

    主攻方向,也放在了贺州。

    不过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必要的掩护还是需要的,他计划在湘桂道和赣浈道各放一支兵马,数量不多,虚张旗帜,佯做攻势,以吸引一些张超的兵力。

    半天商议过后,计划确定下来。

    李绩拿着计划进宫面圣。

    李世民看过后,倒是表示赞同。

    “由潇贺道入岭南,主攻贺州,然后趋广州,很好。”

    李绩犹豫着道,“臣请求陛下调拔一些精兵强将,臣估计张超手下兵力会很充足,战力也会很猛。”

    “你想让谁一起南征?”李世民放下折子。

    “臣想请秦琼、尉迟恭,程咬金牛进达单雄信罗士信等大将同行。”

    李世民盯着李绩。

    “尉迟恭可以为你副帅,朕还可以调李大亮、张亮随你出征。”

    至于秦琼等,李世民并不放心,其实他就算放心也没用,因为他连续给这几位大将发了几道诏令,让他们入京。

    可到现在,秦琼、程咬金、罗士信、牛进达、单雄信、苏定方等一个都没有接诏入京。六扇门密奏,程咬金把领地兵马和民兵都集中起来,天天在操练,说是准备去围剿羌人。

    而秦琼毫无反应。

    罗士信、牛进达、单雄信几个,也在操练兵马,拒不入京。

    最让他愤怒的,是苏定方。

    这位李超的学生,大唐八王之一的绛郡王,已经公然在漠南举起反旗,响应李超。

    形势不容乐观。

    大唐边疆八领的分封贵族们,现在只有一半的人接到诏令后,正离开领地前来京城。还有一半的人,找各种理由推脱,没有起程。

    更有如苏定方这样的乱臣直接起兵了。

    也有如程咬金这样的在训练兵马。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他想不到,这些人居然会选择张超,而不是站在他这边。

    为何?

    因为贵族们的态度,李世民越发要求速战速决。

    等灭了李超,到时再跟程咬金等算账。

    至于苏定方,他是一刻不会容忍,他已经准备抽调朔方、河西兵马,去围剿苏烈。

    “最快多久能够出兵?”李世民问。

    “大约一个月时间准备。”

    “朕只给你七天,七天之后,立即出兵。各种兵马,从各地军府直接赶往湖南,你在那里集结。”

    “茂公,时间紧迫,朕没有那么多时间给你。拖下去,天就热了,要在岭南打仗更难。朕不可能还等到秋天,等到冬天。朕等不了那么久!”

    李绩心里叹息一声。

    “臣遵旨。”

    李绩退下。

    王承恩进来。

    “何事?”

    “陛下,襄阳、南阳、洛阳、长安、荆州等重镇大城,纷纷都爆发了挤兑和抢购风波,局势很乱,各地官府都在加紧弹压,但有人在后面散布谣言,推波助澜,现在水很浑。”

    李世民眼皮乱跳。

    怕什么来什么,挤兑和抢购风波,最终还是没能控制在京城。

    已经迅速在往外蔓延了。

    “那些地方怎么也发生挤兑,不是已经早下过令,让各地做好准备吗?”

    “陛下,李记在各地的钱庄分行,跟汉京一样,金库里多是空的。本来账面上有许多金银铜钱的,可现在却根本没多少。平时还能够维持,但现在一有百姓商人挤兑,马上就兑光了。”

    纸钞无法兑换,这成了一个致命的危机。

    本来只是李记出问题,现在连带着朝廷的银行和其它商人的钱庄,也都被挤兑了。

    事实上,就算朝廷各地分行金库里有金有银,有准备金,可事实上,谁家的纸钞没超发?而且,大量的挤兑根本无法应对,就算朝廷确实是有钱的,可朝廷也无法调剂,一地又一地的分行被挤兑空了,然后恐慌的商人百姓往隔壁去。

    于是如瘟疫一样,迅速的在蔓延,无法控制。

    大量的工坊、商铺纷纷关门。

    出大问题了。

    “陛下,军心也有些不稳了。”

    府兵是兵农合一,但禁军却是靠军饷吃饭和养家的。朝廷早就把官员和士兵的俸钱和薪水改成了付钞。

    过去确实方便。

    但现在,钞出问题了,纸钞已经贬值了一倍,一千钱纸钞现在只能兑五百铜钱,还兑不到。禁军们手里的纸钞都换不到粮食,养不了家了。

    饭都吃不饱,谁还没怨言。

    “从国库和内库里拿钱,先给官员和士兵们发俸发饷。如果不够,就拿绢和布折,再不够,就从粮仓里发粮抵扣。”

    李世民也没了办法。

    马上征战,他确实不惧任何人,可马下治天下已经够难了,更别说涉及经济这些。

    此时,他只能把早已经退出大唐货币体系的绢、布再拿了出来,甚至把粮食也给拿出来顶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