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唐朝好地主 > 第1229章 护新法、清君侧

第1229章 护新法、清君侧

    西南,交州。

    交州内城的李府中。

    李超一身朴素的白色棉袍,他坐在桌前,奋笔疾书。笔走龙蛇,一篇书信很快写成。

    战争开始了。

    从汉京来的使者起码还得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能到达交州。

    在使者到来之前,这是最宝贵的应对时间。

    要造反,首先需要几个条件。一得有声望,没有声望便没有人追随。二得有职权,比如一地封疆大吏或者一镇军将,这有地有人。当然最重要的是得师出有名,如果没有大义名份,那么造反只是叛乱而已。

    除此外,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得有兵有地盘有钱有粮。

    对李超来说,他现在有兵,兵不少,钱粮更不少。但他现在首要考虑的不是这些,而是人心。

    旗帜一举,谁会站到他们这边。

    岭南能不能迅速的结成一块。

    如果连内部都不稳,那他们还谈何举兵。

    太子在岭南虽然也很得人心,但李超也不会自负的以为,整个岭南人人都向着太子。

    首要之急,借着时间差,想好谁是朋友谁是敌人,谁又会是中间派。分清了敌友,才能联络好自己人,第一时间抢占先机。

    该策反的军队要策反,该控制的城池要控制。

    又一封给老部下的信写好。

    张仲坚和崔琰进来。

    这两位一个是自己的老搭档,两人谋划多年,此时终于要起兵,张仲坚是最可信的人。

    在南洋的五万兵马,现在主要就是张仲坚在掌控。

    而崔琰,自己的大舅子,同时也是自己的得意门生。他原是安南都护,现任扶南提督。手里掌握的,正是广南、林邑的许多军队。大部分官军的军官,与他都熟。

    “文远,急叫我们来,有事?”

    “嗯。”李超点点头,“有个紧急消息通知下你们,陛下已经知道了我们的那支兵马,而且他还在御前会议上称太子和我们谋反,现在派人来召我们回京。”

    张仲坚很镇定。

    听说这个消息,也只是一笑。

    “然后呢?使者来召我们回京,我们若是回京后呢?”

    “很明显,若我们回去,太子肯定保不住储君之位,我肯定也会人头不保。我最担忧的,还是因为此事,朝中新政将会有大变。也许陛下会改变分封之制,或者会因此废除议会。”

    李超直言不讳,“我不会回京,也不会让太子回京。我既不想丢了性命,也不愿意看到我们这么多年的努力功亏一篑。”

    “那你想怎么应对?既然皇帝都在御前会议上说出了我们谋反的话,只怕这事情不会这么轻易算了。”

    李超道,“这次是动真格的了,皇帝已经围了我汉京的府第,派兵查封我的各个产业,暴风雨已经来临了。”

    崔琰坐在一边沉默。

    这些消息很震惊,可既然李超都很淡定,他没理由更恐慌。遇大事,更需要冷静。

    他只是心里很担忧汉京的妻儿,还有姐姐和外甥们。

    “皇帝的使者还有一个月左右时间到来,我们现在还有时间。张叔,我和太子已经谈过,太子也不打算回去,他同意举兵。”

    张仲坚捋了捋卷须。

    造反他不怕,但用什么口号呢。

    太子造皇帝的反,这可不是好事。

    “护法,清君侧!”李超说出了五个字。

    不能直接说皇帝不行,也不能直接打出太子造皇帝反的旗号,那样的旗号缺乏大义名份。

    “我们就说皇帝身边有奸臣蛊惑皇帝,进谗言要皇帝废太子,停新法,撤分封,罢议会。我们举兵,是为了护法清君侧!”

    如果仅仅只是造反,还是儿子造父亲的反,是夺皇位,只怕没多少人会支持他们。

    但如果是护法,是清君侧,说反的不是皇帝,而是朝中的奸臣,这可就完全不同了。

    “太子不立即登基吗?”张仲坚问。

    李超摇头。

    现在太子在岭南登基,没有半点好处。

    “我们这是一场护法运动,一场正义的护法战争。在清除君侧奸臣之前,太子不会登基,太子将以监国之名。”

    确立起兵的口号,这是第一要务,这是行动的纲领。

    没有这个,就师出无名,得不到别人的响应支持。

    “张叔,我已经写了许多信,联络各方。现在,我有一个任务交给你们两个。张叔你立即回南洋,先不要管南洋那些土著了。把我们的军队拉过来,五万人,都带来。还有,我们在南洋各地的那些军备储存,也都带来。”

    这五万人,是李超这次起兵的基石。

    这些不是官军,一开始就是李超他们秘密打造的一支私军。他们是雇佣军,他们并不为朝廷卖命。

    “张师,一定要控制好军心,那些人虽是雇佣兵,可里面也许有皇帝的支持者。”

    李超必须提醒人一点。

    “放心吧,我会尽快带兵回来。”

    李超又叫过崔琰。

    “怎么样,你现在心里真实想法是什么?你可以直说。”

    崔琰感叹了一句,“我只是没有想到,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李超笑了笑。

    “我知道,你心里肯定觉得我这有些折腾了。如果我能放下一切,不去插手过问朝事,悠闲的在京当个闲人,肯定能得善终。五郎,我曾经确实也是这样想的。可是后来,我改变了想法,不是我多么的贪恋权力,我只是想守护这大唐盛世,不想让他如昙花一现,转瞬即逝。我更希望,大唐能够走的更远。”

    “我也许不会善终,可能落一下乱臣贼子称号,甚至更惨,可先贤们说的好,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

    崔琰点了点头,表示有些理解,毕竟跟随李超这么多年,知道老师的许多不同常人的想法。“可是,现在你家眷在京被困,灞上李家的产业被抄,你不后悔吗?”

    “说实话,我确实没有料到皇帝会突然翻脸,我本以为,就算他知道了南洋这支兵马存在,可一时也查不到我头上,顶多也就是些猜疑,没有真凭实据皇帝在这个时候,总要顾着大局,我以为我还有很多时间。”

    这是实话,李超确实没有料到,李世民这次下手这么快,这么果决。

    可很多事情,就是这样,计划赶不上变化。

    李世民根本不需要证据,他也不想再等。

    五万大军,一个脱离朝廷掌控布置在海外的庞大军工体系,这些都意味着可能早就在谋划,甚至是谋划多年,这背后更可能是一个庞大的集团势力。

    这些都极大的震惊并威胁着皇帝。

    尤其是太子和李超都不在京城了。

    也有人提醒过皇帝,要不动声色,慢慢下手。起码先让太子和李超回京再说啊,可太子和李超刚出京,这去信度,没个一年不可能回来。甚至他相信,李超肯定也能知道他知道了那五万私军的事情,到了年底,他们也不一定回来。

    这就有如一场遭遇战,虽然战前双方都有详细的计划,可却不期而遇,所有的计划都用不上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五郎,你在交州多年,这里的将领与你都熟。你还与张叔指挥了灭林邑之战,林邑军也是你解散的。现在我要给你一个重要的任务,你马上联络广南、林邑的将领,争取他们站到我们这一边来。”

    “能拉过来多少军官就拉多少,能拉出多少军队就拉出多少来。”

    “夜晚,我将占领交州,稍后,我会率军立即北上,先控制钦州、广州。到时,我会奉太子在广州监国,发布清君侧的檄文。”

    “我们要抢在朝廷大军南下讨伐之前,争取把整个岭南以及福建都控制在手。到时凭借五岭、武夷山为屏障,把守各处大山通道。”

    这个时代,岭南与中原隔绝,虽秦皇和汉武时大军都征讨过岭南,可进军的路线都只有那几条,是相对固定的路线。同时那几条线路非常难行,可通军队,却难通商旅。

    李超只要抢占先机,占据山中险隘,便能起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功效。

    而福建,过去更是与外不通出马,在唐末黄巢开辟仙霞古道连通浙江和江西之前,这里是个十分封闭的地区,李超只要能抢占这里,就能很好的屏障广州。

    虽然海上也能过来,但海上能以迅速投入大军团,哪怕朝廷拥有不少的禁军水师,可跨海而来,并不占优,因为李超这边同样有战舰先进、航海技术先进的水师。

    而朝廷远征来战,李超却是以逸待劳,本土做战,有补充的优势,还有港口可守。

    这方面是完全优势的。

    “我们要龟守岭南?”

    “当然不是。”李超告诉他们,“我们肯定要北上中原,但不是现在。我们得先稳定脚阵,更要稳固我们内部。绝不能冒然北上,却让后院起火。”

    张仲坚对李超那清晰的思路很赞赏。

    没有慌乱,也没有急迫。

    两人起身,向李超告别,各自去招兵买马。

    送走二人。

    李超叫来在外面站岗的长子李璟,“去把你马叔请来!”

    十四岁的李璟一脸忧色,“父亲,我们要造反吗?”

    “我们要起兵护法。”

    “这不还是造反吗?”

    李超笑笑,伸手拍了拍长子的肩膀,“是的,我们造反了,去吧。”

    “爹,娘她们怎么办?”

    “爹会救她们出来的,你不用担心。”

    李璟担忧的走了,李超看了看他的背景,又看了看远处站岗的其它四个儿子。心里也不由的叹息一声,若是他不能救出崔莺莺她们,那他就只剩下了这次随他离京的杜十娘和郑婉言两个妾侍以及李璟等五个年纪大的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