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靖明 > 第254章、天子南巡

第254章、天子南巡

    靖明入京继位第254章、天子南巡说来惭愧,自诩正统的“义军”所斩获的第一个重大军功,立功的人是归附的匪寇,击败的是从“义军”中反叛的前军都督所部。

    但烝阳大营虽然也死伤不少,毕竟是渡河南撤回到了衡阳城。

    大敌当前,蒲子通和詹华璧也必须要用他们的大捷来鼓舞士气,同时强调一下反叛的后果——被当做炮灰,被砍下头颅。

    他们的注意力暂时分到了城东城西剩余三座大营中的战事。

    严大牛则被接到了“大都督府”先养伤。

    作战时,他身穿的山文甲是挡住几枚弹丸,但是那火铳近距离射出的弹丸还是有不小的冲击力。五脏六腑不见得无恙,更重的伤却是那枚箭矢。

    膝盖上方,大腿外侧,伤口做不得假。只是箭杆先被折断了,箭矢还在肉中。

    罗茂贵也陪在这里——烝阳大营先被打散编入各门守军后备,他这个督军暂时无事,也需要休息一下。

    对严大牛,罗茂贵是心存感激也非常喜欢的——毕竟严大牛性格豪迈,勇武过人却又极擅长与人交往。

    大概这就是原先匪寇头领的异样魅力。

    唐培宇率人攻来时,青叶桥被毁的爆炸声传到烝阳大营,罗茂贵一度心沉到谷底。

    烝水可不好渡,而且烝阳大营的守军也并没有配备船只。衡阳城附近的舟船都已被征用,由那个来投蒲子通的卜知府负责调度转运粮草。

    是严大牛带头冲出大营,悍不畏死地以最快速度击垮了唐培宇的军队,这才能够在顾仕隆大军赶到之前有充足时间坐船南渡撤回来。

    要不然,只要唐培宇在那里先拖住烝阳大营,他罗茂贵也必定战死沙场。

    “大夫,怎么样?”

    除了罗茂贵,严大牛的两个亲兵也坚持要随他一起入城。

    现在,他们都担心地询问着大夫。

    “严将军体格健壮,这一箭虽入了肉,毕竟被裙甲也稍稍阻了阻,没伤到筋骨。”

    “那就好,那就好!”罗茂贵连声说道,而后先将严大牛的两个亲兵拉出了房门,“让大夫专心给严哥治伤。”

    到了房外,这两个亲兵又忧切又愤怒:“兄弟们立了大功,不说升官吧,还把弟兄们全拆散了!说什么都打过仗,要散到各队做主力,糊弄人呢?行走江湖,义字当先!既然信不过我们,等大哥伤好了就回山上继续逍遥自在好了!”

    “大都督的安排也有道理!”罗茂贵虽然心里也有类似的看法,但还是劝着他们,“既已归附义军,万不可再胡说什么又回山上了!这只会害了严哥!”

    “要害大哥?”有个亲兵吓了一跳的模样,举步就要莽撞地往房里闯,“我得去看着那大夫!”

    罗茂贵连忙拉住他:“不是这个意思!”

    不论出于这么多天相处和这一场血战的感情,还是出于“义军”的大局,罗茂贵都得跟他们好好讲讲道理。

    虽然有点难,毕竟这些人原来都是山上不怎么讲规矩的匪寇。

    要他们服从严大牛以外的人,服从指挥和调令,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结果对他们好生讲了一下其中利害,另一个好像聪明些的亲兵就眼中精光一闪:“这么说,俺们只听大哥的,对大都督来说反而不是好事了?如果真害了大哥,我们还更好用一点?”

    罗茂贵目瞪口呆。

    说实在的,看如今对烝阳大营的安排,他都不怎么好反驳。

    如果此时严大牛重伤不治,剩下的匪寇们群龙无首,在衡州卫和常德卫的压制下也绝不可能翻起大浪。与此同时再以高官厚禄收买,蒲子通似乎更方便消化这些悍勇的匪寇。

    “……我得去看着那大夫!”莽撞亲兵再度举步。

    “绝不会如此!”罗茂贵只能又一次拉住他,“这里是大都督府,怎么可能在这里害了严哥!你们都先听我的,要是严哥真被害了,我一命赔一命便是!”

    “……”聪明亲兵看了他一会之后就说道,“那大哥的衣食汤药,都要过我的手!”

    罗茂贵无可奈何:“行!我做主,回头向大都督请示。”

    已经有了情谊,哪怕功利一点讲,罗茂贵也希望归义军不散,这样他能跟严大牛一起立下很多功劳。

    对蒲子通听了詹华璧的要求这样来安排,罗茂贵也不无怨意。

    只不过罗茂贵能理解他们对于归义军的忠诚始终会有的顾忌,还有蒲子通必须尊重詹华璧意见的道理。

    好在经过了大夫的救治,到了第二天午前,严大牛就醒了过来。

    蒲子通闻讯也赶回了府中,走到严大牛窗前就关切地问道:“严兄弟,现在感觉如何?好些了吗?”

    “……些许皮肉伤,不碍事。”严大牛咧嘴一笑,“要不是过河时候摔了一跤跌入了水中,怎么会发热起来?现在好多了,我看明天就能下地!”

    蒲子通笑着捶了他肩膀一下:“伤筋动骨一百天,虽然你没伤到筋骨,也别说什么明天下地的浑话,好好养上几日,想吃什么吩咐下去就是。”

    收了笑容之后才聊起正题,他先是叹了一口气:“你们烝阳大营是立了大功,但毕竟是跟唐培宇一起到衡州来的,结果唐培宇却背叛王师。我先将伱部下打散了编入各门守军,这也是要顾忌其他人的担心,你可明白?”

    严大牛沉默了一会,然后才说道:“末将明白,没想到唐将军是这样的人。”

    “他为何反叛,你可知晓?”

    严大牛又沉默了一下,摇了摇头:“他为什么又降了,末将不知道。但九月十三,他曾命人前来传令,要末将率兵前去增援衡山城。大都督是命末将镇守烝阳大营,陛下之命也是让唐将军统军而不可擅自调兵,末将就拒绝了。”

    这件事蒲子通也知道,唐培宇那时候就是奉他之命要下山去增援衡山城的。唐培宇想让严大牛跟他一起去,蒲子通拒绝了,然后便是唐培宇背刺衡山守军。

    因此蒲子通摇了摇头:“他岂能临阵再与顾仕隆谈好归降之事?唐培宇投降,应该比九月十三要早得多。在你阵前,他没说什么吗?”

    “就是说末将也是背信弃义之辈,更是归附叛军堪称首恶,若是开营投降仍可戴罪立功之类的话。”严大牛愤愤不平,“他得听大都督的,难道我能不听大都督的?最先还是我助他一路走到衡州府!他骂得难听,青叶桥一炸,我气不过又担心兄弟们的安危,就带头杀出去了。”

    这个过程,蒲子通同样听罗茂贵讲过。

    他想知道的是严大牛冲到唐培宇面前后,斩杀唐培宇之前,唐培宇还有没有说什么。

    问了一遍这个问题之后,严大牛则是有点傲然:“末将连珠箭射出,他身边亲卫接连倒毙,唐培宇也是先被末将一箭封喉,然后才被末将冲过去斩了头颅,他还有什么话好说?恩将仇报,竟要来杀末将和兄弟们!”

    “……也罢,想来也无非是器量太过狭小又自视甚高,不忿本都督的安排。至于顾仕隆那边,无非是许了些诺吧,只是他没想到严兄弟能够短短时间内让各路归义军如臂使指,又这般能征善战。”

    蒲子通虽然始终想不通唐培宇的叛后又降图的是什么,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概也就是没想到他会在大军保护之中、没有亲自冲杀的情况下被这样杀死而已。

    那头颅上没闭上的惊恐双眼及表情也做不得假。

    相反,严大牛能在“千军”之中取敌将首级,既证明了他的勇武,也算是与唐培宇彻底切割、证明了他跟朝廷不是一路人。

    虽然他是唐培宇带到衡州来的。

    蒲子通又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养伤!如今正是众志成城之时,只要其余诸将都知道了严兄弟的部下都忠诚可用,我也就可以名正言顺地重用你了。放心,不会很慢。等你伤好,本都督便奏请陛下,任你做前军都督,统领一路大军!”

    “末将遵命!”

    等唐培宇离开后,严大牛闭上了眼睛,仿佛又睡了过去。

    真实的严春生却心想着:二哥的计策果然奏效了,除了他和两个兄弟进了城,其余兄弟还真的被留在了城外。

    等到大军进一步紧逼,衡阳守军是迟早要全部回到城内的。

    这段时间,是他们彻底取得蒲子通信任的时间,也是众多兄弟都能进城所必须的时间。

    此后,就只等一个机会而已。在那之前,自己在叛军之内爬得越高越好。

    说不定这也是一次把几个匪首全部一网打尽的机会!

    ……

    九月二十七,湘水以东的两座衡阳守军大营之中,靠北的那一座先被攻破。

    朝廷大军并未冒险紧追,而是稳扎稳打地继续往南推。

    九月二十九,北有武昌卫,东有南昌卫,衡阳城东两座大营虽然已经合兵一处,仍旧在接到蒲子通军令后设了陷阱便弃守,再次退往耒水畔的城东南大营。

    至此,那座大营中有壮勇五千余,足够稳守不短的时间。

    顾仕隆大军若要再拔掉那处大营,就有被衡阳城守军渡河断了后路的危险。若分兵防守漫长的湘水沿岸,又很难很快攻破那座大营。

    城西的大营是被破了,广西大军和宁远卫已经进逼城下。

    但依托着烝水、湘水,衡阳守军只用专心防守西面城墙,压力称不上大。

    衡阳之战就此陷入了僵持的局势里,这正是蒲子通想要的——守下去,拖下去,耗下去。

    有了詹华璧劫掠而来的钱财,有了蒲子通在衡州府多年的经营,还有仍旧通畅的衡州府至郴州府的耒水通道,蒲子通有在这里守个一年半载的信心。

    这么长的时间,朝廷这么多大军聚集在衡州府,粮草转运,新法波澜,天灾人祸,他会一点机会都等不到吗?

    在蒲子通接收不到讯息的东北方向,十月初一,朔日大朝会开始了。

    “南方多省秋粮歉收,赈灾事大,朕欲南巡亲视灾情,也应去凤阳拜谒皇陵祖庙。”

    奉天殿内,张佐高声念着这些讯息。

    “御驾南巡,军国大事一应如常,呈内阁票拟后急递至行驾,呈请圣裁。”

    “圣驾回京之前,特命靖安侯孙交、大学士杨廷和、大学士杨潭、吏部尚书王琼……”

    八月二十七长沙城破之后,湖广的形势有了变化,年迈而劳累的孙交在九月初接到了旨意回京,而军事经验丰富的姚镆则受命前往总督湖广。

    现在,圣旨命令了包括六部尚书在内的九位参策留京,其余参策则随朱厚熜南下。

    北京城将暂时没有君主在这,也没有大明曾出现过的监国太子。

    诸多大事虽然要快马递到行驾去圣裁,但按照现在朝廷中枢的办事流程,这九位参策相当于暂时会掌握着许多军国大事的决定权。

    但按照此时大明的情形,有孙交这个老国丈、定国公这个老勋戚、张永这个老太监也坐镇京城,有杨廷和这个新法党魁在,还有人可能搞出什么事吗?

    最关键的反而是行驾。

    崔元与襄城伯李全礼虽统帅着五千京营将卒护卫,但一旦真有什么事发生,那可就是天大的事了。

    之前正德皇帝不也是“南征”之后落了水,而后渐渐病重驾崩的吗?

    然而不知不觉地,皇帝在这种时刻决定南巡,朝堂上已经很少再出现反对声音了。

    参策不开口,其余朝官已经渐渐习惯了开口也无用——御书房里,国策会议上必定已经谋划妥当,何必做什么跳梁小丑?

    之前的孔子祀典,只怕就是最后一次有人不信邪了,结果便是——承天门外杖毙数人。

    朝会上,朱厚熜在圣旨里对自己离京后的诸事办理流程做了很详细的一一规定。

    散朝之后,就是先回到了后宫。

    孙茗对他此去感觉很担心,朱厚熜却抚着她的手背:“你父亲也回京了,京中不会有事。若不是载墌还小,朕就带着你们一起。”

    “……陛下,你把载垺也带出去,可是防着……”

    “都跟你说了,朕这一趟南巡也不会出什么岔子,你别总是忧虑这么重。”

    朱载垺虽然只有两岁,但朱厚熜并不希望他一直只能在深宫之中女人堆里长大。

    孙茗只能叹了一口气,而后就对着林清萍、文素云、张晴荷说道:“陛下起居,就拜托贤妃姐姐、淑妃和丽嫔妹妹了。”

    文素云雀跃不已,连连点头——哪能想到入宫为妃之后,还能有随驾南巡的机会呢?

    林清萍是朱载垺的生母,她自然是要一起去的。

    只有总是文文静静显得有些胆怯的张晴荷不知道陛下为什么会点了她也随行。

    宫中现在只有两个皇子,大家也都听过那个说法了——陛下希望她们再年长一些、身子骨更好之后再受孕。

    这一去至少是数月,路途之上,等到她们再回京时,岂非很有可能已经率先受孕?

    但路途之上,也不知道万一受了孕能不能怀稳……

    皇宫之中,黄锦在最后检查着南巡随行内侍和宫女们的准备工作。

    皇宫之外,陆松严厉地教训着陆炳:“你好好准备武举便是!”

    而京城之外皇帝南巡要经过的路途之中,刘镇元已经带着人提前开始布置。

    次日,京城之中禁卫林立于午门至正阳门一线。

    入京三年多后,大驾卤簿再一次出现在京城百姓面前,大辂之上的皇帝可以被不少百姓远远望见。

    当时那个有些瘦削的少年天子已经长高了不少。坐在大辂上,他甚至露出了笑容,对着前来跪送的百姓挥了挥手。

    随之而起的是一片山呼万岁之声。

    在官绅眼中,这个皇帝有些冷酷、暴戾、急躁。

    但对京城百姓来说,皇帝登基后,京城里的皇店、官店有的消失了,没消失的也收敛了太多。

    京城的勋戚、官员子弟,也不像正德年间那么张扬跋扈了。

    日子虽然没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其实轻松了不少,多了那么一点点安全感。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就已经很好了。

    跟随在大辂之后要送皇帝至城外的杨廷和等人看着这一幕,彼此对视了一下。

    这都是杀出来的效果。

    从毛澄开始,到后来的陈金、郭勋请罪,再到张鹤龄被阉了带回京城,进入嘉靖元年后更是越来越多的事。

    在京勋戚和官员们,都学会了在这位天子的注视下,可以有些“能理解”的额外收入,但要把事做好,不能太高调。

    三年过去了,大家不一定称得上都是衷心臣服,但不管心里有什么想法,总之已经不敢轻易跳脚。

    那些定力不够的,有的坟头已经长草,有的正在死牢。

    皇帝挂在隐形的杆子上警示天下人的,包括吉王、益王,包括衍圣公、惠安伯,包括毛澄、孟春、傅荣忠……

    望着朱厚熜的背影,杨廷和他们心里想着他这一次去南巡,还会把哪些人挂上去。

    但毫无疑问的是,等他再回来时,湖广那边应该已经有了一个结果,而大明腹地之内还残留的一些心有不甘之人,再也不能再翻起什么浪。

    如果他能顺利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