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唐:父皇推演天机,我只想苟住 > 28,李世民推演高句丽之战

28,李世民推演高句丽之战

    李贞很快来到后宫之中,一处大殿。

    看着面前这一处宫殿,李贞的脸上,露出了怀念的表情。

    他从小,就是在这里长大。

    直到十四岁,被李世民封为越王,离开皇宫,去越王府居住。

    从此,母子两人,只有逢年过节,才能见上一面。

    在宫殿门口,一名中年贵妇明显是刚刚得到消息,急急忙忙的奔出来。

    “贞儿,我的贞儿。”

    这贵妇,便是大唐贵妃,李贞的生母燕德妃。

    “娘!”李贞眼睛微红,迎了上去。

    燕德妃,虽然是鲜卑族人,但对李贞的爱,和其他母亲别无二致。

    毫不夸张的说,李贞,就是燕德妃的命!

    正所谓,投桃报李。

    燕德妃如此的疼爱李贞,十多年如一日。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纵然,李贞是一位穿越者,心中也同样早已将燕德妃视为生母。

    母子两人拥抱,让脑海中的三名英灵,也是不由感慨。

    刘彻道:

    “这小子,平日里奸猾得很,看不出来却是一个孝顺的。”

    诸葛亮笑道:

    “八皇子有帝王心术,但又并非无情无义之人,有我大汉昭烈皇帝之风。”

    刘彻冷笑道:

    “刘备那个臭小子,大汉江山只拿了最小的一份,没出息!”

    诸葛亮默然。

    白起感慨道:

    “人,还是有温度的好。若是一味的冷血无情,或许是个好皇帝,但却已经不是一个人了。”

    刘彻冷笑。

    “好的皇帝,本来就是神,不应该是人!”

    李贞早就已经习惯脑海中这三人说相声,直接无视他们,拉着燕德妃的手,进了宫中坐下。

    “母妃,我和你说说,这段时间的事情。”

    李贞一五一十,将事情的经过道来。

    听到和李泰冲突时,燕德妃虽然早已知情,但还是露出担忧表情。

    听到认识武曌时,燕德妃又喜笑颜开。

    “好好,这么说来,明年后年,为娘就可以抱孙啦。”

    李贞咳嗽一声,有些尴尬。

    “这个,还不一定呢母妃。”

    燕德妃瞪了李贞一眼。

    “什么不一定,你必须要做到,要不然娘饶不了你!”

    说着,燕德妃又开始担忧。

    “唉,贞儿啊,你怎么就选了水路呢?”

    “海上大风大浪的,娘是真的不放心啊。”

    “选陆地,和徐世绩那个老滑头一起不好吗?”

    李贞笑了笑,道:

    “母妃有所不知,徐世绩是偏向于太子的。”

    “若是我跟了他,路上可能会被穿小鞋。”

    “倒是水师将军张亮,他是陛下的亲信,我跟着张亮,就不需要担心这个。”

    燕德妃这才恍然,忙叮嘱道:

    “孩子,你毕竟只是庶子,这大唐的江山,将来还是得给长孙皇后的孩子们去坐。”

    “你可以立功,但是绝对不要太出风头。”

    “要不然,若是惹怒了长孙皇后,那你就会很惨的。”

    说着,燕德妃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

    长孙皇后,固然是一个贤德的皇后。

    但,那是对李世民而言。

    真正的长孙皇后,是一个极其强悍的女子。

    玄武门事变时,长孙皇后陪同李世民出现,亲自鼓舞士气。

    发现长孙无忌权势过大时,长孙皇后直接怒斥长孙无忌,勒令长孙无忌必须辞官。

    李世民被魏征气得三尸神乱跳,想要杀魏征全家时,满朝上下无人敢开口劝阻。

    还是长孙皇后站出来力挽狂澜,阻止李世民这么做。

    长孙皇后,虽然是皇后,但实际上,却能影响到整个大唐帝国的方方面面。

    别看燕德妃在后宫之中排行是第三的贵妃,但要若是触怒了长孙皇后,那长孙皇后一句话就能让燕德妃死!

    是以,燕德妃这才苦心劝说李贞。

    李贞笑了笑,握紧燕德妃的手。

    “母妃不必担心。”

    “皇后她并不是那种不通情达理之人,更何况,我为大唐做贡献,她又怎么可能生气呢?”

    说着,李贞眨了眨眼睛,有些俏皮。

    “再说,母妃不是早就知道孩儿的‘苟住’方针了么?”

    燕德妃一愣,随后哈哈的笑了起来。

    “你这个臭小子,还敢逗你娘了!”

    母子两人见面,欢声笑语不断,气氛极其和谐。

    另外一边,李世民回到了御书房之中。

    “系统,朕要推演高句丽之战。”

    很快,系统就开始了推演。

    【大唐皇帝李世民亲临前线,激发了众将士的士气。】

    【高句丽权臣渊盖苏文同样也亲临前线,双方展开激战。】

    【唐军一路势如破竹,攻克半个辽东,但是却在安市城下被高句丽人阻挡,久攻不下。】

    看到这里,李世民顿时皱眉。

    “朕堂堂大唐皇帝亲自出征,竟然拿不下一个高句丽?”

    但随即,李世民又在心中告诫自己。

    “隋炀帝当年三征高句丽都没有能够成功,朕确实不能小看。”

    话虽如此,李世民还是有些扫兴。

    这高句丽,竟然这么难打?

    系统的推演还在继续。

    【眼看冬季将至,唐军粮食也消耗殆尽,准备撤军。】

    【此时,高句丽军却突然放弃了安市城。】

    【原来是八皇子李贞和张亮,率领水师突袭了高句丽都城平壤。】

    【平壤被攻克后,高句丽将领们担心平壤城内家人导致士气全无,兵败如山倒,大唐趁势进军,在当年冬天彻底灭亡了高句丽。】

    李世民瞪大了眼睛,心中是又惊又喜。

    喜,当然是因为,最终还是灭亡了高句丽。

    惊,则是因为,灭亡高句丽最大的功臣竟然并不是李世民坐镇的陆军主力,而是李贞和张亮的大唐水师!

    李世民敲着桌案,喃喃自语。

    “朕就知道,老八这个臭小子,肯定是和朕隐瞒了实力。”

    “嘿,竟然能带着水师攻克平壤?这臭小子……”

    李世民骂着骂着,突然笑了起来。

    “这臭小子,真不错!”

    突然,一个疑惑,从李世民的脑海中产生。

    “如果,这一次出征高句丽,朕不让老八去呢?”

    这个疑惑,立刻就让李世民无比好奇。

    “系统,给朕推演一下,如果八皇子李贞不随军出征,大唐征伐高句丽的结果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