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这辈子,站着活!
站在村口,看着眼前这个小小的破旧山村,祁韦思绪万千。
他是汉东省人,但是他却无法从汉中车站买到前往家乡的车票,只能从邻省的凤阳借道。
凤阳很著名,凤阳花鼓享誉全国,自从有个还俗的和尚建立起赫赫大明之后,一提起凤阳,大家都说它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凤阳花鼓,其实是来自凤阳的乞儿们乞讨时唱的祝词。那个大和尚如果能够活得下去,也不会跑去打天下。
一个当和尚都活不下去的地方,可想而知穷到了什么程度。
然而祁韦的家乡,岩台县,比凤阳还穷!
凤阳好歹还有个人杰地灵的名头,有凤阳花鼓可以唱给别人听。岩台,有什么?
一个穷到连省会都不屑于与其通班车的地方,能有什么?
从汉中车站坐三个小时班车到凤阳,再坐两个小时中巴车,到岩台。
然后步行两个小时,走二十里山路,就到了祁韦的家乡,祁家村。
几年没回来,祁家村还是记忆中那个样子,只不过那些茅屋更破旧了几分。
“韦叔!”
惊喜的声音响起,一个小小的身影突然从路边的林子里冲出来,满脸惊喜地看着祁韦。
祁韦愣愣地打量着眼前这个小姑娘,她背着一捆比她还要大的柴,穿着一件大到几乎可以拖地,明显是大人的衣服,黑漆漆的脸蛋上满是泥土和灰尘,一双大眼睛里满是惊喜。
“二丫?”祁韦一眼就认了出来。
上次见她的时候,她才五岁。三年时间过去,她长高了不少,除此之外,似乎只是瘦了些。
“是我是我!”二丫很高兴,她直接扔下背上的柴,欢快地冲向村里,清澈的童音响彻山谷。
“爷爷,韦叔回来了!”
仿佛春风掠过田野,整个小山村瞬间活了过来。几个正在田间地头劳作的大人直起腰来朝这边张望,一个老头直接拋下锄头就朝这边小跑了过来。
然而老头的腿脚显然没有孩子灵活,一大堆孩子乌泱泱地冲了过来,瞬间就把祁韦围了个水泄不通。
“韦叔,我帮你拿包!”
“韦叔,有没有带金桔回来?”
“韦叔,我不要金桔,我要水果糖!”
祁韦满心酸涩,记忆中,他是三年前还在上大学的时候回来过。没想到三年了,这些孩子们还念念不忘什么金桔和水果糖。
这一贫如洗的年代啊!
“一回来就要吃的,你韦叔开合作社的啊?都滚开!”一个威严的声音响起,之前那个老头带着一帮大人迎了上来。
“钱二伯,别生气,哪有不馋的孩子嘛。”祁韦打开背包,掏出一大袋零食,拿给二丫,“拿去分。”
二丫欢呼雀跃地打开袋子,先从里头拿出一个盒子,盒子很精致,精致到二丫都不认识。
“爷爷,这是什么?”
“龙须酥。”钱老头眯着眼睛辨认了一下,“底下那个是灯芯糕。”
“小韦儿出息了啊!”一个中年人感叹道。龙须酥,灯芯糕,还是早几年拿粮票换的时候吃过,自从要用钱买起,已经很久没见过这东西了。
“叫祁韦!”
钱老头毫不客气地瞪了中年汉子一眼:“祁韦是大学生,现在还是公家的人,叫大名。”
训斥完了,钱老头看向祁韦,满脸欣慰:“出息了还记得回村里看看,不错!”
“不过,”他话锋一转,“祁韦啊,有钱了也不能乱花,要留着成家!”
“就是,成家彩礼可不老少,要一两千呢!”
“祁韦现在是公家人,成家肯定要找城里的,怕不是要三千起!”
“没乱花钱。”祁韦微笑着摇摇头,“这是我立了点小功,上头奖的。”
他撒了个慌,这些东西其实都是他受伤住院,局里和同事们送给他,然后攒下来的。
眼睛微微有些湿润,祁家村其实并不都姓祁,而是多个姓杂居,相互之间并没有什么紧密的亲戚关系。
然而就是这些毫无血缘关系的乡亲们,在自己没钱上大学时,慷慨解囊。
成个家都只要一两千,但是自己上学,家家户户凑五百!
为首的正是眼前这名钱二伯,是他亲手把“红包五百以上”写在了红纸上,也是他第一个把钱拍在所有人面前!
与此同时,村民们卖一斤大米一毛二,卖一头养了整整一年的猪,一百七十块钱!
后世的人们感叹那个名叫祁韦的男人出卖尊严,对自己的乡亲毫无原则。
他们不知道这个男人到底背负了什么!
“钱二伯,”祁韦再次打开背包,从背包里掏出一对白酒,“今晚叫全村的人一起来喝酒,我有事要和大家商量。”
“事大吗?”钱老头狐疑地看着拿红色塑料袋绑在一块的一对泸州老窖,这可是名酒。
拿这样的酒请大家喝,难道是祁韦在外头闯了祸?
“很大。”祁韦微笑着回答。
“唉,年轻人在外头要忍着,不要意气用事,要学会低头!”钱老头叹息着开口,接过那对酒。
“不过哪怕再大,回村了也不用怕了。”
祁韦微微摇摇头,他知道钱二伯误会了,但是他现在不打算解释。
或许在其他人看来,这些乡亲们是他祁韦的包袱,是导致他走上不归路的诱因。
但是在祁韦看来,这些乡亲们,都是他的财富!
他要带着自己的乡亲们,不犯法,不低头。
这辈子,站着活!
……
新书刚发,字数还不多,但是作者码字很努力,而且有存稿,可以每天都爆更!
今天发书第一天,只要有三十条书评,三十个人投鲜花,直接十五更起步!
感谢!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