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
在甲板上所有人目光的注视下,
他们都听到了顾风平静而坚定的回答:
“大秦舰的各项数据已经达到了常规动力航母的顶端。”
“但是,常规动力航母的限制和制约很大,蒸汽动力和燃气动力都属于上一代的动力技术,在战争期间,会受到能源问题的困扰,一旦发生能源短缺,将极大影响战争态势。”
“而即便能源充足,常规动力航母的航程也存在先天短板,需要的维修人员繁杂,补给周期短,需要经常回港补充燃料,无法支撑远距离长时间支援打击。”
“所以下一步,将不再考虑常规动力航母的提升。”
“而是直接进行核动力航母的研发!”
这时,海军司令部孟伟中将沉吟了一会儿,道:
“核动力航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当然做梦也想上。”
“但是就怕研发难度太大啊!”
“如果真能造出来,我们海军哪怕是砸锅卖铁也要上核动力!”
在场的人都纷纷点头同意。
核动力航母相比常规动力航母优势太大了,就一点,五十年不用补充燃料,近乎无限的续航能力,就超出了常规航母太多。
而且由于是电力驱动,所以驱动力大,可以长时间保持较高的航速。
与此同时,因为采用了全电系统,所以会比常规动力航母节约大量的工作人员和检修人员,而节省出来的人员就意味着节省大量的给养和空间。
另外,由于不用补充燃料,所以核动力航母也节省了大量的燃油空间,普通的重型常规动力航母加满燃油需要一万吨左右,这些节省出来的空间,就可以安置更多的武器弹药给养等。
所以核动力航母的补给周期更长,补给次数大量减少,可以支撑更久的远洋战争。
同时,因为采用了核动力电力系统,无需考虑动力系统的进气、排气需求,舰岛也没有高大的烟囱,不仅减小了舰岛的体积,增强了隐蔽性,还可以腾出更多甲板面积停放舰载机。同时,也减少了对舰载机的气流干扰,消除了烟气对飞机和甲板的腐蚀性。
而且核动力航母的强大纯电力系统甚至可以维持数十万人城市的电力需求,因此舰上战斗人员的生活也将更加舒适,各种电子设备的使用也将更加充裕。
而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贵!
一艘核动力航母的造价,可能能造出三艘常规动力航母。
而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研发太难。
极其高昂的研发费用导致了核动力航母成本剧增!
而最头痛的问题在于,这种科技难题,就算是想砸锅卖铁研发,也不一定能够研发得出来。
有多难?
目前整个蓝星上将近两百个国家,但目前也只有鹰酱国一家拥有真正意义上的核动力航母。
高卢国虽然也号称有了核动力航母,但那只是从他们自己的核潜艇上原样搬下来的K-13小型核反应堆装到了航母上面,动力严重不足,小马拉大车,最高航速只有可怜的25节,满载排水量才只有区区四万吨,最终不出意外地成了国际笑话。
这其中真正的核心难题,就是核动力航母的动力来源:核反应堆。
核反应堆其实早已不是新鲜事物。
核电站、核能电池、核潜艇等等都用到了核反应堆……
可以说在核反应堆方面的技术理论早已经成型。
就是通过核裂变元素的质量亏损释放的能量烧开水。通过水的沸腾做功,通过水的做功可以发电,也可以推动齿轮转动。
但是核动力航母上核反应堆的难,主要是难在要以更小的体积,爆发出更大的能量!
这和芯片的道理是一样的。
要在更小的晶圆体上面,堆放更多的晶体管,难度是以倍数增加的。
核潜艇采用的核反应堆虽然也不大,但是潜艇一般在水下,对动力的要求并不高,而且核潜艇需要考虑到降噪问题,所以在核潜艇上的核动力一般功率比较小。
但是核动力航母需要的动力就完全不一样,在水面上要驱动重达几万吨甚至十几万吨的庞然大物乘风破浪,核潜艇上的核反应堆动力根本就不够用!
这就需要研发更小体积更大功率的核反应堆。
但难就难在核燃料的纯度以及大规模核裂变装置的可控、降温、防辐射等诸多技术难题。
在海面颠簸的环境之下,要让一直高度活跃分裂的大规模核裂变保持稳定安全可控,这难度太大,一旦发生不可控,会造成反应堆紊乱爆炸!
这就相当于要让一座猛烈喷发中的火山永远保持稳定一样!
不只是核反应堆的体积,还有核裂变产生的大量中子不可控外泄,所以就需要极其坚固的中子防护罩。越是剧烈的核裂变,对于中子防护罩的材料性能要求就更强。
但是,这依然是一个极不稳定的因素。
毕竟再强的材料,总有极限。
在无法计量的中子毫不间断的冲击下,时间一久,就会出现问题。
而一旦中子防护罩破裂,大量的中子倾泻而出,会在800米范围内造成瞬间的超高强度辐射!
而这个后果,绝对是灾难级的!
……
然而,
这些难题,恰恰却正是顾风的强项!
中子防护罩的高强度材料,在现在的三级阵法之下,并不存在什么难度。
更关键的是,有了阵法,就可以彻底换一个思路。
【束离阵】:可以分离并隔离范围内的指定物质!
根本就用不着中子防护罩!
一个简单的一级阵法就轻松解决!
而这些核裂变的副作用中子,甚至可以拿来利用做【中子武器】。
中子弹的理论早已产生,属于第三代核武器。
这是一种小型加强辐射型核武器,可以部署在各种战略导弹、火箭弹、炮弹等战斗部上面。它主要靠爆炸时海量高能中子溢出,以快中子流的形式向四周释放来杀伤人员。
而且中子的贯穿作用极强,它可以轻松穿透30公分厚的钢板、坦克、掩体和砖墙去杀伤人员,而武器和建设物却能完好的保存下来。并且由于中子弹放射性污染比较低,只能在空气中存在10分钟左右,因而被称为清洁核弹。
也就是说,这是一种看不见的攻击方式。
一旦遭遇中子弹袭击,所有建筑物和物品都会安然无恙,但是,一切范围内的生物都会瞬间被狂暴的中子流杀死!
而且中子的半衰期非常短,攻击过后只需一天不到的时间核辐射就会完全消散,地面部队就可以安全进入。
虽然受限于国际核使用条例,但是中子弹做为特殊核战术威慑武器,却绝对不能没有。
目前蓝星上拥有中子武器的,也就是鹰酱国、熊酱国、大夏帝国、高卢国、不落国等这些军事强国。
帝国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研发出了中子弹,制造方法采用的是国际通用的利用重氢(氘或氚)的核聚变链式反应,氘氚聚变反应能够释放出大量的高能中子,比核裂变产生的中子要多得多。
但是,这种方法也有缺点。
因为牵扯到核聚变技术,所以难度非常大,也不稳定,不但要求爆炸控制极为精确,要在核原料最少的情况下,满足微型原子弹的链式反应。而且由于需要的高浓度核燃料非常难以提取,所以造价成本极其的昂贵且数量肯定不会太多。
并且氘氚元素实际上也是可控核聚变理论的核心元素,而高浓度核燃料也是航母核反应堆的原料,所以实际上中子弹是和这两样重量级的东西有冲突的。
但,如果是提取核反应堆产生的副产品中子,那就不一样了。
不仅仅成本大大降低,而且也并不和航母反应堆以及未来可能的可控核聚变冲突。
当然,由于中子的半衰期非常短,所以这种方法就必须解决中子的存储问题。
或许,可以使用【束离阵】+【固态阵】?
【固态阵】:可以按照要求固定阵法范围内的一切物质形态在任何情况下不发生变化。
……
当然,这都是后话。
得先解决核动力航母之后才能提到这些。
</b>()